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现代古典舞代表作品赏析

大概能反映那个时代最强大力士肌肉力量到底有多大,肌肉的块头大小决定可以达到的最大力量以上两点都非常容易理解。应该使用相当于最大力量的60-85%的负荷量反复训练,两组受试者肌肉块头增大情况相似。...

现代古典舞代表作品赏析,古人的力气比现代人大吗?

古人的力气比现代人大吗?

关于史前的古人,一方面缺乏资料可供比较,另一方面渔猎时代对绝对力量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因此,既没法直接比较,比较的意义也不大。

因而,我们只能对历史上有记载的古代大力士与现代的大力士进行比较;以及对古人和现代人整体上的力量进行推测。

举(扛)鼎的秦武王和楚霸王

举(扛)鼎是古代显示力量和霸气的“规定动作”。

现存重量最大的古鼎是商鼎,重量800多公斤,无论任何人都不可能举或扛得动它们。

而且,根据时代,秦武王和楚霸王所举(扛)的应该是周鼎或秦鼎。

目前出土的最重的周鼎是西周大克鼎,重为201.5公斤。

如果秦武王所举的鼎与该鼎重量相若,秦武王却因此致严重受伤而亡。

可以说,秦武王无力举起重量达到200公斤的鼎。

当然,由于举重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维持重物的平衡,现代举重的杠铃制造精密,可以根据运动员双臂力量进行很好的平衡。而举鼎,必须有超过重物很大的余力来维持平衡。

这样,举鼎可以举起的最大重量会大打折扣。秦武王举不起200公斤的鼎,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而目前现存在最重的秦鼎是秦始皇陵百戏俑陪葬坑的青铜大鼎,重212公斤,与前述西周大克鼎相若。

但是,根据史记“项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的记载,项羽所能仅是抗鼎而不是举鼎。

我们知道,举和扛,时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说项羽能扛动200公斤的鼎或有相当的可信性,大概能反映那个时代最强大力士肌肉力量到底有多大。

2018年世界最强人,权力的游戏中的“魔山”,冰岛强人Hafór Júlíus Bjrnsson

冰岛的大力士Hafór Júlíus Bjrnsson ,也是扮演美剧《权力的游戏》魔山的演员,2018年连夺多项世界强人头衔,是2018年世界第一大力士。

特别是,2018年3月3日,他以472公斤的成绩一举打破了468公斤的强拉世界纪录。

早在2015年1月,于挪威举行的世界最强维京比赛中,Hafþór扛着一根长10米、重达650公斤的原木走了5步,打破了该项赛事保持了1000多年的纪录。

重要的是,Hafþór原本是一位职业篮球运动员,直到2008年因伤退役后才转投世界强人比赛,进行力量专项训练仅有10年。

现代人另一项大力士记录是2004年希腊奥运会上伊朗运动员拉扎扎德创造的263公斤的挺举成绩。

可见,当代人,在精心设计的现代科技设备帮助和保护下,可以负载的重量超过古代大力士可以达到的。

然而,这仍不能说明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力气更大。因为,由于技术手段的介入,两个时代根本无法直接比较。

因此,多数答主采用的选取个别代表来“直接”PK的方法没法给出答案。

科学怎么说

既然没法直接比较,我们还是求诸于科学研究。

事实上,关于一个人力量大小决定因素,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研究。

概括起来,主要决定于三个因素:

体重:有句话叫“给你一个支点你可以撬起地球”。体重就是你撬动地球的支点,如果体重轻,相当于给你一个乒乓球作支点,不要说地球,恐怕连个卵球也撬不动。

民间也说,“身大力不亏”,是很有道理的。

骨骼和肌肉的形态学:就是骨骼的强壮程度,肌肉的块头大小。根据生理学原理,肌肉的块头大小决定可以达到的最大力量

以上两点都非常容易理解,不需要过多解释。

神经肌肉的适应性: 这个所谓适应性,就是指平时训练可以达到的最大力量。

就是说,肌肉块头决定肌肉蕴含的最大力量;而适应性决定可以使出的最大力量。

如果是为了增肌,目前几家主流的运动科学和运动医学组织的建议都是,应该使用相当于最大力量的60-85%的负荷量反复训练。

但是,研究发现,如果为了增大肌力,使用更大负荷进行训练效果可能更好。

比如,2017年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招募了26名男子,随机分组分别以最大负荷的80%或30%进行腿部伸力六周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都训练到不能重复下一次动作为止。

结果,两组受试者肌肉块头增大情况相似。

但是,80%负荷组可以使出的最大肌力平均高出10磅(4.5公斤)。

研究者用电流刺激股四头肌获得生理上肌肉可以释放出的100%的肌力数据。然后,让受试者自主使出最大力量,就可以计算出可使出最大力量能达到其生理性最大肌力的百分比。

经过3周训练,低重量负荷组可以使出的最大肌力由90.07%增加到90.22%,但是高负荷组从90.94%跃升至93.29%,增加幅度达2.35%。

在另一项测试中,研究者要求两组参与者在3到6个星期训练后以10%到100%10个百分位数释放出自己的力量(就是通常说的使出几分力道)。如果高负荷训练确实比低负荷训练提高了肌肉的力量,那么他们升起同样的重量应该使用更低百分位数的肌力。

结果,低负荷组自主肌力激活略有下降,从基线平均约56%下降到6周后的54.71%。但高负荷组幅度下降更大,从57%降至49.43%。

结果充分显示,以更大的负荷来进行训练,可以使出更大的力量。

如果根据这个理论来评价古代和现代劳动力人群整体的力量大小,很显然,古代无论是劳动者还是军队,他们面临着更高力量强度的劳作和训练,整体上力量更大;而当代人,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机器化、自动化已经极大限度替代了人们的体力劳动;即使军队的训练,与冷兵器时代相比,当代对战士体能力量的要求也要低得多;整体上的力量要小得多。

因此,显而易见,古代人整体的力量要远高于当代人。

有人说,现代人营养更好。事实上,进入农耕文明后,稳定年代,人们并不会普遍存在营养不足问题。

当然,如果以纯追求力量的顶尖大力士而论,由于科学技术的助力,当代最强人的力量应该会高于历史上的大力士。

对于人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艺术是一种从生活经验里提炼出来的文化形态,人体艺术当然也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形态,只不过,人体艺术在我们的艺术语境下,一直存在争议,是因为人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传达出来的艺术趣味,跟我们的文化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以至于让国内许多人戴着有色眼镜去审视它,想当然地认为人体艺术有伤风化,是艳俗艺术的代名词,这样的思想意识确实有失偏颇。

人体艺术是以人体作为审美对象,重在展现人体与生俱来的自然美、原始美、心灵美,是画家依托个人的学养,把科学的造型,严谨的结构,优美的神态,丰富的肢体语言,逼真的色彩等众多元素融合起来,进而来展现自己的审美理想,达到启迪观者思想,弘扬真善美的目的。

一个画家若没有数十年造型功底和艺术素养,很难创作出形神兼备的人体艺术作品,所以说,杰出的人体作品历来是画家艺术心血的直观体现,欣赏者应该对其保有敬畏之心才对。

若从历史角度来看,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在原始社会时期都对人体艺术产生过虔诚的崇拜。

原始人靠天吃饭,过着茹毛饮血、风餐露宿的生活,需要跟大自然、猛兽,以及同类来竞争和斗争,只有战而胜之,方可活下去,种族才能繁衍生息下去。

那些身强体壮的男人,往往是一个部落每个人崇拜的对象,这样的男人,集健康美、力量美、阳刚美于一身,在雄性竞争中,非常具有优势,因此,会得到大家的崇拜。

对女性来说,那些丰满的女性是生殖力强大的象征,也是种族繁衍的保障,所以,对女性的崇拜来自于生殖图腾。

从世界各地遗留的古老壁画来看,不论是古埃及壁画,西班牙和法国交界处的比利牛斯山洞窟壁画,还是印第安人壁画,以及广西崇左壁画,都可以看到原始的人体壁画,它们完全算得是古老的人体艺术。

这些壁画往往采取夸张的艺术手法,男人们赤身裸体,手持长矛或弓箭追逐猎物,露出饱满的肌肉和健硕的体魄,给人一种非常强大、不可战胜的感觉,如同英雄那样。

事实上,原始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不堪一击,壁画创作者把男人们的体态塑造成这样,是原始人的一种自我安慰和崇高理想罢了,因为原始人需要用绘画作品来提升整个族人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女人们之所以被塑造成丰满的样子,是因为生殖图腾观念影响的结果,在原始人眼里,女人们是哺育生命的象征,必须要具备丰满傲人的身姿。

可以看出,在原始社会里,东、西方人对待人体艺术的理念没有什么差异,大家的认知一样。然而,中华民族走进文明后,受“禁欲”思想的影响,关于人体的绘画开始被当作欲望的表现,被看作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低级艺术。

而西方人,受古希腊文明的沐浴,把人体艺术看作是纯洁、真诚、美好的象征,基本上延续了原始人对于人体的生殖图腾,时至今日,在西方艺术理念的主导下,已经形成了公认的人体艺术四大类型:人体雕塑、人体绘画、人体摄影、人体彩绘。

国内目前所讲的人体艺术,实际上是100多年前从西方流传进来的舶来品。

西方人之所以对人体艺术没有隔阂,是因为在历史长河里,人体艺术在西方一脉相承,不断发展,从2500多年前古希腊时期的人体雕塑,再到中世纪末期的人体蛋彩画,再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体油画,再到19世纪的人体摄影,再到当今的人体彩绘,人体艺术在西方的发展环环相扣,当一种人体艺术形态变化成另一种形态,西方人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就进一步。

而我们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受礼教文化的限制,根本不知道人体艺术为何物?就更谈不上发展、壮大人体艺术了。

100年前,当刘海粟(1896年——1994年)先生首次把人体艺术引进国内时,曾遭受了“非人”的礼遇,以至于许多人辱骂他是“艺术叛徒”和“教育界蟊贼”,他甚至因为开创人体艺术写生课,还受到了通缉。

后来,随着大众对人体艺术的不断认识,美术史才重新给刘海粟定位,把他看作是绘画领域“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

人体艺术通过刻画惟妙惟肖的人体,为欣赏者带来了美学上的认识和思考,对人们的审美趣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人体艺术是对人性真善美最坦诚的表露,是绘画艺术领域的史诗。

透过一幅幅别开生面的人体艺术,让观者不但领略到了不同时代下的审美变化,更欣赏到了人类的共性。

但是,对国内欣赏者来说,人体艺术毕竟跟“穿衣文明”背道而驰,我们接受人体艺术的历史并不长,对它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

想让各位帮我推荐几本有关于我国古代神话的书籍?

说实话,如果你想要尊重传统文化,然后还想写古代神话故事的话,有些费劲。因为中国的神话传说很多都是相冲突的,你参照这个传说,可能就会跟那个传说相冲突,你参照那个传说,又会撞上另一个传说。一个朝代的不同书籍,一段传说的不同朝代,都会不同,挺无语的这个也是……

例如上次跟人争,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的区别。在周朝时期,昊天上帝就是我们传说中的老天爷,而玉皇大帝出现在宋朝时期,是道教的一位神,不属于中国传统正神,只是一位宗教神灵。而到了宋朝时期,因为道教的盛行,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融合了,成为了官方正式的祭祀神灵。而到了明朝,这两个又被分离开来了,认为传统正神和宗教神灵不能在一块……

还有一次是上古神兽犼,这种生物在宋朝的时候就是类似于野狗的存在,会吃人肉。到了明朝,他升级为异兽了,让狮虎都感觉害怕,在《西游记》当中变成了观音菩萨的坐骑。到了清朝,他会飞,会喷火了,一个犼可以打三条龙,最后还是在清朝完成了他的又一次蜕变,犼是僵尸所化,尸变一开始是旱魃,再变就是犼了,这个你该怎么参考呢……

所以我的建议是,你不要看太多的书,看得越多越杂,毕竟大多数的志异小说也都是人编写的,你也不要指望古代的人会尊重传统文化,他们也是自己脑补出来的。尽量来说,看一本《山海经》,可以从中取材作为你写小说的元素。尽量少写神话人物,毕竟盘古都是东汉时期才有记载的,鸿钧是《封神榜》小说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物,你有啥办法……

在选择一个异兽作为你的素材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去百度或者其他的渠道收集他的传说。当然,如果你要严谨的话,就不要信百度百科的,找到一句话,你就去翻翻原著的电子书。百科上很多都是别人瞎编的,说是出自XXX的哪一章,我去翻原著根本找不到……

艺术有表演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和舞蹈艺术等?

属于,时尚怎么会不属于艺术呢?外国的我就不说了,单说我们中国的吧。

在我国古画《洛神赋图》中的贵族们的服饰,就属于当时的时尚。当然,这些衣着华丽的一千八百年前的男女贵族,他们是犯不着去T台上去走秀的。😂😂😂一千八百年过去了,他们的服饰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们的“时尚的”、“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它们在今天仍然有存在的价值,也就是兼具“时尚”和“艺术”的价值。

相同的是,诞生于唐代的两幅有关时尚的绘画作品《簪花仕女图》和《捣练图》,也是一样的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因此而失去了它们的“当下的”和“时尚的”意义,其中也包括了艺术的意义了。尽管时间已经是过去了一千多年,但是我们仍然会感觉到它们仍然存在着的活生生的艺术魅力,以及由此而给我们带来的艺术的美的感受。

至于今天风靡中外的汉服,还不是一样的起源于遥远的古代,并经过今天的服饰工作爱好者的挖掘后,不仅是复活了我们的先人曾经风行的服饰,而且又让它们重新风靡了中外吗?

谁说的,“时尚不是艺术”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你觉得谁是古典美的代表?

把张艺凡和宋轶的五官拿出来一一对比,其实相似度并不很高。不少人说她们俩很像,更多是因为都符合古典美人的两个特点:留白美和气韵美。

▍ 留白美

留白是传统美学的一大特点,“空则灵气往来”,空为活道,塞为死路,四面疏通,自有玲珑之妙。

同样是描绘山水,西方绘画偏爱满满当当,色彩缤纷;而传统绘画更偏爱留白,涵括一个自由旷远的世界。

▲ 历史上同一时期,西欧画家 Peter Paul Rubens VS 明代画家沈周的山水画。

传统绘画里的美人,自然也符合这种对留白的欣赏,五官精巧疏散,轮廓柔和圆润。

我们来看张艺凡和宋轶的五官,相对于脸都不算大,不是热烈鲜艳、抢占眼球的明艳脸。五官形状也比较含蓄,窄扇形双眼皮,有轻微内眦。

▲ 宋轶的五官比张艺凡略大,成熟度更高一些。

不论五官还是脸型骨骼,都没有明显的骨骼感。整张脸给人一种娴静温柔的感觉,没有攻击性。

留白美还来自于疏散的比例,这在合照中看起来会更明显。

▲ 一眼就能看出孙珍妮五官紧凑,气质更现代;张艺凡虽然没那么抢眼,但分散的五官看起来很舒服。

宋轶和 AB 的这张同框照,也可以感受到五官比例对气质的影响:

恬淡雅适的比例,其实自带一种意蕴悠长的氛围,不必去跟明艳脸比拼紧凑度。

▍ 气韵美

中国传统美学中很讲究“气韵生动”,特别是在绘画中,就算是花草这类静物,也会赋予它们有流动感的形神。

而气韵落实到人物身上,就是从姿态、表情中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韵致。

所以我们会发现,古典美虽然讲究含蓄的表情和姿态,但那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典人物,也绝不是呆呆的木头美人。

▲ 古典美的生命力与精髓,都藏在姿态婉转、眼波流转的气韵美中。

这里又要提到我心目中古典美的代表王艳,她扮演的白飞飞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长相,更重要的是一颦一蹙都让人感受到古代女子的矜持和娇柔感。

现在很多被吐槽的古装电视剧里,演员戴着大直径美瞳,眼神也是木木直直的。虽然剧情爽快,却失尽了欲语还休的古典韵味。

从这方面来说,张艺凡和宋轶的气韵都比较难得。表情含蓄幅度小,抬眼抿嘴之间都有淡淡的矜持,眼里有故事感。

▲ 就算饰演以美色勾人的角色,也没有泼辣艳俗的风尘感。

再加上她们俩都有点抬眉的习惯,也给人一种没有攻击性的楚楚可怜。

不同的是,张艺凡整个人都透着清纯稚嫩,像白纸一样干净纯粹。而宋轶的女人味更强,多一点勾人的妩媚。

我是时尚类干货博主陈一丁,还想看更多关于美的分析吗?

我写过很多超实用的发型、美妆、穿搭干货,欢迎点赞和关注,一起找到那些被你忽视的变美技巧!

现代诗歌的意义是什么?

谢邀,笔者我本身喜欢写一些现代诗歌,所以就自身做例子来回答一下,希望能给题主提供一些帮助,以下是笔者的浅见。

其一,笔者写诗歌都是自己的一些情感寄托,无论高兴也好,悲伤也罢,都会用比较精炼的文字记录下来,写成诗歌,这代表了笔者在这一段时间里对生活的感悟,无论是否公之于众,都是对情感的抒发。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北岛

北岛的这首《波兰来客》道尽了人生,无论你从中悟到什么,都会深深觉得,这句话的确是写进了一些人的心里,可能是自己。

其二,它是能够激励人们内心的,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个人情感,都能够切实地说出你想说的话。大到《七子之歌》,小到那句无名之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家国有殇,诗以言之;心有不忿,歌以言之。

冯唐的一首《春》,与“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何其相似,但是人们读起来依然会觉得“春风十里不如你”更加能够贴合自己的内心,这固然有阅读能力的关系,但是实际上,能够贴近平民生活的诗句才能够活下来,现代诗歌的生存活力较之古典诗歌有着明显的差异,此处可窥见一斑。

其三,人的情绪是需要合理导出的,你会看到很多人在情感爆发的时候选择唱歌,这是很好的一种途径来供人们调节心理,在我们的一生中,时时刻刻都穿插着这些不仔细难以发觉的诗歌,它也早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分不开,其地位如同油盐一般,能够为人们所需要,且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作用,才是现代诗歌所具有的意义。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浅见,如有不当,欢迎斧正,谢谢。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