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余光中代表作品图片 余光中先生走了,你还记不记得他的诗呢

当你再次拿起余光中先生作品拜读时。余光中最好的作品。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出自余光中的诗《余光中写给妻子的信》,代表作有《听听那冷雨》、《左手的掌纹》、《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等。你读过余光中的《乡愁》吗,余光中的《乡愁》是在八十年代海峡两岸政治生活发生巨大的转型时期,我们不能不回顾一下当时的艺术和社会思潮发生了什...

余光中先生走了,你还记不记得他的诗呢?

余光中是知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他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余光中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驰誉海内外,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共鸣。

“逝者已逝”,而逝者的作品却余音绕梁,犹有余香。或许,当你再次拿起余光中先生作品拜读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甚至会将他那抹挥散不去的“乡愁”化作自己的乡愁,揉进骨髓。

游子安息!

余光中最好的作品?

《乡愁》。《乡愁》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穿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余光中我的眼里有你出自哪里?

出自余光中的诗《余光中写给妻子的信》,原句是“不要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余光中,福建泉州石狮人,1928年生于南京,现代诗人、作家,一生发表过诸多诗集、散文集等作品,代表作有《听听那冷雨》、《左手的掌纹》、《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等。曾在香港和台湾等多所学校任教。

你读过余光中的《乡愁》吗?为什么这首诗会被广为称颂?

余光中的《乡愁》是在八十年代海峡两岸政治生活发生巨大的转型时期,出现在海峡两岸读者眼前的一道风景。

我们不能不回顾一下当时的艺术和社会思潮发生了什么变化吧。

大陆刚刚结束文革,新的时代开始,读者对艺术格式化的单一创作方法非常厌倦,一种对文学反映清新、自由、真实、抒情的艺术自觉要求成为新的寻找。港台文学,就成为最快捷了解新文学气氛的一种潮流了,因为,当时,我们的社会几乎就是一种阅读荒的感觉,每一个人都有一种阅读的饥渴。

我们今天的朋友可能很难想象,当时,除了报纸、收音机、广播、杂纸、书籍这些渠道,阅读,其实是很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除了上下班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怎么过?

我们今天电视很普遍,但是那时很稀缺。

所以,读书就是八小时以外的重要事情。能够读到真正喜爱的诗歌作品,是更 的一种艺术渴望。

那时,中国大陆的杂纸也正在变革,主要是文艺创作怎么走出文革的余习。

但是,港台文学是没有文革色彩的汉语文学啊,台湾也放宽了两岸交流的限制,鲁迅有“拿来主义”的说法,港台文学就是直接可以拿着看的文学了。

《乡愁》是在合适的时间的合适作品。所以,影响非常大。以至于余光中先生昨天已经去世,而我们仍然还记得他的《乡愁》。

如果《乡愁》是一时碰巧“赶上了”出名,那么《乡愁》真的就是“很快就会过去”(马雅可夫斯基诗句)的一首诗了。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在说他的《乡愁》,那么这就不“赶上了”的一首诗而是“忘不了”的一首诗。

昨天,我已经写了三个关于余光中先生的文章,其中就谈到他的诗歌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体现了“诗言志”本色。

诗歌要不要言志,这是自古以来就没有商量的事情,但是,诗歌怎么“言志”这是诗歌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乡愁》注重言情和形象、象征这些手法的自然运用,这是这首诗朴实无华又寓意深远的成功之处。

诗歌要感人,感人的作品一定是不朽的,我想,这就是《乡愁》过去流传,今天流传,将来还会继续流传的根本原因。

余光中和余秋雨,你怎么看这两个人的成就?

一、关于余光中

余光中先生是台湾作家,那一首《乡愁》,曾点燃多少台湾人对祖国的思念,尤其是在海峡两岸不得不隔绝的时候,这首诗,更代表那些从大陆过去而风烛残年都不能回来的人们的思念: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一乎文字极为简单的诗,却很美,很打动人心,能引起众多的共鸣。

此诗的格式与蒋捷的《虞美人》极为相似: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而余光中《乡愁》的思想境界,比蒋捷的似乎要略胜一筹。

但如果以对故国的思念作比较,将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比,余光中此诗又在其下了:《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果说余光中的是刻骨之思,那么李煜此词就是刻骨之痛了。

在现当代的文学界,余光中先生的才华是公认而不打折扣的,他以儒雅的外表、广博的知识、满腹的才华而被海内外华人深深喜爱,且广为人知。

梁实秋先生曾这样形容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这句评语,可作为余光中先生的盖棺之论。

二、关于余秋雨

与余光中先生海内外一致的好评相比,余秋雨身上就不免毁誉参半了。

喜欢余秋雨的人,赞其为文化大家,文化昆仑,极尽溢美。

不喜欢余的人,专家骂他外行人故讲内行话,百姓骂他矫情而虚伪,曾被唾沫掩埋。

就我个人对余光中的感觉,我觉得他的散文作品《文化苦旅》还是极为不错的,我从九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喜欢读余秋雨《文化苦旅》这部散文集,他以华丽的文字,优美的句子,深沉的思索,去叩问中国历史和文化中一直困扰着他的也有相当普遍性的问题,让人在阅读美文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深邃与博大。

三十年过去了,我依然非常喜欢这部书,至今还放在我的书桌上,闲时翻开一读,感觉清风拂面。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苦旅》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文化大散文集,之前的散文类型中,没有这种文体,余秋雨是先行者和开拓者,凭此,这部书或许该进中国当代文学史。

还值得一提的是,余秋雨写《文化苦旅》时,正是中国人面向大海,面向西方,如接受上帝一样接受马尔克斯、卡夫卡的时候,特别是那一代文青,陶醉于西方现代派,用力去模仿,包括今天名声如雷贯耳的莫言、陈忠实等,都是那一群中的模仿者。

但是,余秋雨没有跟风,他从繁华的上海,孤身一人,走进了戈壁、沙漠、深山、古寺,去了敦煌、洞庭、庐山,走进了中国山水和文化的深处,做回归历史和文化的探索,写出了一系列带有对历史文化思考的长篇散文,引起极大的反响,也奠定了他在文学上的地位。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