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作者的代表作品,十元燕子的作者?
燕子的作者叫郑振铎,字西谛,笔名有郭源新,落雪,ct等。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
燕子的作者有什么名人名言?
《燕子》是近现代文人席慕容所创作的一篇散文。
名言: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的,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而你,你一定会来。—— 席慕容
燕子是春天的音符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全文依次描绘了燕子的外形以及燕子在春天从南方飞往北方的景象,并具体描绘了燕子在天空中飞翔、在湖面上嬉戏、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从而表现了诗人对燕子和春天的喜爱之情。
《燕子》的作者是郑振择。郑振择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郑振择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家庭的故事》、《短剑集》、《短剑集》、《短剑集》等、译著《沙宁》、《血痕》、《灰色马》、《飞鸟集》等。郑振择毕生从事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和考古研究。
哈萨克斯坦民歌燕子解析?
这首歌是由哈萨克斯坦音乐家阿合麦特,居拜谱写于四十年代,歌词主要表达了哈萨克青年对仰慕的姑娘的思念与赞美,我在哈萨克斯坦生活过, 国民素质低下没错但还是要爱国,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不论民族都要热爱她。
建安文学最杰出代表人物是哪几位?
问题:"建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哪几位?…"
《建安七子》指汉末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的合称。
魏文帝曹丕(曹操次子,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在《典论:论文》中,曾经将此七人并举,始有"七子"之名。因主要活动于建安时期,所以后世称之为"建安七子"。(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
本来,此一时期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但是在中国文学思潮、流派及其并称中均把汉、魏间的诗人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另列为"三曹",故,谈到"建安文学",准确的说应该是指"建安七子"便是。(因此七人同居邺中〈今河南安阳北〉,所以又称:"邺中七子。")
建安七子,均能文善诗,所作诗文,虽在艺术风格上各有特点切不尽相同,但是因为他们共同经历了汉末的动乱及离苦生活,多于叙述丧乱及感叹身世中,却是吐露了建功立业的报负。
△谈及"建安七子”,首当其冲且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孔融了。
没错,就是那个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里,四岁就知道让梨的小子!《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即是说的他了。
孔融(153~208) 字文举。鲁郡(今山东曲阜)人。汉末文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二十世孙。汉末文学家。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后归曹操,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职。
孔融直言敢谏,因触怒曹操被杀。为人恃才负气,能诗而以文胜。其文锋利简洁流畅,既有豪迈之气,也多讥嘲之辞。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把孔融与王粲等相提并论,说其"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加上其祖上太过显赫,故被列为"建安七子"之首。
△王粲(177~217) 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汉末文学家。其时,在"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应为最高。
王粲先依刘表,未被重用,后为曹操幕僚,官累至侍中。他年轻时即有才名,深得前辈学者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的赏识,。
王粲以博闻多识著称,尤以诗、赋见长。其诗语言刚健,词气慷慨。
如其《七哀诗》。"七哀"本为乐府古题,王粲以此为题共作诗六首,今存三首。其中《西京乱无象》如下: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被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其中记述献帝初平三年,关中一带人民遭受董卓部将李傕等纵兵摧残,流徙死亡的惨象,控诉了这些"豺虎"的罪行。
其余两首抒发作者对于离乱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的兵役制度的腐败,以及边地人民的苦难。其表达的感情深刻沉痛,语言朴素明白。
王粲作有《登楼赋》,主要抒写其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因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的思乡、怀国之情及怀才不遇之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我国古代抒情小赋名篇之一。
△陈琳(?~217) 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汉末文学家。初从袁绍,后随袁尚,被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徏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同为建安七子的刘桢、应玚、徐干等,因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所草书檄甚多。其诗作反存四篇,其《饮马长城窟行》写人民徭役之苦,真实生动。
注:《饮马长城窟行》为乐府《瑟调曲》名。长城旁有水窟,可以饮马,故名。后代文人拟作的很多,尤以陈琳的这一首较为有名。
△徐 干(171~218) 字伟长。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县西)人。汉末文学家、思想家。官至五官中郎将文学。以诗、辞赋、政论著称。代表作有《中论》、《答刘桢》、《玄猿赋》等。
其《中论》认为:"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
△刘桢(?~217)字公幹。东平(今山东)人。汉末文学家。为曹操丞相掾属。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后人也有以他和曹植并举,称为"曹刘"。但其作品流传很少,内容多为酬答亲朋,抒写个人抱负。
△阮瑀(约165~212) 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汉末文学家。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擅长诗作,善作书檄。其作品留存很少,《驾出北郭门行》较为有名。该诗作借作者与孤儿问答,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制度下的家庭矛盾,表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及对受害儿童的同情。
△应玚(?~217) 字德琏。汝南(今河南汝南)人。汉末文学家。官五官中郎将文学。曹丕称其才学足以著书。(其为东汉学者应劭从子。其弟应璩,三国时期文学家)
编者注:建安七子有数人均亡于汉末的那场瘟疫,等有时间就此题材写一篇,敬请关注。
配图及部分资料源于网络,如侵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