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手法谁提出的?
提问不具体。绘画?文章?从文学或者其他方面回答?
从绘画来说:吴道子。以后在文学作品中用极简的文字勾勒人物外貌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白描是一种传统的古典绘画技巧,白描画是不用任何颜料工具上色加以修饰的,只需要用线条和简单的笔触进行勾勒,画白描画需要作画者有耐心和定性,在绘画过程中要细心谨慎,学会用生动的线条表现出朴素简洁的画面。
吴道子的画有什么特点?
主要是对线的运用比较好,所谓的“吴带当风”,就是说吴道子的画,给人以很强的舒展的感觉,所绘的人物的衣服的褶皱,有被风吹起来的感觉,飘飘若仙,给人以很美的感受。
一、人物造型方面吴道子的绘画善于塑造寓于特征、令人震撼的艺术形象,人物造型形象真实生动,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1.重视眼神描写。据说长安菩提寺大殿内有吴道子画的维摩变,其中舍利佛描绘出转目视人的效果。在赵竟公寺画的执炉天女,能“窃眸欲语”,这种八面生动的面面观形象,无不是对社会生活的挖掘,对各种人物性格的细致观察,否则就不能达到高度的艺术概括。2.想象丰富,重视夸张手法。吴道子在抓住自然界形象的基础上,用主观感情加以熔炼,用夸张手法创造形式。张彦远称其画人物“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流传其摹本的《天王送子图》中天王力士的脸部、四肢都做了明显的夸张,在人体结构的关键部分,几乎达到了特写的方法,但并无歪曲整体结构,这种合理的夸张,完全是为了创造生动活泼的形象,赋予其真实的感情。3.人物造型上不搞公式化。在他著名的绘画作品《地狱变相图》中“了无刀林、沸镬、牛头阿旁之像,而变状阴惨,使观者腋汗毛耸,不寒而栗”。画面中并未描绘任何恐怖的事物,但却使人如亲临其境,情绪上受到极大震撼。他善于塑造富于特征和易引起人们直觉震撼的艺术形象。
二、用笔与用线造型方面 1.用线造型。宋代画家米芾研究其绘画,称其画“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圆润折算,方圆凹凸”。他继承了魏晋绘画艺术成就,特别是发展了张僧繇的疏体,吸收了外来绘画的营养,一变前代的铁线描,从早年行笔差细变为具有鲜明节奏和丰富表现力的莼菜条,成功地画出了高低深斜,卷褶飘带之势,“施笔绝纵,皆磊落有逸势”,产生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他强调笔墨线条的功能和力度,一变灿烂绚丽的施色为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称“吴装”,即“兰叶描”。其传世的《天王送子图》所采用的不太繁杂、轻重顿挫、富于韵律似的线条,有粗细刚柔、长短虚实的特点。 2.线条与用笔的关系。在吴道子的绘画作品中,改变了顾、陆以来的巧密细润的绘画作风,直接吸收两汉以来的民间绘画传统,去其粗犷简单作风,一方面提高了线型在画面上组织物象的基本结构功能,解决了线”“面”矛盾、“透视”与“角度”、物体明暗面处理的矛盾;另一方面,丰富了线的美感,重视线的速度与力量,利用兰叶描线条加粗加厚的特点,用线的组织规律表现物体凹凸面、阴阳面,表现人物衣纹的高、深、斜、卷、折、飘举的复杂变化,呈现飘逸、柔软之感。这种绘画形式达到了“利笔挥扫,势若旋风”,能敏锐地表现出事物的立体造型,更好地表现了对象的精神面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了线的生命力,成为后世“白描”之先驱。
三、着色方面宋代画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录》中谈到吴道子在设色上“尝观所画墙壁、卷轴,落笔雄劲,而傅彩简淡”。 元汤在《画鉴》中称“其傅彩也,于焦墨痕中薄施微染,自然超出绢素,世谓之吴装”。这里所说的“设色简淡”是指两汉以来民间绘画的传统,“薄施微染”也是在展子虔、阎立本以色浑开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的。在绘画设色浓艳的盛唐时代,他的这种简淡傅彩的绘画风格自然显得格外新奇出众,使线的造型表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四、山水画方面的成就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中称其“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思训、李昭道)”。 吴道子不仅善画道释人物,在山水画上的贡献也很大。吴道子多次入蜀,尽享川蜀美丽的风光,启发吴道子在山水画上作了大胆的尝试,他放纵行笔,如雷电行走之迹,取得一些成就。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他这个时期“曾事逍遥公韦嗣立为小吏,因写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可见,这期间的经历,关系到他一生的绘画风格。吴道子在大同殿与李思训同画千里嘉陵江山水,李思训“累月方毕”,吴道子“一日而就”,显然,青绿山水没有这样快的速度。他“笔不周而意周”的疏笔以及流畅的线条,与李思训工整巧密的山水画相比,更显异常突出,是水墨大写意画法的初露端倪。这种“山水之体”是一种笔简意远的“疏体”,有“逸写”的感觉。故有“山水之变始于吴,而成于李”之说。后来的水墨山水画家王维“敛吴生之锋,洗李氏之习”,成为山水画南宗之祖。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的作品,也被看作是“踪似吴生”。所以,吴道子确立水墨山水画的艺术形式,是写意山水画的先驱,其影响不在人物画之下。是指吴道子开创了水墨山水和写意新风,不同于当时流行的采用单线勾勒然后着色的画风,他的山水画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五、巨大的创作热情他的作品数量众多,创作的佛教与道教题材的壁画达三百余幅之多,北宋《宣和画谱》上记录他画的佛、菩萨、天王像、道教神像达92幅。《送子天王图》(宋代摹本)虽不能确认为是他的真迹,但它采用遒劲奔放、变化丰富的“兰叶描”表现物象“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产生“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效果。吴道子的绘画,以强有力的夸张手法与生动形象,形成了对中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画派,使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展开了新的一页,对我国民间绘画艺术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绘画艺术标志着外来画风的结束,新的民族绘画风格――“吴家样”的确立。
文之韩退之(韩愈),书之颜鲁公(颜真卿)画之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所以说“画圣”这一称谓对他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吴道子原名叫什么?
吴道子(约713~755)原名吴道玄,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代杰出画家。他年幼时丧失父母,生活贫寒,曾去洛阳追随书法家张旭、贺知章学书法,后因唐玄宗召他入宫,遂改名道玄为道子。吴道子是古代画家中最享盛名的一个,他一变古来因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他还创造出“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的淡彩法,称做“吴装新格”。
他所作人物、鬼神、鸟兽、台阁都冠绝一世,千年来被后人奉为“画圣”和民间画工的“祖师”。
他生前作宗教壁画有300壁之多,但是流传下来的只有摹本《送子天王图》。
顾恺之的画和吴道子的画有什么区别呢?
吴道子主要从事宗教壁画的创作,他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数量也很大。据说寺廊壁画有三百余件,有记录的卷轴画有一百多件。其中佛教、道教题材最多,还有山水、花鸟、走兽等。《送子天王图》这幅画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他打破了长期以来历代沿袭顾恺之的那种游丝线描法。
吴道子开创兰叶描,用笔讲究起伏变化,和内在的精神力量。
他在创作的时候,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与紧张状态,很有点表现主义的味道。
顾恺之的突出成就在于他的人物画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生动传神。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
他的画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打破了以前那种以宗教题材为主的风气,成为伟大祖国艺术宝库里最宝贵的遗产。
春蚕吐丝是哪位画家的线条特点?
顾恺之(约348年-409年),字长康,江苏无锡人,中国东晋时代画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多才,工诗赋,精于绘画,曾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他的画线条连绵流畅,如“春蚕吐丝”, 时人称其“才绝、画绝、痴绝”。他还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 (摹拓妙法)》和《画云台山记》三本绘画理论书籍,提出“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理论。他的代表画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
顾恺之全身像顾恺之研究文选
顾恺之全身像
顾恺之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405年-418年)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刘裕北伐南燕,恺之为作《祭牙(旗)文》。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尽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毛,而益觉有神。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光彩耀目,轰动一时。
后人论述他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把他和师法他的南朝宋画家陆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存世的《女史箴图》传是早期的摹本,内容绘写西晋张华所撰约束宫廷嫔妃的教诫。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被英军从清宫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所传顾的另一作品《女史箴图》,乃宋人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