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代表作品

但若说清代的现实主义诗人,整个清代或许就只有冯敏昌、赵执信、李于阳以及女诗人倪瑞璇等几人,她是清代著名的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女诗人”没有一个君王是真正靠仁义来统治天下的贤德之主,竟然能写如此忧国忧民的诗词“法国国王的情妇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清代现实主义诗人都有哪些?

清代的诗人有很多,比如,曹雪芹、顾嗣立、纳兰性德、姚天健、郑板桥,秋瑾,袁枚、叶璧华、龚自珍,查慎行、黄宝阁等等,但若说清代的现实主义诗人,那还真没有几个。

所谓“现实主义诗人”,就是创作中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的诗人,那么,整个清代或许就只有冯敏昌、赵执信、李于阳以及女诗人倪瑞璇等几人。现在我们分别了解一下他们几个:

1、赵执信

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清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主要作品有:”秋暮吟望"、"氓入城行"等。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作品《秋暮吟望》: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2、冯敏昌

字伯求,号“鱼山”。清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曾为乾隆进士、翰林编修、户部主事、诰授奉政大夫等职务。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作品《登岣嵝峰作》:

衡峰首回雁,临江初不高。岣嵝特骞鹏,峨峨插云涛。

兹岳信神奇,兹峰益雄惊。崔巍切云冠,奋迅腾溟鳌。

还疑金铜仙,摩天出蟠桃。其下干青莲,跗萼相周遭。

栝柏斧不尽,云雷数来鏖。未论祝融尊,且放兹峰豪。

繄昔怀襄时,洪波莽天滔。神禹伤父功,血马登山号。

日照绣衣梦,霞开金简韬。地络已得要,天紫兹告劳。

奇文秘龙鸾,光气惊猿猱。昌黎昔穷搜,先笑后号咷。

历本谁窃摹,千钧延一毫。兹来叹冥茫,祇拟欢游遨。

凌峰采石药,触兴歌诗骚。绝顶还一登,八极直翔翱。

松风吹我行,天籁纷嘈嘈。既已辞樊笼,何用餔糟。

字占亭,号即园。清代昆明现实主义诗人,是清代嘉庆间云南著名诗人之一,与昆明戴絅孙、戴淳、杨国翰、楚雄池生春并称为“昆华五子”,并且其是“五华五子”之首。其著作有《苍华诗文策》、《外集》、《诗话》、《诗余》、《偶编》等。

字玉英,清宿迁女史。她是清代著名的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女诗人,生于圣祖康熙壬午四十一年,于世宗雍正辛亥九年去世,存年仅三十。

说起倪瑞璇,她出身于书香门第,不仅能写诗作画,还通晓音律,是一位不多见的才女。据说,她7岁学古文,8岁会作诗,9岁读五子书,长大后一些著名的论著、诗文,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和史传杂记等等她几乎无不精通。一生著有诸多诗作,著名的一些都在《箧存诗稿》里面,后来后人整理出来的“倪诗”约有259首。

最让人赞叹的是,倪瑞璇在17岁的时候,就写了《过兴龙寺有感》,在这首诗篇里有"自从秦与汉,几经王与帝,功业杂霸多,岂果关仁义?“的诗句,她深刻地指出,从秦始皇到明朝的历代帝王之中,没有一个君王是真正靠仁义来统治天下的贤德之主。在诗中,她还以明朝覆灭为例,指出:“大厦欲将倾,数传得错嗣,奸相忘封疆,权贵与罗织,安然一金汤,遂被诸公弃“,告诉人们如此大好河山,竟然是被昏君、奸臣白白的给断送了,实在令人叹惜。而且,写这些诗句的时候,她却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竟然能写如此忧国忧民的诗词,实在是难得!

法国国王的情妇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

法国国王的情妇史,充斥着法国的宫廷史,似乎很难找到没有情妇的法国国王。国王的情妇们,还获得官方承认,并且有排名,称官方第一情妇,官方第二情妇等等。王后和情妇们和平相处的故事,在法国宫廷史上并不鲜见。有的王后,因为继承人的关系,还主动替国王挑选情妇。

国王要与王后离异不是一件易事,但要扔掉一名情妇,无论曾经多么宠爱,都易如反掌。因为古代欧洲王室之间的联姻,大多基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考虑,如果离异,除了可能引发战争,还必须获得教皇的批准。而天主教,是不允许离婚的。从法律上,情妇地位远不如王后,情妇所生的孩子可以任高官,可以极为富有,但不能继承王位。

但是,法国历史上,也不乏鸠占鹊巢的例子。最著名的法国国王的情妇,多的不说,只讲两个,一个是亨利二世的情妇黛安娜,另一个是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亨利二世一生有多个情妇,其中他最爱、直至他被刺穿脑袋死去时与他相伴了足足25年的,是大他21岁的黛安娜·普瓦捷。

黛安娜曾是亨利母亲的侍女长。母亲去世后,一直是黛安娜照顾亨利和他哥哥。亨利的父亲为了扩张势力,也为了讨好教皇,安排了他与美第奇家族的凯瑟琳联姻。凯瑟琳又矮又丑,不善风情,而黛安娜却高挑美貌,精通音乐、多种语言、舞蹈和谈话艺术,酷爱打猎和各项运动,风情万种。

亨利和凯瑟琳结婚时,都只有14岁,他连碰都不碰一下凯瑟琳,反而成天和黛安娜在一起。成为国王后,他更是只带着黛安娜出双入对,公开场合毫不避嫌地拥抱、亲吻。国王坚持他的用具必须系上绣有黛安娜名字的缎带,而不是王后的。是黛安娜而不是凯瑟琳,以女主人的身份,陪伴亨利二世出席所有官方典礼。

亨利二世还授权黛安娜代自己处理事务,回复信件。有时,他们俩人甚至在一些官方文件中联合署名为“亨利黛安”。 他将黛安娜的像雕在法军的大炮上,法兰西诸多皇家城堡里,到处是黛安娜的肖像。他取下法国王冠上的宝石,专为黛安娜重新打制,还将著名的舍农索城堡赐给她,不顾那是王后凯瑟琳一心想要得到之物。

黛安娜在宫廷中的地位如此显赫,以致教皇保罗三世送给凯瑟琳皇后一朵金玫瑰时,也不忘送黛安娜一串绝美的珍珠项链。但是,无论国王多么宠她,黛安娜心知肚明自己永远也当不了王后。所以,黛安娜在尽享国王宠爱的同时,也不吝帮助凯瑟琳。为了确保亨利二世能够诞下子嗣,黛安娜要求国王定期与凯瑟琳同房。

她还传授凯瑟琳房事技巧,替凯瑟琳寻访受孕秘方。所以,国王夫妇后来产下了10个孩子,活到成年的也有7个。亨利二世死后,凯瑟琳将国王送给黛安娜的舍农索城堡收回,买下肖蒙城堡给她居住。64岁时,黛安娜骑马摔了下来,从此未能完全康复。两年后她死在肖蒙城堡。

路易十五的众多情妇中,最著名的是蓬巴杜夫人和前妓女巴莉夫人。蓬巴杜夫人十分有心机。她打听到路易十五的喜好,每天穿着国王喜欢的衣服,坐着国王喜欢的颜色的马车,在国王打猎必经之路上徘徊。蓬巴杜夫人是“巴黎最美丽的女人”的美誉,早已传遍了法国宫廷,好色猎艳的国王,不可能不知道。

就这样,蓬巴杜夫人很快成为国王的新宠。这位夫人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只花了一个夏天,便学会了如何像一位贵妇人那样走路和说话,而且还掌握了王宫特别是国王的生活戒律,路易十五对她的转变极感自豪。

同样和黛安娜一样,蓬巴杜夫人深知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王后,所以给了王后很大的帮助。她说服国王替王后还清了赌债,并对王后原本寒酸又失修的寝宫装饰一新。即使在她容颜不再,路易十五又另寻他人来满足欲望的时候,蓬帕杜夫人依然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力与威望。

蓬帕杜夫人也是法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国王情妇。去世前的将近20年里,她作为法国的实际王后统治着整个国家,将法国推进了灾难深重的“七年战争”,客观上使路易十五成为了法国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另一方面,她对法国文化和艺术的贡献,又是其他国王情妇不能比拟的。

为何大家对村上春树等日本作家好感很高?

日本文学是具有自己独特魅力的,而中国人对于日本文学的接受,除去儒家文化圈的认同外,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文化对于国内的巨大影响也涵盖其中。中国近现代文学少不了日本文学的背影,如鲁迅、郁达夫、郭沫若等一大批文人受到日本文化的左右。这种借鉴是对于欧美文化与儒家文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二十世纪初,日本虽然经历了明治维新,带来了明显的变化,政治、经济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但日本文学的发展仍然相对缓慢,文学的现代化整体进程滞后。江户时期的文学观念和文学价值仍然处于主流,当时文学界的主流创作还是町人运作和武士运作。

在这两大主流创作之中,町人运作主要就是平民文学,并不过分强调文学启蒙的作用 ; 而武士运作则是当时的上流文学,从入学理念上就比较重视。注重德育功能,以实用性和功利性为主要目的。整个二十世纪,日本文学经历了诸多变迁。同时,也出现了新诗、剧等全新载体,一大批代表作家纷纷涌现,大大促进了文学作品的创作,现代文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明治维新对日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日本文学也呈现出了双重特征 : 既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又有着一定的先进性。可以说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此时的日本文化发展处于多方冲突之中,尤其是传统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和现代文学之间。

明治维新后,并没有彻底扫除传统的封建观念,江户时代的价值观念仍处于主导地位。在文学发展创作之中,町人运作和武士运作仍是两大主流。此时文学尚无新文学的精神及观念。为了实现文学观念的转变,一些文学先驱以文学为阵地,对江户时代文学中残留的阴霾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否定。一些文学创作者通过取长补短,通过引进西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手法极大地丰富了日本文学创造,文化发展迎来了新的曙光,这无疑为文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纵观整个二十世纪的日本文学史,不难发现仍然是以自我建立和追求人性解放为中心。这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之后,随着现代自我价值和人文精神的萌芽发展,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也由此开始。特别是在强烈的封建资本主义革命社会束缚下,更加促进了近代日本的自我发展,这种结构导致了自我认同的缺乏、封闭。自我表达缺乏独立性,导致发展很不全面。

这一时期,日本文学发展十分矛盾,处于自我绝望和自我确立的过程中,以表达自我为中心,通常将自我问题看成是一种社会关系。比如这时期的代表作家夏目漱石在《我是猫》中,就试图探讨主体意识和人性解放。但这一时期,文学领域都普遍存在着自身人格缺陷,这种人格缺陷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种自我悲剧在日本文学中并不仅仅表现为他个人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写照。

20 世纪上半叶,日本现代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如新兴艺术流派、新感觉派和东正教艺术流派,分别在日本文坛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贬低了“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的价值取向。更关注自身与社会的内在关系,为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川端康成在日本文坛上颇有影响,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通过绝对的情感和主张来观察现实,反映社会的扭曲和异化。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达到巅峰,对外发动了侵略战争,文学领域的自我主张被军国主义彻底抹去,随之被抹去的还有文学作品里的自我,可以说,这时期的文学领域几乎成为真空。战争结束后,日本文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一些文学创作者呼唤建立新文学,也更加注重人与自由。

20 世纪下半叶," 性与爱 " 在文学中受到较大的冲击,当局对这一类文学作品严格限制,这也引发了文艺界对艺术的思索。

纵观整个 20 世纪的日本文学史,可以说在通向现代文学的道路上,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间纷纷扰扰,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痕。相反,二者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哪一种流派,都是在继承优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大胆创新,才独辟蹊径,开辟出了一条条新文学道路,促进了日本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有哪些书籍能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

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当今教育的趋势。我们不能成为只有知识而没有文化的人。

1.从2000年开始,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发起,联合了本校和一些兄弟院校的老师,经过广泛的调查,并征求许多院校通识课主讲教师的意见,提出要策划一套大型的多学科的青年普及读物,同时又是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这项建议得到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的支持,并由他牵头,组成了一个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有相当影响力的编审委员会,有效地联合了许多重点大学,协力同心编纂了一套多学科的、达100种、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改书系自200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至今,已陆续多次再版。线上京东、天猫、当当上面和线下新华书店都有销售。

2.中华书局自2012年始,出版发行的《国民阅读经典》系列。该书系一百部,分辑出版。

能入选此系列的书籍都是古今中外人文社科领域的名著。

世界的眼光、历史的观点和中国的根基,是中华书局编选这套丛书的三个基本的立足点。其次,入选的经典,不是指某时某地某一专业领域之内的重要著作,而是指历经岁月的淘洗、汇聚人类最重要的精神创造和知识积累的基础名著,都是人人应读、必读和常读的名著。最后,入选的经典,是中华书局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尽量选择最好的版本,选择最好的注本或译本。

此套书,也是线上线下都有销售。

3.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大家小书》系列丛书。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该系列书,每部基本都在十万字左右。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这套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是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这套书,一是选择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二是把一些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的著作编纂出版。人文科学的书籍有许多都是常读常新,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也有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的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书海漫漫,兴趣为伴!

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简答?

1.19世纪后期流行的,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流派。再现自然,就是真实地而不是典型化地描写日常生活。

2.强调客观性。作家不是道德家,不要作任何价值评判,而是解剖家。

3.突出的科学性。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4.要求描写达到一种科学性的精确,认为创作就是一种实验的过程。

意识流究竟有什么样的艺术特征?

“意识流”本来是心理学术语,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1842—1910),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意识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处于永远的流动状态中,所以称之为“意识流”。

后来,英国女小说家梅·辛克莱(1879—1946),在1918年把它引入文学界。

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在20世纪20至40年代,法、英、美、爱尔兰诸国都出现过一批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其主要代表作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美国的福克纳、英国女作家陶乐赛·理查生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人。

与传统的小说相比,意识流小说最重要的特征不止在于刻画了心理,而是披露了什么样的心理,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识”之流,以及如何披露和表现的。基于此,“意识流”小说总体上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

1、描写主观生活;

2、着力表现人的无意识、潜意识;

3、热衷于刻画阴暗、扭曲的变态心理;

4、基于以上三个特点,“意识流”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唯主观、反理性

01 描写主观生活

如果把人物的主观生活称为“意识流”,那么人物外部的生活就可以称为“生活流”。“意识流”是“生活流”的反映,但“意识流”也可以通过人物的行动而反作用于“生活流”,两者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事实上,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既写“意识流”,也写“生活流”。一般以“生活流”为主体,“意识流”为辅助,在两“流”交融中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按:从作品实际看,一些传统的作家如司汤达、福楼拜、托尔斯泰等人,也是以精于刻画心理著名的,而且他们写人物的意识,明明也是具有一定长度的“流”,决非都是碎片。“意识流”小说自身,实际上也只能表现一定长度的“流”,并不可能跟着人物的意识永远流动下去。任何作品,在表现人物心理时,实际上都是“流”和“碎片”的统一。即从局部看,是“流”;而从全局看,不过是其中之一“碎片”或数“片”。“意识流”小说比起传统小说来,最多不过是大一点的“片”而已。)

而“意识流”小说,则主要甚至全力写“意识流”,其兴趣专注于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隐曲,对“生活流”则不甚关心。

他们的作品,或孤立地写“意识流”,很少或根本不去反映“生活流”,以至“意识流”成为无源之水,显得神秘难测;或者是完全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去反映,而这“主观”屏幕又常常是反常的、变形的,因此反映出来的“生活流”往往歪歪扭扭、支离破碎,是真正意义上的“碎片”。

往往没有连贯的情节,也没有明晰完整的场景,连人物形象都朦朦胧胧,行文着墨都以意识流动为转移。这个特点在最早的“意识流”小说中已有所表现。

比如法国的艾杜阿·杜夏丹的小说《月桂树被砍掉了》,可以说是意识流小说的先声。全书用内心独白表现了一个恋爱中的青年在六个小时里的心绪变化,乔伊斯评价说它:

“自始至终将读者置于主人公的脑海中。”

“意识流”小说家热衷于写主观生活,并不仅仅是个描写角度和表现方法问题,而是同他们对世界对艺术总的看法有联系的。他们以为只有主观世界才是“最高真实”,客观现实反而不真实。

普鲁斯特认为主观真实是“最基本的东西”,只有表现主观的作品才是“唯一真实的著作”。乔伊斯要求艺术家去表现“经验的真实”。福克纳则认为作家只应写人类的“内心冲突”和“心灵深处亘古至今的真情实感”。陶乐赛·理查生反对描绘外部现实,主张让意识垄断一切,专门去表现“个人思想和信仰的真实”。

弗吉尼亚·伍尔夫要求以主观代客观,努力表现人物“私有的幻想”。在她看来,只有“意识”才是“生活”,才是“真实和真理”。她在《现代小说》中有一段很有启示意义的话:

“生活并不是一连串左右对称的马车车灯,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传达这变化万端的,这尚欠认识尚欠探讨的根本精神,不管它的表现会多么脱离常轨、错综复杂,而且如实传达,尽可能不投入它本身之外的、非其固有的东西,难道不正是小说家的任务吗?”

在她看来,“生活”即内心世界,并不总是“左右对称”,合乎逻辑的,而是像“一圈光晕”,模糊朦胧,变化万端。文学作品应当着力于表现这种错综复杂的“根本精神”,而不应该去描写“意识”以外的事物。

当然,意识流作家们的这些看法,来源于现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柏格森认为“真实”只存在于“意识的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也即“意识之流”,它就是“现实”,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品级高的现实”;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是由两种基本本能:求生本能和死亡本能的内部冲突所构成的。这些就是“意识流”小说家们的理论根据。

02 着力表现人的无意识、潜意识

意识流作家们所表现的主观世界,主要内容就是无意识和潜意识,这也同传统小说不同。

传统小说刻画人物的心理,着重描写有意识的内心活动,他们的意识是有次序的、合乎逻辑的,可以被理解的;有时也写无意识、潜意识,但总的说来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主体还是写真正的“意识”之“流”。

而“意识流”小说,则着重写非理性的无意识和潜意识,突出人物内心的混乱、迷离、恍惚、无逻辑性、动物性和疯狂性,以为只有这样才算写出了心理的“原始真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流”小说所写的,其实是“无意识之流”或“潜意识之流”,应该叫“无意识流”小说或“潜意识流”小说才较为妥当。无意识和潜意识是非理性的,它的特点是杂乱无章,繁复多变。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潜意识比喻为“一团混沌、一口充满沸腾的激动的大锅”,它们主要是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是盲目的、混乱的、阴暗的,“不知道价值判断: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和什么是坏的,也不知道什么是‘道德’”,只知按“享乐原则”活动。

意识流作家主张把人心里的这座“地狱”:即“原始的混沌”和“激动的大锅”,全部地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他们提出“非人格化”(按:意思是作品不应该表现个性,而应该逃避)和“作家退出小说”(按:意思是作家不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出现,要让小说完全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甚至是原始的真实状态,达到所谓的“极端客观性”。)的口号,反对作家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整理和提炼,更反对作家出面进行介绍和解释,而要求让人物的内心活动——特别是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活动,按照原始的方式杂乱无章地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

伍尔夫强调要把人物头脑中“千千万万个印象”,无论是“细小的、奇异的、倏尔而逝的,或者是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全都应该写出来,要把这些“来自四面八方,宛然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般的印象都记下来,认为只有这样才算写出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她还说:

“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痕迹吧,不管它们表面上看来多么无关系,全不连贯。让我们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通常所谓的大事要比通常所谓的小事包含着更充实的生活吧。”

意识流小说家是强烈反对自然主义的。伍尔夫就曾用尖刻的语言嘲讽自然主义作家对外在环境和背景作事无巨细的烦琐描绘;然而有意思的是,她自己却在提倡对主观世界作同样的事无巨细的烦琐描绘。

她反对“客观的”自然主义,却在提倡“主观的”自然主义,要求把人的内心世界中混乱错综的一切,包括梦境、遐想、幻想、错觉、最飘忽的闪念,最莫名其妙的冲动,最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总之一切无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统统写出来。

意识流小说家往往还用添枝加叶的办法以强调天意识、潜意识之荒唐、复杂、离奇、不可理喻。为此,他们在小说中,采用了三个方法。

方法之一是“白日做梦”,他们笔下的人物不分场合,动不动就大做其梦,好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冥想者、梦游者。方法之二是“自由联想”,让人物想入非非,随时随地进行突兀的、跳跃式的联想。

如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写一个女人看到墙上一个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个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方法之三是“时空错乱”,不顾时间顺序的客观性,将过去、现在、将来随意颠倒、穿插、交融,并有意不作任何说明。空间顺序、梦幻和现实的界限被打碎、搅乱,翻来复去,纠缠不清。极端者,甚至故意破坏语言规范,前言不搭后语,几十页不用一个标点。

比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最后的40多页无任何标点,但恰恰是这没有标点的内容,却是全书的最精华之处。

凡此种种,目的都是一个,用以渲内心无意识活动的变幻莫测,紊乱不堪。

03 热衷于刻画阴暗、扭曲的变态心理

意识流小说家同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一样,对扭曲的性格、畸形的心理特别感兴趣。

当人丧失理性,主要或完全受怪异混乱的无意识支配的时候,这样的人的心理就已经是不正常的。所以意识流作家厌恶理性,偏爱无意识,必然要发展到偏爱变态心理。

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也有写变态心理的,如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但从总体上看,一般还是以写正常人的正常心理为主。

“意识流”小说家则不同,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具有变态心理的人物的阴暗混乱的“意识流”上,对正常人的“意识流”则不大感兴趣。在这一点上,他们同自然主义又有些相似。

法国自然主义的主要代表龚古尔兄弟,他们创作的小说突出人的“低级本能”,渲染其“病理和生理的因素”,他们自己就宣称他们的创作,或者其独创性都是建筑在神经病上的。

后来的意识流小说家,大多继承这一传统,强调文学作品要表现“现代意识”。所谓“现代意识”,即帝国主义时代陷于深刻的精神危机中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病态意识。其内容无非认为现实荒谬无稽,社会不可思议,人类猥琐无能,世界前途茫茫。于是,或悲观绝望,颓废沮丧;或胡思乱想,灵魂空虚;或精神分裂,意识错乱,或偏执怪癖,心理反常。

“意识流”小说就主要反映了这类扭曲了的人物的“意识”之“流”。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识流小说,像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莫不如此。

最典型的是美国福克纳的著名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白痴的自白,第二部分写一个想自杀的人的精神崩溃过程,第三部分写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偏执狂般的变态性格,所有这三部分全都用“意识流”;只有最后一部分才是写一个精神较健康的人,与之相应,就应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

只是,形式总是同一定的内容相适应的,变态的心理需要有“意识流”这样的形式来发现;“意识流”这种形式也正适合于表现在西方社会重压下出现的种种病态的心理。“意识流”小说得以繁盛一时的社会原因恐怕就在这里。

意识流小说家热衷写变态心理,这也不仅仅是个写作方法和个人兴趣问题,而是同他们对整个人类的看法有关。他们受弗洛伊德主义很深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从本质上看,就是“变态心理学”。弗洛伊德本人是个精神病医生,他把自己治疗患者的临床经验绝对化,把精神病人的心理普遍化,以偏概全,似乎整个人类的心理都是病态和畸形的。

他还宣扬人性本恶,认为就人类的本性而言,都与野兽无异,其内心一切活动全都受兽性的本能和原始的冲动支配,他的结论是:

“黑暗、冷酷和丑恶的力量决定着人的命运”。

在这种观点影响下,意识流小说家便热衷于挖掘人心深处阴暗、混乱、病态、兽性、疯狂的东西,认为只有写出这些黑暗的东西,才算写出了“生活”的“真实和真理”。意识流小说确实做到了“深”,但这是一种扭曲的、片面的“深”,是一味向着丑恶、黑暗、病态、畸形方面的“深”。

04 唯主观、反理性

把“意识流”小说几个方面的特征概括起来,可以说唯主观、反理性是它总的、最根本的特点。它与传统的心理小说最显著的差别便在于反理性这一点上。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则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认为意识只是露出水面那一小部分,无意识(包括潜意识和前意识两部分,前意识是可以被回想起来的潜意识)才是沉入水中的基础和主体。

他认为意识虽是清醒的,却是无力的、不重要的,只是心灵的外表;无意识是盲目的,却是广阔有力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它是心灵的核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它暗中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是人的一切动机、意图的源泉。

所以弗洛伊德说:“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

根据这种理论,意识流小说家便特别注意写混乱多变的无意识,他们在冰山底层作着各种各样的探索。

不过“意识流”作家们的创作都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们看不到人和兽的区别,正常人和精神变态者的区别,更看不到在阶级社会里人有阶级的区别。他们从抽象的性恶论出发,认为人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可怕的地狱,不是卑微猥琐,就是冷漠残酷,本性无不自私自利、卑劣肮脏,而且个个如此,永远如此,表现出对整个人类的绝望感。

比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把人的内心写得极端混乱和猥亵,就反映大城市中小市民的无聊庸俗的病态世界而言,当然也不无意义;但作者却自以为是在表现人类普遍的本性,这就不能不说有很大的片面性了。

意识流小说家们所描写的无意识、潜意识,实际上只是他们臆造的、虚构的无意识、潜意识,是他们主观所设想和个人所猜测的无意识、潜意识。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不过是把“意识”有意地颠倒错乱,就让它们冒充无意识和潜意识。

对这种“无意识”和“潜意识”的真实程度,当然是要存疑的。所以只能认为他们对无意识、潜意识这冰山的底层作了些探索,却不能轻易相信他们所描写的一切都是真实可靠的,好像全体人类的内心都是如此混乱、阴暗,如此变态和畸形的。

回答完毕。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