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伊的著作有哪些?
实验教育学是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潮。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设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思想和方法上,为实验教育思想提供了可以直接借鉴和吸取的东西。1901年,德国教育家莫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拉伊是德国“实验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
元代戏十大戏剧?
1、关汉卿:元曲四大家之首《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
2、王实甫:元代著名戏剧家《西厢记》
3、纪君祥:元代著名戏剧家《赵氏孤儿》
4、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汉宫秋》
5、郑光祖:“元曲四大家”之一《倩女离魂》
6、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梧桐雨》《墙头马上》
7、高则诚:元末著名剧作家《琵琶记》
梅伊曼拉伊代表作?
实验教育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地区,主要代表人物梅伊曼(德国)拉伊(德国)其代表作分别为《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育学》。主张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理论。
实验教育学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但是,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唯一有效的方法,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如果中国男足现在立即归化2至3名中超外援,是否能在亚洲杯上夺冠?
这种想法太奇葩了,也是让国足输的几十年彻底没有信息了,才突然想出此下策吧?归化二至三名外援,加入中国队,估计短时间内,能够立竿见影提高成绩,让国人心里一喜,眼前一亮。
长时间后,又会慢慢的走上老路,成绩会慢慢的滑坡,最后一定会回到现在的亚州三流球队。再遭国人不耻,涶沫横飞,讽刺挖苦。为什么这样说?归化外援犹如饮鸩止渴,短时间犹如夏日凉爽淋漓止渴,其实会带来更多坏处。现在,足协花上亿的钱请来世界级足球教头,一个不行再换名气大的,再换带队经验丰富的,足坛公让的名教练,反正足协有钱,国家有钱,只要把足球成绩搞上去,不惜一切代价!
然而,还是事与愿违,成绩一塌糊涂,不忍直视。为何?没有从足球根子上解决问题呀!
归化外援来踢球,最糟的是,归化来的外援没有影响带动国足人员提高技战木水平,拼搏精神,反而国足把归化的外援带的精神萎靡,好逸恶劳,吃喝玩乐,个个“白斩鸡”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怎样更好的去理解古典音乐?
贝多芬在各个时期都有些重要作品问世。从1792至1802年,贝多芬创作了10首钢琴奏鸣曲,6首弦乐四重奏,第1、2部交响曲,2部钢琴协奏曲和话剧配乐《普罗米修斯》等。从1803至1815年,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第3至8交响曲,歌剧《费德利奥》,弦乐四重奏若干,第11至26钢琴奏鸣曲,第4、5钢琴协奏曲,戏剧配乐《爱格蒙特》等。从1816至1827年是贝多芬的晚期创作阶段,作有第9交响曲,《D大调庄严弥撒》,第27至32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在器乐创作里成就斐然,创作了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序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及其他各种形式的重奏曲。
奏鸣曲领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等作品。贝多芬通过自己的创作把奏鸣交响套曲形式推进到完美境地,对奏鸣曲式这种重要曲式结构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贯穿其一生创作。早期的第一、第二交响曲,继承了海顿交响曲的模式,皆以海顿式的缓慢引子为开端。但也有创新之处,如《第二交响曲》的第三乐章首次以谐谑曲取代了小步舞曲,末乐章的主题及发展带有一种粗犷热烈的性质。第三至八交响曲创作于贝多芬个人创作风格成熟时期。晚年创作的第九交响曲被认为是集大成之作。
《第三交响曲》“英雄”(Op.55,1803年1804年)是贝多芬的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它所具有的恢弘气势是海顿、莫扎特的作品所不可比拟的。作品完成于1804年春,最初题献给拿破仑,因为当时的拿破仑在贝多芬心中是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是能够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的化身。但当同年5月18日拿破仑宣布称帝时,得知这个的消息的贝多芬顿时怒不可遏,他恨恨地喊道:“原来拿破仑也只是个平庸之辈!他也是一个暴君!”贝多芬走到桌前,一把撕下总谱的封面,扔到地上猛力践踏,并重新写上了这样一行字:“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创作的英雄交响曲。”
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第一次表现出了无比惊人的创造力。它不再如以往的一些作品只是为贵族娱乐服务,而是一种属于人民大众的艺术,和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是一部充满革命精神的、关于英雄的斗争与生活的史诗,体现的是勇敢乐观的斗争精神、坚强的意志和真挚的感情。第一乐章是快板奏鸣曲式,刻画出英雄英勇博战的画面。第二乐章为悲壮而深沉的葬礼进行曲。这种体裁的引入也是贝多芬在交响曲里的首创。第三乐章为充满活力的谐谑曲,音乐充满紧张和戏剧性力量。第四乐章是全曲的高潮,采用了两个主题变奏的手法。
谱例5.3.1:
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
谱例5.3.2:
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
《第五交响曲》(Op.67,1807年)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最为人熟知,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这部交响曲展现出的是一幅与命运交战的场面,被人们称为“命运动机”的四个强音(三短一长的动机),在第一乐章出现后,在后面三个乐章变化出没、贯穿始终,给人一气呵成之感,成功地表达了“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思想。
当我们聆听这部作品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贝多芬和残酷的命运作斗争、不屈不挠的英勇形象。这部交响曲中揭示了生活的道路坎坷不平,种种矛盾、障碍和苦难都是在所难免的,这些都可以作为命运的象征。然而,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应该鼓足勇气去战胜种种困难、矛盾,从而使命运顺从自己的意愿,应该勇于创造、奋发向上,应该成为自己的命运与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听天由命。这部交响曲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据说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在1814年写给他妹妹的信中提到《第五交响曲》时这样说道:“昨晚听到的交响曲真是了不起的音乐,要是你没听过这部壮丽作品的话,那就可以说你一生都没听过什么好音乐。”浪漫派作曲家舒曼评论这部交响曲时说:“不论你听过多少遍,都会像自然现象一样产生新的敬仰和惊叹。只要这世界上还有音乐存在,它就会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谱例5.3.3:
第五交响曲的命运动机
谱例5.3.4:
命运动机节奏型贯穿整个乐章,支配着作品发展
失聪之后的贝多芬经常到美丽的田间去散步,小溪的潺潺流淌、林木的茂盛、习习微风的吹拂,都使历经磨难的贝多芬从容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和谐,得到心灵与精神的慰籍。他曾这样说:“地球上没有谁像我这样热爱乡村了,在森林中我深感快乐幸福,我爱一棵树胜过爱一个人。在自然界里,没有妒忌,没有竞争,也没有不诚实。”正因为如此,《第六交响曲》“田园”才会在海利根斯塔特这个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的小山村孕育而成。
《第六交响曲》(Op.68,1807年~1808年)是一部标题交响曲,贝多芬为这部交响曲的每一个乐章前都加了,五个乐章的依次如下:初到乡村的感受、溪畔小景、村民们愉快的集会、暴风雨来临、暴风雨过后感恩的心情。与以往描述大自然的音乐作品所不同,贝多芬强调的是一种内心的反省,向我们展现的是他对大自然的全部内心感受与热爱,而不是仅仅是力求模仿大自然的音响。他在第一小提琴声部上注明:“情感的表现比景色的描绘更为重要。”正是从贝多芬开始,人们才知道在音乐中“寓情于景”。因此《第六交响曲》对后来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有着重要影响。
谱例5.3.5:
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
《第九(合唱)交响曲》(Op.125,1817年~1823年)是贝多芬创作的顶峰。这部作品在曲式结构、和声、旋律、配器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音乐语言方式。作品篇幅被极大地扩充,采用了连续五度或大幅度跳动的旋律进行,切分式或固执重复的节奏、和声调性的复杂及延迟解决等等,大大增强了其内在的紧张和冲突。
第一乐章是激烈而严峻的快板,倾诉了奋力拼搏的艰辛,是一个巨大而紧张的斗争场面。第二乐章为谐谑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的前后两部分都各自扩大为一个奏鸣曲式。而通常位于第二乐章的慢板,被放在了第三乐章的位置。第三乐章为如歌的行板,是对刚刚经历过的暴风雨的静观与沉思,充满了抒情性。第四乐章中大胆地将人声引入到庞大的管弦乐音响,这在交响曲历史上是一个创举。贝多芬在乐队中加入了一个合唱队和四个独唱者,以德国诗人席勒的名诗《欢乐颂》为歌词,以独唱、合唱和乐队谱写出他一生所坚信的“艺术能够联合人类”的伟大颂歌。
谱例5.3.6:
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的部分主题
贝多芬在钢琴艺术史上的贡献也十分显著。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贝多芬的前10首更接近于古典主义早期作曲家的风格,事实上这几首也已显示出贝多芬的一些独特创作个性,例如第二奏鸣曲中以谐谑曲取代了小步舞曲。第八首“悲怆”奏鸣曲中的主题间的对比力度,调性转换的大胆,戏剧性的冲突、大幅度的力度和音区对比,都是贝多芬所特有的音乐特点。第17首“暴风雨”、第21首“黎明”、第23首“热情”等钢琴奏鸣曲成为其中期作品的代表作。第17首“暴风雨”,坚定果断的音型与柔弱音调之间反复运动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贝多芬本人曾暗示这部作品的内涵与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有一定的联系。第21首奏鸣曲“黎明”充满了自然界蓬勃的生命力,清新质朴,展开部和尾声都大大扩展,有着强烈的动力性和紧张度。第23首“热情”极富有英雄气概和战斗气息,描写了无数次的战斗、冲击,已完全显示出贝多芬盛期的典型风格。最后的6首奏鸣曲集中体现了贝多芬晚期的创作特征,更注重用音乐表达最内在的自我,手法复杂、深奥,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更多地使用复调手法。
贝多芬创作了5部钢琴协奏曲,其中后三部作品在精神内涵、风格、技法上都远远超过了海顿、莫扎特的同类体裁作品。五部钢琴协奏曲中最富有贝多芬个性的是《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在气质、风格上很接近第三和第五交响曲,富丽堂皇、气势豪迈、庄严,富有英雄性格,后来常被称为“皇帝”协奏曲。
谱例5.3.7:
《第五(皇帝)协奏曲》第一乐章主题
此外,贝多芬一生的各个时期都创作室内乐作品。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有钢琴三重奏(Op.1,No.13,1792年~1794年)、钢琴和管乐的五重奏(Op.16,1796年~1797年)等。贝多芬的四重奏一共有16首,代表作有Op.59、Op.74(“竖琴四重奏”)、Op.95等。而作于1806年的3首弦乐四重奏体现出对古典传统风格的突破,这3首弦乐四重奏是献给俄国驻维也纳大使拉祖莫夫斯基的,也称《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Op.59,No.13,1806年)。这几首弦乐四重奏体现了贝多芬的成熟风格,结构大大扩展,展开部冗长而复杂,再现部加以变化,乐思在尾声中进一步延伸,使尾声就好像第二个展开部。乐思的力度和动力型的展开,与之前古典作曲家优雅、对称的风格已完全不同。
三、声乐创作
贝多芬在声乐领域的创作有歌剧、清唱剧、弥撒曲、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等各种体裁,他在交响曲中运用了合唱,还曾改编了苏格兰、爱尔兰等民族的民歌。
贝多芬一生只创作了一部歌剧《费德里奥》(Op.72,1805年)。歌剧脚本取材自法国作家布伊(J.N.Bouilly,1763年~1842年)的剧作《莱奥诺拉》或《夫妇之爱》。剧情大意是:青年女子莱奥诺拉为了解救被囚禁的丈夫,装扮成男子,化名费德里奥去做了监狱看守罗克的帮手。当恶毒的监狱长皮扎罗企图杀害她的丈夫弗罗列斯坦时,莱奥诺拉奋不顾身地去保护自己心爱的人,这时总督到来,使夫妻团圆,恶吏受到惩罚。它采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非常流行的“拯救歌剧”的模式,被诬陷的好人受尽折磨,在生死攸关时获得拯救,带有很强的政治含义。这部歌剧表现了反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思想,歌颂为了实现理想而勇于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渝的爱情。作品的主题基于贝多芬对崇高人性的一种追求。
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莱奥诺拉和弗罗列斯坦,都有分量很重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段落来表达歌剧的主题:英雄的意志和爱情的力量。第一幕终场中囚犯的合唱以及第二幕终场时欢庆胜利的群众场面,都带有贝多芬所处时代的鲜明烙印。这部歌剧中除了英雄性的大长唱段外,还选择了比较贴近生活的、用普通德语对白的形式。
此外,贝多芬的宗教性作品的代表作是《D大调弥撒》(Op.123,1819年~1823年)。这是一部大型声乐、管风琴与乐队的作品,贝多芬认为这是他最伟大的作品。尽管这部作品有宗教的外形框架,但由于虔诚而在获得超脱平静与欢欣之中渗透着强烈的戏剧性。光辉灿烂是这部作品的特点,因此也被称为《庄严弥撒》。
《庄严弥撒》按照五段的传统常规格式进行,即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但它就像一部包含5个乐章的声乐交响曲,其中有优美的独唱、重唱段落,也有雄伟壮丽的合唱。乐队配器和声乐一样精炼,每个段落的音乐结构以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被精心设计。第二段荣耀经的结束部分用了再现的手段。第三段信经结尾段的歌词———“我们期待来世的生命”,是以几乎完全消失了的音响,又重新升起,逐渐积聚直至最后的高潮。
贝多芬还写有大量的歌曲及一些带乐队的合唱曲,从早期的艺术歌曲《阿得拉伊德》(Adelaide,Op.46,1794年~1795年)到晚期由6首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An die ferne Geliebte,Op.98,1816年),都采用了德国诗人阿罗伊斯·叶特罗斯的组诗。这些歌曲作品多以爱情为主题,包含了温柔的幻想和冲动的热情,尤其是后期的细腻歌调与浪漫主义潮流息息相通,成为舒伯特声乐套曲的先行者。
贝多芬是一位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也是开启浪漫之先河的人物,是音乐史上一座丰碑。他使奏鸣———交响套曲结构形式得到大大发展和创新,使音乐具体表现手段更为丰富和扩展,用音乐表达了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精神的追求。他那种把音乐作为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的观念给予后人巨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