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朱关潜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爱的教育是什么题材

讲述了安利柯四年级的故事.得到的教育和启示有让世界多点爱.《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朱光潜、丰子恺、茅盾、夏衍等学者曾将此书列为当时立达学园的重点读物。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咬文嚼字朱光潜作者分别用了哪些例子?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它既是对自...

爱的教育是什么题材?

爱的教育体裁是日记体 ,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安利柯四年级的故事.得到的教育和启示有 让世界多点爱.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朱光潜、丰子恺、茅盾、夏衍等学者曾将此书列为当时立达学园的重点读物。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中。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之中。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爱的教育》超越了时代和国界的限制,被译成数百种文字,至今销量已超过15,000,000册,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

咬文嚼字朱光潜作者分别用了哪些例子?

第一、二两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三、四、五段以静为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六、七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谈美书简主要内容50字?

朱光潜《谈美》简介

作品简介:

《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谈美书简》不是一般的高头讲章,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 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中国五大美学代表人?

吴冠中《万里长江图》

吴冠中(1919—2010),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

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文学代表作有《古代英雄的石像》

朱光潜属于朱熹哪一支?

朱光潜是朱熹的二十六代孙

朱光潜一生爱诗,研究诗,对于诗歌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理解。熟悉朱光潜的人都知道,他对一首诗特别推崇,经常拿来自勉,也勉励他人,甚至把它作为自己“做人和做学问方面的座右铭”。这首诗就是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当然很好,可朱光潜为何对它如此偏爱有加?有没有其他更深的原因?

在仔细翻检《朱光潜全集》时,我们发现,朱光潜从来没有写过一篇专论朱熹的文章,甚至没写过一篇专论宋明理学的文章。这就说明,朱熹并不是朱光潜的研究对象,朱光潜也不是朱熹的研究专家,否则不会一篇文章没有。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发现,朱光潜经常引用朱熹的话,虽然每次引的都不多,但频率非常高。这就很让人奇怪,不是专家,而却能够娴熟运用?难道只是简单的寻章摘句,这好像不是一个大学者所为。一个严谨的学者,不会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随意“引经据典”,因为这搞不好可能会“满盘皆输”。而朱光潜恰恰是一个以治学严谨而出名的学者。这种“奇怪”现象的背后,可能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家学,不管你是否研究,都应该通晓。这也就是说,朱光潜熟悉推崇朱熹,而且,从没有一次正面批评朱熹,是因为朱熹和他家族有关系。这种关系又有两种可能,其一朱光潜祖上是研究朱熹的专家,其二朱熹就是朱光潜的祖上。前一种可能,很快被否定。那么,后一种可能,即:朱熹是朱光潜的祖先,是否能够被证实?

经过查询资料,以及走访相关人士,我们可以证实:朱熹就是朱光潜的祖先,而且朱光潜是朱熹的二十六代孙。

这种证实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族谱和族人,族谱更重要。中国传统是一个宗法制的农业社会,特别重视宗族家族的血缘伦理关系,祠堂、族谱、族规都是有一套严格的系统。但是,五四以后,又加之建国后的历次运动,很多祠堂被毁,族谱被绕,族规被弃,家族的关系也不像以前那么紧密。那么,朱光潜所在的族谱还存在吗?为此,笔者专门走访朱光潜老家族人,有缘见到了珍贵的族谱。

朱光潜,1897年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阳和乡吴庄,今属于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吴庄。根据枞阳会里朱氏族谱(八修)记载,“通过对相关朱氏族支源流的对照研究证明,朱敬则是朱熹和朱元璋的先祖。而我朱氏正是与朱熹同宗。”枞阳会里朱氏非常重视修族谱,自婺源迁居枞阳至今,已经修过八次。清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为会里朱氏宗谱三修作序论源流,谈及桐城朱氏确是来源于婺源朱熹。吴汝纶为会里朱氏宗谱八修作序论源流,不仅考证朱氏确是来源于婺源朱熹,而且记载朱光潜祖父海门公主持修谱一事。根据《各房协力赞理八修太典诸名附列》记载,海门公为首席纂修。朱光潜父亲子香公为14名校阅之一。他们共同为八修会里朱氏宗谱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根据会里朱氏宗谱(八修)记载,朱光潜的父亲朱延香,名若兰,字子香,号黼卿,弟兄排行第四,业儒。朱光潜的祖父朱道海,名文涛,字维桢,号海门,弟兄排行第二,廪生。朱光潜的曾祖父弟兄排行第七,为例赠修职郎。朱光潜的高祖父为国学生。由此可见朱光潜祖辈的兴旺。朱光潜,谱名朱来润,字润霖,出生于清光绪丁酉年九月十九,为安徽枞阳会里朱氏万四公二十世孙,朱熹二十六代孙。今年,枞阳会里朱氏准备第九次大修族谱,并于2009年5月21日在和讯博客就编修族谱《致会里朱氏族人书》,文中说,“《朱氏家谱》一修于明神宗元年(1580年出版)迄今430年了。八修家谱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版),迄今112年了。其间,由世界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出资,九修家谱,因抗日战争未能出版。”关于“朱光潜出资,九修家谱”之事,笔者曾经当面请教过朱光潜的嫡孙——安徽大学宛小平教授,他说,曾经听家父提及此事,可知此说非虚。另外,据朱光潜长子——朱陈(朱世粤)先生回忆,朱家老屋正厅有一个大条案,上面一直供奉着祖宗牌位和一个大书箱。箱中放着两部书,一是《朱氏族谱》,另一便是朱熹的《朱子全书》。

综合以上材料可知,朱熹确实是朱光潜的先祖,朱光潜是朱熹的二十六代孙也基本有案可稽。这样一来,从小读遍家中藏书的朱光潜,对朱熹的理解与熟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朱光潜与朱熹,并不只有血缘的联系,他们在为人治学、思想、精神等等诸多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这是一个庞大的课题,非一时可为,暂简言之。

1.诗论。《诗集传》是朱熹于1177年完成的,作为至今广为流传的《诗经》注本,集中反映了朱熹对于诗歌的看法。在《诗集传》中,朱熹首先肯定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其次,强调诗歌的抒情言志的本质;第三,重视形式技巧对表现内容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朱光潜都继承了下来,且有新创。

2. 认识论。“格物致知”是朱熹认识论的基本命题,体现了朱熹哲学思想的特色。在认识的前提上,朱熹“格物致知”说明确区分了认识的主客体,并强调两者的统一。在认识的目的上,朱熹强调既要“穷理”,又要 “至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认识过程上,朱熹既重视积累,又强调贯通,两者结合才能达到最终的真理。所有这些,朱光潜都继承了下来,且有新创。

3.科学观。长期以来,朱熹理学多被界定为唯心主义哲学,而唯心主义又被认为是与科学相对立的,所以,朱熹理学一直被看作是对科学发展起着消极作用。但是,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朱熹理学的科学思想。其基本观点有三:其一,朱熹理学是一种有机的自然主义;其二,朱熹理学是现代有机自然主义的先导;其三,朱熹的有机自然主义是科学的。朱光潜继承了朱熹的有机论和科学观中的合理成分,并发扬光大之。

4.史论。钱穆先生说:“朱子理学大儒,经学大儒,择其史学精卓,亦旷世无匹。”作为一名颇有成就的封建史学家,朱熹对史学诸多理论问题作过系统的评论。注重史论,是朱熹史学的一大特色。在《朱子语类》中,集中专论历代和当代史实的就有10多卷,还有大量的史论散见于各卷之中。他和他的学生赵师渊共同完成的《资治通鉴纲目》,也是一部以议论为主的史书。朱熹的史论不但涉猎面广,面且深邃透彻,往往片言只语,深中肯綮,发人深思。朱光潜在具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上,不可能与朱熹相同,但是在注重历史、史论结合、言简意赅、精于议论等方面,在很好的继承下来。

5.美论。宋代,儒、释、道三大哲学有整合的态势。宋代美学的基本精神是崇尚理性、面对现实人生、追求平淡、重视修养境界。朱熹是其代表,朱光潜承其基本精神,且有新创。

6..佛教论。朱熹是孔子以来儒学之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孔孟思想基础之上,广泛吸收了佛道,尤其是佛教的理论模式。朱熹一方面,借助佛学构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另一方面,借助佛学修养身心。他提出了“居敬以涵养”和“格物穷理”的功夫修养入路,也就是敬义夹持的居敬穷理功夫。居敬功夫旨在涵养道德心态,坚定道德意志。穷理功夫旨在究明中节合理的道德知识。朱熹尤其推崇“敬”的功夫。后一方面被朱光潜继承了。朱光潜哲学美学体系,也是在外来的助力下形成,不过是西方现代。

7.治学方法。“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不是抒情诗,而是哲理诗,有其深层的蕴涵,概括了朱熹的治学方法。学问要保持常清,必须有有源头活水。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这源头活水呢?朱熹总结了几点:熟读温故、知疑解惑、循序至精、由博反约。可以说,所有这些,朱光潜都完整继承了下来,且有新创。

当然,还可以列举很多,这不是本文重点,笔者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砖家学人能够全面审视朱光潜美学,能够全面思考美学传统,从而创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当代中国美学。

从朱熹到朱光潜,从佛教来华到西学东渐,从援佛入儒到移花接木,一代又一代的国民,一茬又一茬的学人,在思考,在摸索,在坚守,在融汇,在新创,在发展。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