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中国西方古典建筑代表作品

体现在古今建筑上的审美意蕴自不相同。我国传统的建筑技艺与建筑结构都发生了剧烈变革,形成了与中国古代建筑大不相同的建筑风格和美学追求。我国的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丰富很多,也必然促使建筑文化理念和建筑审美意识随之变化。都有着共同的中华建筑的文化性格和审美意趣,各自不同的建筑美都洋溢着中华民族抒情的艺术风格。...

中国西方古典建筑代表作品,为何中国地区有些人喜欢住四合院?

主要是文化差异,比如苏州园林,有外墙,里面有庭院,喜欢把外面自然的风景加工做在自己的庭院里,对自然的热爱又胜过自然,喜欢木头建房子,家族观念比较强,有礼乐制度等等影响,喜欢中式合院居住

古今审美有哪些异同?

建筑是在时间的流逝中矗立于大地的空间存在,是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活风貌、哲理思考和审美情趣的直观反映,因而也是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

远古那些最原始的洞穴、最简陋的茅舍,质朴无华中带着人类早期文明萌芽的特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建筑和人类审美也在不断提高,体现在古今建筑上的审美意蕴自不相同。古代建筑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产力和审美意识,现代建筑是现代生产力、现代科技和现代审美观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西方现代建筑的大量涌入,我国传统的建筑技艺与建筑结构都发生了剧烈变革,古今中外的建筑文化快速融合。这使得我国现代建筑在继承中发展,形成了与中国古代建筑大不相同的建筑风格和美学追求。

在功能上,我国的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丰富很多,形制上显著不同,细节上也发生很大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建筑外形上,除了维修维护和刻意仿建外,大量新建筑已不再采用传统的庭院式、大屋顶和飞檐斗拱、歇山重檐等古典造型,而是选择占地较少的大空间、集约式的高层建筑。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土木结构,被现代科技新成果的钢混结构所取代,也必然促使建筑文化理念和建筑审美意识随之变化。古代土木结构的大屋顶厚重舒展、轻逸俏丽,现代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刚毅宏阔、大气磅礴。不论阳刚还是阴柔、庄重还是活泼、严穆还是优雅,中国现存的古典建筑和大量现代建筑,都有着共同的中华建筑的文化性格和审美意趣,各自不同的建筑美都洋溢着中华民族抒情的艺术风格。

说到建筑美,不能不提到与之相对应的建筑的丑。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存在着一些粗鄙的建筑。只不过滔滔历史江河,早已将大部分古代建筑无论美丑,一律淘汰殆尽,侥幸留给后代的往往都是一些经典。那些留存于世的和文献记载中的古代建筑所透露出的古典美,让中华文明万流景仰。古代的建筑美能走进今天的生活,并在今天的现实中反刍、消化,给今天的建筑增添一点古典元素,这也是中华民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精神的体现。但是,任何一座建筑都和它所处的时代相联系,建筑美学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假如将古代的审美观机械地套用到现代,就会像当年北京某些现代建筑硬生生地加上一个传统的大屋顶那样不伦不类。穿西装戴个瓜皮帽,那绝不是对传统的敬重。

中国有哪些古建筑值得一看?

如果要找一种最能够代表中国美的建筑,则非古典园林不可。

与西方园林相比较,中国古典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追求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它蕴涵了建筑、文学、哲学、诗画、雕刻等传统艺术,充满诗画情趣和含蓄意蕴,折射出的是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三千多年的时光中创造了许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园林。其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以及留园被誉为四大园林,前两处是北方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后两处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北京颐和园: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林,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占地约290公顷,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以仁寿宫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区和由万寿山、昆明湖等组成的游览区三个区域。

其中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构成了颐和园的基本框架。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承德避暑山庄: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承德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564万平方米,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主要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

避暑山庄的外八庙与山庄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而外八庙则金碧辉煌。它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场所,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苏州拙政园:天下园林之母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占地约5.2公顷,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拙政园的最大特点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庭院错落、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是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苏州留园:吴下名园之冠

留园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

其精湛的建筑艺术独创一格、收放自然。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令人叹为观止,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

留园现分为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主要景点有冠云峰、盛家祠堂、还读我书斋、雨过天晴图、自在处、待云庵、济仙亭等。

中世纪有哪些油画比较闻名呢?

在西方绘画,中世纪的的油画表现内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绘画最大的特点是反映基督教统治。严格来说这个时期的油画不是现在使用油画材料,是使用"丹培拉"技法画画。发明油画颜料的漫长过渡时期,当然,我们也可以称为西方油画的前期。十五世纪佛兰德画家凡.爱克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了油画材料,把油画发展到更加完美地步。

中世纪之前,基督教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的斗争,公元313年,基督教才被合法化。当时,教权高于君权,这点和中国正相反。之后中世纪开始,一直是基督教统治欧洲长达一千的历史。所以绘画的表现内容题都是和基督教有关的内容。表现形式当然强化神的表现不是神圣,就是悲苦。呈现出僵硬的,程式化的形式,没有人情味,严肃麻木使人不寒而怵。著名的画作有《基督头像》,《圣母领报》等等都是些和基督教有关的,大多出自于《圣经》故事,表现天使和圣母都是冷冰冰的,没有人间烟火世俗情感。这种形式到换来了独特的装饰性效果。中世纪时间太长,所以欧洲的文化艺术受中世纪影响太深,甚至于“文艺复兴"等各个时期表现的内容题材大多受中世纪影响。

浙江大学每个校区的特色建筑有哪些?

浙江大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没错,就是“大”!想当初小编开学的时候,第一天逛紫金港校区就简直是要把鞋底走穿……算上还未建成的宁波校区,我浙在国内一共就有七大校区呢。来杭旅游怎能不来我浙参观呢?那么,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我浙的各大校区都有哪些特色建筑吧~

▲紫金港校区

1. 学生活动中心(月牙楼、小剧场)

学生活动中心由月牙楼和小剧场组成,是同济大学戴复东院士(参与设计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亚运中心、浦东机场等重大项目)设计的。

这个白色的建筑就是月牙楼。它北邻紫金港北山,南接启真湖,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另外,它的外型也别具一格,因为它有两个竖起来的耳朵,曾被建筑系的学生戏称为兔斯基楼。月牙楼一直是我们紫金港的一大特色景观,也是建筑系的系楼。月牙楼不仅外形独特,内部建设也充满了人文气息,比如在月牙楼里面右侧的一排活动展板上,就贴着同学们对于学业的感受和最新的学科前沿信息,有时候还可以看到部分学生的作品;大厅左侧还有一架钢琴可供同学们弹奏。另外,月牙楼内部还设有一些讨论区,可以供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或者进行一些文艺活动的排练。

和月牙楼相对的这座建筑就是我们的小剧场啦。月牙楼和小剧场合为学生活动中心,一日一月,寄予着明天更加美好的希望,代表着“日月生辉”。远远望去,月牙形的学生活动中心和圆形的学生剧场相互呼应,动静结合,在启真湖鳞鳞波光的映衬下营造出一个灵动而浪漫的校园空间。

2.南华园

南华园建成于2005年,园内有两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浙江武义地区的明清时期的民居。这两幢建筑标本,是时值紫金港校区一期工程完工之际,武义县王卿芳先生将武义将要拆除的旧民居购下后赠送给我浙的。浙大紫金港校园建设之初,为保存湿地原貌,特改变了原规划图,保存了最具湿地风貌的100多亩土地,南华园就坐落在这里。南华园三面临水,无论冬夏,这里都是白鹭灰鹭栖息的乐园。

3、行政楼

是紫金港第一高楼,紫金港标志性建筑之一。楼顶的设计是一只眼睛的形状,寓意为“开眼看世界”。行政楼是校领导等办公的地方,也是管理学院所在地。在行政楼的十七楼可以俯瞰整个紫金港校区的美丽风光。

▲玉泉校区

1.毛主席像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内毛主席塑像,是文革时期建造。经过40多年风雨,这座毛主席塑像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毛主席塑像前面是一片宽阔的绿荫。毛主席塑像背西面东,后面是浙大图书馆,再后面是老和山,山脚下有步道可以登到山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几乎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里都建起了高大的毛主席塑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这些毛主席塑像又几乎被摧毁殆尽。只有极少数毛主席塑像被保留至今。

2.竺可桢像

在伟人毛泽东的巨型石像后面,是竺可桢校长清癯儒雅的身姿,他的目光穿透时空,温和而殷切地落在这个校园里。竺可桢铜像落成于1987年4月,位于玉泉校区中轴线西端。铜像身高3.2米,净重2.5吨,由黄铜铸成。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应真华教授。

竺校长是浙大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至今浙大校园里还能看到他的“校长训话”: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3. 源泉

一片绿色里这个黄色巨物相当抢眼,“源泉”景点主体为一台抽油机,这座看似形状古怪、锈迹斑斑的庞然大物矗立于玉泉校区教八附近的平台之上。是为了纪念1990年轻烃回收技术在胜利油田开发成功,由油田管理局亲自赠送的。

4. 夏公亭

1997年浙江大学百年校庆时,浙大校友会筹资,在邵逸夫体育馆南隅建造了这座圆柱栏杆的夏公(夏衍)亭,亭前悬一对联:愿听逆耳之言不作违心之论,是乃立身之道长为针砭之箴。

邵逸夫体育馆里有着挥散汗水的人,永谦剧场旁的小水池边坐着很多栖息的人,唯独这座绿树掩映的亭子仿佛把周遭的嘈杂全部隔绝在外,只留下舒心的幽静。

5.文物教学建筑群

玉泉校区历史建筑群位于教学区,建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包括第一至第六教学楼,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色建筑,采用传统式的宫殿大屋顶和西式房屋主体完美结合,四角有江南民族形式的飞檐翘角,细部装饰多为传统中式。建筑特色总体厚墙重基,装饰美观,大气庄严。

6.西迁之路石雕

西迁之路石雕位于玉泉校区学生第三、第四学生宿舍之间,落成于百年校庆之际,由遵义市湄潭县人民政府捐赠。西迁之路实为一条“求是之路”,是浙大历史上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闪亮的篇章。七七事变,日军侵华,民族存亡,危在旦夕,竺可桢校长为保存学校、培育英才毅然举校西迁,先后经过江西、广西、贵州等地,时历九载,行程五千。石雕为纪念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历史而立。

▲西溪校区

1. 田家炳书院

建于1999年春,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楼高八层,由香港爱国人士田家炳先生捐资800万元人民币兴建。

2.教学主楼

建于1998年8月,建筑面积20637平方米,投入资金4938万元人民币,浙江省建筑设计院设计,浙江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建造。

3.古籍阅览室

古籍阅览室位于西溪图书馆五楼。270平方米的阅览室,被规整地分成了3个区域——展览区、藏书区和阅览区。整个阅览室的家具采用的都是明式风格, 古色古香的中式古典风格,令读者流连忘返。

4.逸夫艺术楼

逸夫艺术楼位于西溪校区图书馆东侧,于2002年3月竣工,由香港知名实业家邵逸夫先生捐资500万元建造,建造面积12000平方米,艺术楼内设多功能厅、艺术中心、活动中心、琴房以及校档案馆。艺术楼前绿意荫荫,曲径幽幽,楼内琴瑟悠扬,字画灵秀。

5.世纪之光雕塑

世纪之光雕塑位于西溪校区中心花坛,落成于1997年5月3日,是百年校庆的标志物。雕塑主体由数字“100”组成,上半部分象一本打开的书,又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鹰,象征着浙江大学以建校100周年为新的起点,奋发进取,迈向新世纪的新征程。

▲华家池校区

1.华家池

华家池,位于庆春门外,现有水面84亩,水深2米。池畔花团锦族,绿树成荫,池的四周有“小孤山”、“小三潭印月”、“小平湖秋月”、“小苏堤”等景点,因此有“小西湖”之美称。

华家池碑位于华家池东侧,高约2米,呈灰色,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1996年书法家马春晓为此碑题写了“华家池”三字,其背面则简明地记载了浙江大学农学院(现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乱世建校、内迁贵州,重建校园的60多年沧桑历史。此处可以观赏华家池全景。

雪后的华家池可谓别有一番风味哦,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所见之景也不过如此吧!

2.和平岛

和平岛是华家池中小岛。华家池,华池之名,始于明初,有华姓者居于此而得名。1934年春,浙江大学农学院自笕桥迁此建院。一九三七年夏,抗日战争爆发,农学院内迁贵州湄潭。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回迁,校舍全毁。一九四六年始,于池周筑石坎,添景增绿。今水面计八十四亩,水深均二米。校园环绕华家池,环境优美,风景宜人诚学府中罕有。梦幻实现世界和平美景之处。此处是观赏“月光映潭、一潭印月”的地方。

3.紫藤长廊

紫藤长廊位于华家池畔西侧,呈南北向横卧于华家池与东滩之间,长约140米,建于20世纪80年代,因长廊两侧同种植了紫藤,每到初夏,盛开的紫藤花挂满了整个长廊而得名。紫藤花活泼中透露着优雅,淡紫的串花和鲜绿叶子装点了整个长廊,令人身心愉悦,紫藤长廊也逐渐成为最受师生欢迎的休憩休闲去处,也是绿荫蔽天的华堤走廊是避暑乘凉和垂钓佳处。

4. 澄思望月

此处是夏、秋季观花赏月和休读之处,由桂花亭、亭前假山与亭后钓鱼台相构成。桂花亭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位于水光潋滟的华家池畔。该亭模仿西湖周围纳凉亭结构,采用传统的四角飞檐样式,红檐黑瓦,红柱支撑,在绿柳掩映之下就像展翅的飞雁。每年9,10月份,桂花亭周围的大片金桂,银桂竞相开放,芳香扑鼻。与此相邻的还有一大片银杏林,一到秋天,这里就成了金黄色的世界,美不胜收。

▲之江校区

1.钟楼

位于浙大之江校区的钟楼,又名同怀堂,建于1936年,是一幢颇具特色的建筑物。钟楼前后有拱形门贯通,三层高的红色楼房,顶部安放着一只巨大的罗马字时钟,庄重典雅,充满浓郁的西方风格。钟楼周围绿树环绕,绿草如茵,环境优美,是浙大之江校区标志性建筑。由当年《申报》创始人史量才出资建造。70多年前,其子史咏赓曾在此读书。2000年,钟楼被杭州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江校区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名列其中。2010年上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为还原20世纪80年代高等院校原貌,特地来到之江校区及钟楼取景,镜头中的之江校区秀雅古朴,处处洋溢着学识和教育的灵毓之气。

2.育英堂

育英堂,原名都克堂,建于1917年,原作教堂,现为校区礼堂。此建筑石料结合水泥,从用材至风格,在当时都是属于比较现代的建筑。之江校区的建筑群是西方近代建筑糅合东方建筑而成,带有欧洲近代建筑的风格,也留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子。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之江校区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名列其中。

3.慎思堂

慎思堂,建造于1902年至1903年间。点缀式的圆拱形窗户,屋顶原有东方式的两层飞檐角,后修复成简洁的四坡顶,现为浙大光华法学院办公大楼。

▲舟山校区

1.图书馆

与舟山校区里其他楼的黛瓦斜屋顶不同,图书馆是平顶的,极富现代感,远看,整栋楼、窗都四四方方,很像一块华夫饼。

2.天井凉亭

图书馆天井正中有座凉亭——图书馆的造型颇西式,正中安防一座标志性的中式凉亭,画风登时扭转。

凉亭两边,种着一丛丛翠竹,有旋转楼梯通向地下停车场。夏天坐在其间,丝毫没有酷暑的感觉,习习凉风拂修竹,闲坐很是惬意。

▲海宁校区

作为浙大的国际校区,可谓颜值爆表。建筑风格选取新古典主义英式风格为样本,兼具浙江大学传统建筑风格,融合其红砖、朴素、学术气息较浓厚的风格基因,使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辨识度。

北门

红顶图书馆,360°无死角

图书馆穹顶

钟楼,欧式气息浓郁

文理楼,分分钟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即视感

学生中心

学生街,看起来好像欧洲小镇哦~

不不不,小编绝对没有在炫耀我浙就是别人家的大学啦!哈哈哈,浙江大学欢迎你哦!

古代法律对现代法律的形成起到了什么作用?

政体之别:中方法律的体制是从君主民主集中制转换成政党民主集中制或系统成文法,君主集中制是为单一的上层建筑服务的,政党民主集中制是为人民服务的;西方法律的体制是从习惯法转换成不成文法或成文法,习惯法是为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产物,不成文法是英美法系,成文法是罗马法系

中国法

西方法

组织之别:中方法律的传统组织是“家长制”与“宗族制”相结合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密切联系,家有家规与村规民约是参照国有国法的蓝本(公有制的演化史)当代法治社会是传统道德约束与现代法律法规相融合的法律组织结构;西方法律的组织结构源于古希腊的联邦法、古罗马的元老院、法兰西的教会议院等基础理论来源,当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蓝本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