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临猗地方戏代表作品是,以及临汾蒲剧现代戏大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锣鼓杂戏的介绍
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龙岩杂戏”,山西汉族地方戏曲之一。合阳的跳戏一脉相承。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据唐代贞元二年的临猗县龙岩寺石碑记载,有龙岩寺即有杂戏,按照旧俗,每逢正月,临猗县的龙岩寺都要演出锣鼓杂戏以敬神祀佛,故锣鼓杂戏又有“龙岩杂戏”之称。流传于以临猗、万荣为中心,包括运城、河津、稷山、新绛、垣曲、夏县等地广大乡村在内的一种古老的仪式戏剧。唱腔为吟诵形式,有少量曲牌,表演程式化。演员均为男性,子承父业。剧目以军事题材为主,有部分手抄剧本流传至今。1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曲常见的种类和代表作
1、京剧,代表作:《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2、豫剧,代表作:《春秋配》、《梵王宫》、《三上轿》、《黄鹤楼》、《三拂袖》
豫剧(英文:Yu 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当代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
3、越剧,代表作:《赖婚记》、《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4、黄梅戏,代表作:《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5、评剧,代表作:《安安送米》、《庵堂认母》、《白蛇传》、《败子回头》、《搬窑》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戏曲
山西被称为‘戏曲之乡’,谁能我简单介绍一下?
山西的戏曲剧种繁多,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山西就有五十四个,占到六分之一。在五十四个剧种中,中路梆子通过博采众长,再加地理、历史等原因,逐渐发展为山西的代表戏曲,所以人们又称中路梆子为“山西梆子"或"晋剧".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堪称“戏曲摇篮”。早在汉代,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多种土戏,这些土戏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后经泽州(今晋城)说唱艺人孔三传把单宫调改为诸宫调,就把山西(实际也是全国)的戏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而山西,不仅“名伶辈出”,同时还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仅以元代戏台而论,目前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上都在山西(晋南)。如临汾魏村牛王庙至元二十年建的“乐亭”,临汾东关村至元五年建的戏台,翼城武池村乔泽庙至元九年建的乐楼等等。据《录鬼簿》等典籍记载,山西的北杂剧早期作家有狄君厚(平阳)、孔文卿(平阳)、赵公辅(平阳)、于伯渊(平阳)、石君宝(平阳)、李潜夫(新绛)、乔梦符(太原)、吴昌龄(大同)、白仁甫(河曲)、郑光祖(襄陵)等十多人。据《元史类编》载,伟大的元代剧作家关汉卿也是山西(解州)人。《元史太宗纪》、《山西通志》、《蒲州府志》还记载说在当时的晋南,村村有庙,有庙又必有戏台。象稷山南阳村里有九座戏台,蒲县东岳庙的三座成品字形戏台至今犹在。在元延佑六年的《重修照应王庙之碑》上,记述着当时群众在广胜寺观戏的情景:“每当三月中旬八日,居民以令节为期……相与娱乐数日,极其厌,而后顾瞻恋恋,犹忘归也。此则习以为常。”由此可见元代山西戏曲艺术是极其发达的。
到了明代,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又大胆地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特别是处于换板式样的需要而加入一付枣木梆子,这样就在山西境内出现了“蒲州梆子”戏。后由蒲州梆子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及风俗人情相结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这就是山西“四大梆子”的来历。清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西巡至洪洞,曾观看过梆子戏。五年后,名著《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在《平阳竹枝词》中生动地描述了梆子戏(群众也称“乱弹”)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乱弹曾博翠花看,不到歌筵翠花看。最爱葵娃行小步,(俞毛)觎一片是邯郸。秦声秦态最迷离,屈九风骚供奉知。莫惜春灯连夜照,相逢怕到落花时。
山西的戏曲剧种繁多,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山西就有五十四个,占到六分之一。在五十四个剧种中,中路梆子通过博采众长,再加地理、历史等原因,逐渐发展为山西的代表戏曲,所以人们又称中路梆子为“山西梆子"或"晋剧".
晋剧唱腔优美,板式丰富,音域开阔。还有它许多独到的演技,也都是其他剧种所少见的。正因为此,晋剧在近几年声誉日高。
晋剧艺术,代代相传,人才济济,早期的晋剧优伶,风靡遐迩,解放后,经过晋剧大艺术家丁果仙以及牛桂英、程玉英等一代名流的努力,把晋剧艺术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近些年,晋剧艺术更臻完美,一批又一批晋剧新秀脱颖而出。比如王爱爱,她的唱腔技艺是大大突破前人,现在已被专家们肯定为‘爱爱腔“。王爱爱不仅唱功笃厚,而且善于利用音调的回环宕迭,抑扬顿挫,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
与此同时,在表演上使晋剧艺术别开生面的,要数田桂兰了。她的表演,乐则足以使人开怀,悲则定能催人泪下,她超群的舞姿,绰约利落,静则如水上青莲,动则飘飘欲仙,一付水袖,万般深情,浑身是戏,得心应手。因此,她于一九八六年在北京荣获全国第四届《戏剧报》梅花奖,为晋剧艺术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增加光彩。
晋剧,又称中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也是山西省境内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剧种。晋剧,主要流行于
山西中部地区。现在,这个剧种的扩散面、流传面已到山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
甘肃省的部分地区。中路梆子因活动范围广泛,又被称为上西梆子。这个剧种,约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以晋
中一带的秧歌为主,并直接受蒲剧的影响,吸收蒲剧的音乐旋律,逐渐演变而成。
晋剧,盛行于清代咸丰年间,过去,这个剧种的演员多系蒲州人,即便不是蒲州籍的,演戏也得说“蒲白”。
后来,逐渐根据晋中地区广大人民的喜好,吸收了当地各种艺术的长处,经过许多戏曲艺人的丰富和发展,才
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路梆子。
清代末年,一些享有盛名的演出班社,曾先后多次赴京、津、内蒙等地活动,在演出程式上又受到京、昆等
剧种的影响,曾经涌现出了不少名艺人。近百年来,晋剧前辈艺人“三盏灯”、“万人迷”、“毛毛旦”、“
三儿生”、“说书红”、“狮子黑”等,在唱腔和做派上,都有新的创造。后来,丁果仙、牛桂英、程玉英、
郭凤英、冀美莲等人,又在唱腔、道白做派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使中路梆子的唱腔、表演越发具备了梆子
腔的激越粗犷的特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不少艺人参加中路梆子这种戏曲形式反映现实斗争。晋绥地区的大部分剧社都是
唱中路梆子的。如七月剧社、吕梁剧社、雁门剧社等。七月剧社,曾随解放军到西安、成都、甘肃天水等地进
行过较长时间的演出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晋剧坚持为工农兵服务,坚持推陈出新,使晋剧艺术不断发展、不断繁荣。现在,活跃在山
西戏剧舞台上的晋剧演出团体已有数十个,晋剧的传统剧目有:《打金枝》、《蝴蝶杯》、《明公断》、《凤
仪亭》、《回龙阁》等四百个以上。如今,活跃在晋剧舞台上的著名演员有王爱爱、马玉楼、田桂兰、郭彩萍
等人。
摘自《山西民俗达观》
蒲 剧
蒲剧,也叫蒲州梆子,起源于今日山西南部的蒲州。也有人称之为“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
更是山西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蒲剧的源流,目前尚未发现确切的文字记载,据传说与陕西的同州梆子同源于“挠
挠戏”。但是有一点,蒲剧的历史是悠久的。在晋南地区,现在已经发现了许多中国古代戏剧活动的遗迹,尤其是
金、元时代的舞台及演出戏剧的壁画艺术,都说明了晋南地区在元代以前,戏剧演出就已经很兴盛了。
蒲剧与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可以说是同根异枝,后面的三种剧种,都曾受到过蒲剧的影响,有些,则是
在蒲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蒲剧的特点是善于表现慷慨激昂、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近百年来, 蒲剧舞台上有杨
老六、孙广盛、王存才、景留根、曹福海等著名演员出现。后来,又有阎逢春、杨虎山、筱月来、 张庆奎、王秀兰
等著名演员在蒲剧舞台上享有盛名,使蒲剧在晋、豫、陕、甘、宁等部分地区,甚为流行。在演唱与演奏风格上,吸
收了秦腔的不少优长,使蒲剧大大地向前跨进了一步。
如今,蒲剧除去著名的老演员以外,新秀不断涌现,任跟心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被授予表演艺术家的称号
。《窦娥冤》已被拍成电影戏曲片。
摘自《山西民俗达观》
北 路 梆 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山西著名剧种之一。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北部南起十岭关、北至雁门关的忻州、
代州一带,后来,又流传于张家口、包头、呼和浩特等地。北路梆子,据传是由蒲剧发展演变而来的。北路梆子的
演员,过去都系蒲州人,道白也说“蒲白”,即使本地人招收“娃娃班”,也请蒲州老师教戏。直到现在,北路梆
子老艺人中还有“北路梆子学在蒲州、红火在崞县、忻县、东西两口”的说法。
北路梆子的形成虽和蒲剧关系密切,但北路梆子的剧目内容、表演手法、音乐旋律与蒲剧却大不相同。北路梆子
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它形成了一种高亢激越的腔调,表演中强悍有力,而且音乐节奏慷慨,表现了晋西北人民的
性格特征。抗日战争期间,北路梆子因受日本侵略军的摧残而中断,在北路梆子历史上,形成了一段特殊的空白。
许多北路梆子艺人被迫转业或被残害。名艺人十三旦等,全家在当时的崞县被杀害。名艺人贾桂林隐姓埋名做了家
庭妇女,九岁红高玉贵赶了大车,也有一些艺人改唱了中路梆子,使北路梆子濒于灭顶的危险境地。
一九五四年,在山西省第一届戏曲会演时,党和政府才方请脱离舞台生活十八年之久的名艺人“小电灯”贾桂林
,名艺人“九岁红”高玉贵重返舞台,重新组织了北路梆子剧团,使北路梆子在中断了十余年后得以复活,获得了
新的生命。如今,在晋西北一带,北路梆子作为主要剧种流传,发展,成为这一带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扎根于
这里的城乡。北路梆子《金水桥》已拍成彩色电影戏曲片。
摘自《山西民俗达观》
上 党 梆 子
上党梆子,因发源于“上党郡”而得名。这个梆子戏,是晋东南地区的主要剧种。当地人称上党梆子为“大戏”
,而把上党落子称为“小戏”。也有人把上党梆子称为“东路戏”或“上党宫调”。
相传,上党梆子最早的一个戏班叫“鸣凤班”。据说,在明朝末年,阳城县有一个女子叫“凤仙”,自幼喜爱
戏曲。这个女子出嫁时,嫁给了晋城的姓史的,与姓史的叫翱鸣的共同成立了戏班,取两人名字各一个叫为“鸣凤
班”。清代道光年间,上党地区的大戏班逐渐增多,这些班社的发展比较快,而且逐渐形成一种上党梆子特有的风
格、旋律,并培养出了一些知名的演员。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成为上党梆子的极盛时期。后来,逐渐有些名艺人
出现。其中,段二淼、郭金顺、金疙瘩是这个剧种在这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
上党地区,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只流传于山西东南部的十几个县境内。由于这个剧种活动地
域的局限性,就形成了它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
上党梆子具有粗犷、健康的艺术特色。台步、身段都有淳朴古老的特点,唱腔、音乐高亢、委婉、活泼,曲牌丰
富,每种唱腔各有各的乐器和上演剧目。
摘自《山西民俗达观》
太 谷 秧 歌
太谷秧歌剧,也称为祁太秧歌,起源于太谷的民间小戏,流行于晋中地区及太原附近的清徐县、交城县、文水县等
地。秧歌,应是插秧季节的歌,在这里, 应解为农村伴随农事活动在民间传唱的民间小调。 当时,有“闹秧歌”之
说,后来,把舞蹈、说唱、表演、道白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秧歌剧”,人们称之为“地秧歌”、“过街秧歌”。
这种小戏在民间流传越来越广,成为“秧歌剧”,成为当地群众逢年过节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而且向着小戏的
戏剧化方向发展,有了简单的情节。在清代光绪年间,太谷秧歌走上了舞台,当时演出的《翠屏山》、《吃瓜》、
《杀嫂》、《当板箱》、《卖绒花》、《卖元宵》等,都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 当时的戏班,以“风搅雪”
班、“锦梨园”班最为著名。抗日战争期间,晋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剧社,开始用太谷秧歌的曲调编演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使这一戏剧之花得到新生,当时的榆次专员公署曾经组织太谷、祁县、运城、 文水的老艺人
建立了“祁太秧歌研改社”,改编、演出了一批传统的剧目。一九五五年,晋中地区集中老艺人成立了秧歌剧团,十
五年之后,太谷县又成立了“太谷秧歌剧团”,使这一剧种有了新的活力。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
左 权 小 花 戏
流行在山西东南的左权县境内,是这个颇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左权小花戏,起源于正月十五“闹红火”中
的“文社火”。“文社火”中的两个小男孩,装扮成剧中人物穿上衣衫裤,跟在社火后面扭、唱,由此开始了小花
戏的雏形。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观灯》、《铲菜》等边歌边舞的地方小戏。一九二一年以后,又出现了有各种角
色的《打樱桃》节目。
一九三七年后,左权县作为我方根据地,当时借着这一种文艺形式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抗日,对左权小花戏进
行了利用、改造、提高。左权县的各级政权都以“小花戏”的名字成为一种固定的文艺活动形式。后来,像《小放
牛》、《上冬学》、《回娘家》、《四季忙》等剧目,成为教育人民,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左权将军
牺牲后,辽县更名为“左权”县,小花戏在老解放区就更有了生命力,直到今日。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
万 荣 花 鼓
是流传在山西南部黄河岸边的万荣县境内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同时,万荣花鼓也在晋南地区的河津、浮山、稷
山、翼城、闻喜等境流传。由于涉及地区广,被人们称为晋南花鼓。
相传,“万荣花鼓”的祖籍在安徽凤阳。凤阳人于明朝初年外出逃荒卖艺,才把“花鼓”传入万荣。在万荣,经
过当地劳动人民的加工改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搬上了舞台。
“万荣花鼓”的打鼓动作淳朴、健美,感情豪放。“花鼓”中,鼓的表演分成高鼓(胸鼓)、低鼓(腰鼓)、 多
鼓(一人身上带六只或七只鼓,一边舞蹈一边上下击鼓),花鼓的伴奏乐器,只用大锣、铜钹等打击乐器, 鼓点主
要有“一点油”、“紧三锤”、“四锤”、“流水”等几十种。
“万荣花鼓”的敲鼓动作灵活多变,大动作中又有许多小动作。比如小点头、勾捶、拐捶等,紧打紧收。而且,花
鼓动作与队形不断变化,多用“枣心”、“白菜卷心”、“龙摆尾”、“连环套”等,原地跳时,多用“吸腿单跳
步”左右勾脚等。
“万荣花鼓”曾两次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调演,受到周恩来、陈毅、贺龙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与好评。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
二 人 台
“二人台”,产生并流行于山西北部河曲县、内蒙古西部地区,是一种活泼、欢快、表演形式简便易行的地方戏
曲。二人台,在大同市、雁北地区颇为流行,在华北地区也很有影响。
二人台兴起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二人台植根于当地人民群众的丰厚土壤之中,所以,它的
内容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情趣。
二人台音乐旋律高亢粗犷,曲调起伏跌宕,音调相声主实、自然、活泼、动听,乡土气息浓郁,很受当地群众和
省内各界人士的喜爱。二人台的伴奏乐器,以横笛、四胡、扬琴、四块瓦为主,在这几件乐器配音后,就形成了很有
特色的韵味无穷的戏曲音乐。
二人台的优秀传统剧目有《走西口》、《打樱桃》、《挑菜》、《卖碗》等。二人台剧种虽老,但却充满了青春
的活力,近年来,二人台已在山西北部与中部地区风靡一时。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
晋 南 迷 糊
晋南迷胡,也名“曲子”,“清曲”。流行于临猗县、运城市、永济县、万荣县等二十余县。
迷胡戏,相传是晋南民间土生土长的戏曲剧种。也有传说是清代从陕西传人,受到蒲州梆子的影响,又吸收当地
民歌,由地摊子说唱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
历史上的迷胡戏,曾经在清代道光年间演出过《卖布》、《刘秀走南洋》、《拾万金》、《三进土》、《古城会
》等十余出折子戏。影响甚大。
清代光绪年间,赵连城等民间艺人组织职业班社,吸收了蒲州梆子的帽翅、水袖、手帕技巧和间板、滚白、流水
等板式,取长补短,出现了一批艺人,甚至“敢于和蒲州梆子抗衡”。
抗日战争中,开始出现了反映现代生活的节目《查路条》。而且民众剧团演出了《夫妻识字》、《大家喜欢》等
剧目,为以后迷胡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九四九年以后,临猗县、晋南地区的迷胡专业剧团成立,培养出了程根虎、卫本善等一大批演员,演出了一大
批剧目。
晋南迷胡戏的唱腔属曲牌体,素有七十二大调和三十六小调之说。历年搜集整理大小调二百多个,代表性的大调
有《金钱》,小调有《岗调》。在表现沉痛、悲哀的感情时用《西京》、《哭纱窗》等。表现活泼、欢快气氛时用
《割韭菜》、《剪花调》等。表现快乐、升平景象时用《十里墩》、《戏秋千》等。表现急躁、紧张情绪时多用《
紧述》等。表现说理、规劝时多用《琵琶调》、《勾调》等。描写景色时多用《四平》、《一串铃》等。
迷胡戏伴奏乐器,文场以板胡、三弦、二胡、笛子为主。琵琶、扬琴、柳琴、阮及唢呐、海笛、闷子、横箫等辅
之。五十年代以后,加了提琴等西洋乐器,打击乐器已发展到十多种,有板鼓、字板、梆子、碰铃、大小云锣、堂鼓
、定音鼓等。
传统剧目大多是三小戏,已有《张连卖布》等戏一百八十余出。而且,《涧水东流》、《一颗红心》已被拍摄成
为电影戏曲艺术片。
中国各大戏曲及代表作
中国各大戏曲及代表作
中国各大戏曲及代表作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一般均表述依次为:
京剧(有“国剧”之称);越剧(有“中国第二大剧种”、“第二国剧”之称);黄梅戏;评剧;豫剧。
代表作依次为:
1、京剧:《长阪坡》《四进士》《秦香莲》《空城计》《霸王别姬》等
2、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白蛇传》《孔雀东南飞》《王老虎抢亲》《穆桂英挂帅》《陆游与唐琬》《狸猫换太子》。
3、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玉堂春》。
4、豫剧:《花木兰》《五世请缨》《秦雪梅吊孝》《刘墉下南京》《抬花轿》(又名《香囊记》。
拓展资料:
1、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2、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4、豫剧(英文:Yu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在浙江各地也广为流传。当代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义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纽西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京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群英会》《红娘》等等
评剧:《花为媒》《秦香莲》《刘巧儿》《杨三姐告状》等等
河北梆子:《汾河湾》等
豫剧:《花木兰》《七品芝麻官》等
秦腔:《周仁回府》等
昆曲:《牡丹亭》《长生殿》等
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女拜寿》等
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
其实很多剧目在各种戏曲里都有,只不过表现手法有所不同而已
中国戏曲各类的代表作个人观点
昆曲:《牡丹亭》、《桃花扇》
京剧:《四郎探母》、《空城计》
川剧:《白蛇传》、《巴山秀才》、《柜中缘》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
豫剧:《穆桂英挂帅》、《花木兰》
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
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
评剧:《花为媒》
秦腔:《秦香莲》
中国主要戏曲的代表作有哪些?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剧、秦腔、碗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雁剧、耍孩儿、蒲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湖南花鼓戏、潮剧、藏戏、高甲戏、梨园戏、桂剧、彩调、傩戏、琼剧、北京曲剧、二人转、二人台、拉场戏、单出头、河北梆子、漫瀚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地方戏曲具体分布:
北京市:京剧北昆西路评剧北京曲剧
河北省:河北梆子评剧丝弦老调哈哈腔河北乱弹武安平调武安落子西调蔚县秧歌隆尧秧歌定县秧歌四股弦唐剧横岐调、上四调
山西省:蒲州梆子山西中路梆子山西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锣鼓杂戏耍孩儿戏灵邱罗罗上党皮黄上党落子永济道情戏洪洞道情戏临县道情戏晋北道情戏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县秧歌孝义碗碗腔曲活碗碗腔弦子腔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二人台漫瀚剧
辽宁省:海城喇叭戏辽南影调戏蒙古剧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二人转吉剧新城戏黄龙戏
黑龙江省:龙江剧
陕西省:秦腔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跳戏合阳线戏陕西碗碗腔陕西老腔眉户戏弦板腔陕西道情戏陕南花鼓戏陕南端公戏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陇剧高山剧影子腔甘南藏戏
青海省:青海藏戏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东路梆子柳子戏吕剧茂腔柳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四平调
江苏省:昆曲淮剧扬剧通剧淮海戏锡剧苏剧丹剧丁丁腔淮红剧海门山歌剧
安徽省:黄梅戏徽剧青阳腔岳西高腔安徽目连戏安徽戏庐剧安徽端公戏沙河调泗洲戏坠子戏含弓戏芜湖梨簧戏文南词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淮剧嗨子戏
上海市:沪剧滑稽戏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越剧婺剧绍剧新昌高腔宁海平调松阳高腔醒感戏温州昆曲金华昆腔戏黄岩乱弹诸暨乱弹瓯剧和剧杭剧甬剧湖剧姚剧睦剧
江西省:赣剧戈阳腔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瑞河戏宜黄戏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万载花灯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宁都采茶戏赣东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武宁采茶戏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闽剧平讲戏庶民戏词明戏大腔戏闽西汉剧北路戏梅林戏右词南剑调小腔戏三角戏闽西采茶戏南词戏闽西山歌戏芗剧打城戏竹马戏游春戏肩膀戏
台湾省:歌仔戏
广东省:粤剧潮剧正字戏白字戏广东汉剧西秦戏花朝戏粤北采茶戏东昌花鼓戏雷剧梅县山歌剧粤西白戏临剧
海南省:琼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剧邕剧丝弦戏广西师公戏彩调剧牛娘剧桂南采茶戏广西壮剧广西苗戏广西侗戏
湖南省:湘剧祁剧常德汉剧衡阳湘剧巴陵戏辰河戏湘昆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湘西花灯戏湘西阳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师道戏湘西苗剧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汉剧荆河戏南剧湖北越调山二黄湖北高腔楚剧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远安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梁山调郧阳花鼓戏随县花鼓戏堂戏文曲戏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豫剧河南越调南阳梆子大平调怀梆怀调大弦调罗戏卷戏河南曲剧河南道情豫南花鼓戏乐腔五调腔
四川省:川剧四川灯戏四川曲艺剧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滇剧云南花灯戏昆明曲剧关索剧傣剧白剧云南壮剧彝剧
贵州省:黔剧贵州本地梆子贵州花灯剧贵州侗戏贵州布依戏贵州苗戏安顺地戏
西藏自治区:藏剧
这里比较全的。
各种戏曲的特点及代表作中国六大剧种
京剧
秦腔
评剧
豫剧
越剧
黄梅戏
京剧
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发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都城北京,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其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春台”和“和春”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楚调(汉调、西皮调),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秦腔又称乱弹
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其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得名,陕西话发音尤妙),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秦腔创造了中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是最早的板腔体声腔,也是梆子腔(乱弹)系统的母体。现在北方各地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评剧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民国十二年(1923),建立该剧种的警世戏社在天津演出时,因其上演剧多有“惩恶扬善”、“警世化人”、“评古论今”之新意,纳名宿吕海寰建议,改称“评剧”;民国二十五年名伶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版《海棠红》,新闻界将评剧之称谓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评剧源于冀东民间歌舞“秧歌”,秧歌是民间农历新正花会活动中的主要形式之一,由双人彩扮,对歌对舞,群体伴唱伴舞,锣鼓击节,唢呐或丝竹配乐伴秦,以歌唱民间生活故事、历史人物、四季风光为主要内容。明、清两代多有以唱秧歌为业者,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至清末,秧歌又汲取了乐亭皮影、鼓书等,遂演变成为具有冀东地方特色的“蹦蹦戏”。蹦蹦戏初期为两小戏(一旦一丑),有唱有白,载歌载舞;所演剧目有百种以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首尾贯穿的人物,以叙事体第三人称为其主要特点。音乐上也是向板腔体过渡的形态。因蹦蹦艺人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并以竹板(节子板)击节,故有蹦蹦戏与莲花落之混称。演出形式是先以群体合唱“四喜歌”开场,再引出正戏。道光二十年(1840)后,农民以习蹦蹦戏谋生者日益增多,涌出了大批唱蹦蹦戏的艺人。由于艺人们各自所操的乡土方言和活动地域的不同,遂形成了东、西、北三路蹦蹦戏。光绪六年至二十六年(1880-1990)间,出现了许多半职业和职业性的班社。班社中优秀的蹦蹦艺人在互相竞争中,又彼此交流,互相汲取,从而推动了蹦蹦戏不断向前发展,将对口彩唱两小戏推进到三小戏(即拆出戏)阶段。折出戏扮演者由三人称转化为第一人称,剧本由说唱体演变为代言体,出现了分场式的小型剧目,表演上也开始有了简单的脚色行当划分,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在一些剧目中开始引进模拟现实生活的写实动作,同时也开始仿效大剧种的程式动作。但又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秦,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击节乐器甩掉了竹子板,改用枣木梆子并借用河北梆子锣经,启秦时以拉板胡者跺脚为令来指挥乐队伴秦。舞台设施只置一桌二椅和"守旧",别无他物。折出戏剧目计有百余种,大部分来源于两小戏,或影卷、梆子剧本。另一部分则是依据民间现实生活、时事传闻、古今传奇、历史小说、子弟书鼓词等编写而成。在折出戏时期,清光绪三十四年,由于光绪、慈禧的相继逝世,清政府下令百日内禁止娱乐活动,致使蹦蹦戏各班社处于瘫痪状态,多有解体。同年秋,一些艺人成立了庆春社。为防止当局禁演,遂仿照大戏模式对折出戏进行全面改造,大量汲取了梆子板式和锣鼓,使蹦蹦戏具有了大型剧种的雏型。改革后的蹦蹦戏,定名为“平腔梆子戏”。宣统元年,唐山兴盛了永盛茶园,邀请庆春社做开业演出,深受广大工人及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庆春社在唐山站住了脚跟。为巩固蹦蹦戏在城市中的阵地,班社艺人奋力赶写赶排新戏,至民国元年,创作、改编、移植的大型剧目已达三十余部,与此同时,也健全了表演行当,完善了唱腔板式和伴秦体制,从而使蹦蹦戏具有了崭新的艺术风貌。至此,孕育在秧歌母体中的民间小戏,终于在民国初年以新的姿态脱颖而出,时人称其为唐山落子,后定名为评剧。《杨三姐告状》、《安重根刺伊腾博文》等现代戏面对社会现实生活,以时事新闻为题材,在当时很有影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评剧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有许多省、市、自治区组建了评剧艺术团体,至此,评剧一跃而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杨三姐告状》又名《枪毙高占英》。根据真人真事编剧。写民国七年,富绅富贵章之子高占英娶贫女杨二姐为妻,高流氓成性,与其大嫂裴氏、五嫂金玉通奸。二姐劝夫改邪归正,高便怀恨在心。奸夫淫妇合谋,害死二姐。三姐杨玉娥在吊孝中发现疑点,乃赴滦县告状,县官受贿,致使三姐败诉。三姐不服,上告直隶总厅(天津),斗争终于胜利。高占英伏法遭枪决。此剧民国八年(1919)首演于哈尔滨庆丰剧院。剧本首载1929年诚文信书局出版的《评戏大观》;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12月出版的《成兆才剧本选集》亦收此剧。《花为媒》故事见《聊斋志异-寄生》。写王俊卿与表姐李月娥互相爱慕,但月娥父坚不允婚,俊卿相思成病。媒婆阮妈另选张五可,并定计花园相亲。张、王一见钟情。迎娶之日,月娥母趁丈夫外出,亦将月娥送至王家,俊卿遂娶二妻。此剧民国三年(1914)由庆春平腔梆子班首演于唐山盛茶园。后收入《评剧大全》第2集。
豫剧
陕西省咸阳豫剧团成立于一九五二年,迄今已逾五十年历史,是陕西省具有较高影响的地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国有全民...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越剧,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地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越剧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等打批优秀剧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成立,随之,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小百花”现象。一大批优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如“二度”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梅花奖得主周云鹃、吴凤花等,他们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剧艺人,在百花园里竞相绽放,预示著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巖、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我国古代戏曲家及其代表作?1)关汉卿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2)王实甫所作杂剧中名目可考的有13种。今存有: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四大王歌舞丽春堂》
《韩采云丝竹芙蓉亭》有佚曲。
《苏小卿月夜贩茶船》有佚曲。
3)马致远马致远(1250年?-1323年?),字东篱,中国元代初期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人。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作品收入《东篱乐府》。与关汉卿,白仁甫,王实甫(一说郑光祖)等人并称元曲四大家。
4)白仁甫名朴,号兰谷,字仁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真定人(现河北省)出身于金朝的官僚家庭,在金末混乱动荡的年代,被元好问收养。后移居南京。作为在野的一代名士,专注于诗酒和杂剧创作。
工词曲。与关汉卿,王实甫(另一说为郑光祖),马致远等人并称元曲四大家。散曲儒雅端庄,与关汉卿同为由金入元的大戏曲家。在其作品中,有著名的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的杂剧《梧桐雨》,其作品歌词典雅,属于文采派。散曲有《天籁集摭遗》一卷,收其小令三十七首,套曲四套。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的代表剧目和作者1.京剧:代表剧目:《龙凤呈祥》《群英会》《四郎探母》等
2.评剧:代表剧目:《刘巧儿》《花为媒》《秦香莲》等
3.豫剧:代表剧目:《红娘》《穆桂英挂帅》《对花枪》等
4.越剧:代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五女拜寿》等
5.黄梅戏: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我们老师上课有讲一些,我都记下来了,不过作者是谁我就不知道了)
戏曲代表作品梅兰芳《霸王别姬》
戏曲剧种名及其代表作京剧: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巨集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2越剧: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3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4评剧: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其实,中国的戏曲剧种有很多,绝对不止4种主要的,还有秦腔/昆剧/晋剧/黄梅戏/豫剧/川剧/粤剧等等,种类很多.
临猗眉户戏打腕记是哪年拍的
1988年。
傣剧《打碗记》是冯云在1988年从汉语剧本改编年的剧目,该剧讲述了两位老人得不到三个儿子照顾,还得到儿子嫌弃和虐待,最后通过孙子对父母的教育和说服,三个儿子被感化而轮流照顾老人的故事。该剧在瑞丽的村村寨寨演出后反响很大,一直演出至今。
临猗地方戏代表作品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临汾蒲剧现代戏大全、临猗地方戏代表作品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