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魏碑,选择临摹哪本字帖比较好?
我想,初学魏碑,先别着急买字帖,先上〈书法空间网〉、〈书法欣赏网〉仔细翻阅一下再说,那里面各种字帖碑帖琳琅满目,想学哪种风格的字体相当全,总有一个适合的。
在学习魏碑问题上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从《张猛龙》入门,也有人说先学《元倪墓志》,还有人主张学《李璧墓志》,显然这都是个人的经验之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点,究竟哪个字帖适合自己的用笔手法与笔性习惯,写起来比较顺手,需要选几个不同风格特点的字帖,从中选些笔画或例字作一下试写对比试验才知道。
流传下来的魏碑拓本有好多,其中有墓志铭、造像两大系列若干个帖。如图:
△张祖翼经典藏拓系列一一魏碑
△北魏墓志书法精选系列
△北魏墓志四种
学习书法,应该事先有个规划,打算都练什么帖,列举一下,分好类别排好次序,原则上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所以,我觉得,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勿求险绝。先学习字体端庄,笔法动作简约适度的比较好,如《元思墓志》、《元怀墓志》、《司马显姿》等。如图:
△魏碑《元思墓志》
△魏碑《司马显姿》
等把魏碑基本楷法熟练掌握之后,再练习形体变化尺度大一点的,例如:《元彦墓志》、《元桢墓志》等。而后再临习《张猛龙》、《李明俯墓志》、《司马景和》等。如此逐渐升级,平稳过渡,这样的话,不容易留下后遗症。如图:
△北魏经典墓志拓本系列
以上都是工整一路的。
如果喜欢个性突出,粗犷狂野一路的,那就练习龙门二十品之类的造像系列,如《始平公造像》、《杨大眼造像》、《牛撅造像》、《姚伯多兄弟》、《爨宝子》等。
总之,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魏碑是个相当庞大的书法系统,也是楷法的发源地。无论是碑帖数量还是品类风格,在历代楷书史上是名列前茅的。魏之后的晋、隋、唐,以及元、明、清,历代楷书与魏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倍受世人推崇的唐楷,其笔法基因源于魏楷。比如〈九成宫〉,所有的笔法和笔画都能在魏碑那里找到原型。
我的体会是:一旦恋上魏碑就不愿意写唐楷了。原因是,魏碑的笔法丰富多彩,字法千姿百态,书法创作所需的元素取之不尽。相比之下,唐楷的内涵甚少,功能性也大为逊色几筹,望尘莫及。田楷更是不值得一提的小儿科了。
提醒初学者需要注意,无论学习哪种风格的字体,主要目的是掌握范本的笔法、字法,重点是学习表现神韵的技法,不单单是字形外貌。所以,要多读帖,少临摹,细钻研。
△北魏珍稀拓本系列
在选定范本之后,不要急于临摹,应该先仔细品读,看清楚该帖的用笔特点是什么?是圆笔多,还是方笔多,或者是方圆皆有。圆笔多是中锋法,方笔多是侧锋法,即方也圆柔中带刚是偏锋法,这是常识性的问题。
另外,在正式临摹之前,如果先把笔法动作练熟,知道中锋、侧锋、偏锋各有哪些特性,它们与笔画形质、线条神釆是什么关系,当打开字帖的时候,一眼就能认出怎么写出来的。如果有了这样的深刻印象,接下来临摹的时候,起止处形状都是用的什么笔法动作,也就心中有数了。所说的意在笔先就是这个意思。
魏碑当中有温柔平稳的,有刚柔并济的,有险绝峻峭的。千万不要以为魏碑都是刚猛生硬的。
初学者还需要注意的是,魏碑有两大系列:一个是墓志铭,当中有比较工整隽秀的,也有豪放精劲的。另一个是造像,多是天真烂漫,自由自在的。
此外,魏碑当中,有的是根据书丹摹勒上石刻制的,有的是直接以刀代笔刻出来的。所以,临摹碑帖遇到的第一道关卡就是如何识法破法,或者说,怎么将刀痕变成笔迹?这个问题有点难度。
以上是我的见解,仅供参考。
想了解更多练字方法,请关注我,翻阅〈今日头条〉和〈抖音〉发表的文章和视频,兴许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
书写技法、训练方法是永恒的主题。书法实验尤其重要,凡事不要凭空想象,没有亲身经历和潜心研究过的问题,轻易不要妄下断语。
一一潘茂生•书法语录
北魏书法家代表人物是?
北魏书法家代表人物有崔玄伯、崔浩父子和卢渊。
北魏初工书者,崔、卢二门,重崔、卢之书,崔氏师法西晋卫瓘,擅长古文、篆书;卢氏师法曹魏钟繇,长于隶书、楷书、行书。崔、卢各有师法,而俱习索靖之草。
崔玄伯、崔浩父子居高官,天子诏令、朝廷文告往往出自崔氏父子之手。出于卢氏的名家,平城时期有卢渊。
献文帝时,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攻占刘宋三齐之地,将大量人口迁至代京。崔光、崔亮、刘芳、蒋少游都是浸润南风的书法家。
孝文帝亲政后,因倾慕江左风流,上流社会咸慕新风。迁都洛阳以后,北方南士获得重用。邙山墓志“洛阳体”今天可见甚多,风格成熟,但未见书者姓名。
魏姓书法家名单?
魏少贤,1955年出生于湖北,当代书法家。他自幼聪明好学,痴迷书法,系统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市魏汉书院一级书画师。广州荣耀书院院长。
魏少贤自幼爱好中国传统文化。在部队服役期间就酷爱书法创作,曾多次参加过部队书画展,从军营中成长起来的军旅书法家,退役后把毕生的精力投于在书法创作上。
唐宋时期著名魏碑书法家?
史书良,字豫川号汉魏斋主,祖籍河南省洛阳,洛阳师院毕业,馆员职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获奖。史书良先生今年80岁,对中国传统文化孜孜以求,临池习书夜以继日。史书良先生四体皆能,尤擅魏碑,功力深厚、人书俱老。作品大气磅礴、古拙厚重,雅俗共赏深受喜爱。
魏体特点?
、横画和捺画保持隶书的特点,常伸展到字形边界甚至超出边界;
2、字形与隶书相比呈扁方形;
3、突出的特点是撇捺向两侧伸展,收笔前的粗顿以及抬峰,使整个字形厚重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颇具审美价值。
康有为曾称誉:“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满。”集中概括了魏体书法的高度艺术成就。
你最喜欢谁的书法作品?有理由吗?
我最喜欢蒋维崧先生的书法作品。蒋维崧先生的书法,成功地处理了书论里讲的一些辩证关系,巧妙地将刚与柔、润与燥、轻盈与深沉有机的统一起来,字形简约而不失法度,结构平整中显笔势、峻峭中透骨力。自然率真,清正典雅,浓郁的书卷气,给人以流畅、舒美、陶醉的艺术享受,他也是现代书法史上的通才。蒋先生长期坚持“以文养艺”,即以人格、学问不倦。他70年如一日,博览历代碑刻法帖,精研中华上下几千年的书法文脉,晚年创作的众多古诗文作品深得海内外专家和广大群众推崇。
一、行草书内涵丰富、自具风神。他的行草书师法晋唐,根植二王,并且转益多师,神清骨秀,如行云流水,飘逸峻拔。因先生平时深居简出、淡泊名利、襟怀坦荡、作风严谨,故形成了不激不厉而内涵深邃的书法风格。
二、隶书取法高古。蒋维崧的隶书取法汉隶,晚年借鉴秦汉简帛书又参入篆法,从古劲苍茫中,能由衷感到由篆入隶的奇拙,也为后学学隶书树立了榜样。
三、篆书笔意质朴、圆润、秀逸生动。他的篆书线条清丽生动,笔意质朴洗练,既有殷周铭文那种质朴、圆润、厚重的金石气又展现出一种清新、流畅的勃勃生机。
四、金文典雅俊逸。蒋维崧先生的书法得天時、地理、人和之便,走的是一条学者书法的路子,学艺并重,他在古文字学、书法、篆刻、考证方面的学养使其大大有利于金文研究与创作。他以严谨的文字学家的态度去集金文,以篆刻家、书法家、美术家的态度创作金文,并不断从古玺印、古陶文、诏版、简帛中吸取营养,将金文书法的原貌重现在今人面前。
五、甲骨文的刀刻意蕴。蒋先生也時常临创甲骨文,他在充分尊重甲骨文原貌的基础上,能体现出用笔法来体现刀刻的韵味,这也许是他对书法脉络的贯通。
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1915年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书法家、篆刻家。193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大学助教、广西大学讲师、山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史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汉语大词典》副主编、山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
蒋维崧早年从师乔大壮学习书法及篆刻,后得到沈尹默的教诲。晚年以行书、草书、篆书为多,对古文字学造诣尤深,其篆刻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蜚声于海内外,其书法颇具学者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