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举一个影视作品例子说明中国儒道传统文化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例如由欧阳予倩改编、卜万苍导演的影片《花木兰》。影片写南北朝时番邦犯境,边关告急,花木兰改办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从木兰的身上看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倡导的修身处事原则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的理想的实现。看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创造历史的精神写照。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为何?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政治力的推动
秦朝焚书坑儒,用的是法家。
汉朝初期用的是道家,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汉武帝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道家思想依然盛行。而董仲舒的儒术是吸收了其他各家的思想,整合而成的儒术。当然,是以儒家思想作为基础。
魏晋时期,道家思想因为更加符合人性,从上到下的接受度都更高。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得到当权者的支持,在南北朝时候发展迅猛。到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已经有相当流行。
唐朝思想的自由度更大,官方用儒学治世,用佛学理心,而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道法自然的追求。
于是,形成佛心道骨儒表的状态。
到宋朝,理学发展迅猛,是对儒家思想的再发展。道和释转入民间,更平民化,但在上层社会依然相当普遍,成为都能接受和认可的思想。
佛心道骨儒表中国人的概念是一个综合的文化概念。
而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其实也是思想融合的过程。
不同的思想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得到集中的体现。这就是所谓的佛心道骨儒表。
中国人有朴素的自然观念,有相对的敬畏,对社会的认识和适用又会遵循一定的标准。儒释道就这样完美地在一个人的身上呈现出来了。
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不然,而是各种信仰被糅合成了一种集合的思想。
这三种思想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会此消彼长,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而这些思想又会不断吸收新的思想,而且不断内化升华,用以适用整个社会和外在环境的发展。
儒佛道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
代表人物: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先义后利。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道家创始人:老子,代表人物:庄子道家学说形成于先秦时期,与儒家文化互相激荡,相辅相成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脊柱,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世界的最高实体,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道家学派以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家的关系。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
佛教代表人物梵文
释迦是部落的名称,意思是“能”;“牟尼”可译作“文”,是一种尊称,含有“仁、儒、寂默、忍”等义,意译也可合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儒家与道家在处世态度和思想观点上有什么不同?
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儒道两家鼻祖,处世态度是绝然不同的。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周游列国,呼呼恢复礼乐制度。老子则采取消极避世态度,隐居去了。
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两家还是有相同之处,孔子主张退回到西周礼乐社会,老子主张退回到结绳用之的原始社会,五十步与一百步,都是后退。
儒家和道家散文代表人物及作品?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颜子、朱子等,代表作品:《四书》、《五经》、《十三经》,学术主张:互敬互信,仁而有序,微言大义,重义轻利,格物致知。
道家,代表人物:黄帝、老子、列子、庄子、鬼谷子,代表作品:《太公》、《老子》、《列子》、《庄子》、《管子》,学术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自化、应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