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苏武的名言或代表作品

求和舍身取义意思相近的诗句名言和事例?——孟子8、一个人决意赴义时,——恽代英《狱中诗》20、剜心也不变,——司马迁26、贪夫殉财兮,——西汉文学家贾谊《融鸟赋》舍身取义的事例一:邱少云宁愿火烧也不愿暴露目标舍身取义的事例三:...

苏武的名言或代表作品,求和舍身取义意思相近的诗句名言和事例?

4、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5、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7、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 8、一个人决意赴义时,那么他的头卖给刽子手就要卖得值得。——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9、懦夫一生死多次;勇者一生死一回。 10、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孟子·告子上》 1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莎士比亚 13、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6、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舒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18、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19、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狱中诗》 20、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舍生取义名言 21、人固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如泰山。 2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3、舍身取义,杀身成仁。 24、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25、视死如归。——司马迁 26、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西汉文学家贾谊《融鸟赋》 舍身取义的事例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舍身取义的事例二:邱少云宁愿火烧也不愿暴露目标 舍身取义的事例三: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舍身取义的事例四: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舍身取义的事例五: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舍身取义的事例六:黄花冈起义时,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兵浴血奋战,中弹被俘,从容就义。喻培伦胸前挂满一筐炸弹,冲锋在前,弹尽力竭,后被俘,英勇牺牲。 舍身取义的事例七:解放前,由于国民党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粉,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为什么说宁娶寡妇?

从封建男权社会流传下来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不可谓不多,哪怕在现代社会,主张男女平等的年代,寡妇也常常会受到人们的恶意揣测,“寡妇门前是非多”的原因也正是在此,因此对于很多条件优秀的男子来说,还是更愿意娶未出阁的姑娘,除非万不得已,不会轻易把一个寡妇娶进门。

当然也有例外,在古代就有“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的说法,同时也有不少人说宁愿穷死,也不要去娶生妻,到如今还有俗语称“不娶生妻,不嫁六郎”,这让我们不禁疑惑,这生妻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她避之唯恐不及呢?

生妻

生妻的意思指的就是年轻的妻子,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答苏武书》里,是李广的孙子李陵写的。说起苏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著名的使臣,出使塞外的时候被匈奴扣押,被迫在北海一带放了19年的羊,后鸿雁传书才得以拯救回国。

苏武和李陵一直是好朋友,后来苏武被囚禁,李陵悲痛欲绝,等苏武回来以后,他就写了一封信给他,这封信就是所谓的《答苏武书》,大概内容就是说,苏武啊你年纪轻轻就出使被俘,归来的时候都头发花白了,你的母亲也去世了,妻子也改嫁了,我实在是很替你不值得啊。

这首诗里的“生妻”指的自然就是苏武改嫁的原配夫人,待这首诗流传开以后,人们对这位抛弃国家英雄的女子自然没什么好感。“生妻”也就成为了放浪不堪、勾结改嫁、对婚姻不忠诚的女子的代名词,恶名远扬。

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妻”逐渐衍生为古代丈夫未死,而被解除原有婚姻关系的女子的总称,却依旧臭名不改,慢慢地,“生妻”变成了男人们嫌恶的对象,大丈夫们皆以娶“生妻”为耻辱,以至于生妻名声甚至不及寡妇。

主要还是因为在古代,女子通常没有决定婚姻结果的权力。中国古代女子婚后要严格遵守丈夫规定要求,不存在“离婚”这一说法,因此“生妻”说难听点,也就是被丈夫休离抛弃,不要了的女子,男权社会的才子少爷,谁又会去娶一个别人不要的女子呢?

况且在古代被休抛弃,除开丈夫本身贪恋女色,想要扶正别的女子的因素,大概率也说明这个女子本身有一些被世俗不认可的毛病残缺,这才会被丈夫所嫌弃,这些缺点在如今看来可能不值一提,可在古代可能就是女子无能不贤不孝的表现了。

这些缺点除了上文说到的放荡孟浪以外,可能还包括没有生育能力,这也是古代一大禁忌,男子通常对传宗接代看得极重,假如妻子没法生育一儿半女,那么被休成为“生妻”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同时这样的女子将很难被再次娶进家门。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好胜心强,喜欢与别的女子争风吃醋;或者八卦好言,喜欢嚼人舌根;或者手脚不干净,喜欢偷鸡摸狗;又或者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际。这些问题都可能会被打上不贤大罪的标签,扔到那些可怜生妻的背上。

因此在古代,一旦女子在丈夫未死时就被迫结束婚姻,大概率命运都不会很好过,因为社会百姓不会去思考她的丈夫是否有过错,而只会觉得她一定在婚姻中做过不好的事情,从而对她敬而远之。

总结

在我们当今社会,夫妻关系中,男子或者女子一方有过错,或者婚姻生活不和谐,都可以提出“离婚”,而离婚后的女子,也不代表着她就品行不端或者性格不好。因此,希望在如今,对“生妻”的刻板印象可以得到改变,她们也值得客观公正的评价。

如今“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已经不太适用了,现在的婚姻的男女平等,双方不管是分开还是结合都是人的自由。对于“生妻”这类人,仅仅是道德上的谴责,她们的来去也不受法律的约束。希望每一对夫妻都能携手共进,一起面对难关,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白头到老。

亮节高风的典故?

问题:亮节高风的典故?

答:范仲淹的高风亮节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向来都很注重教育,而且乐于扶弱济贫,非常爱惜人才。

当时,饶州城里有一位很有才华的穷书生。一天,这个穷书生在衙门前等待求见范大人,不多时便见到了范仲淹。范仲淹从书生的谈吐中,发现这个书生很有才气,且有报国大志,也得知书生的生活极端贫困,连饭都没吃饱过一顿,家中毫无分文,但还想进京科考。

范仲淹很同情他的处境,也很欣赏他的才华和志向。于是他想出一个主意,叫随从拿出纸墨,令随从陪同穷书生前往饶州城东荐福寺,去复刻欧阳询的碑帖,然后去京城售卖,这样每本可获几千钱。按当时的规定,这个碑刻是不可随便复刻的,但由于有范仲淹的手令,寺中和尚答应了书生的要求。

但是当时天色已晚,书生只好先去休息,准备第二天再复刻。不料,这一夜之间雷雨大作,响雷雨将石碑击得粉碎。穷书生只怨自己命运不佳。范仲淹也为此而叹惜,为了使穷书生不失科考的良机,便从自己微薄的俸禄中拿出些许银两来送给穷书生。穷书生含泪收下,赴京科考去了。

范仲淹一生都践行了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的名言。后人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表达对他高风亮节的敬佩。

文天祥的爱国名句有什么?

文天祥经典名言: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文天祥的爱国诗: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的简介资料:

文天祥(1236——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文天祥在狱中写作大量诗词,《过零丁洋》、《正气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匈奴真的被汉武帝击败了吗?

汉武帝与匈奴的十五战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万铁骑入寇,从宁夏至甘肃、陕西,一路烧杀抢掠,单于留塞内月余。汉遣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战车千乘、骑兵十万击之,匈奴志满而还,汉军几无所获。此后,匈奴益轻汉朝,汉朝不能有所为,惟以和亲求太平。

军臣单于继位,复引大军六万入寇上郡、云中,杀掠无数。之后,汉景帝复与匈奴和亲,而匈奴仍时时犯边。

公元前141年,年仅十六岁的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汉武帝痛感于自汉高祖白登之围以来源自匈奴的屈辱,立志荡清漠北。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招募能出使西域者,目的是联络匈奴的仇敌大月氏合击匈奴。郎官张骞应募出使,途径匈奴领地时,被扣留达十余年,后脱身至大月氏。而大月氏已无报仇之心,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在外十三年的张骞回到长安,带回来关于匈奴及西域诸国的地理人文信息及军事情报。

第一击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开始筹划对匈奴的攻击。大行令王恢提出诱敌深入的战略,为汉武帝采纳。

王恢安排商人聂翁壹走私货物至匈奴,假称愿做内应,助匈奴攻取马邑(今大同),单于信之,遂以十万骑南下。汉军伏兵三十万于马邑,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屯骑将军王恢、材官将军李息领军。

匈奴大军行至距马邑百余里,见牲畜满野而无人放牧,心中生疑。雁门尉吏下城投敌,将汉军的计划告知单于。单于大惊,率军北还。王恢的任务是截击匈奴的辎重,见匈奴回军,害怕独军难胜,未敢出击,眼睁睁看着匈奴大军安全撤退。

此战汉军毫无收获,却正式扯破了脸皮,拉开了汉匈决战的序幕。而王恢因畏敌不进被汉武帝降罪而自杀。

第二击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秋,汉武帝遣四将各率万骑出击匈奴。

遣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为匈奴所败,损失七千人;

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未能寻得匈奴,无功而返;

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为匈奴所败被生俘,李广中途逃归;

唯有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奔袭匈奴龙城,俘虏其王室贵族七百人,得胜而还。卫青是汉武帝宠爱的卫夫人之弟,姐弟原先俱为平阳公主家奴,卫夫人得宠后,卫青遂得重用。汉军四路,只有卫青一路得胜,受爵为关内侯。

公孙敖、李广因兵败入狱,贬为庶人。

第三击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秋,匈奴二万骑入寇,杀辽西太守,掠二千人,又入雁门杀千余人。冬,汉武帝使卫青率三万骑出雁门,李息出代郡,杀匈奴数千人。

第四击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遣卫青、李息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匈奴之娄烦王、白羊王于黄河之南,杀匈奴数千人,得牛羊百余万。于是河南之地为汉所有,而匈奴则失去了重要的牧场。汉朝在河南之地修筑朔方城,以防守匈奴。

汉武帝封卫青为长平侯,校尉苏建为平陵侯,校尉张次公为岸头侯。此为河南之役第一阶段。

汉朝为对抗匈奴,改过去的战车、步兵协同为骑兵军团;为反制匈奴所擅长的弓箭,使用大量连发弩箭等新式武器,取得了对匈奴的军事优势。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夏,匈奴数万骑寇边,杀代郡太守,掠千余人;秋,入寇雁门,杀掠千余人;冬,军臣单于死,其弟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太子於单降汉,封涉安侯。

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春,匈奴入代郡、定襄、上郡,各三万骑,杀掠数千人。匈奴欲夺回河南之地,数寇朔方,杀掠甚重。

第五击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汉武帝遣车骑将军卫青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击匈奴。

卫青自将三万骑出高阙,骁骑将军公孙贺、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出朔方,李息、张次公出右北平,击匈奴右贤王。

右贤王以为汉军不能至,饮酒罪。汉军长途奔袭七百里,夜围右贤王部,虏其部众一万五千余,牲畜数千万,小王十余人,右贤王携数百骑北逃,汉军大胜而还。河南之战告一段落。

汉武帝拜卫青为大将军,封卫青三子为侯。诸将公孙贺、李蔡、公孙敖、李朔、赵不虞、韩说皆封侯。

秋,匈奴万骑寇边,杀代郡都尉朱英,掠千余人。

第六击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击匈奴,杀一万九千余人。张骞随军有功,封为博望侯。漠北之战拉开序幕。

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并军而行,遇单于主力,损失三千骑。苏建逃归,囚归长安贬为庶人。

赵信降敌。赵信本为匈奴小王,降汉受封为翕侯,匈奴单于封赵信为自次王,妻之以姐。赵信熟知汉朝军事,知道汉朝最大的困难是远征的给养,于是建议单于远遁漠北,诱使汉军远征,待汉军给养匮乏、人马疲困时决战。单于从其计。

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匈奴万余骑入寇上谷,杀数百人。

第七击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攻击匈奴。霍去病自将万骑出陇西,奔袭千余里,杀匈奴一万八千人,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第八击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夏,霍去病与公孙敖率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攻祁连山,杀匈奴三万余人,小王十余人。此为霍去病统帅的漠北之战第一阶段,开启去国数千里,无后方、就地取食的骑兵军团长途奔袭战。

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其部众共四万人降汉。汉朝迁徙贫民以实其地。

此战为卫青河南之战后,汉军对匈奴的第二次决定性攻击。

是时,匈奴左贤王入代郡、雁门,杀掠数百人。汉博望侯张骞、将军李广出右北平击之。左贤王围李广,李广军四千军死伤过半,杀敌亦相当。张骞救兵至,李广得脱,而其军尽亡。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入右北平、定襄各数万骑,杀掠千余人而去。

第九击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十万骑,分兵东西二路,进击匈奴。

单于用赵信计,远遁漠北,以为汉军给养不足,不能远至。而汉军以粟米喂马,另以马十四万匹负粮远征。卫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奔袭漠北,夹击匈奴。

卫青与单于接战,杀匈奴一万九千人,单于往西北而逃。李广部迷路误期,自杀。

霍去病出代二千里,与匈奴左贤王接战,杀匈奴七万余人,左贤王遁走。霍去病封于狼居胥山,禅于姑衍山,临瀚海(贝加尔湖)而还。

此为漠北之战第二阶段,汉朝取得决定性胜利。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为汉武帝实施大迂回战略做准备。

此战,汉军士卒阵亡数万,军马死十余万,国中马少,而霍去病早逝,汉朝此后多年不再北击匈奴。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伊稚斜单于死,子乌维立为单于。

第十击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灭南越国。汉武帝遣公孙贺率一万五千骑出九原二千里,赵破奴率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皆不见匈奴一人。

汉武帝亲帅十八万骑临朔方,遣使见单于约战,单于不敢战。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遣赵破奴灭楼兰国,筑玉门关,开辟西域战役。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将军卫青逝世。

第十一击

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匈奴乌维单于死,子詹师庐立,因其年少,号为儿单于。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冬,大风雪,匈奴人畜多有饥寒而死。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赵破奴率二万余骑出朔方西北二千里,为匈奴八万重兵包围,赵破奴被俘,全军覆没。此为西域之役第二战。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儿单于死,其叔父句黎湖为单于。秋,匈奴入寇云中、定襄、五原、朔方,杀掠数千人,又入酒泉、张掖,掠数千人。汉将军任文率军逐之。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破西域大宛国,斩其王,获汗血宝马而归。西域诸国震恐,纷纷遣子弟随军入质长安。汉武帝封李广利为海西侯。李广利,汉武帝李夫人之兄,其弟李延年通音律,为协律都尉。

冬,句黎湖单于死,其弟且鞮侯立为单于。

汉遣苏武出使匈奴,为匈奴所扣留。明年,赵破奴逃归。

第十二击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遣李广利率三万骑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杀匈奴万余人而还。

李广之孙李陵率步兵五千,遇到匈奴单于主力八万骑兵,李陵力战,杀匈奴万余人,最后汉军弩箭全部用完,尚余三千余人。汉军一无战马,二无兵器,李陵只好遣散部众,投降匈奴。匈奴以李陵为右校王,妻之以女。

汉武帝闻知李陵降敌,大怒,灭李陵族。司马迁因替李陵开拓,被汉武帝施以宫刑。

此为西域之役第三战。

第十三击

天汉三年,公元前99年,秋,汉武帝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出河西,无所得;以匈奴降将成婉为将,率楼兰兵击车师,匈奴右贤王驰援,汉军不胜而退。此为西域之役第四战。

第十四击

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春,汉武帝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六万骑兵、七万步兵出朔方。路博德率万余人与李广利会师,游击将军韩说率步骑三万出五原,因杅将军公孙敖率一万骑兵、三万步兵出雁门。

匈奴单于以十万骑与李广利军接战,连战十余日,胜负相当,各自退兵。韩说部无所得,公孙敖与匈奴左贤王接战,不胜而还。

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且鞮侯单于死,其子立为狐鹿姑单于。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匈奴入寇上谷、五原杀掠。

第十五击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匈奴入寇五原、酒泉,杀两都尉。汉武帝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十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率二万余人出西河,重合侯马通率四万骑出酒泉,奔袭千里,攻击匈奴。

商丘成、马通未遇匈奴而还。匈奴遣大将与李陵率三万余骑会战李广利部,汉军杀敌颇多,匈奴退兵。

李广利归国途中,其妻子因巫蛊之祸坐罪,全家被收入狱。李广利闻之惧,欲立大功赎罪,于是回军北上,寻找匈奴决战。

李广利率两万骑,与匈奴左贤王、左大将两万骑接战,杀左大将,匈奴死伤甚重。

匈奴单于知汉军疲惫,而李广利因赎罪之心而胁众力战,军心不服。于是亲率五万骑攻李广利,李广利兵败被俘投降。其后,单于因谗言而杀李广利。

自李广利投降后,汉朝军民疲敝,无力再战。又经巫蛊之乱,太子因之冤死,汉武帝心生悔意,乃下《轮台罪己诏》,此后不复出兵。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一代雄主汉武帝与世长辞。

苏武思想主张?

苏武被任命为使节出使匈奴。但是匈奴不守信用扣押了苏武,并百般利诱劝他投降。苏武宁死不屈,匈奴首领只好把他送到了北海边上去放羊,还对他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汉朝去!”苏武来到北海,每天一边放羊,一边遥望前方汉朝的方向。他抚摸着出发时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那支使节,思念家乡亲人和朝廷,就连晚上睡觉时也紧紧地把使节抱在胸前。日子一长,使节上的毛都脱落了,只剩下一根光溜溜的杆子。苏武在北海边一直度过了19年,直到匈奴与汉朝和好的时候才被释放出来回到汉朝。

是呀!苏武这一种坚强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在历史上一直被人们所深深敬佩、传诵!同样在社会上立足要一个“忠”字,不然谁要一个出卖自己公司的人呢?没有的。就像狗一样,忠诚的狗会一生一世跟随自己的主人,任劳任怨。孙中山说过:“为国家效死,重于泰山。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生死之间,在乎自择!”一个就应该这样不违反真理,要忠诚与自己,忠诚与国家,就像苏武,为了国家利益而奋斗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