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没有代表作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为什么古代的开国皇帝都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因为历史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看看大统一时代各开国皇帝是否有些什么作品流传。开创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秦始皇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道家与于秦始皇时期正统思想为法家思想一样,并没有儒家那样强化大众文学素养,杨坚对汉文化的发展传...

没有代表作的书法作品有哪些,为什么古代的开国皇帝都没有留下什么著作?

我是历史领域作者——菠萝蜜,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题目说开国“皇帝”为什么都没有留下著作。因为历史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所以我这里从秦始皇开始列举,看看大统一时代各开国皇帝是否有些什么作品流传。

第一个:开创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秦始皇

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 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独揽大政。 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此时秦始皇39岁,在此期间处于战国时期,他有着一统天下的的理想,就不可能放着国家政务不管,来写书。统一中原之后十一年后去世,在此期间,秦始皇还南征现在的广西一带,北击匈奴,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虽然并没有什么著作流传于今,但是各方面的统一,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即使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功绩也是巨大,因为文字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意义重大的,远大一本文学书籍。

第二个: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是为汉高帝。刘邦建国称帝时已过半百,一生做两首诗,最著名的就是《大风歌》,是刘邦平英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一共就三句话“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所以开国前楚汉争霸,再之前食不果腹,当然没有什么作品留下来,而且本身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加上当时兴盛的是道家思想,道家与于秦始皇时期正统思想为法家思想一样,并没有儒家那样强化大众文学素养。

第三个: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一共活了64岁,40岁称帝,统一隋朝,并没有什么著作留下,但是他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606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杨坚对汉文化的发展传承起了重要作用,因为春秋、汉代的文化典籍因几百年来的混战,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所以,杨坚虽然自己没有留下什么书,但是这两点的功绩,对汉文化的传承,意义就是巨大的了。

第四个: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在古代算得上高寿了,活了69岁,52岁才称帝,一生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为官和推翻隋炀帝的战争去了,所以也没有什么文学著作流传,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后,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传位,自称太上皇。各方面资料都没有看到他在文化方面做出了什么突出贡献。

第五个: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一共活了50岁,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击北汉、南唐,屡建战功,逐渐成为禁军的重要将领。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虽然也么有什么作品流传,但是赵匡胤重视图书建设。建国之初,他注意收集各国遗留图书,用以充实官府藏书。通过征集和献书,在开宝年间,官府藏书增至八万卷。为北宋官府藏书奠定了基础。也算是对文化传承做成了较大贡献。

第六个: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统一时期的第一个皇帝忽必烈,一共活了79岁,早期跟着成吉思汗东征西伐,并且,作为当时马背上民族的一员,战斗是一生的主题曲,所以在文化上自然也就没有突出贡献。

第七个: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一共活了70岁,朱元璋写了一本,叫《皇明祖训》,这个算是朱元璋任主编、各位大臣任作者而编撰的一部明朝典籍。其内容主要是为巩固皇权而对其後世子孙的训戒。但是文学上没有什么著作,大家都知道,他本身文化水平有限,所以也写不出了文学著作,但是登基后,就采取措施,兴建学校,选拔学官,并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也算是为汉文化传承做出了较大贡献。

第八个:清太宗皇太极

清太宗皇太极,跟忽必烈相似,当然也没有什么文化上的成就,而且死得早,还没到北京城就死了。

总结

可以看出自古开国皇帝,大多在军事政治方面杰出,古人说:“术业有专攻”,作为开国皇帝也是如此,大多数都在军事政治方面优秀,在文化方面欠缺一些,但是毕竟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特点的人,和平年代的君王,从小教育良好,自然更加容易在文化上有所建树。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您的点赞评论,都是对作者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书法除了汉简以外还有哪些书体?

中国书法渊源流长。汉字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书体也随之变化,演绎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风格各异的中国书法字体。

一、甲骨文具有鲜明的图画性和象征性,笔画以直为主,两端尖细中部略粗,章法纵有列,横无行,结构以纵向取势为主,善于运用对称等手段来求得形体的稳定美观。

二、金文虽然线条丰腴厚实,粗细均匀,有些点画或笔形肥大或略带波磔。字形由纵势日趋方正,大小悬殊变为均匀,章法从犬牙交错向整齐过渡,形成了端庄浑穆的庙堂气息。

三、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籀文、秦统一前的六国文字等。狭义的大篆多指籀文,遗存石刻石鼓文,是流传至今最早的石刻文字,为石刻之祖。秦始皇统一各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这就是小篆,又称“秦篆”。“大篆”的特点是保存着古象形文字的特点,繁复,粗犷。“小篆”的特点是笔画粗细均等,圆转流畅。结构平衡对称,体正势圆,字形修长见方,大小相同。

四、隶书,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的产生标志着汉字进入今文字时代。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其中,“秦隶”称古隶,“汉隶”称今隶。

五、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经过千年的发展,变化很大,一般分为三类:章草、今草和狂草。

六、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作为一种书体,若按时代划分,可以有晋、魏、唐楷等类别;若按风格分,可以有欧、颜、柳、赵等类别,不一而论。

七、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产生于汉末,历经魏晋的黄金期、唐代的发展期后,在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峰,于各种书体中逐渐占居主流地位。就文献资料来看,古代文人写行书相对多些,因为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书写便捷明晰,容易辨认和富有变化;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很考验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稍显不足。

不同的书体,各有各的美和特点,数千年来,汉字的形体结构虽不断发生变化,但书法传承变化有其自身规律和时代背景,融为一体可能性不大。。

中书协主席孙晓云的作品被挑出了几处错误?

写书法,特别写草书很容易出错,特别写的诗词太多了。不能太苛刻。偶尔出现小错误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字形章法要达到顶级水平。才能引流书法走向。

为什么春秋战国没有著名的绘画和书法?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没有著名的绘画和书法?

这是由当时的条件和水平决定的。

第一,那时还没有纸张。造纸术是西汉时发明的,到了东汉蔡伦改进后才大规模制造。没有纸张,绘画和书法只能画或写在墙壁上木板上或铸在青铜器上,很难保存和流传。

第二,那时还没有合适的绘画笔和书写笔。中国传统的毛笔是秦代(据说是蒙恬)发明的。

第三,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字体是大篆,笔画繁复,图画性强,而且异体字很多。加上当时教育不发达,会写字的人很少,很难有书法作品传世。

毛笔字不能用简化字这是谁说的?

毛笔字完全可以用简化字书写。但是,如果用毛笔字创作书法作品,那就有讲究了。用毛笔字创作书法作品,要么全用简化字,要么全用繁体字。书法创作,简化字和繁体字是不能混用的。

上图为古人用毛笔写的楷书书法作品(局部)。

毛笔字不一定是书法,所以可用简化字书写。近年来,书法圈子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参展的书法作品中,繁体字和简化字不得混用,如果混用了,书法作品再好也不能入展。书法作品不能入展,当然就无法获奖了。所以说,建议各位书友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我说的话,可能会有人与我抬杠,认为我是忽悠人的,但我说的话都是大实话啊!

在书法创作时,要么全用繁体字,要么全用简化字。古人用过的简化字,在书法作品中也可视为“繁体字”用,但必须注明出处。

简化字与繁体字混用是书法创作的大忌。望各位网友一定要记住啊!

上图为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都是用繁体字书写的。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如果历史上没有王羲之?

会有一大串,我先列举几个。

【原创】王珣

《伯远帖》是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

王珣是谢万的女婿,可谢安和谢家两个女婿关系处的都不好,谢安是个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所以他跟那个王珣的关系处不好,王珣是有责任的。琅邪王氏会经营,会为自己家族打算,会为个人打算,好多事经营过份了,就有矛盾,谢安逼着侄女和他离了婚。看样子,魏晋人比较看的开,王献之也是被逼着离的婚,但是他是被皇帝、被自己家族逼的离了婚,离开了自己的原配,其实,也是王家经营的态度,郗家没落了,皇帝还是司马家的,所以,王献之迎娶了司马道福,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家族。

王珣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他当时跟桓温站在一个阵营,对桓温很贴心,和謝安离心离德。桓温一死,王珣立马掉头又往谢安那边跑,所以谢安更看不上这种人,坚决不重用,甚至不用。否则,王珣是王导的嫡孙、谢万的女婿,这样的尊贵的身份,应该得到重用的,但是被自己玩砸了。

谢安从来没有这么决断地反对过谁,虽然人们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却都自动的和谢安站队,肯定是王珣的不对,谢安不会不讲理。结果,王珣这个人的人品,就被无形中打上了一个大问号,也没有人再跑出来推举他了。

就在此时,谢安为了把王珣赶出建康,离开孝武帝,省的谢家两个女婿,一天到晚在孝武帝面前搬弄他的是非,下令把王珣调到江西南昌任豫章太守,王珣心中十分郁闷,就写信给当时任临海(今浙江台州)太守的堂兄弟王穆(字伯远),向他倾诉自己心中愤懑和不满,这就是传承至今的《伯远帖》的由来。可王珣有后台啊,孝武帝喜欢他,他硬是顶着没有去。

王国宝和王珣同命相连,他是谢安的女婿,不受谢安喜爱,谢安执政时一直被打压,王国宝没事,就在孝武帝的面前给谢安上眼药水,所以孝武帝最后和谢安闹嫌隙,王国宝起了绝对性的作用。

谢安去世的时候,王珣问王献之,我要不要去吊唁他?王献之说,你当然要去吊唁他了,我自己就想着你要去吊唁他的。王珣在谢安的灵前大哭了一场,伤心啊,好像他跟谢安之间感情有多深似的,全然忘记了谢安逼他离婚的事。哭完了,心也顺了,气也顺了,然后王珣拍拍衣服,潇洒的离开了。

谢安一死,王国宝和王珣两个人才有好日子过。晋安帝是个痴呆,笨得连四季都分不清楚,坐在皇座上直流口水。国事交给司马道子管理,而那个时候司马道子对政治也没了兴趣,终日声色犬马,一味沉迷酒色去了。于是将大小事务交给大舅哥王国宝打理,王国宝因此独揽朝政,权倾一时。

王国宝好了,自然会照顾王珣,所以王珣当时也是权倾一时,做了副宰相。谁知道王珣最后把王国宝给坑了?

王国宝对王珣这么好,王珣应该对王国宝忠心耿耿,然而现实不是这样,王珣悄悄地和王国宝的死对头王恭勾结在了一起。

王恭通知王珣说要带兵去攻打王国宝,王珣急忙阻止,建议他不要着急,王恭讽刺地对王珣说,我看你怎么越来越像胡广了?

胡广,东汉的名臣,连续在六位皇帝的朝廷中担任要职30多年,是真正的政治上的不倒翁,他的好好先生的形象,成了做官的偶像。

王恭等不及了,打着诛杀王国宝的旗号,带兵攻打健康。王国保的参谋,建议杀掉王珣。而王国宝居然半夜跑到王珣的家里,把参谋们要杀掉王珣的事情告诉了他。王珣说,杀掉我有什么用啊,杀掉我王恭又不肯退兵,王恭退兵的唯一条件,就是要你道歉,然后辞职下台。

王国宝信以为真,于是引咎辞职。报告刚刚批准,王国宝就后悔了。后悔有什么用啊,他的妹夫司马道子为了防止引火烧身,抢先把王国宝给杀了。

王国宝对王珣可以说真心真意,可是最后还是中了王珣的计,落在了王珣挖的的坑里。所以,谢安看人还是很准的,王珣的人品是有问题的,不能因为他写了一手好字,不能因为他留下了书法圣迹《伯远帖》,就不负责任的抬高他。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知道王珣的品行。

王珣这人一生没有独立的干过什么大事,他一辈子都在给别人出主意,喜欢帮别人忙,又喜欢记别人的好,所以他去世的时候还是有不少的人哀悼他的。

王珣有才,如椽巨笔的典故,就出自王珣。王珣有一次做梦,梦到一个神人给了他一支像房屋的椽子那么大的笔。孝武帝死的时候,所有的哀册、礼仪方面的文件呢,都是王珣一个人起草的,文采相当了得,引起世人的瞩目。

王珣有文集十一卷(《旧唐书·经籍志》作十卷)。《全晋文》收录有《奏追崇郑太后》、《书》、《与范甯书论释慧持》、《重与范宁书》、《林法师墓下诗序》、《琴赞》、《虎丘山铭》、《孝武帝哀策文》、《祭徐聘士文》。

王珣有个弟弟叫王珉,与王献之齐名。大令是王献之,小令是谁呢?小令就是王珉。

王珣有个孙子,叫王僧虔,后来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是赫赫有名。此人喜文史,善音律,工真书、行书。其书承祖法,丰厚淳朴而有骨力。墨迹有《王琰帖》。著有《论书》等。

王珣活了52岁,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小字法护,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

腹议一下,王家子孙书法为什么那么厉害?可能与他们信道,长期服药有关。服药后处于兴奋、想像状态,燥热的需要发泄,弹琴、书法成为他们发泄的主要手段。当然,纯属腹议。

小令王珉

书法史上有两个姓王的,被人称为大、小令。这两人是谁?为什么叫大、小令?大、小那是什么意思呢?

中书令王献之英年早逝,43岁死在了任上。他死之后,朝廷就从他的堂弟中选了王珉任职。为什么选王珉呢?因为王珉是个不简单的人,他的爷爷王导是东晋的奠基人,位居宰相,也是个书法家;他的父亲王洽是宰相王导的第三子,王羲之的堂弟。历官至吴郡内史,征拜中书令,苦让不受。王洽也是个大书法家;一是这位子应该他爸爸干的,他爸爸苦让不收。所以轮到他儿子的时候,朝廷想到了这个位置应该给他儿子干一任。二是王珉与献之两人名声相当,所以,就给了王珉,他干了两年,也死在了任上,年仅38岁。这二位中书令名声极好,时人便称王献之为王大令,王珉为王小令。

王珉有个哥哥,叫王珣,写《伯远帖》的那个。王珣因为《伯远帖》而名声比王珉更响,这是中国东晋传下来的唯一的真迹。王珉继室也写字的,写的超级棒,他的老婆姓汪,叫汪氏。

老实说,当时王珣的影响力跟王珉相比,差的太远了。可以说,在书法上,王珣就是个配角,晋书在王珉的小传后,给王珣留下五个字:兄珣,亦善书。

中书令是个多大的官?三国魏文帝时,中书就是秘书,分设中书监与中书令,相互制约,掌握机要。两晋时,中书令一官最为清贵华重,是国家文学的面子,常用有文学才望者任职。自东晋谢安担任中书令并以此职执政,地位日益提高,有点以中书令谋相国事的意思。所以,此位可大可小,大则,相国;小则,秘书长。

兄弟两个,王珣、王珉,原来都是謝家女婿,一个是谢安弟弟谢万的女婿,而王珉是谢安的女婿。东晋中后期,谢安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他巧妙地阻止了权臣桓温蓄谋已久的篡权行径,使东晋宗庙延续;也是他,指挥谢家子弟,以少胜多,打赢了淝水之战,将踌躇满志、志在必胜的的前秦皇帝苻坚打回了老家,保东晋江山稳如磐石、固若金汤。可以说,没有谢安“义存辅导”和“尽忠匡翼”,就没有东晋太元时期的短暂中兴。所以,当年的离婚,对王氏兄弟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对他们的仕途的发展也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有一次,王珉和谢安的侄子谢玄,同在王荟家里做客小聚。王珉举起酒杯向谢玄劝酒说:“敬使君一杯。”谢玄说:“理当这样。”在谢玄想,我们毕竟是有过姻亲关系,敬杯酒理属正常。而在王珉听来就感觉到很刺耳了,所以,王珉生气地站起来,变了脸色说道:“你本不过是吴兴溪中一个钓鱼的碣奴而已,怎么敢如此放肆?”谢玄慢慢地拍手笑道:“卫军(指王小奴),王珉太不庄重,大不懂礼节,太不端庄了,居然欺凌上国的诸侯”。

谢安因各种矛盾,先离散了王珣夫妻,随后又让自己的女儿与王珉离了婚,两族由此成仇。王珉找借口大斥谢玄也就不奇怪了。虽然,借口找的有点莫名其妙,但是,不失是一种发泄。谢玄是宰相谢安的侄子,自幼聪慧过人,为谢安所器重。谢玄长大后,显示出经国才略,朝廷几次召用他,他都推辞不受,跟谁叔叔,笑傲山林,自在游乐。谢玄有着大将之风,对于王珉的挑衅也只不过是一笑而过,缓和了当时尴尬的局面,也显示了他的胸襟。谢玄之所以在淝水之战中能够得手,由此可见一斑,真是名不虚传啊!

王珉少年时代行书就写的好,名气比王珣大。当时的人说:“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意思是哥哥虽然没有弟弟写的好,但是,僧弥(王珉小名)却没有机会做哥哥了。王大语东亭:“卿乃复论成不恶,那得与僧弥戏!”他劝慰王珣,别人对你的评价已经很高了,没有必要和你的弟弟论短长了,否则受羞辱的也可能是你啊!

有一次,王珉拿了4匹素绢,从早上开始,一直写到晚上,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滞笔,也没有一个误字,首尾如一,正巧被王献之看到了,王献之和他开玩笑说:“弟弟,写字你和我比,就像骑着骡子追骏马,怎么追呢?”说归说,献之心里还是佩服王珉的。

王珉在音乐上还有段佳话。他和嫂子的婢女两情悦好,相爱至深。被嫂子发现了,嫂子捶挞婢女太狠、太凶、过苦,被王珣止喝住。嫂子说,不打你可以,唱支曲子给我听听。婢女素来喜欢唱歌,而王珉喜欢手持白团扇,所以,婢女歌曰:“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遮面。憔悴无复理,羞与郎见面”。此歌竟成名曲,被传承了下来。

王珉真是多情才子,自古才子多风流。

王珉还是医学家,有医书传世。

你说,古时候的书法家怎么这么能干呢?

桓玄一一他抢了皇位

桓玄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正面评价的,历史上评价到他的时候,都是大奸大恶大滑!为什么如此评价,就在于他篡了权夺了位。亡晋,他是第一个动刀的。他不先篡位,也没刘裕什么事,没有刘裕,哪里有南朝刘宋。

桓玄的父亲死的时候,偏偏把爵位传给了只有五岁的桓玄。原因是看好他啊,从小看到老,这小子肯定是个人物。时年五岁的桓玄承袭了南郡公,一下子成了爷。

桓温死了以后,谢安虽然没有收拾恒家子弟,但桓家明显缺乏主心骨,在京城里的话语权不多了。这对桓玄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他必须忍,还有要尽快的学到本事。年轻时候的他,虽然精通诸般才艺,对自己的书法很自负,也写的一好手文章,但是,朝廷防着他,上上下下防着他。到了快三十了,才做到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他颇为不平的说:“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

于是,他就放弃官职,一心一意回到回到封地南郡(今湖北江陵)。途中经过建康,他持礼去拜见宰相司马道子,司马道子当时酒喝多了,当着众人的面对他说:“你父亲桓温当年想做窃国贼,你对这件事怎么看?”桓玄吓得离开座位,跪地流汗不起。长史谢重看着气氛不对,觉得司马道子讲的不公平,于是,站出来说:“当年桓温废黜的是昏君(晋废帝)而立的是圣帝(司马道子的父亲简文帝司马昱),篡位是别人的传言,不能去相信流言。他功高盖世,为朝廷尽心尽力”。

司马道子听了谢重的话,才醒悟过来,桓温做的最狠的事,是废了晋废帝,如果他是逆贼,那么他改立的司马昱就成了“伪皇帝”,他父亲成了“伪皇帝”,他这一族不也成了谋反篡位的了?自己不是也成了“伪相国”?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他被谢重的话吓醒了酒,连连点头说:你讲得对,是这样的。他立即向桓玄敬酒,并改口致意。而桓玄从此记恨上了司马道子。

桓玄的政治环境就是这样,他必须回到南陵。经过多年打理拼杀,他终于一统荆州、江州,朝廷下诏以桓玄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后将军、荆州刺史、假节;加都督江州及扬州豫州共八郡诸军事,领江州刺史。一时,权倾东晋。

于是,桓玄随随便便找了个借口,从荆州杀上建康,一路攻关夺隘,杀了曾经羞辱过他的司马道子,“自置为太尉、平西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牧、领豫州刺史。另外又加衮冕之服,绿綟绶,增班剑至六十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奏不名的礼遇”。

他早就不满足为人臣了,他要实现父亲桓温的理想,取晋而代之。当年,因为有谢安在,让他的父亲的皇帝梦仅限于一场梦。桓玄刚执政时,罢黜奸佞之徒,擢用俊贤之士,建康城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民希望安定乐业,过上几天太平日子。可是,随着桓玄不臣之心一天天膨胀,他开始凌侮朝廷,政令无常,人民对他又很失望了。

大亨元年(403年)十一月,桓玄加自己的冠冕至皇帝规格的十二旒,将他的楚王妃立为王后,楚国世子为太子。十一月十八日,由卞范之写好禅让诏书,并由临川王司马宝逼晋安帝抄写。二十一日,帝位禅让给桓玄,随后迁晋安帝至永安宫,又迁太庙的晋朝诸帝神主至琅邪国。

短暂的桓楚时代开始了。桓玄篡位以后,骄奢荒侈,通宵玩乐。计较于小事,奏章堆积如山他不管,他管奏章的书法,指责别人,点不对、划不对、结构不对,章法有问题、谋篇有问题,然后,评说一番,拂袖而去。或是计较别人的文辞,用句用词用典。桓玄这样做,其实就是不自信。所以,挑剔别人,张扬自己的优势,他认为自己书法好文章好,别人没办法跟他比,所以他就特别地张扬自己的优势,一天天的提醒别人。

他不计较的时候,其实也很好玩的。他有个朋友叫顾恺之,顾恺之是画画的,当时被人称为画圣。他和顾恺之之间有个故事,很好玩。

早在“皇帝的新装”前,中国就有“蝉翳叶”的传说。“蝉翳叶”有隐身功能,蝉躲藏的地方,只要有“蝉翳叶”遮着,鸟雀就看不见它了。只要有人拿到“蝉翳叶”遮蔽自己,别人也就看不见他。因此,人们都将‘蝉翳叶’当成宝贝。桓玄,拿了一片柳树叶子,说是蝉翳叶,送给顾恺之。顾恺之高兴地将叶子遮在眼睛上。桓玄故意东寻西找,并焦急地大声喊:“顾恺之,你在哪呀?”隔了一会儿,桓玄装做看不见他的样子,故意对着他撒尿。因此顾恺之真以为柳树叶子能隐身,所以将它当作宝贝珍藏起来。

桓玄做皇帝后,打造了两条精致的小船,别人问他做什么用,他回道,万一事急,可以装上字画、文玩跑路啊。

问的人听了,认为很不吉利。果然,三个月后,刘裕起兵。又三月,被杀。

桓玄最让人可气可叹的是,他在败走过程中自撰《起居注》,成为名作,为人称道。他还擅长作诗,颇具诗人气质。史载桓玄“哀乐过人,每欢戚之发,未尝不至呜咽”。

桓玄酷爱书画,当初刘牢之派其子刘敬宣来投降的时候,桓玄张挂字画,请他们参观,用书画来招待他们。顾恺之给桓玄送了一箱自认为画的比较好的作品,桓玄观摩整理后,奉为至宝。他对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书法,更是爱不释手。

桓玄本人是书法家,尤工草书。他自比王羲之,但“议者未之许,云可比孔琳之”。庾肩吾《书品》评桓玄书法“筋力俱骏”。李嗣真《后书品》评其书曰:“桓玄如惊蛇入草,钻锋出匣。”窦臮《述书赋》云:“敬道耽玩,锐思毫翰。依凭右军,志在凌乱。草狂逸而有度,正疏涩而犹惮。如浴鸟之畏人,等惊波之泛岸。”

桓玄留下《桓玄集》二十卷,并注《周易·系辞》二卷,隋唐时犹存,今已亡佚。清人严可均《全晋文》中辑有其文章三十五篇,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南林弹诗》、《登荆山诗》二首。

他为皇帝梦而生,也为皇帝梦而死。历史为他留了两个字,桓楚。他姓桓,做过东晋楚王。此倆字,于他,是羞辱。

羊欣一一王献之的外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