首页 名人 正文

新建筑代表作品 新加坡特色建筑

现在的莱佛士酒店已成为新加坡殖民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内部则以树篱迷宫、玻璃底天幕桥和世界上最高的室内瀑布(RainVortex)向自然致敬。这个酒店的三座塔楼和悬臂式空中花园在城市的天际线上非常醒目。5、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国家美术馆是这个城市新旧融合的一个缩影。它是由新加坡前高等法院和新加坡政府大厦改建而成,寺庙最突出的建筑特色是它的...

1、莱佛士酒店

19世纪80年代末,亚美尼亚人Sarkies兄弟租下了一个阿拉伯商人的平房,并以英国殖民者托马斯·莱佛士爵士的名字命名,最初莱佛士酒店只有10个房间供客人使用。新的三层主楼于1899年启用,之后又进行了多次翻新,现在的莱佛士酒店已成为新加坡殖民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

2、樟宜机场

这座建筑出自建筑师Moshe Safdie之手,外部采用玻璃和钢框架构成,内部则以树篱迷宫、玻璃底天幕桥和世界上最高的室内瀑布(Rain Vortex)向自然致敬。这座10层楼高的建筑,还设有娱乐场所、商店、餐厅、酒店,并能为航空公司的乘客提供服务,如提前办理登机手续、行李存放等。

3、滨海艺术中心——海湾剧院

这座剧院的双玻璃穹顶,由7000多个三角形铝制遮阳板制成,与榴莲非常相似,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榴莲”。

4、滨海湾金沙

滨海湾金沙也是由建筑师Moshe Safdie设计的,是新加坡标志性的建筑。这个酒店的三座塔楼和悬臂式空中花园在城市的天际线上非常醒目,它有世界上最大的屋顶无边泳池。

5、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国家美术馆是这个城市新旧融合的一个缩影,它是由新加坡前高等法院和新加坡政府大厦改建而成 。新古典主义的市政厅于1929年首次开放,最高法院大楼于1939年建成。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东南亚艺术,并了解其历史意义。

6、马里安曼兴都庙

马里安曼兴都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于1827年首次开放,但寺庙的大部分结构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它是由来自南印度的工匠建造的,供奉的是马里安曼女神。寺庙最突出的建筑特色是它的 "gopuram"(入口塔),上面装饰着五颜六色的人物,装饰精美,是新加坡唐人街著名的地标建筑。

7、赞美广场

赞美广场最古老的建筑是考德威尔大厦,后来成为天主教女子修道院。现在这里白天是一片宁静的绿洲,晚上则是热闹的娱乐中心。此外,建筑群中有一个哥特式小教堂非常引人注目,其648根柱子上雕刻有热带植物和鸟类的图案,内部还有一个耀眼的白色小教堂。

8、新加坡浮尔顿酒店

这是新加坡改造的旧建筑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之一。这里曾经是一个堡垒,以海峡殖民地的第一任总督罗伯特·浮尔顿命名。浮尔顿堡在19世纪70年代末被拆毁,换成了交易大楼,在1928年又被浮尔顿大厦作为邮政总局取代。随后大楼还经历了其他的用途,直到2001年才被用作酒店。

9、维多利亚剧院和音乐厅

维多利亚剧院和维多利亚音乐厅是新加坡新旧交融的另一个例子,也是新加坡最显赫的场馆之一。建筑以其标志性的钟楼而闻名世界。最初的剧院是市政厅,也是新加坡维多利亚复兴主义时代的第一批建筑之一。音乐厅在1905年是维多利亚纪念厅。

10、The Interlace

The Interlace是一个独特的住宅综合体,由31栋叠层公寓组成,围绕着8个庭院排列。2016年,The Interlace被评为年度世界建筑。

11、The Pinnacle@Duxton

The Pinnacle@Duxton是新加坡一个公租房项目。这座50层高的塔楼是新加坡开创性住宅建筑的典范。

12、Kampung Admiralty

Kampung Admiralty于2017年建成,这个为老年人设计的住宅综合体设有医疗设施、药房、社区花园等。它在世界建筑节上被评为2018年的世界年度建筑。

13、罗宾逊塔

这座位于中央商务区的环保建筑,旨在打造 "可持续城市主义"建筑,它已经成为新加坡的名片之一。塔的上半部分看起来像漂浮在青翠的花园平台上。

14、金里综合大楼

这座建筑就像一台打字机,可能是70年代最大胆的综合建筑设计。

15、佛牙舍利庙和博物馆

这座五层楼的寺庙于2007年开放,是体验新加坡佛教文化的好地方,建筑位于唐人街,体现了中国唐代建筑的风格。

美国建筑师协会选出二十世纪美国建筑代表作,流水别墅排名第一。这是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毕生代表作,在远离尘嚣的宾州山间,借山石落水,浑然天成,盖成这幢乡间住宅。

流水别墅室内设计

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别墅共三层,面积约380平方米,以二层(主入口层)的起居室为中心,其余房间向左右铺展开来,别墅外形强调块体组合,使建筑带有明显的雕塑感。

1930年,柯布西耶在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的“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它们是:

(1) 独支撑的架空的底层,房屋的主要使用部分放在二层以上,底层全部或部分地腾空,留出独立的支柱;

(2)屋顶花园;

(3) 自由的平面;

(4) 横向的长窗;

(5) 自由的立面。

“新建筑五点”由柯布西耶于1926年提出:底层架空、自由立面、横向长窗、自由平面、屋顶花园!

1885年,霍塔已自行执业,当年设计并建成了三幢住宅。他此时决定,不再为富裕的主顾设计住宅而投入公共项目(包括雕像与墓葬)的设计竞赛中。在设计中,他关注弧线的使用,并认为他所设计的形式相当实用而非虚饰。 在此期间,霍塔交游广阔,并加入了共济会。这为其1893年后重归住宅与商铺设计领地提供了客源。

霍塔设计的布鲁塞尔塔塞尔饭店(Hotel Tassel,1892~1893),虽然它结合了新哥德和新洛可可艺术风格的要素,但仍为新艺术最早的作品之一。一个重要特色是一座八角厅和可通向各个楼层的楼梯,代表新艺术风格的曲线被用於立面和内部的设计。霍塔为布鲁塞尔设计的其他建筑还有索尔法伊饭店(Hotel Solvay,1895~1900)和温辛赫尔斯饭店(Hotel Winssingers,1895~1896)。而他最主要的作品为布鲁塞尔「人民之家」(Maison du Peuple,1896~1899),立面大部用铁和玻璃组成,会场内支撑屋顶的铁梁,既是构件,又起装饰作用。1900年以后,其风格更为简洁,很少用装饰。1912年,任美术学院院长,设计了古典风格的美术宫(1922~1928)。

现代建筑艺术

20世纪初,建筑艺术如同绘画、雕塑艺术一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建筑科技的发展,使建筑结构和样式迅速走向现代,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高层建筑的大量发展和新的建筑设计思潮的层出不穷,多元建筑形式风行一时。

20世纪上半期,尤其在二战后,古典复兴建筑仍然流行,政府性建筑和纪念性建筑的发展,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建筑样式结合在一起的折衷主义建筑也不断出现。由于社会生活飞速发展变化,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日益复杂,房屋的层数和容积量不断增加,建筑材料和结构已与古代大不相同,因此学院派建筑师不得不对传统建筑加以改造和简化,同时革新的现代派建筑兴起。

建筑牵涉到功能、技术、工业、经济、文化和艺术等多个方面,建筑的革新也是多方面的,在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很多流派和不同风格的建筑样式。20世纪初,在德国和奥地利先后产生了表现主义,一切都出自艺术家的主观表现,目的是引起观众情绪上的激动,这一派建筑师往往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象征某种时代精神。德国建筑师门德尔松(1887—1953年)在20年代,设计过一些表现主义建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919—1920年建成的波茨坦爱因斯坦天文台。荷兰表现派的住宅甚至把外观处理得使人联想起荷兰人的传统服装和木鞋。

未来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文艺流派,它对现代生活的运动、变化、速度、节奏表示欣喜,他们否定一切文艺规律和传统,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的艺术。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者桑·伊利亚(1888-1917年)所设计的图样中都是高大的阶梯形的楼房,电梯放在建筑物外部,林立的楼房下是川流不息的汽车、火车,分别在不同高度上行驶,他双子塔说:“应该把现代城市建设改造得象大型造船厂一样,既忙碌又灵敏、到处都是运动,现代房屋应该造得象大型机器一样。”

风格派与构成派的代表是荷兰的建筑师奥德·里特韦尔等。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体的组合和构成。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派”,他表现在建筑造型装饰,最能代表风格派特征的是里特韦尔设计的椅子,象蒙德里安的绘画,运用水平和垂直线构成红、黄、蓝三色。他还设计了著名的荷兰乌德勒支地方一所住宅,运用简单的立方体,横竖直线,玻璃等组成的建筑。这个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创造现代建筑的任务被提到日程上,涌现出一批思想敏捷,而且具有一定建筑经验的建筑师,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等。

格罗皮乌斯的代表作是1926年设计建造的德国鲍豪斯学院校舍。“鲍豪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在魏玛筹建的一所培养新型设计人才的工艺学校的简称。这所学校采用一套有特色的新的教育方针和方法,曾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现代派艺术大师,是西方激进的艺术流派摇篮。鲍豪学院建筑主要特点是,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按照各部分的实用要求互相联系,突出它们各自的位置和体型,他还采用各种形体的对比手法,如大小、长短、虚实、透明与不透明、厚薄等,产生清新活泼的美感,显得单纯朴素、富有变化,给人以独特的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建筑活动和思潮也很不一致,因此发展也极不平衡,西欧和美国为建筑现代化继续探索创造作出新贡献,其他地区和国家也相继走入现代化。

英国在50年代出现以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新粗野主义(又译为新野性主义);60年代,以柯克为代表的称之为阿基格拉姆派欧洲之门所提出的未来乌托邦城市的设想:以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巨型结构来综合解决多种与可变要求的设计。

在法国战后的“现代建筑派”取代了学院派成为法国建筑的主要风格。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大楼和其后又设计的朗香教堂,轰动了整个建筑学坛。法国在二战后建筑技术上不断创新,1958年兴建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的陈列大厅,跨度218米,是迄今跨度最大的空间结构,也是跨度最大的薄壳结构。1973年建的巴黎蒙帕纳斯大厦高229米,是欧洲最高建筑;后来建的国立蓬皮杜艺术中心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德国受到的战争破坏很大,战后着力重建。在希特勒统治时期,只允许折中主义建筑样式,战后则坚持走现代建筑道路,尤以鲍豪斯为代表,后来出现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建筑,如夏隆设计的柏林爱尔音乐厅和斯图加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公寓等。

在设计思想上意大利比其他国家显得多样和善变。古代传统在意大利从未间断,现代思潮又给予强烈影响,战后全面地走上现代化建筑现代建筑道路,在罗马和都灵等地推行新现实主义,提倡紧密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鲁道夫设计的罗马泰波蒂诺区为代表。在意大利具有国际声望的建筑师无疑是奈尔维,他设计的罗马小体育宫和米兰的皮瑞利大厦被公认为国际先进水平的杰作。

美国具有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雄厚的技术人员队伍和一大批专门投资房屋建设的大业主,他们共同使美国建筑迅速走向现代化。发展高层建筑是美国建筑的主要方面,1974年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10层,高443米,是世界迄今最高建筑。在艺术和建筑方面,欧洲不论有什么新思潮都很快影响美国,各种思潮和各种建筑流派,样式在美国都得到反映。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一座富有个性的象征性建筑作品。它的设计师是丹麦的伍重,于1957年设计,1973年建成。歌剧院位于贝尼朗岛,面临大海,建筑师把它设计成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很有象征个性。<--

第十名: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该博物馆由建筑大师弗兰克 盖里设计,博物馆的引人之处在于它的外形设计。从外表看,与其说它是个建筑物毕尔巴鄂古根哈姆博物馆,不如说是件抽象派的艺术品。它由数个不规则的流线型多面体组成,上面覆盖着3.3万块钛金属片,在光照下熠熠发光,与波光鳞鳞的河水相映成趣。尽管建筑本身是个耗用了5000吨钢材的庞然大物,但由于造型飘逸,色彩明快,丝毫不给人沉重感。

第九名: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由现代化建筑是已故法国总统蓬皮杜于1969年决定兴建的。是由建筑大师罗杰斯和皮亚诺设计。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钢架林立、管道纵横,并且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是“高技派”代表作品。

第八名:国家美术馆东馆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 由建筑师贝聿铭设计。1978年完成。造型新颖独特,平面为三角形。既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又造成醒目的效果。内部设计丰富多彩,采光与展出效果很好。成为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

第七名: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The Pilgrimage Chapel of Notre Dame du Haut at Ron-champ),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朗香教堂的白色幻象盘旋在欧圣母院朗香村之上,从13世纪以来,这里就是朝圣的地方。教堂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第六名:萨伏伊别墅

萨伏伊别墅(The Villa Savoye)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Poissy),由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幢白房子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让光线射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萨伏伊别墅被列为法国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名:包豪斯校舍

包豪斯学校从魏玛迁到德绍后建的校舍,1926年落成。它是现代主义建筑早期代表作之一,70年代作为建筑文物保护下来。设计人是包豪斯设计学院院长W.格罗皮乌斯。校舍为一综合性建筑,由几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263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 1万平方米。校舍的设计体现了格罗皮乌斯提倡的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等原则。它的设计布局、构图手法和建筑处理技巧等在以后的现代派建筑中被广泛运用。

第四名: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悉尼市区北部,是悉尼市地标建筑物,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一座贝壳形屋顶下方是结合剧院和厅室的水上综合建筑。歌剧院内部建筑结构则是仿效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该建筑1959年3月开始动工,于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共耗时14年 。悉尼歌剧院曾经获得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美国总统福特、克林顿、南非总统曼德拉、联合国前安理会总理安南等众多国际名人造访。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的地标建筑,也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名:巴萨罗那德国馆

1929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由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设计。建于1929年。占地1250平方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和几道围墙组成。主厅平面呈矩形,厅内设有玻璃和大理石隔断,纵横交错,隔而不断,有的并延伸出去成为围墙,形成既分隔又联系、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使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外之间的空间相互贯穿。建筑形体简单,不加装饰,利用钢、玻璃和大理石的本色和质感,显示着简洁高雅的气氛。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第二名:卢浮宫改造工程

贝聿铭设计建造了玻璃金字塔,他在设计中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并采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仅表面积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能为地下设施提供良好的采光,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了极大成功,享誉世界。这一建筑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第一名: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它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建筑大师 F·L·赖特设计。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