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是谁写的?
《登高》是杜甫写的。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时。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初唐四杰指哪四个人杜甫的登高?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为首。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卢骆”;《旧唐书·裴行俭传》亦以杨王卢骆为序。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杜甫的《登高》有哪些沉郁顿挫的风格?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登高》是诗人流寓夔州时为深秋登高有感之作。诗作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抒写了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诗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
诗作的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诗作的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 登高 ”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 ,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 :“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
诗作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 ,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句中多用双声迭字,读来音调铿锵,充满着声韵之美。全诗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浑灏奔放的气势,很好地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仅供参考。
杜甫登高登的是哪?
杜甫登高登的是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山。登高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诗作,该诗意境深沉,语言风格平易苍凉,号称古今七律第一。全诗内容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登高望远时,看到了渚清沙白的景象,这是白帝城外特有的景象,因此杜甫在登高中所登上的就是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山。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先说答案,杜甫的登高,算得上是中国诗歌中悲秋题材中的绝唱,属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但是绝对不能说他的这首诗,是千古悲秋的鼻祖。
好玩的国学,先从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这一方面,来说说中国人的悲秋意识从何而来,然后我们再来赏析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说是千古悲秋诗歌中的最高水平。
先来说说中国人为什么会悲秋?特别是那些多愁善感的诗人们,为何面对天高气爽的金秋天气,而变得悲悲切切?
第一,中国人的悲秋意识,来自于我们传统的以农业为本的社会结构。以农业为本的 国家,在人类的婴儿期,基本上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所以,先人们对时序的变化特别敏感。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很明显的。春天万物萌发,夏季万物即将走向成熟,秋季万物走向成熟,但是也是走向衰老的过程,而冬天则是万物萧杀。所以,秋天到了,事实上代表着生命已经走向定点,开始向衰亡迈进了。所以,古人看到秋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生命的即将衰亡,心中自然会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
第二,中国哲学中,有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同样的追求。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追求人的身心与大自然的发展合二为一,达到庄子所说的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合一的境界。所以,人们认为,人的身心与大自然是和谐的,是同频共振的。大自然怎么样,我们的生命就怎么样。所以,悲秋的意识,其实也是对自我生命的无可奈何的焦虑。
第三,悲秋是一种文学传统。当一种意识被写成了文学作品,而这种文学作品又因为写出了人类的普遍的意识而广为流传,这种文学作品的意蕴就会演化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情感。悲秋的意识就是这样来的。
从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上来考察,我们发现伤春悲秋的意识,首先来自于《诗经》,来自于南方的《楚辞》。
按理说,春天里万物勃发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生命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秋天天高云淡意味深长,我们应当欢喜才对,起码也是淡淡的小欢喜,为何我们会伤春悲秋呢?
我们先来看看《诗经》中的春天。《采薇》中写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大概是最早表达伤春情绪诗篇了。在诗中,杨柳依依的春天竟然成为诗人悲伤的起点,中国人的伤春情绪似乎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屈原在《招魂》中写道:“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屈原的“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并非仅仅是政治上的绝望,也是一种生命的悲剧意识。屈原在离骚中说得更加明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原来,屈原从春天花木繁茂的背后,看到了生命由盛而衰的悲剧。人们最不能承受的东西,就是美好的东西被摧毁。人类最大的悲剧其实不是必然走向死亡,而是英雄末路与美人迟暮,是留不住四季变化的时间。所以王国维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屈原的伤春,到了弟子宋玉那里,就变成了悲秋的情绪。宋玉在《九辩》中诗意地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明白了悲秋意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我们就知道,杜甫的登高,纵然是一部伟大的悲秋的作品,但他绝对不是悲秋的鼻祖。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先,我们先分析,杜甫在登高的时候,为什么会悲秋?这个很简单,因为杜甫的一生,就是穷困潦倒的一生,要说杜甫是儒家的忠实信徒,所谓的孔颜乐处的理念,对他很有影响,因此生活上的贫困并不能对他产生什么影响。
相反,是杜甫一生理想的破灭,他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再也无法实现,所以他在晚年,精神上是极度痛苦的。所以他在登高的时候,看见满天的萧瑟的秋景,自然而然有悲秋的情绪。这既是
其次,我们来分析,围绕着悲秋的主题,我们应该如何安排诗歌的意象。杜甫在这首诗中,集中地安排了大量关于秋天的意象,而这些意象本身又是萧瑟的、灰色的,是属于悲凉的情绪的体现。秋风烈,猿猴悲哀地叫声,无边的落木,奔流不息的长江。这是自然景象。接下来杜甫说了自己的心灵的意象。
常作客是说自己就是一个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漂泊者,百年多病,是说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终日多病焦虑,头发苍白,穷困潦倒。在这个萧瑟的秋日,自己孤独无依的一个人,只能举起手中的劣酒,一饮而尽,品尝这生命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