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手工业在什么时候开始?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制陶、纺织、建筑和交通等原始手工业生产技术。陶器大约出现在距今约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是一种耐火容器,它使人们处理食物的方法,除了烧烤又增添了蒸煮。陶制储存器可以使谷物、水和液态食物便于存放。此外,陶制纺轮、陶刀、陶锉等工具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有“神农耕而作陶”的传说,正是把制陶业同农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大地湾遗址出土了距今8000年的紫红色彩陶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跨湖桥遗址发掘出的陶器中有夹料陶、夹砂质釜、甑类炊具和泥性夹炭陶等。陶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遗物,也是体现新石器时代工艺技术水平的代表性器皿。陶器由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其起源可能是篝火旁的土变硬,而给先人的启示。中国早期的制陶技术大致分洗淘、制坯、装饰和烧制四步。
从现在出土的陶器中,可以看出陶器大致分为彩陶、黑陶和白陶。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既是日常生活用品,又是精美的艺术品。彩陶是利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做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上勾出图案,经火烧后,在橙红色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黄等颜色的图案。彩陶是中国绘画的起源,黄色的人、黑色的土地、红色的太阳,从彩陶图案上可以看出当时人类生活的全部信息。
彩陶多绘鱼形纹,古人把鱼看作是人多生的象征,而三足陶一是便于加热,二是生殖崇拜,其支架很像鸟嘴,体现当时对鸟的崇拜。山东大汶口文化盛产红陶,红色从此成为我们民族的迷恋。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黑陶器,器壁薄如蛋壳而坚硬,厚度仅1~3毫米,表面漆黑有光亮,工艺水平很高。黑陶是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而形成的。
黑陶是继彩陶以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高峰。白陶是在后人发现了制陶新材料——高岭土以后出现的,它质地洁白细腻、素净可爱,对火候的掌握要求也更严格。白陶到商代达到最高峰,它不是日用品,而是身份的象征。陶器的烧制一般温度控制在1000℃以内,当烧陶温度达到1200℃以上时则成为原始瓷器,商代已出现最早的原始青瓷。中国在原始社会后期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原始的纺织技术。
古人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中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原料是野生的麻类。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蚕丝织作。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在距今约5 000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苎布、一段丝带和一小块绢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不仅是发明丝和丝绸的国家,而且是惟一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原始的纺纱方法有搓捻续接法和纺坠纺纱法。
原始的织造方法是在编席和结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在旧石器时代就已发明了结网法,10万年前中国的先民使用的“抛石索”就是用植物韧皮或动物皮条编织的网兜。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正式的织造技术,最初是编织,后又出现了原始的机织工艺。利用原始的纺轮、腰机和引纬的骨针织作。在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块约6 000年前的葛纤维织物,其经线是由两股纱并合成,系用简单的纱罗组织制作的。
我们的祖先在远古的时候,曾经住在树上,“构木为巢”,或利用天然洞穴作为居住的地方。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居住的方式趋于多样化。这期间,广西、广东、云南等石灰岩洞较多的少数地区的人们仍住在天然山洞里。黄土地带的人们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和原始地面建筑。温热沼泽地带的人们多建造源于巢居的、居住面架设在桩柱上的干栏式房屋。
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半地穴式”房屋多采用木骨涂泥构筑方式,后来发展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以土木混合结构为主的传统。其构架、墙体和斜坡屋顶,成为后来我国建筑的基本模式。河姆渡遗址保存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其中有很多榫卯木构件。说明我们的祖先在6 000多年前发明的木构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在大地湾发掘出土的距今约5 000至8 000年的一座古建筑是我国史前时期面积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筑。
这座总面积420平方米的多间复合式建筑,布局规整、中轴对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开创了后世宫殿建筑的先河。这座宫殿中130平方米的主室全部为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的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这与古罗马人用火山灰制成的水泥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混凝土。这也说明这种混凝土技术已被5000年前的大地湾人熟练掌握和使用。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产品日益增多,当剩余产品出现后,交换开始发生,产生了对于交通运输的需求,从而导致交通工具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后期,我们的祖先在陆路交通上,先后创造出滚木、轮子、轮轴,最后出现了车。车轮先是没有轮辐的一块圆木,后来创造了有轮辐的车轮。在水上运输方面,我们的祖先从落叶和树干能在水中漂浮的现象中得到启发,先后发明了独木舟、木排和竹排。《周易·系辞传》中有“伏羲氏刳木为舟,刻木为楫”的传说。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有木桨。这种木桨是最早的船舶推进工具。船只的出现促进了水上交通和运输的发展,使人们的捕鱼活动范围扩大。
新石器早期的“大地湾遗址”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答:甘肃省)?
对于喜欢考古与古陶器的朋友来说,大地湾这个名字与秦安是密不可分的,一说就是秦安大地湾。位于甘肃天水秦安县。
秦安大地湾遗址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已经出现陶片,新石器早期陶器已经普及,还出现了最早的彩陶(最近看浙江跨湖桥遗址彩陶年代与大地湾相当)。这种口沿刷一圈红彩的钵是大地湾特色产品。
彩陶代表作?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成的陶,是中国的“国粹”。 彩陶在中国历史悠久,数量巨大,图案精美,花纹绚丽,不仅代表着中国原始社会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成就,也是世界远古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难看出来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理葬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其代表作有,彩陶人面鱼纹盆 、马厂的裸体彩陶罐,还有马家窑的舞蹈盆等。
甘肃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马踏飞燕
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仪礼》简凉州《仪礼》简 1959年出土于凉州磨嘴子6号汉墓。计有《仪礼》简469枚,其他日忌杂占简11枚。每简有字60个左右,都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上有削改和阅读的记号。这批简可贵之处在于,首先它是九篇完整的《仪礼》。《仪礼》是古代经典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对于我们研究汉代经学和《仪礼》版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被誉为“天下第一汉简”。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1964年12月,在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发现的唐代大云寺塔基地宫,出土了一套舍利容器。共5件,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玻璃舍利瓶组成,大小套置在一起。最外层为石函。 隋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敕令将所得14粒佛骨舍利送入泾州大兴国寺(今大云寺)地宫供养。武则天时期,伪造载有女人当皇帝故事的佛典《大云经》,并“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处,藏《大云经》,使僧人升高座讲解”。在这一政治背景下,泾州在隋大兴国寺遗址上建造泾州大云寺,动工之际,发现了隋代供养的舍利。武则天认为是吉兆,遂请人精心打制金棺、银椁、铜匣,以玻璃瓶盛装14粒佛骨舍利,配以石函,藏入地宫,建塔立寺。东罗马鎏金银盘1988年秋,甘肃靖远县北滩乡本山村东街装的一户农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了一件有胡语铭文的鎏金银盘。公元4-6世纪时期,银盘最大径31厘米,高4.9厘米,重3190克,盘心所饰这位持杖倚兽的青年男子,中外学者大都判断为希腊神话中的迪奥尼索斯。中圈所列的十二个人头像,有人认为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包括太阳神、月亮神在内的十二神;有人认为是狄奥尼索斯神的眷族。在古代希腊宗教故事中,迪奥尼斯是象征丰收与植物的自然神,尤以酒神著称。即公元4-5世纪,约相当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东罗马帝国前期与中国保持友好往来,据《魏书》记载,东罗马帝国曾三次派使团访问过北魏。彩陶鲵鱼纹瓶彩陶鲵鱼纹瓶: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仰韶文化器物。瓶用细花红陶制成,小口翻唇细长颈折肩深腹平底,腹部两侧有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关于这件彩陶瓶上的动物形象,考古界也有争论,郎树德介绍说,一种意见认为纹案就是娃娃鱼的真实图案;还有学者分析图案是人首蛇身,可能是伏羲氏的形象;还有人认为是龙的原始图形,鲵鱼的脸似人形,两眼有神,身躯卷曲,所以他们认为这种人面鲵鱼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龙图。人头形器口彩陶瓶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细泥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这件距今5000余年的人头瓶,塑造了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美女形象,体现远古先民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彩塑“一佛二菩萨”造像出自天梯山石窟第3窟。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南50公里张义堡,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而得名。它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梯山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到439年之间开凿,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由于历代战乱,特别是经历了1927年甘肃古浪8级地震之后,天梯山石窟仅存洞窟18个,北凉、北魏10窟,唐4窟,其余4窟皆残破。1959年由于修建黄羊水库,天梯山面临着被淹的危险,为了保护文物,在经过详细调查、清理、记录、拍照、临摹等工作之后,天梯山石窟的大部分文物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1927年5月23日,中国甘肃省古浪县西北的水峡口一带发生了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高达11度,死亡4万余人。)
垂鳞纹秦公铜鼎高41厘米,口径40厘米。折沿,平唇,双立耳。敛口,垂腹,平底,三蹄足。足上刻有“山”字形扉棱,以扉棱为鼻脊饰兽面纹。口沿下饰一周窃曲纹。腹部饰三周垂鳞纹,颈部与腹部间以两道凸弦纹相隔。耳外廓饰重环纹。器腹内壁刻“秦公作铸用鼎”。1999年,陇南市礼县大堡子山出土。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位于甘肃礼县城东13公里处的永兴乡、永坪乡境内,1990年到1993年前后,遭到了大规模的盗掘。专家们通过对出土文物分析研究后初步认定是秦仲、庄公或襄公陵墓,并确立了此陵园为秦第一陵园——西垂陵园的地位。1972年10月出土于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葬。戟长25.5厘米,宽23厘米,重275克。人头形刺刃,颈部有椭圆形銎,长胡三穿,援斜出如钩,有脊棱,援基饰一牛首,方内三齿,阴刻牛头形徽识。国家一级文物。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从同墓葬出土的有铭文的青铜器可知,人头形銎青铜戟的主人为伯,他与白草坡西周墓地的另一墓主人潶伯在周康王(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96年)时期被封到这里,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殷商移民及异族方国的镇抚。从外貌上就可以判读这不是一个华夏族人像,而很有可能是一个生活在这一地区并与西周有长期的战争的具有雅利安人血统的游牧民族。而符合以上条件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鬼方”。
唐三彩凤首壶1972年12月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出土。壶高31厘米,口径4厘米。 甘谷县出土的唐三彩凤首壶,是唐代甘肃天水凤文化的见证。同时,三彩凤头壶的造型明显受到当时波斯萨珊王朝器型的影响。融合中西文化风格于一体的唐三彩凤首壶的出土,正是古“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繁荣景象的一个佐证。有些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它们有何重要意义?
出现在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大致分两种:几何符号和象形符号。
一,几何符号,在甘肃大地湾文化(距今约7800-7300)遗址出土的一些彩陶钵体上,或彩陶残片上发现带有许多特殊符,有“↑”、“‖”、“+”、“×”等十余种,研究者认为这种特殊符号可能带有某种记事意义,应属记事符号。它们被认为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钵体刻画符号的前身。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符号毫无规律可循,可能是制陶匠人信手刻划的标志而已,这些神秘符号的秘密至今未能pj,是大地湾先民留给我们的一个未解之谜。
二,象形符号,新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2500)出土的大口陶尊类型的刻画符号已发现30余个,其象形元素主要包括日、月、山、钺、锛、王冠等。
由于这些刻画符号都是单独出现,无法体现其内在联系,它们与文字的关系尚待讨论,但多数古文字学家认为象形刻画符号与文字起源关系密切,至少可以被视为文字的萌芽,是早期文字的雏形。(刻画符号陶尊·山东莒县陵阳河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