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少数民族,能代表中国的汉族民歌有哪些?有什么地域特征和经典作品?
1、《金江号子船夫曲》:是金江金沙江 流域独特的民间文化—金江号子,金江号子以豪迈、高亢、雄壮、深沉的音调在金沙江流传了几百年。
2、《川江船夫号子》:
《川江船夫号子》是汉族民歌。《川江船夫号子》是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拚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八首不同的号子联缀而成的一个既统一、又有变化对比的大型号子联套。
3、《黄河船夫曲》:
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是20世纪40年代,延安鲁艺师生采录。系黄河老船夫李思敏自作 。
作为一首劳动号子,这首民歌以其质朴的语言、粗犷的声调、高亢浪漫的激情,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展现了陕北人民在恶劣生活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出了陕北人民对于黄河的深深热爱,对自己的深深自豪。
4、《打夯歌》:
《打夯歌》是民间的劳动号子,由一人主唱,其他人呼应。它产生于劳动之中,源于群众的口头语言,随机应变,灵活多样,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流行于陕西关中各地。
二、山歌:
1、《太阳出来喜洋洋》:是由川东民歌,经蓝河、蔡绍序等改编而成,其形式简单,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流传甚广。
1、《上去高山望平川》: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青海民歌,这是一首青海“花儿”的典型传统曲调。
2、《槐花几时开》:
《槐花几时开》是四川民歌中的经典之作,它实际上是宜宾地区的一首传统山歌,形成年代久远。
畲族的特色,民俗风情?
畲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流传下来的山歌约有1000多篇、四五万行。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称《盘古歌》、《龙皇歌》、《盘瓠王歌》,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它以神话的形式,叙述了畲族始祖盘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艰难繁衍出盘、蓝、雷、钟四姓子孙的传说。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尤其是,他们还把这一传说绘成连环画式的画像,称祖图,即在一幅十来丈长的布帛上,用彩笔把这一传说的40多个画像连环式地绘在画卷上,世代珍藏。
畲族民歌随处可见,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便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流传下来的山歌约有一千多篇,计四五万行。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其中无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最喜爱的一种民歌方式。“双音”是畲族人擅长的二声部重唱的唱法,又称“双条落”。
工艺技术
油画《畲女》
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但是生产能手,也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他们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色彩斑斓,风格独特。如编织的彩带,又称合手巾带,即花腰带,案花纹多样,配色美观大方。编织的斗笠,花纹细巧,工艺精致,配以水红绸带、白带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妇女最喜爱的一件装饰品。畲族姑娘精心织绣的绣帕或彩带,送给心爱的情侣,是最好的定情物。解放后,这种工艺技术得到了更加发扬光大,成为抢手的旅游产品和出口产品。
畲族的编织工艺最受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
畲人的工艺品主要是竹篾编制物和草编制物。在今天的土产市场上,畲人所制的斗笠、竹席、草帽、草席一样享有盛誉。唐代刘禹锡有诗云:“长刀短笠去烧畲。”所谓“长刀”和“短笠”,即是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的镰刀和斗笠。把斗笠叫做“尖仔笠”,以竹编制之。此物尖头圆沿,轻便灵巧,十分实用,故有“短笠”之称。
潮汕畲人日用品中还有“瓠靴”和木屐。瓠靴半圆形,木制(今已有塑料制的),用于舀水,舀水时恰好与锅鼎的下部吻合。木屐则如同日本所传之制(有史学家考证,魏晋时中国也有木屐,甚至认为日本木屐乃仿自中国)。这两种制品均仍在市场上行销。
大方彝族民歌有哪些分类,代表歌曲有哪些?
彝族由于支系多,分布广,民歌的种类既丰富,也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如果以歌词使用的语言为标准,各地彝族民歌都可分为用彝语唱的和用汉语唱的两大类。彝语民歌一般每句五个音节。汉语民歌多为七言四句的词格。彝族民歌涉及的生活情景十分广泛,如果按内容划分,彝族民歌有叙事歌、劳动歌、仪式歌、恋歌、苦情歌和儿歌等主要类别。彝族各支系都有风格独特的歌舞,如打歌、跳弦、三步弦等,音乐非常丰富。
叙事歌演唱于节日、婚嫁、酒宴、葬礼等场合。内容有叙事史诗、英雄故事、浪漫爱情、风俗习惯等。著名作品有撒尼人的《阿诗玛》、俚人的《梅葛》、阿细人的《先鸡》等。叙事歌的歌词长短不等,有数百行的,也有千余行的,不过曲调却常常只有一个乐句,带有吟诵性,节奏规整稳定。
劳动歌有牛山歌、下种歌、推磨歌等。牛山歌是耕田犁地时农民唱的歌,有很强的即兴性、鲜明的节奏感。仪式歌可分为婚礼歌、丧礼歌、节日仪式歌、宗教仪式歌等。
苦情歌是关于奴隶、孤儿、妇女、单身汉等群体的诉苦歌。由于彝族社会发展不平衡,直到50年代中期,部分地区尚存有野蛮残酷的奴隶制。这类歌感情深沉,音调悲凄,催人泪下。
恋歌在彝族民歌中数量最丰,有短歌和长歌两种。短歌由上、下句构成,曲调柔美抒情,多为对唱或独唱形式。长歌通常有较长大的篇幅,甚至构成大型声乐套曲。如云南石屏、通海、建水等地彝族尼苏人的《四大腔》,就由《四腔》、《五山腔》、《山悠腔》、《海菜腔》构成。每腔内有几个部分,布局完整,层次分明。将独唱、对唱与一领众和的方式融为一体,时而深情委婉,时而热情奔放。各腔之间曲体上相对独立,情绪内容上连绵不断。长歌《四大腔》是彝族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歌舞小调是彝族民歌中最为欢快、活泼的一类,因为常常是群体舞蹈,歌、乐、舞相伴,所以歌舞小调一般节奏规整,强弱鲜明,律动感强。石屏、建水一带彝族“跳弦”中的杂弦调,多采用68拍子,曲风欢快热烈,舞姿轻盈活泼,特色浓郁,富有魅力。
56个民族全称?
1、汉族
汉族因汉王朝而得名,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
2、满族
满族是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占据第二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风俗和汉族很接近,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
3、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是传统的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是蒙古族的标志。
4、回族
回族是我国民族中人口众多的一个民族,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主要的聚集地。回族人外貌和汉族差异不大,但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
5、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份,因为地域隔离的原因,藏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信仰与内地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信仰主要是藏传佛教。
6、维吾尔族
维吾尔语和藏族一样,属于比较密集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地区,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信仰佛教和伊斯兰教。
7、苗族
苗族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相传是祖先是蚩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如今,除了风俗习惯和汉族有差异之外,在其他方面,和汉族差异不是很大。
8、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很多风俗和汉族都不同,尤其是婚姻风俗,有同族内婚的风俗。
9、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主要居住区。
10、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布依族和壮族有亲属关系。布依族人民以农业为主,祖先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11、侗族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主要从事农业等的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同时也是一个信仰多神的民族。
12、瑶族
瑶族是中华民族中很古老的一个民族,也是很长寿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贵州等地,和侗族一样,瑶族也是信仰多神的民族。
13、白族
白族是我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
14、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土家族信仰多神,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等。
15、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
16、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主体在中亚、西亚,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 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哈萨克族最初崇拜大自然现象,崇拜诸神。
17、傣族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18.黎族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信奉万物有灵,盛行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19、傈僳族
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主要分布怒江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傈僳族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
20、佤族
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佤族相信灵魂不灭和万物有灵。佤族最崇拜的是“木依吉”神,把它视为是主宰万物和创造人间万物的最高神灵。
21、畲族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畲族民歌随处可见,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
22、高山族
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高山族还保留有原始宗教的信仰和仪式。
23、拉祜族
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拉祜族崇拜多神,供奉“厄莎”。认为厄莎是创造宇宙人类、主宰万物、决定人们吉凶福祸的大神。
24、水族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水族的信仰文化属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水族认为万物有灵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灵崇拜,神灵崇拜构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
25、东乡族
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洮河以西。东乡族是中国十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
26、纳西族
纳西族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纳西族是个信仰多种宗教的民族, 既信仰本民族的本土宗教——东巴教,也信仰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道教,信众最多的是东巴教。
27、景颇族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景颇族社会中并存着两种类型的信仰,一种是秉承传统的超自然信仰,另一种是外来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信仰。
28、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柯尔克孜族最早信仰萨满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
29、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仰藏传佛教。
30、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达斡尔族同其他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一样,主要信奉萨满教。
31、仫佬族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信仰主要为民间信仰,同时信仰道教和佛教。
32、羌族
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羌族除一部分邻近藏族地区的信仰藏传佛教外,其余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即万物有灵、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
33、布朗族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布朗族除了信仰上座部佛教外,还保留着许多原始宗教的传统信仰。
34、撒拉族
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35、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毛南族信仰多神。
36、仡佬族
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等。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有本民族专司祭祀、祈福求寿、退鬼、超度亡灵的巫师。
37、锡伯族
今锡伯族多数居住在辽宁省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等地。主要是崇奉“喜利妈妈”和保护牲畜的"海尔汗玛法" ,素信萨满教,兼信藏传佛教。
38、阿昌族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阿昌族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状态。其中有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小乘佛教、汉传佛教及道教。
39、普米族
云南省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市的宁蒗县、玉龙县和迪庆州的维西县是主要聚居地。普米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少数普米族也信仰道教或藏传佛教。
40、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东北三省,集中居住于图们江、鸭绿江、牡丹江、松花江及辽河、浑河等流域。朝鲜族一般喜着白衣素服,显示出喜爱清净朴素的特性,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41、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主体在中亚,主要分布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地区,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主要聚居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人曾信仰过祆教、佛教等多种宗教。约10世纪,塔吉克族开始信仰伊斯兰教。
42、怒族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地。怒族主要信奉原始宗,认为万物有灵,凡举风、雨、日、月、星、辰、山、林、树、石等都是崇拜的对象。
43、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体在中亚,主要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国家,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克族很早就信仰伊斯兰教。
44、俄罗斯族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不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俄罗斯族大多信仰东正教,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45、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族多信萨满教,牧区的居民同时信喇嘛教。
46、德昂族
德昂族,也称“崩龙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主要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范围非常广,中国一侧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保山、临沧等3个地州9个县市。德昂族是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
47、保安族
保安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地方,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其它各县和兰州市以及青海、新疆等地。保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
48、裕固族
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黄泥堡地区。裕固族在东迁以前信仰过萨满教和摩尼教。东迁后,裕固族改信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
49、京族
京族,也称为越族,京族主体在东南亚,中国境内的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三岛素有“京族三岛”之称。京族的宗教信仰为多神教,兼信道教、佛教,也有部分人信天主教。
50、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在中国,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天山北部地区。
51、独龙族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少女有纹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独龙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52、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是世居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鄂伦春族信仰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
53、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赫哲人普遍存在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灵物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崇拜及萨满教信仰。
54、门巴族
门巴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错那县的勒布是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区。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和本教是门巴族的古老信仰。
55、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在珞巴有的观念中鬼和神的概念没有明显的区分。他们认为“乌佑”可以凭附在任何自然物和人的身上,“乌佑”种类很多,万物皆有,无处不在,左右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
56、基诺族
基诺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7个特有民族之一。基诺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基诺族除具有一定的祖先崇拜和对诸葛孔明尊奉外,最具特色、占主要地位的宗教观是万物有灵思想。
畲族歌曲最好听歌曲?
《三月欢歌》
喜获第十届中国畲族民歌节
全国畲歌歌曲三等奖
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好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