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色?
汪老先生的文章,语言如行云流水般潇洒自如,信马由缰,充满了平淡之美。
他的文体清新别样,文字中充满了传统的文化底蕴,带有鲜明的风俗画特征。
汪曾祺小说处处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人文主义及和谐氛围,他在小说中挖掘并赞扬人性美,突显健康人性,和谐人性。
个人觉得汪曾祺的文风很优美、淡雅,他的文章大多清新自然,采取民间化的叙事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了类似江南乡下人的日常生活。
《大淖记事》和《受戒》这两篇小说正是其代表作品,充分体现了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色。
嘿!巴金的著名作品除了《家》、《春》、《秋》还有哪些?
巴金真正称得上代表作的只有一部“家。(而其中真正称得上语句经典的只有其中一章“鸣凤。以后的春,秋,等都是凑数的。
世界上任何一个作家真正称得上经典的都只有一部,绝没有二三部!
”
福克纳作品《喧哗与骚动》的艺术魅力在哪里?
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甚至是亲情与亲情之间那种陌生关系。这种被现代社会许多人熟视无睹的常态已深入到心理的层次。
在今天这个物欲社会的包裹下已经构成了俩种欲望。一种是生命欲望,一种是消费欲望。是当今时代每个人都因该思考的问题!这就是魅力所在!
自我体会,仅供交流。
《简爱》的艺术成就包括哪些方面?
一八四七年,英国出版了一部轰动读书界的长篇小说《简爱》。大家纷纷猜测这部小说出于女人之手,但万没有想到小说的作者是一个名不经传的乡下姑娘之手。夏洛蒂,勃朗特出身于英国北部荒凉山区的一个牧师家庭,仅在慈善学校念过几年书,凭靠着天资和自学,居然写出了与当时第一流作家并驾齐驱的作品。《简爱》作者的毅力是惊人的,也伟大的。
那么《简爱》这部小说究竟取得了那些成就?首先应该肯定他是一部战胜环境,挑战自我,摆脱平庸,赢得自由平等之爱之书!
小说主人公简爱从小父母双亡,一文不名,孤独无靠。寄居于舅妈家中,过着被冷落,受蔑视的生活,丝毫体会不到家庭生活的温情,是一位被人看不眼的“灰姑娘"。可这位姑娘性格倔强,不畏强暴,敢于反抗。对表兄妹及里德舅妈的无故欺凌虐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她毕竟是势单力薄,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她被关进黑屋子锁了起来。接着又被送进当时的所谓“慈善学校"。在劳握德这所学校里,经常是受冻挨饿,动不动挨打,罚站,剪头发。受尽凌辱和折磨。这所学校环境恶劣,伙食糟透又不卫生,患上疾病根本得不到冶疗,传染普遍后,八十个姑娘,一下子就病到一半。结果斑疹伤寒夺走很多孤儿的生命。但简爱却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她所敬重的老师的关怀下,她成了一名教师。但她并不满足于这等环境下的学校生活,受聘于桑菲尔德贵族家庭,当起了家庭教师。她的性格始终是自主的,独立的,对罗切斯特这位主人,始终保持距离,显示了不卑不亢的风度,对罗切斯特的亲近,采取得是防卫姿态。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发现罗切斯特和她的思想有许多方面有共同点,在不断的交流中,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对待她并不是高高在上的那种态度,也没有小看她廋弱不雅的品貌,而是处处尊重她的独立女性的地位。正是因为罗切斯特的精神品格打动了她,简爱爱上了比她年令大得多的罗切斯特。简爱重视的是双方仔“友好坦率““平等相处!而不是看重罗切斯特的万贯家财!因而当她得知罗切斯特曾结过婚,有一位疯了的妻子时,她毅然选择了离开。她假如同意罗切斯特的请求,留在他家中安享豪华的生活是完全可以的。但简爱是决不甘心于一个情妇的地位的,这又一次证明了她独立自主性格和对不平等地位的反抗!
简爱的出走,该去向那里?她是很渺茫的,是沦落到了饥寒交迫的乞丐地步,但她敢冲出富贵的大门,打破世俗的囚笼,令人敬佩之至!
在圣约翰兄妹的救助下,简爱又一次站了起来,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可她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圣约翰是一位有貌有德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献身宗教职业的理想不符合简爱对生活的追寻,虽然简爱对圣约翰的热情曾一度动摇,但她向往幸福自由的愿望还是听从了罗切斯特的呼唤:简,简,简!"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尽管罗切斯特的庄园已被烧尽,疯子死了,但罗切斯特已双目失明……。但简爱此刻与罗切斯特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双方是挚爱真诚的,他们是幸福的。尽管经历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显示了简爱在争取自主独立幸福道路上,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或许就是这部作品给我们所作的启示。也是《简爱》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更正:被人看不眼X
应为:被人看不入眼的“灰姑娘"。
在文学、艺术等方面,有哪些想象力极高的作品?
作为一个油画艺术爱好者,我觉得油画艺术中有许多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比如:抽象油画大师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抽象的艺术形式将弗朗哥法西斯对格尔尼卡镇的空袭轰炸造成的悲惨情状和民众的愤怒情绪表现了出来。后印象油画大师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通过对塔希提岛原始土著居民劳动生活场景的描绘,提出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的关于人类人生令人思考的问题。超现实油画大师达利的《时间永恒》,通过画面中弯曲的钟表,提出了一些涉及哲学和科学方面的问题。等等。
而给我印象较深,既充满想象力而又“通俗易懂”的一幅油画,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他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是西方古典主义写实油画的开创者之一。《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是他从构思到创作用了14年时间才完成的一幅经典之作,也是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开山之作。
为什么说《蒙娜丽莎》这幅画充满想象力呢?这集中体现在画中女主人蒙娜丽莎的微笑上。大家知道,文艺复兴的口号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但主旨是倡导人文主义思想和人性解放。那么怎么在油画中体现出人性的光芒呢?达芬奇以充满想象力的构思和设计描绘出《蒙娜丽莎》具有丰富内涵给人以无限猜想的微笑。
我们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中既有雍容华贵的气质,又有温柔妩媚的气息;既有包容平和的神态,又有略带感伤的神情;既有大家闺秀的韵致,又有世俗女子的风采;既有阳光俊朗的爽亮,又有一些揣摸不透的神秘色彩……
资料介绍,达芬奇为了描绘出自己想象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仅对画中女子的眼角和嘴角处就修改了80多次。
《蒙娜丽莎》问世600年来,人们围绕蒙娜丽莎的微笑,做出了无数的各种各样的猜想推测,但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是啥意思又是有几层意思,却又谁也说不清楚。所以人们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神秘的微笑,是永恒的微笑。
郁达夫的抒情小说《沉沦》在抒情艺术上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于1921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沉沦》描绘的主人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产生了性的要求和欲望,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他又找不到一道适合的解决途径,因而他常常以各种变态的方式表现出来。他最后沉沦大海,不仅仅是因为一个弱国子民不堪忍受别一民族的歧视,更主要的是由于他无法摆脱那种内心焦虑的“灵与肉”的冲突。
《沉沦》这篇小说在抒情艺术上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两点:
一、自然流动的抒情结构
《沉沦》着重以主人公感情起伏发展为主线来组织篇章,一切都随主人公心理情绪的波动而随意拼接,从而形成了自然流动的抒情结构。如主人公田园散步、躲在被窝里“犯罪”,窥浴、野外听人偷情,偶入妓院买醉,最后跳入大海自尽等等等等,整个作品的事件都是断离不连贯的,但是,这些细节全部聚合在一起又使全篇看起来层层递进,最后达到了高潮。
二、以景写情,融情于景
《沉沦》以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景写情,融情于景的抒情艺术。小说中通篇都是娓娓道来的抒情语调,很少使用实录的人物对话等等。
这篇小说主要提供了自我形象的精神悲剧,再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分裂的灵魂和苦闷的心灵,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五四时代人性解放的艰难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