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汉字?
甲骨文汉字有孙、周、吴、郑、王等。
一、孙
[ sūn ]
1、儿子的儿子。
2、跟孙子同辈的亲属。
[ xùn ]
古同“逊”。
组词:孙子、子孙、孙女、王孙、重孙等。
二、周
1、周围;圆形的外围。
2、环绕;绕一圈。
组词:一周、周到、周边、四周、圆周等。
三、吴
1、周朝国名(?—前473)。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
2、朝代名。
组词:东吴、吴语、勾吴、吴吟、吴舠等。
谁是甲骨文合集的编撰者?
中国现代甲骨学方面的集成性资料汇编。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编辑工作组集体编辑。1978~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珂版影印13册﹐选录80年来已著录和未著录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拓本﹑照片和摹本﹐共41956片。第一至十二册为甲骨拓本,第十三册为甲骨篆本。附原色甲骨图版8版10片﹐连反面共计14片。书前有尹达前言和胡厚宣序。
大篆来历?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
狭义的大篆则仅指籀文,由于小篆是以此为简化,因此古文记载的大篆通常指籀文。 大篆,也称籀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
《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宣王太史籀作大篆。”
《说文》中保留了籀文225个,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们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
周朝晚期,为显示国威,于是将原本的钟鼎文的文字,繁化而成为籀文,详见《史籀篇》。
亦是小篆的前身,由于在周朝晚期史籀作的《史籀篇》中收藏有223个字,因此叫籀文,据说“籀”的意思是“诵读”。
唐朝时出土的“石鼓文”据考证是周宣王打猎时所刻,推测和《史籀篇》中文字相似,是已知的最接近籀文的代表。 大篆作品:《睡虎地秦简》、毛公鼎、散氏盘
甲骨学有哪些?
甲骨文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四位著名学者,因他们的字或号中带有“堂”字,故被人称为“甲骨四堂,罗董郭王”。其中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他们基本代表了1949年以前的甲骨文研究成就,其影响在甲骨学史上不可磨灭。
商代甲骨文没有提到过夏朝,反倒推崇舜,夏,商是怎么一个关系?
“商代甲骨文没有提到过夏朝,反倒推崇舜,夏商是怎么一个关系?”
这是好几个问题,一个一个来说。
先说甲骨文中是否推崇“舜”。甲骨文中,没有“舜”这个字,关于商族推崇舜,是后人推导出来的。
从甲骨卜辞看,商朝统治者极其重视对先祖的祭祀。
在祭祀先祖的卜辞中,一共提到过十四位先祖之名。这不包括上甲以后的先公先王。
这十四个先祖之名,学者们称,其实是十三位先祖——“夒”和 “左夏右戉”(这个字打不出来了)的先祖,实为一人。
“夒”,在商族实际上的十三位先祖中,是最重要的一个。其次是“河”与“岳”。
对甲骨文的“夒”字,王国维考证说,以后经过形讹变化,到《山海经》里,成为了“帝俊”;因为声类的关系,在《山海经》中还分化为“喾”;然后又分化为舜。
从晋代郭璞到现代,众多学者对“俊”“舜”的音转做了研究,加以其他材料,确认,“帝俊”即为“帝舜”。
从甲骨卜辞看,当时的殷人,确实不把“夒”称为“舜”。
最早说舜是商族始祖的,是《天问》,《天问》应不为屈原所作,而要更早,约在春秋时期。
战国初的《国语》,也说舜是商族始祖。孟子则说,舜是“东夷之人也”。
有足够多的材料证明,商族属于“东夷之人”,与自称黄帝之后的周人有所区别——就是说,商族不属于周人所称的“狭义华夏族”。
“夒”,应该就是商族的始祖“契”,后来演化为舜。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礼记》把商族的祖神改为喾;《帝系》中,喾又成了挚、尧、商、周四族的共祖,舜成为与喾并立的颛顼世系之下的一个裔孙。
后来的儒墨两家,则又把尧舜禹作为三代禅让的圣王了。
商代推崇“夒”,即推崇自己的先祖契;然后,夒逐渐演化为舜,商代推崇舜就是这么一个变化的过程。
其次说“商代甲骨文没有提到过夏朝”。的确,从目前发现及释读的甲骨卜辞中,没有发现说到夏。
为什么呢?
第一,现在发现的十多万片甲骨卜辞,基本上属于商王武丁之后的年代。
就是说,最早的,距今约3300年。这个时间,据商族代夏,已经过去了300年左右。
第二,这十几万片卜辞,绝大部分记载的,是祭祀和占卜内容。
商族最重要的祭祀是“周祭”,就是对十三位先祖,还有十几位先公先王,依次循环祭祀,每人祭祀一旬。这些祭祀,占去了已发现甲骨卜辞很大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即时的祭祀,如战争、求雨、求天晴、求丰年、求去灾去疫,等等。甚至包括商王武丁占卜保佑妇好生育平安的卜辞。
只有很少量的甲骨,记录了贵族的日常家事。
如前一部分所说,商族的祖先是东夷之人,他们祭祀自己的十三位先祖,因此,没有必要提到夏,夏族并非他们的祖先。
商汤代夏,到武丁一世,已是商代第二十三王。与夏代的纠葛,属于非常遥远之事。从他到以后的商王,着急的事情多着呢,完全没必要翻出夏代的老黄历。
成汤建国之后,经历九王之乱,到盘庚迁殷才消停一点儿。为了搬家,盘庚讲了三次话,就是《尚书》里的《盘庚》。盘庚是商朝第二十世王。这三次、一千多字的极其严厉的讲话中,没提到一个“夏”字,因为没必要。
再说“夏商是怎么一个关系”。周朝人说,他们之前是殷商,殷商之前是夏。
《史记》有《夏本纪》。
不管考古学上发没发现夏代的文字,夏,曾经是一个王朝,应该没有问题。
而商与夏的关系,就是商汤代夏。
这个,不要从已发现的甲骨文去证明,时间间隔太长了。
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尚书》中的《汤誓》。
《汤誓》,有三种文本——今文、古文和伪古本。
伪古本不去说了,因为其“伪”,是梅赜自篡的。
但就今文和古文这两种《汤誓》文本来说,差异并不大。而且从东汉以来,几乎无人认为《汤誓》不是真实记录了成汤征伐夏桀的史实。
《汤誓》第一句就说:“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有”是语助,王引之说:“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国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
《汤誓》下一句又说:“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正”,就是“征”,这是说,夏氏有罪,上帝让我征讨他。
后面还说:“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
“如台”,是商族当时的语言,同于“如何”。这个词,今人参照甲骨卜辞,亦证《汤誓》出于殷商。
“夏邑”,即“夏国”。甲骨文中,多以“邑”称国。
《汤誓》内容的可靠,可由《诗.商颂》作为支持。《玄鸟》、《长发》等所称颂的商汤的功绩,皆于《汤誓》符合。
春秋时的金文《叔夷镈》以及钟铭,亦可验证《汤誓》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多士》记载周公说:“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因革夏命。”
《汤誓》很可能就载于殷人的典册,后来被周朝接收了。《墨子.贵义》说:“周公旦朝读《书》百篇”,也很可能就包括这篇《汤誓》。
进入周朝,《汤誓》肯定被当时的抄写研究过。其中,加进去了“尔”“庶”“天”“而”“则”等周人熟悉的字和词,还“予”假借“余”等等。
但现在看到的《汤誓》,最晚也是春秋的文本。
既然如此,商和夏什么关系,不就一目了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