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的生物的文章主题和人物形象?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二、作者介绍
冯至(1905一1993)原名冯承植,涿州人。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1925年,他和几位朋友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 等。
主要作品:《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
三、分段及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9):写“我”小时候以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我”猜测爸爸的手表里有个生物。
第二部分(10~19):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的世界,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不能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第三部分(20~21):写“我”持续很久见人就说起父亲表里的蝎子。
四、课文主题中心
本文讲述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表现了童年的“我”是个天真无邪、善于观察和思考,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的孩子
京派诗人?
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京派”,其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以及批评家的主要代表冯至、废名、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孙大雨、孙毓棠、林庚、曹葆华、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梁遇春、方令孺、朱自清、吴伯箫、萧乾、沈从文、凌叔华、芦焚、汪曾祺、丁西林、杨绛、李健吾、朱光潜、梁宗岱、李长之等,乃至被许多学者推为“京派”首要代表的周作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外乡人”!
【 以下 作品 中 , 冯至 创作 的 有 a. 《 烙印 》 b. 《 画梦录 》 c. 《 我 是 一条 小河 》 d. 《 十四行 ( 四 、 鼠曲草 ) 》 e. 《 昨日之歌 》 】 作业帮
冯至著作、合编、翻译作品有: 《沉钟》 《沉钟丛刊》 《昨日之歌》 《北游及其他》 《骆驼草》 《十四行集》 《伍子胥》 《山水》 《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诗集《十年诗抄》、论文集《诗与遗产》、译作《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冯至绿衣人赏析?
《绿衣人伍子胥》简介:冯至的诗歌感情含蓄深沉,于平淡中见奇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他的表现爱情题材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大多在带有情节波澜中创造出很美的意象和情愫,感情细腻真挚,幽婉动人,不少诗还涂抹着悲剧色彩,蒙着一层淡淡的哀愁,令人荡气回肠,思绪绵绵。
在语言形式方面,遣词用韵讲究,旋律节奏舒缓柔和,节句形式于整饬中保持自然。《绿衣人伍子胥》收集了他的代表作品数十篇,其中包括他的脍炙人口的名篇《蛇》、《绿衣人》、《伍子胥》等。
现代诗创作有迹可寻吗?
题主所说的“有迹可循”我实在猜不透,所以只能按我的理解来解答。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现代诗也可称为新诗,白话诗,自由体诗。
按中国近代文学史的时间划分,五四运动到建国前称现代文学;建国后到现在称为当代文学。现代诗作为当现代文学的一部分,寻找现代诗的创作就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
五四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文化,提倡白话文,新文学诞生。1917年二月《新青年》》上开始发表白话诗,我们最近看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北大一批思想进步的青年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都曾在《新青年》,《新潮》等刊物上发表新诗。最早发表新诗的是胡适,1920年出版了他的诗集《尝试集》,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诗集。这一时期的新诗大部分还不成熟,表现在思想内容空虚,未脱出旧体诗的意味,过于散文化,艺术上缺乏创造性。
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新诗作者是郭沫若,其代表作是《女神》,《女神》集作者1918年—1921年的新诗54首,其中以《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最为鲜明突出。《女神》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中国现代诗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对今后新诗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是现代诗的里程碑。
从20年代开始,新诗在探索着创造各种表现形式,先后出现了政治抒情诗,代表作者蒋光赤(蒋光慈)于192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新梦》;爱情诗成就最高的是冯至,作品收入在《昨日之歌》。此外这一时期新诗发展中出现了一个重要团体,是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主干的新月社,1923年闻一多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红烛》。
到了三十年代,面对剧烈动荡的社会,由于思想倾向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诗派。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诗人有殷夫,他是革命文学的先驱,22岁被国民党杀害。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臧克家,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现代派诗人,代表人物是戴望舒,代表作品《雨巷》。此外还有刚刚崭露头角,后来有名的诗人卞之琳,何其芳。
“七七”事变后到新中国成立,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是由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重要诗人有艾青和田间。特别是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的诗句,不知打动多少人的心(《我爱这土地》)。此外还有解放区的叙事诗。
建国以后,新中国时期,有影响和诗歌艺术水平较高的诗人有“战士与诗人”称号的郭小川,主要作品诗集《投入火热的斗争》,《月下集》等;有当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贺敬之,代表作品《桂林山水歌》;有被称为“我们的石油诗人”李季,代表作品《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此外知名的老诗人郭沫若,艾青,田间,臧克家,何其芳,袁水拍,冯至都在创作上取得了新成就。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新诗人成绩显著的有闻捷,代表作《吐鲁番情歌》;部队诗人李瑛,代表作品《寄自海防诗》。
改革开放以后,著名诗人有朦胧诗派代表人物北岛,顾城,还有舒婷,海子,汪国真等。
以上就是现代诗创作发展的大致脉络,不知是否符合题义,如果不符合,我有点瞎耽误工夫了。
参考书目《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古今文学名篇》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写组
冯至创办的文学社团?
冯至没有创办文学社团,他是浅草社主要代表人物,浅草社发起人是林如稷。
浅草社的创作以“自叙传”式的抒情小说为主,受到了创造社尤其是郁达夫的很大影响,其主要作者林如稷、陈翔鹤,陈炜谟等的一些作品,在主题、题材、结构、表现手法上都带着模仿郁达夫早期作品的痕迹。但是也有独创性,他们更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复杂纷繁的心理世界,如写人物意识与潜意识的交织,写人物跳跃的、刹那间的感觉感受并以此组织安排情节等,从而开拓人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丰富了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表现手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