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图片代表作品,你所在的城市代表性的地标是什么?
应“今日头条”的邀请,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阆中城市的地理位置与享有的美誉
我所在的城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阆中市(县级市),地处嘉陵江中上游。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建市,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殊荣;阆中既是川陕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红色文化之乡。
阆中城市可以说是推陈出新,特别是近40年来,其代表性的地标,年年都在建立中。
二、阆中城市地标的更迭
1、人民广场
40多年前,我是农村娃,年龄大概13岁左右,为想看一场电影,我与堂兄徒步15公里,从乡下农村来到阆中县城最热闹的人民广场电影院(大礼堂)看电影,那时候,县人民广场就是人们心中的地标。每一次进了城,都想用父母给的几角钱,买张电影票,到这里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
记得那个时候,人民广场是比较大的土坝子,中间只硬化了约1.5米宽的人行道,广场东侧是一个硬化了的灯光球场,三边砌有石梯步供人看球赛,南侧是县政府大院,西侧是居民住宅小区,北侧是电影院。
当时的阆中人民广场就是整个县城中心,也是县城开大会和人们文化、娱乐和体育赛事的地方;人民广场是阆中人为之骄傲的地标,作为那时阆中的城市中心、休闲中心,人民广场承载了阆中人太多的往事和童年的记忆。
2、阆中华光楼
阆中华光楼又称“古镇江楼”,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阆中古城现存的楼阁中,华光楼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又被称作"阆苑第一楼",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俗语云:“阆中有个华光楼,半截矗到天里头”。华光楼,根基稳固,文化积淀深厚,它横跨大东街南头,位于上、下华街之间,依临嘉陵江,正对南津关古渡。
清朝道光十九年毁于一场大火,现存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十年内乱幸免遭拆除,占地2亩,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华光楼除底层为石砌拱券外,以上三层为全木结构,屋面为琉璃筒瓦,上有仙人塑像、屋脊宝顶等,工艺极为考究,并具有地方特色。
华光楼建于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台基占地600平方米,南北向起拱形门洞,供行人通过;楼为三重檐歇山式盔状屋顶,盖翠绿色琉璃瓦,脊饰相当繁复,重脊套人、兽、鸱吻,正脊宝珠形顶高达3米,12个飞檐凌空,宝顶摩云;楼身通高36米,4柱直木,全系木结构,各层装花窗,并有回廊周匝;楼内有木梯可以层层攀沿,四周游廊挺出供人凭栏眺望;楼外左右,昔为商贾云集的闹市,金玉麟《夜登华光楼》诗云:“春城天不夜,人语市如潮。”这是当时阆中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
“嘉陵三千里,五城十二楼”,因各种历史原因,阆中古城只剩下华光楼唯一一座古楼,为了再现阆苑十二楼的风采,在华光楼内有能工巧匠制作的中天楼、凤凰楼、碧玉楼等古楼模型,以及内涵丰富的名人匾联。站在华光楼的北边,可俯瞰到保存完好的丹青城郭,在南边,可看到“嘉陵第一江山”的锦屏山风景区以及碧玉般的嘉陵江,是观赏远山近水的最佳去处。
3、阆中古城为“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2020年11月18日,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古城荣膺“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从2020年8月份开启投票活动以来,专家、学者、网友共同推荐了近千个成渝地区的文旅地标。在网络投票后,专家评审从文化内涵、旅游标识、艺术审美、创新创造、社会影响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给出综合评分,最终确定出“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榜单,其中包括阆中古城新地标。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主要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入选地标需要兼具自然与人文相融共生,推动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体现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
4、阆中新地标建筑——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作为四川县级市中,为数不多的本土大学,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已于2020年9月竣工投用。
该学院地处阆中市河溪街道,占地千余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总投资20多亿元,校区建设依山傍水、景校合一。
教学区、实训区、运动区、滨河休闲区等七大功能区布局科学、典雅别致;“阆苑仙境”“锦绣嘉陵”“梨园春秋”“樱花飞雪”等十大景观匠心独运,卓然惊艳。一所按4A级景区高标准打造的山水书院。
该院是一所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第一所以“文化旅游”命名的高职院校。
学院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6个专业及16个专业方向,致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文旅精英。
5、阆中新地标——水城塔
座落于城市新区水城旁的游乐广场上的阆中新地标——水城塔已于2020年12月开始亮灯。五颜六色的灯光,每晚亮起后,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阆中水城塔设计,聘请了国内知名顶级设计机构,携手50位行业顶级专家 设计而成!其中大部份拥有国内一线城市地标建筑设计经验。
6、阆中的公园
阆中曾经的公园,就是人民广场、西门河坝......只要是年龄大一点的阆中人,这些老地标的卡卡角角都能知道。
阆中锦屏山公园始建于明末清初,重建于1984年。逢年过节,都要到此,特别是我有了小孩后,更是喜欢带上孩子去锦屏山公园,对孩子来说,锦屏山公园就是她童年不可取代的回忆,现在长大了,虽不像童年那般向往,却也念念不忘童年在这个公园留下的值得回忆的地方,对我来说,由于近些年公园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环境更好、设施更全,有时还要去。
阆中是国家5A级风景旅游城市,拥有众多驰名中外的景点,锦屏山公园见证了阆中城市的发展,也是这个城市的缩影,陪着我们大多数阆中人从童年、少年步入青年和老年。
现在,阆中的滕王阁公园、白塔山公园、马哮溪公园、构溪河湿地公园、春节文化主题公园、阆中月半湾景区、城市内各大小公园......都成为阆中人经常去玩耍的地方;特别是春天,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每年有很多人去坐游船,带上帐篷和炊具到湿地公园去踏青、野餐。此外,阆中还有很多城市公园正在不断完善、建设中。而今的阆中人,如果要耍,是不愁找不到地方了。
阆中公园越来越多,每个公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随处可见的健身和运动设施及休闲区域,为市民提供了最佳的休闲娱乐场所,有效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阆中的旧地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更新或退出历史舞台,新地标和新时代也将带领阆中人民走向新的发展。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此文原创于2021年10月9日
古埃及十大建筑成就是什么?
古埃及十大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作品居然与玛雅文明有关
当我们谈论世界上最伟大和最长久的文化时,想到埃及是很自然的。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和亚洲西南角,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历史时期的一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年到四千年。考古学家从各个埃及遗址中找到证据证明当时正在建造的强大建筑物如何强大到足以让我们自豪地站在今天。
尼罗河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是许多人选择住在肥沃的河岸上的家园。这些人发展了农业艺术,学会了如何种植经济上可行的作物。尼罗河地区也是埃及多年来一直处于殖民统治之下的原因之一。
古埃及由许多朝代和王国控制。历史学家将其划分为三个王国,以便在描述每个王国之间的时期时有效地定义它们。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埃及历史财富的框架。古埃及历史悠久,有许多经久不衰的建筑作品。
埃及以其众多独特的纪念遗址而闻名,这些遗址吸引了数千名游客的兴趣。该建筑主要由阳光烘烤的泥砖和石灰石组成,增添了其独特的吸引力。这些材料制成的最着名的纪念碑在世界各地都是众所周知的金字塔,但这些并不是埃及唯一值得一看的建筑。这里有许多美丽迷人的景点,所有这些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以下列出埃及十大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结构,您必须了解并在有机会时参观:
1.吉萨大金字塔
吉萨大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埃及所有幸存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80年至2560年(第四王朝),没有任何有关其建造的证据,但有许多理论可以揭示其历史。考古学家认为,这座金字塔建在一座坟墓上,专门用于第四王朝的法老,名叫胡夫及其家人。用于建造金字塔的材料是花岗岩和石灰石。最初,它高146.7米,但随着天气条件和侵蚀,现在已减少到138.8米,长度为230米。金字塔有三个房间,包括国王的房间,女王的房间和一个被称为大画廊的大通道。在金字塔周围,有三个较小的金字塔被认为是为胡夫的妻子建造的。这座巨大的金字塔是用厚重的石块砌成的,这些石块一直重复堆叠到头部。它由皇家建筑师Hemiunu建造,技术工人用于建造而不是奴隶。据信这需要20年才能完成。
2.吉萨大狮身人面像
吉萨大狮身人面像是神话中的狮身人面像雕像。在埃及神话中,狮身人面像是一种具有狮子身体和人类头部的生物。考古学家认为它是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创建的,代表了第四王朝古王国的法老哈夫拉。大狮身人面像是一个巨石,后面是狮子形状,从各个层延伸到它的尾巴,人脸被认为是法老哈夫拉的人脸。这是一个巨大的结构,长240英尺(73米),高65英尺(20米),宽6米。仅结构的面部特征每个都是三英尺(1米)高,并且是从基岩中雕刻出来的。神话般的狮身人面像在埃及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食物循环的源泉,使其成为埃及历史上最古老,最受尊敬的建筑之一。人们还认为,这个结构是为了保护大金字塔而建造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被侵蚀了。
3.帝王谷
国王谷或国王之谷是一个山谷,据信是伟大的法老的埋葬地。金字塔最初只被用作国王的坟墓,但公元前1500年左右,这种做法也被改为埋葬着名的皇室成员。考古学家发现了63个墓葬和120多个房间,大小取决于埋在那里的人的突出程度。地下墓葬的墙壁上装饰着各种语言的涂鸦和描绘古埃及文化的象形文字。这里出土的最引人注目的陵墓是图坦卡蒙国王的陵墓。坟墓保存了图坦卡蒙的木乃伊以及其他由金和其他各种材料制成的珍贵文物。
4.卡纳克神庙
卡纳克神庙建于3000年。超过30位不同的国王为这座寺庙的建造做出了贡献。它的建造是在法老Senusret I统治时期在中国开始的,直到新王国出现才完成。这座寺庙是献给Theban部落的,以神阿蒙为头。卡纳克神庙是一个巨大的卡纳克神庙的一部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Amun-Ra区域,对公众开放,以及其他三个部分,Mutin区域,Montu区域和寺庙Amenhotep IV是私人的。寺庙的墙壁上刻有大型的象形文字和结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5.阿布辛贝神庙
阿布辛贝神庙是阿布辛贝的两座寺庙,由巨大的岩石雕刻而成。这些寺庙位于纳赛尔湖畔,建于公元前13世纪的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寺庙的外部有四个巨大的20米长的拉美西斯雕像加冕并坐在宝座上。寺庙的内部有各种巨大的雕像排列,并从入口到圣所的房间大小减少。在寺庙入口处还可以找到一些狒狒雕刻和人们崇拜。据说这座寺庙是由国王献给自己和他的女王奈费尔塔里。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四座雕像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自然侵蚀和天气条件的破坏。
6.门农巨像
位于卢克索西部的门农巨像是18世纪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的两座巨大雕像。由石英岩砂岩块组成的雕像是坐在他宝座上的法老雕像,旁边可以看到另外两个较小的雕像。雕像是他的母亲Mutemwiya和妻子提耶。这些数字长18米,创建于公元前1350年。一位着名的传说说,在北部雕像被部分摧毁后,剩下的下半部分被誉为唱歌。听到“Vocal Memnon”唱歌是运气的标志,碰巧听到它的人会有幸得到力量和好运。这个寓言增加了雕像的参观人数。
7.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位于尼罗河附近,是一座大型寺庙建筑群。这座寺庙建于公元前1400年左右,专门用于神阿蒙和“王权复兴”,因为许多埃及国王都在那里加冕。这座寺庙是用砂岩建造的,多年来据说是在各种统治者的统治下建造的。卢克索神庙以法老拉美西斯和其他巨型方尖碑的大型雕像而闻名。最初,有两个用相同高度和形状的石墨制成的方尖碑,但目前卢克索神庙中只有一个;另一个在巴黎,被称为卢克索方尖碑。
8.哈特谢普苏特神庙
哈特谢普苏特神庙(也称为Djeser-Djeseru)位于尼罗河河畔的Deir el-Bahari。该寺庙建于公元前1400年左右,在法老Maatkare Hatshepsut的统治下,致力于阿蒙和哈特谢普苏特。这是一个太平间的寺庙,一个致力于法老统治的寺庙,并在来世也尊敬他。哈特谢普苏特神庙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由一位女性法老建造的,从寺庙内部的雕塑可以看出。这个埃及建筑的例子在法老的建构和代表中是非常规的。
9. Djoser金字塔
10. Sneferu金字塔
Sneferu金字塔或更常见的弯曲金字塔位于Dahshur,靠近首都开罗。金字塔是由公元前2600年旧王国的法老Sneferu建造的。它的名字来自它看起来弯曲的形状。它的高度为104.74米,顶部角度较浅。由抛光石灰石建造的光滑表面仍然完好无损,但它的形状似乎表明金字塔如果按原计划以更陡的角度制造,可能会遭受坍塌。人们还认为,由于法老Senferu的死亡越来越近,建造者采用了较浅的角度来加速建筑。
埃及的建筑是该国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因为没有其他地方是许多金字塔和不同寻常的建筑的所在地。在这些伟大的建筑物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古埃及人对他们的文化和君主的庆祝。致力于法老及其陵墓的结构数量描绘了他们对来世的坚定信念,这些空灵和非传统的建筑体现了古埃及文明的美丽和神秘。
有什么个人写真姿势大全?
拍个人写真时,有哪些姿势拍起来更好看,更高级?
尽管剪刀手老少咸宜,但,也仅限于老少咸宜而已。作为摄影爱好者,不但要做到自己拍照不用剪刀手,还要做到给别人拍照时也不用剪刀手,那……用什么手?呃,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本文就教大家在拍照时用什么样的姿势拍,才能出大片,成为杂志封面明星的样子!强烈建议收藏待用,万一有女票/男票呢?(文末还有大量姿势合集图)自然放松,不要看镜头拍照时,没有人规定你一定要看镜头的,保持放松,自然随意,视线也不一定要放在镜头上,放在诗和远方更有味道。像这张↓撑起高领衫,视线放前方脚下↓,很文艺有木有?回眸,看向摄影师的肩,就是女神范↓侧头,不看摄影师,就是完美的侧脸杀↓蹲在地上,抬头看镜头,记得让眼神柔和一些↓也可以俯视镜头,眯着眼表达你对摄影师的不屑与抗拒↓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大,眼神不够明亮,那就闭着做个慵懒表情吧↓,如果把手指放到唇边,还很魅惑呢!直视镜头时,多借助道具如果你非要看镜头,不妨借助一些道具,顺手把物品往脸上凑,遮住一部分就能拍出新鲜感。当然了,还能遮住自己不好看的部分。把随手拾起的黄叶遮住一只眼睛,就比呆愣地盯着摄影师要带感↓帽子、树叶也可以↓,可以用手拿,也可以用嘴咬。那个,橘子也行,还能拍出你骨子里暗藏的幽默感↓实在不想露脸,就找一束花把脸遮住吧!有时候,犹抱琵琶半遮面对别人更有吸引力↓找光影无光影,不摄影。有了光影,普通人也能拍出时尚感。像这张↓,站到植物下,让斑驳的树影落在脸上,五官顿时变得深邃立体,整体氛围更是满分。也可以藏在树丛里,让灌木和花朵环绕你的脸庞,光影有了,层次也有了↓找框架框架构图是摄影常用的构图方法,所以,如果你不会摆姿势,就干脆坐在窗台上,让摄影师自由发挥吧↓或者直接对着落地玻璃窗,手扶玻璃,让自然光打在你的半边脸上↓找反光的一切物品镜像构图很普遍,找到反光的镜子、玻璃……很容易就拍出大片↓保持动势,不呆板再回看以上作品,你很容易就能总结出拍照时的核心点就是:保,持,动,势!而保持动势,一是指肢体动作,二是指歪脑袋。——肢体动作尽量大开大合:尽量多做大开大合的动作,可以增加照片张力↓即使一动不动,也要挺胸收腹凸显身体曲线↓——歪脑袋或伸脑袋:让脑袋朝肩膀的一边歪↓,左肩右肩都可以,只要不要正中间。拍侧面时,让脑袋抬起,或朝下↓总之不要干站着和摄影师大眼瞪小眼,那样容易沦为单调无聊的游客照。小秘籍如果你不是模特,只想摆个好POSE让自己拍得好看一点,送几个秘籍给你,速度MARK!►站立时倾斜重心可以突出身体曲线►踮脚尖、绷直脚背,显腿长►侧身、叉腰、遮挡,能显瘦►拍侧脸或用道具遮脸,显脸小►挺胸收腹,凸显曲线►头向前伸可以消除双下巴最后,知道你们懒得记,那就直接把女生和男生拍照姿势图放上来,实在不懂得摆姿势,就依葫芦画瓢吧,哈哈!以上就是摄叔总结的拍照时摆姿势的几个技巧,相信你看后会有所收获。(注: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以国外网站为主,文字为答主原创)。觉得有用的话,给个赞呗!你听过最好听的建筑名是什么?
鼓楼尚街。
“鼓楼尚街”是我给宁夏一条街道取的名字,是一群建筑的名字,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名字。
2012年,宁夏改造一条街道,向全社会征公开集街道名,第一名可获得1万元奖金。
我想了想便给他们投了稿:“鼓楼尚街”。
过了些天,我接到主办方打来的电话:“祝贺你!你的作品获得优秀奖,获得奖金500元。”
我想知道第一名取的什么名,便问道:“请问第一名取的什么名字呢?”
“第一名取的名字跟你取的名字一样,也是‘鼓楼尚街’。”
我的脑袋有点儿蒙圈儿:"一样?那他怎么是第一名,我怎么是优秀奖呢?”
“因为他比你早一天投稿。这一点我们已经在网上公示了,你可以查看一下。”
我上网一看,网上是这么解释的:
“根据本公司案名征集活动规则,刘淑云与石磊提交案名《鼓楼尚街》相同,但刘淑云提交时间比石磊早一天,故刘淑云获得一等奖,石磊获得优秀奖。”截图如下:
这么巧的事儿居然让我给赶上了!我晕!晕天晕地晕早晚!
各位看官,你们是否也被晕过?是否有过与我类似的经历呢?
在此以前,我也获得过一些奖,比如:
这是我获得的旅游风景线宣传口号奖,奖金1000元。
2011年,我写的“大渡天下,大美新城”获得十佳“推介语”奖、奖金1000元。
2012年,我写的“扬帆三亚,成就梦想”获得沃尔沃世界帆船赛主题口号奖,奖金2000元。
2012年,我写的“离你更近,助你更远”获得湖北荆门农商行年度广告语奖,奖金1000元。
2011年,我获得了中国重庆首届百名艺术家诗文摄影大赛摄影类入围奖,奖金200元。
2011年,我获得中国重庆首届百名艺术家诗文摄影大赛诗文类优秀奖,奖金500元。
由于年代久远,还有一些获奖证书不知所踪,无法找寻。
2012年以后,也就是“鼓楼尚街”事件之后,我便没再参加此类征集活动。
各位看官,你们能谈谈你们类似的经历么?
“鼓楼尚街”是我给宁夏的一条街道取的名字,是一群建筑的名字,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名字。
你听过的最好听的建筑物名字是什么呢?
什么是建筑艺术?
(一)从希腊神庙到悉尼歌剧院——建筑如何变成伟大的艺术?
公元前450年的古希腊,坐落在帕那塞斯山山脚坡地上的德尔斐神庙是最为神圣的地方之一——阿波罗神和9位激发了艺术家灵感的缪斯神的栖居之所。
希腊人喜欢在夜晚聚集在宫殿里讲着这些故事,渐渐地,讲希腊语的人从各个地方来到这些特殊的宫殿求神谕,这座神庙开始让人产生其他更为遥远的联想,变成了一个朝圣之地。
这里本没有城市,却逐渐在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景中建起来精美的庙宇宫殿,和一些在艺术上很成熟的建筑、优雅的雕像和附属于神庙的娱乐性建筑,如露天体育场,剧场等,形成了繁华的城邦。
这些建筑群本身就是献祭之物,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标出地球的中心,为神秘的神谕传达者提供住所,保证来自各个城邦的祭品的安全,为来访者和祭司提供住所,并开展体育运动和上演戏剧使他们得到娱乐——一座神庙就由此成为一座城市,甚至世界的中心。
1957年的悉尼,丹麦建筑师约翰·伍重以一些潦草但却优雅的草图赢得了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委托。然而他却不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于是他对设计方案作了重大修改,使得这项工程从造价很高,变成难以为继,工程一拖再拖。
在经历了解雇设计师另寻他人,筹措新资金等多重磨难后,这座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花费惊人的庞然大物不仅能够满足歌剧院的使用功能,更变成了整个澳大利亚的象征。
这就是这本充满大量精致手绘图片的入门书《建筑的故事》精彩之处——想要借简练精要地介绍建筑的基本构成,各个时期建筑风格的特色样式,传达给我们的重要信息之一:
本是实用性为主的庇护所,何以变成伟大的艺术——
文化的影响力在这里起了作用。
和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瑟农庙(Parthenon)一样,北京的坛,庙,宫,殿,这些能屹立多年留存下来的古建筑珍宝,虽然原本的实际功用已经完全失去,但是仍然保留着他们纯粹的艺术文化价值,会永远继续着享受荣誉的。
建筑的艺术价值,虽然可以脱离实用性存在,它却绝对不能脱离坚稳合理的结构原则而独立的。
林徽因曾经说过,“美的权衡比例,美观上的多少特征,全是人的理智技巧,在物理的限制之下,合理地解决了结构上所发生的种种问题的自然结果。人工制造和天然趋势调和至某程度,便是美术的基本,设施雕饰于必需的结构部分,是锦上添花;勉强结构纯为装饰部分,是画蛇添足,足为美术之玷。”
(二)西方建筑之美的四大规则
这本《建筑的故事》认真从细节分析了世界上多个著名建筑的特点,从而可以让普通人更深刻地理解西方建筑之美的规则:
1.秩序
人造之美不同于自然天成的地方,就在于井然有序,令人心生愉悦的秩序感,传递出简洁的几何之美和干脆利落不复杂的情绪。
不同的希腊神庙里的古典柱式都遵循着各自精密的数学比例,每一种柱式都有自己的讲究:设计爱奥尼亚柱式时,只有将楣、中楣和檐口设计为整个柱身高度的五分之一,其结果才会令人愉悦;而希腊古典柱式里最精致的科林斯柱式,柱头的高度须得跟柱身最低点的宽度相等才行。
2.平衡
只要建筑师能巧妙地调停任何种类的极端,包括旧与新,自然与人工,奢华与素朴以及阳刚与阴柔,就极有可能创造出美来。
意大利建筑大师安德烈亚·帕拉弟奥著名的作品之一,意大利维琴察的圆厅别墅,就是运用数学让局部和整体达到平衡的最佳例子——建筑的美不在于繁复的装饰,而是在于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掌握了这一点,简单的建筑也会很美。
如必须要懂的室内规范,房间的高度至少应当跟宽度相等,房间的长度与各边的正确比例应为一比一,二比三,三比四,而厅堂应该置于一个中轴之上,两翼的房间则要完全对称。
3.优雅
我们从一幢建筑作品中感受到的美的印象,不仅仅在建筑完成其抵抗的职能——容纳、跨越、遮挡——时体现的力度,更重要的是实用的同时,还兼顾表现出极致的优美和经济。
帕拉弟奥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负担起昂贵的雕饰,所以想创造出简洁的美,让所有人都负担的起,于是在政府的邀请下,他用简单的几何理念——内圆外方,辅以粗糙廉价的石材和木头,创造出他人生中最享誉世界的一座作品——简单纯粹,就是最完美的。
在那个还不相信理论的时代,他更希望这种设计理念可以传播给不能亲自来观察了解维琴察的人,所以他煞费苦心,呕心沥血绘成整整四卷书的图纸《建筑四书》,远播欧洲各国——让更多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美。
当谦建筑和设计师谦逊地并不试图因其克服的困难而引起关注时,它就具有了这种优雅的品质。
4.协调
著名美国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作为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人,就格外强调:一定要遵循协调的原则。
“高层建筑最主要的特征即它是高耸的,它的每一寸都必须是骄傲的、凌空的,以纯然的狂喜高耸入云,所以从头到脚它都应该是个整体,没有一根不和谐的线条。”
不出几年,他的建议就在纽约与芝加哥那些林立的地标性摩天大楼身上得到圆满的实现,也确实为这些超级城市的形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绵延千年的文化——中式建筑含蓄持久的东方美所遭受的冲击和挑战
《建筑的故事》一路从世界丰富的建筑群,讲到中国建筑史上的人类文明的奇迹。而提到中国建筑,就不得不提到为保护中国古建筑而奔走一生的著名女建筑师林徽因。
在她看来,中国建筑,不容疑义,包含好建筑应该有的三种要素。
1.实用:因地制宜,符合民生习惯。
2.坚固:不违背其主要材料之合理的结构原则,在寻常环境之下,理应屹立不倒。
3.美观:具有合理的权衡。呈现稳重,舒适,自然的外表,更要诚实地呈露全部及部分的功用,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勉强堆砌。
以上三点,其实和西方建筑的美的原则是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发展多年,西式现代建筑依然可圈可点;可是提起经典的中式建筑,我们能想起的还是那是屹立千年的文物,比如紫禁城,五台山佛光寺。我们的城市里更多的是地标建筑,都是由中外建筑师受西方建筑理念影响下的作品。
西式建筑有其优越先进性,美则美矣,但我们几千年建筑史流传下来的民族性和智慧结晶哪里去了?
早在二十世纪,林徽因就曾一针见血地提出,在木或砖或石的建筑方面,古代的工程师和建筑师们也发挥了高度的创造性。在陵墓建筑,防御工程,桥梁工程和水利工程上都有震惊世界的伟大创造。
随着国际化接轨,我们渴望创造出“国际风格”的建筑无可厚非,毕竟很多方面确实需要与时俱进,但这不代表赋予建筑以民族特性是荒唐可笑落伍的。
中国古代的匠师们善于在自己的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地吸收外来的影响,丰富了自己,但本质上中国建筑几千年来都保持着一致、一贯、明确的民族特性。千余年来分布全国的佛教建筑和回教建筑最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
变的应该是技术,材料,结构,不变的是本质的民族性。
林徽因还说过,“建筑是全世界的语言,当你踏上一块陌生的国土的时候,也许首先和你对话的,是这块土地上的建筑。它会以一个民族所特有的风格,向你讲述这个民族的历史,讲述这个国家所特有的美的精神,它比写在史书上的形象更真实,更具有文化内涵,带着爱的情感,走进你的心灵。”
我们热爱旅行,不就是喜欢看看“与己不同”的外面的世界吗?
如果从地域特色不再,我们从最明显的建筑中都分不清他方和故乡的差别,又有什么意义?
大楼林立一模一样的北京,纽约,悉尼,里约热内卢,这样的标准化复制真的好吗?
所以——
(四)建筑作为艺术的活力,关键来源于抓住精髓,有传承性的创新
在这个过于理性的时代里,真正的建筑大师,确实试图从基本原理出发重新创造建筑的形式,试图找到一种反映新生活的新的设计方式和建造方式。
安藤忠雄,被誉为“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从没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毫无学历背景,从拳击手跨界到建筑师。二十岁开始环游日本和欧洲,在东西两大文明辗转学习,不断接受两种文明的碰撞。
他的“教堂三部曲”看起来如此特立独行,神来一笔,前无古人;
但安藤充分运用西方建筑中提倡的现代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去颠覆西方强调的实用性理念;
他借用由千利休“和敬清寂”开启的东方日式审美里很重要的“侘寂”美学体验,坚持用钢筋水泥,创造出浑然天成,长在自然中的建筑,让混泥土中绽放了永恒,让冰冷的建筑充满诗意和禅意,唤起人心中,对自然的所有美好畅想。
从未停止过对建筑思考的安藤,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 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让世人为之惊艳惊叹。这才是一以贯之坚持本质里的民族性的有传承的创新。
千利休借月亮的倒影完成茶作
反观中国建筑的美,虽然已被世界无条件地认可,但是在现今的传承中依然有不小的误解:
走了一刀切地崇尚西式,摈弃所有的另一个极端:
肤浅地追求“形似”,而生产出不伦不类贻笑大方的丑建筑——
中国建筑的美,绝不是披挂在外表形式上,简单色彩和雕饰,特殊之式样就能展现,而是深藏产生这美观的结构的基本原则里。
普利策奖得主,英国著名建筑师帕特里克·狄龙,也就是这本《建筑的故事》的作者,是这样写道:
“只要能读懂建筑的故事,就能读懂我们人类从哪来,又将到哪里去。”
建筑从一门技术,转化为文化艺术,依然是个需要在苛刻的物理限制之下,踏实诚恳突破限制的创作挑战。它通过实用性,归属感和美,让人们产生幸福感。
人类由使两根直柱架一根横楣稳立在地平上起,到斜撑木质框架,到砖砌石砌,至建成重楼层塔,一方面是工程科学的进步,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审美的创新和对多样性创作的包容。
横跨了这大开本书籍整整6页的年代表里的每个有故事的建筑,都在无言地诉说:
审美和创新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切不可本末倒置,讨好设计而丧失根本;享受技术便捷的同时,更不能偷懒,放弃对美的追求,轻易对外来冲击妥协。
从建筑的故事上我们看的到艺术的美好,看的到中西文化的碰撞,看的到时代变迁的历史进程,看的到骄傲和无奈,更应该看的到自己。
构思出唯美的风光摄影作品?
平行线和相交线在画面构图中,都是分割画面的线条。在摄影实践中,运用得当就会提高作品的质量,运用不当就会让作品成为废品。
第一,平行线一般指水平线。基本要求是水平的平行线要与地平线的平行度保持一致。比如,前景是水面的风光片,水陆相交线应与地平线保持平行。平行线也有另外的形式,比如竖平行线,竖平行线是与地平线垂直的线,构图时要与建筑物或者其他竖直的参照物保持竖平行。再比如视觉上的菱形平行线,所有的平行线都是斜的。在构图时,要保持平行线之间的平行和秩序性,根据拍摄场景,确定线条少的简单构图,还是线条多的复杂构图。
第二,相交线有少量相交线和多个相交线之分。在构图上,少量相交线和多个相交线的优劣都存在。但是,最基本的一点要求也是秩序性。画面有了秩序感,看上去就平衡、稳定。多个相交线的存在,如果没有秩序性,画面就凌乱,主题和主体无法突出。
第三,在某些场景,不要过于苛求水平或相交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打破常规,往往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