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之王女主顺序?
《好莱坞之王》第一女主是凯特·贝金赛尔,第二女主是查理兹·塞隆。
凯特·贝金赛尔,1973年7月26日出生于英国,英国女演员。
代表作品
珍珠港、缘分天注定、黑夜传说、范海辛、黑夜传说2:进化、真相至上、爱情与友谊、人生遥控器
主要成就
第11届MTV电影奖最佳女演员提名
第13届MTV电影奖最佳英国演员提名
第28届土星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第30届土星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查理兹·塞隆,1975年8月7日出生于南非,美国和南非双重国籍影视女演员、模特、制片人。
代表作品
全民超人汉考克、白雪公主与猎人、速度与激情8
主要成就
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奖
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第25届MTV电影奖最佳女演员奖
第42届土星奖最佳女主角奖
施伯特的主要作品?
1926年《太阳照常升起》
1929年《永别了;武器》
1940年《丧钟为谁而鸣》
1952年《老人与海》
《太阳照常升起》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绝了犹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双方年龄实在悬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
《永别了;武器》弗利德里克·亨利中尉志愿参战来到意大利前线,同也是志愿参战的英国女护士凯瑟琳·柏克莱发生了深沉的爱恋。在卡波莱托的撤退中亨利被误认为德国间谍,只得和凯瑟琳一起逃亡瑞士,在渡过了短暂宁静的生活之后,凯瑟琳因难产同新生的孩子一起死去。小说通过美国青年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思想变化,以男女主角的恋爱悲剧为主线,鲜明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在纷飞的战火下到处是阴暗、冷落、破败、毁灭和死亡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和罪恶,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摧残,以及给整整一代人造成的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从而对战争给予了强烈的谴责。
《丧钟为谁而鸣》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在大学里教授西班牙语,对西班牙有深切的感情。他志愿参加西班牙政府军,在敌后搞爆破活动。为配合反攻,罗伯特乔丹奉命和地方游击队联系,完成炸桥任务。罗伯特乔丹争取到游击队队长巴勃罗的妻子比拉尔和其他队员的拥护,孤立了已丧失斗志的巴勃罗,并按部就班地布置好各人的具体任务。在纷飞的战火中,罗伯特乔丹和比拉尔收留的被敌人糟蹋过的小姑娘琶丽亚坠入爱河,藉此抹平了玛丽亚心灵的创伤。在这三天中,罗伯特历经爱情与职责的冲突和生与死的考验,人性不断升华。在炸桥的撒退途中,罗伯特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自己却被炮弹炸断了大腿,独自留下阻击敌人,最终为西班牙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老人与海》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以摄象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了桑提亚哥老人捕鱼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这部小说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纪录:48小时售出530万册!作品在当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两年后又获得了诺贝尔奖。
奥斯卡介绍?
1927年5月,美国电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莱坞发起组织一个“非盈利组织”,定名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宗旨是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这个组织对优秀电影工作者的突出成就给予表彰,创立了“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就是奥斯卡奖的早期叫法。1931年后“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逐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卡金像奖”所代替,很多人也简称叫其奥斯卡奖。
奥斯卡奖杯的主体为一座13.5英寸重3.9千克的镀金男像,由美国著名的雕塑家乔治·斯坦利设计。按照奥斯卡奖有关的评选规则,一项奖的获得者只能领取一个金像奖座,如果一项奖有两个人共获,则应分别授予他们每人一个金像奖座。
奥斯卡奖每年在美国的好莱坞举办一次,从1929年开始,每年评选、颁发一次,从未间断过。凡上一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参加评选。金像奖的评选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先由学院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采用记名方式),获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院的所有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采用不记名方式),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影片的获奖。
获奖名单是高度保密的。学院会员投票后,选票交由美国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WC)加以统计。选票放在保险箱内,荷枪实弹的警卫人员日夜守护。统计后的用纸则全部烧毁,绝对保密。各项获奖名单,分别装入密封的各个信袋,直到颁奖当日当刻,由司仪当众拆封宣布。奥斯卡评审规则由两部分组成:评审机构规则、评审奖项规则。
奥斯卡奖可分成就奖和特别奖及科学技术奖三大类。成就奖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表演(男女主、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外国语影片等。特别奖则有荣誉奖、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科技成果奖和特别成就奖。在上述众多奖之中,最具影响的为最佳影片奖,而最佳男女角奖属表演主奖,获奖人有“影帝”与“影后”之称,是男女演员们向往的殊荣。
前十九届奥斯卡奖只评美国影片,从第二十届起,才在特别奖中设最佳外语片奖。其参选影片必须是上一年十一月一日至下一年十月三十一日在某国商业性影院公映的大型故事片。每个国家只选送一部影片,这部影片由该国的电影组织或审查委员会推荐,且须加盖英文字幕,送交学院外国片委员会审查。然后进行秘密投票选出五部提名影片。观摩完五部影片后,再由四千名美国影界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选出一部最佳外国语片。该项奖只授予作品,而不授予个人。从一九四七年起至一九九三年,意大利获奖十次,法国获奖七次,瑞典获奖四次,日本,前苏联和联邦德国各获奖三次。
法国左岸派的作品?
《梵高》《从5点到7点的克莱奥》
《广岛之恋》《凄艳断肠花》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窥视者》
左岸派(Left Bank Group),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他们是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斯和亨利·科尔皮等。但“左岸派”实际上并没有组成一个“学派”或“团体”,他们只是一批相互间有着长久的友谊关系、艺术趣味相投并在创作上经常互相帮助的艺术家。他们在电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问世的,如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年)和科尔皮的《长别离》(1961年)(两片均由杜拉斯编剧),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年,由罗布-格里叶编剧),瓦尔达的《克列奥的两小时》(1961年)等,加之他们的影片十分讲求个人风格,不拘守传统的电影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也被归入“新浪潮”电影。
阿仑·雷乃是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梵高》获得1949年奥斯卡短片金像奖,1948年雷乃的作品《梵高》赢得了威尼斯影展两个奖项以及1949年的奥斯卡短片金像奖,1959年《广岛之恋》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2014年雷乃执导的《纵情一曲》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阿尔弗莱德奖。
导演阿涅斯·瓦尔达法国左岸派的代表之一,在执导了几部短片之后,1962年,瓦尔达开始导演自己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从5点到7点的克莱奥》受到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代表作品还有《瑟堡的雨伞》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代表作品 《广岛之恋》、《情人》,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作家、电影编导。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出生于法属印度支那。十八岁时定居巴黎。自1942年开始发表小说,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使杜拉斯成名。《广岛之恋》是由阿仑·雷乃执导,埃玛妞·丽娃、冈田英次等主演的爱情电影。该片于1959年6月10日在法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位法国女演员与日本建筑师之间的爱情故事。
阿莉达·瓦莉的代表作:《凄艳断肠花》、《俄狄浦斯王》等,《凄艳断肠花》是1947年上映的美国犯罪片,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格利高里·派克和安·托德出演。该片讲述了芭拉汀夫人被警察拘捕,律师汤尼担任她的辩护律师并爱上了这个有嫌疑的女人的故事。
阿兰·罗伯-格里耶,代表作品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窥视者》等
1922年8月 18日阿兰·罗布-格里耶出生于法国西部菲尼斯泰尔省港口城市布雷斯特(Brest)的一个小商人家庭,青少年时期在巴黎接受了系统教育。二战期间曾在德国坦克厂做镟工,1945年在法国国立农艺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国家统计局和在“殖民地水果和柑桔类研究所” 供职。“新小说”流派的创始人。
“左岸派”电影在法国被称为“作家电影”,意即由文学作家拍摄的电影,其代表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部影片外,稍后还有雷乃的《姆里也尔》(1963年)和《战争结束了》(1967年),罗布-格里叶的《不朽的女人》(1963年)、《横跨欧洲快车》(1966年)、《伊甸园和以后》(1970年)、玛格丽特·杜拉斯《音乐》、《印度之歌》及瓦尔达的《走卒们》(1967年)等。实际上,“左岸派”导演们的影片和《电影手册》派导演们的影片有着重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 “左岸派”导演们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他们一贯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对外部环境则采取纪录式的手法;他们的电影手法很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琢,绝无潦草马虎的半即兴式作风;他们的影片具有更为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罗布-格里叶的影片,因为这两人本来就是法国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西部往事弗兰克扮演者?
西部往事弗兰克的扮演者亨利·方达
亨利·方达(Henry Fonda),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美国演员、影视制片人。
演艺经历
1928年进入纽约的百老汇舞台界。1935年走进好莱坞并出演了处女作影片《农夫娶妻》。1937年主演黑色电影《霹雳行动队》。1939年开始与导演约翰·福特合作,主演传记影片《青年林肯》。1940年凭借主演剧情影片《愤怒的葡萄》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1941年与芭芭拉·斯坦威克合作出演爱情喜剧影片《淑女伊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