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绣针法的基本分类有?
1、广绣
"广绣"的针法主要有7大类30余种,包括直扭针、捆咬针、续插针、辅助针、编绣、饶绣、变体绣等以及广州钉金绣中的平绣、织锦绣、饶绣、凸绣、贴花绣等6大类10余种针法。
人物绣与花鸟绣等是广绣的特色产品。其中人物绣是广绣的主要产品之一,它根据画稿的不同要求,以虚实、施疏、层层叠绣、渗绣,线、面结合等不同的绣制方法达到形神兼备的中、外人士肖像。广绣花鸟则善于体现"平、齐、细、密、均、光、和、顺"的艺术风格。
广绣特色: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誉毛捻搂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常用百鸟朝凤、海产鱼虾、佛手瓜果一类有地方特色的题材;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台帷、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中国哪个刺绣属于传统刺绣?
古时候,刺绣是每个闺阁女子必备的功课。中国的刺绣起源早,技艺精湛。大家熟知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四大名绣,但除了四大名绣之外,中国还有很多种类的刺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领略下这项绝美国粹的魅力……
苏绣
苏绣即苏州刺绣,以苏州为中心,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扬州、无锡、常州、宿迁、东台等地。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
湘绣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针法以掺针为主,根据不同物象及其不同部位所表现出的不同肌理施用不同针法,使物象更真实、更有立体感,逐渐形成绣面写实、设色鲜明、风格质朴的地方特色,狮子、老虎是湘绣传统产品。
粤绣
粤绣是广东刺绣艺术的总称,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包括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和以湖州为代表的“湖绣”两大流派。具有构图工整、丰富,色彩鲜艳明快的地方风格,尤以留水路(纹样交接与重叠处空一线绣地)的技法更见特色。广绣以雅致取胜,以平金绣法,适当垫锦,色彩稍为淡雅;湖绣注重效果,色调瑰丽,运用钉、垫、贴、拼等多种技法,将绣品制作成犹如浮雕一般。
蜀绣
蜀绣是以四川成都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蜀绣早在汉代就已誉满天下,总共有30多种针法,其中二二针、二三针、三三针是蜀绣特有的针法,其用针工整,丝线粗细兼用,运针自如,针迹平齐严谨,色彩绚丽。
京绣
京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又名“宫廷绣”或“宫绣”,明清时期始为兴盛,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京绣用料考究、技术精湛、格调风雅,以材质华贵著称。一般选用上好的绸缎为面料,配以鲜艳绣线,其色彩与瓷器中粉彩、珐琅色相近,此外还大量使用黄金、白银锤箔捻成的金银线。
秦绣
秦绣是以西安地区为中心的刺绣。它是在“纳纱绣”基础上于上世纪70年代创新完成的一个新绣种,色彩无拘无束、富于理想化。热情奔放大胆夸张,善运用原色,其中蓝、红、黄、黑、白等色彩的强烈对比比较常见,尤以红色运用最为普遍。
晋绣
山西民间一种古老传统手工艺,极具山西地方特色,色彩上采用强烈对比色,主要针法为长短针、套针、漏针、绕针等,绣品立体感强,视觉效果饱满厚重。晋绣主要以宫廷绣品、鞋垫、虎头葫芦为代表。
汴绣
汴绣是以开封为中心的河南刺绣总称,也称宋绣,距今约800多年历史。当代汴绣继承了宋绣题材、工艺特点,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大量针法。以绣制中国名画、古画著称于世,绣工技法精致细腻、绣品色彩古朴典雅、层次分明、形象逼真。
瓯绣
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因温州地处瓯江之滨,又名“温绣”,亦称画帘。始于唐代,兴盛于明清。其制作方法是将毛竹刮去青皮,通过分层片,煮熟抽丝,编织成竹帘,然后用颜料和彩线在上面制成作品。针法类型包括有断针、滚针、乱针等20多种。瓯绣内容有人物、走兽、山水和风景等,尤以人物见长。
杭绣
杭绣,即杭州刺绣,亦称吉绣,起源于汉代,至南宋为极盛时期。杭绣以男工为主。因此,行业中形成只收男工不收女工,只传媳妇不传女儿的规矩,此风一直沿袭到民国,成为杭绣一大特点。杭绣的图案设计,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龙、凤、麒麟、蝙蝠、孔雀、牡丹、寿桃、如意、八卦、西湖风景等传统图案。
汉绣
汉绣起源于楚绣,战国时期的楚人取鸟语之光、花草云霞之色创造了浪漫唯美的刺绣艺术。汉绣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绣流传于江汉平原广阔的地域,以荆州、武汉、洪湖等地区为主,同时湖北省其他广大地区也深受其影响。
顾绣
顾绣不是一个地区的刺绣,而是晚明顾氏女眷擅刺绣而得名。顾绣所呈现的是一种文化、一件艺术品。顾绣所费的丝线、底料均为精选上品,作为临摹蓝本的唐宋字画,一幅也非常昂贵;而顾氏儿孙“服食起居必多方选胜”。后来顾氏衰落,子孙无养,便将顾绣商品化,同时也招收绣娘。
少数民族刺绣
中国幅员广阔,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生活在各地,刺绣工艺也广泛地流行于少数民族当中。苗、瑶、侗、壮、土、羌、彝、白、土家、藏、蒙、维等民族都有自己富于特色的刺绣艺术。少数民族多将刺绣装饰在服饰和生活用品上,图案讲究,色彩搭配协调、绣工细致精湛,不仅带有实用性,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文字参考来源 / 东方视觉物语
希望对您认识刺绣有一定的帮助。
关注@我爱DIY,每天分享生活好玩资讯,创意,手工DIY教程。一起学习进步。做个爱生活爱动手的手工达人。
粤绣到底是什么呢?
粤绣是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专指广州府地区(南海番禺顺德中山东莞宝安等)的“广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
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誉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
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
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
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
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广府文化圈有哪些地方?
广府文化指的是广府的民系文化,也是粤语地区中的一个地域文化,指的是广东珠三角广州府地区使用粤语方言,汉族居民的文化,大致的范围是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为中心,以及周边的粤西,粤北部分地区。广府文化主要是形成于广州府地区,又流行于广东,香港,澳门,广西东南部以及海外粤语华人社区等等。那广府文化的代表有广东音乐,粤菜,醒狮,广绣,广彩,广雕,岭南画派,岭南园林,粤剧,粤曲等等。
紫金孔雀是属于中国四大名绣的什么绣?
粤绣是"广绣"和“潮绣”的总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出产于广东省广州、潮州、汕头、普宁、揭阳、中山、番禺、顺德一带刺绣品的总称。
唐代苏颚《杜阳杂编》记载,唐代的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广东南海县(今广州)一位名叫卢眉娘的少女曾在一块一尺左右的绢面上绣出七卷《法华经》,粤绣从此名扬天下。唐玄宗时,岭南节度使张九皋进献精品刺绣给杨贵妃而获加官三品,可见当时最高阶层对粤绣欣赏有加。
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广州港的繁荣促进了粤绣工艺的飞速发展,粤绣品开始输出国外。明代(公元1368~1644年),广州的刺绣艺人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各色丝绒线刺绣,并创造性地使用动物的尾羽缠绒作线,使绣品更加自然生动。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十分喜欢广东的金银线绣,亲自倡导成立英国刺绣同业公会,从中国进口丝绸和丝线,加工绣制贵族服饰;英王查理一世继位后,进一步倡导英国人种桑养蚕,发展英国的丝绸工业和工艺,使广绣艺术传播到英伦三岛,被西方学者称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
到清代的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第一个粤绣行业组织"粤绣行"在广州成立,当时从事刺绣的艺人众多,粤绣在工艺和针法上都得以不断发展完善。英、法、德、美各国博物馆均藏有粤绣。
粤绣18世纪风靡了英国皇家及上流社会。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广州开办缤华艺术学校,岭南画派始祖高剑父任校长,专门设立刺绣教学项目,致力于刺绣高级人才的培养。
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广州缤华艺术学校选送的绣品获三等奖,黄洪弟子余德(宗禧,1880~1970)的《孔雀牡丹》荷包获二等奖。1915年,余德的绣品《孔雀牡丹会景》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奖,被行内誉为“绣花王”。1922年,余得的绣刮画《瑞狮》在英国伦敦大桥开幕赛会上获二等奖,著名艺人裴荫、鲁炎1923年在伦敦赛会上现场表演技艺,1923年和1925年参加伦敦赛会,得到国际上较高的评价。1929年,莫傅精绣得列宁头像被莫斯科列宁纪念馆收藏。
20世纪50年代,梁纪设计,苏文、朱开、许炽光等多人绣制的《紫荆孔雀》入选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潮州绣品曾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展出并获奖的计有:大幅刺绣挂屏《苏武牧羊》、《丹凤朝阳》、《郭子仪拜寿》、《狮子头》、《海龙王头》、《鹌鹑鸟》等。这些参展的潮绣品,由24名男绣工通力合作刺绣。一时潮城轰动。这24名绣工被誉为“刺绣状元”。
据能够考查出名字的有林涛生、蔡戍子、尾仙、张桂泉、林件、如伯、王炳南、王钏南、蔡钟、林新泉、李和彬、卢海清、冬瓜师、本江宁、洪钟、吴坤、吴钦、托伯、乌糖、白糖等人,全都是男绣工。
1915年后,潮绣作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等国际赛会上多次获得大奖。20世纪50年代,仍有杜进茂等20余男工在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