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彭水生代表作品

有谁记得儿时在农村帮大人打场的故事吗?用牲畜或拖拉机拉着石磙子(又称碌碡)在麦场上反复转圈碾压,没碾好的地方显得粗糙。不听使唤的牛总欺负你是小孩似的,一手用小棍轻敲牛的小腿让它迈进套绳里面去,撑开袋子装小麦也时小孩子的好活。...

彭水生代表作品,有谁记得儿时在农村帮大人打场的故事吗?

扬起一大片,

落下一条线。

这是在干啥,

扬场那景观。

那扬麦子的场境早已成为了过去,但在我记忆深处,永远也挥不走,抹不去……

记忆中小麦收割的季节就要开始打场了,我们这个地方这叫碾场。

碾场是农村小麦收割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即把割倒后扎成捆的小麦摊到麦场上, 用牲畜或拖拉机拉着石磙子(又称碌碡)在麦场上反复转圈碾压,使麦粒和麦衣及麦秸麦秆分离的过程。

那时刻的我很小,在六七十年代,还是以生产队为集体的“大锅饭”。早期还是以人力、畜力进行碾场,放学或假日,感觉打场好奇,常常跑去场里帮忙。最有趣的是牵牲畜碾场,碾场一般在响午过后,这时太阳光最毒,把麦杆晒的酥酥干酥干的,中午我狼吞虎咽的慌忙吃上几口饭,连蹦带跳地急匆匆奔向场里……

我接过大伯手里的活,头顶斗笠一手牵牛或马的缰绳,一手握长长的鞭子。在晒干的带麦穗的秸杆上一圈又一圈的转。有时需要转大圈,又时则需转小圈,这要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哪里碾好了,哪里还没碾好,心里要有数,碾好的地方麦秆变薄了,看上去麦杆显得很亮,在阳光下闪动着金子般地光。没碾好的地方显得粗糙,踏到上面麦芒直扎到你的脚面或脚脖上,好痒好痒的。听话的牛还好,不听使唤的牛总欺负你是小孩似的,不时的乱了套,蹄子迈到了套绳外。这时候你就得停下来,一手抓住套绳,一手用小棍轻敲牛的小腿让它迈进套绳里面去。听话的牛还好,不听话的牛像是捉弄你似的,赏给你一蹄子,好疼好疼的。

那时候最怕的就是帮大人张口袋,一股土腥味,还是忍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往里灌。那时候看着大人把麦秸一层层堆起来,觉得好厉害啊!最开心的是帮助踩垛。麦杆压好了,就要码起来,我在麦秸垛上来回走动,把它一脚一脚踩实,码上一层,踩上一遍,觉得好爽好爽的。趁天还没黑,大家争分夺秒的把晒干的麦子装进口袋,撑开袋子装小麦也时小孩子的好活,那时候雨水说来就来晚上装起来,白天又倒出来晒,一遍又一遍的暴晒,一直到全部晒干,每一粒小麦蕴含着农民多少汗水与辛这一袋袋沉甸甸的麦子,是农民一年的辛苦换来的劳动成果,这一系列生动的场面,将成为过去20年中国农民夏忙辛勤劳作的活化石。时光消逝,但打麦碾场承载的乡愁却是永远无法割舍,那里有父辈辛劳过的汗水与足迹,有玩伴儿们追逐过的欢声笑语,有不能忘却的亲人故友,有儿时快乐的时光。它是深藏于心底的一方朴实之地。渐行渐远……

清代的阉流刑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

据《大清律例.刑律.賊盜上之一》载“反逆案内律应问拟凌迟之犯其子孙讯明实係不知谋逆情事者无论已未成丁堩解交内务府阉割发往新疆等处给官兵为奴如年在十岁以下者牢固监禁俟年届十一岁时再行解交内务府照例办理内务府大臣遇有解到阉割人犯即遴派司员认真看验并出具无弊切结送交刑部再行覆验如有情弊即行奏参务须查验明确再交兵部发往新疆给官兵为奴”,以上就是清朝《大清律例》中关于“阉流刑”的记载和实施方法。

清朝规定只要犯“谋反”、“谋叛”、“谋大逆”三项大罪的,他的子孙如果查明对于谋反一事不知情的,就可免除“凌迟处死”的刑罚,但是十一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却需要执行“阉流刑”。在当时朝廷会将这些符合年龄的反逆者子孙押送到内务府进行阉割,之后负责接收这些阉割犯人的官员需认真检查执行的情况,若无误就交给兵部,由兵部负责将他们发配到新疆、内蒙、东北等边疆地区,然后分配给那些边官兵做奴隶。有误则需上报内务府,由内务府再次执行,直至“合格”。

同时如果当时这些反逆者的孩子没有满十一岁的,就先关押到牢房中,等他十二岁再执行“阉流刑”。 而这就是“阉流刑”的具体实施方法。简单的说“阉流刑”就是“宫刑”和“流刑”两者的结合体。

这个刑罚较之“死刑”来的更为的严厉,毕竟被判“阉流刑”的人,不但要忍受着生理上的绝望,还要面临着心里上的绝望。毕竟他以后不但不能享受到“鱼水之欢”,还要忍受着边疆地区那无休止的恶劣环境,可以说这绝对是要比死来的更加的难受。正如司马迁所说“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宫刑

“宫刑”据考证最早逝出现在商朝。《甲骨文合集》载“庚辰卜,王,朕羌,不死”,《尚书·吕刑篇》亦载“爰始淫,为劓、刖,椓、黥”,而这里的“朕羌”和“椓”指的就是“宫刑”。

最开始的“宫刑”主要是用于惩罚男女之间不正当关系的刑罚,正如《伏生书》云“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 不过大概到了周穆王的时候,随着“宫罪五百”的推行,“宫刑”的运用范围开始遍布各个领域。

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因替李陵仗义执言,惹怒了武帝从而被执行“宫刑”。又比如张汤之子张贺,他因受“巫蛊之祸”的牵连,而被武帝执行“宫刑”。可以说从周之后,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渐成型,“宫刑”开始被滥用,此时只要皇帝乐意,随时随地一个借口就可以让这个人被处以“宫刑”,而不需要任何的法律。

不过到汉昭帝之后,“宫刑”在法律上的适用开始被逐渐的固定化,那就是用于“谋逆”大罪,昭帝曾言“大逆无道殊死者,一切募下蚕室”。当然此时对于实施“宫刑”的年龄并没有明确的规矩。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对于“宫刑”的实施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通志.卷十六》载“大逆不道要斩,诛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 ,也就是说这个“宫刑”开始被运用在造反的十四岁以下子孙的身上。

而到了隋朝,虽然在文帝颁布《开皇令》后,“宫刑”从律法上消失。但是在私底下,隋至元,宫刑依然存在,毕竟在封建社会是采用“人治”,而非“法治”。所以在当时法律上虽然不再支持“宫刑”,但是皇帝亦或贵族时常还是用“宫刑”来惩罚人。如在唐朝,安禄山就曾经用“宫刑”惩罚了一个叫猪儿的人,史载“初,猪儿出契丹部落......禄山持刃尽去其势。”。

到了明朝,随着朱元璋在《大诰》中再次用上了“阉割为奴”这样的刑罚,“宫刑”也再次死灰复燃出现在了一国的明文律法上,直至清朝亦是如此。清朝规定凡犯“谋反”、“谋叛”、“谋大逆”三项大罪,他的子孙年满十一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都要被处以“宫刑”,且就算不满十一岁,等到他十一岁也要处以“宫刑”。

流刑

“流刑”即流放,就是将犯人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流刑同样出现在先秦时代,《史记·殷本纪》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桐宫。”。当然此时的“流刑”只是被用于贵族阶级,平民百姓并不会用到这个刑罚。

而到了秦汉时期,“流刑”虽然被零星的用在一些犯人的身上,但是此时更多的是为了服劳役,而不是“流放”。直到隋朝文帝时期,随着《开皇律》的出现,“流刑”开始被定位最基本的刑罚,仅次于“死刑”,在这时候“流刑”正式被应用在普通犯人的身上,此时的“流刑”自一千里至二千里分为三等,每等以五百里为差。

而到了唐朝,“流刑”虽也分为三等,但距离有了些许的改变,此时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当然隋唐的时候,“流刑”并不严格,首先它的期限只有三年到六年,最多六年后“有官者得复仕,平民者可回原籍。”,且此时的“流刑”不会如宋之后那样附加有“杖折”。

正如刚才所说,到了宋朝后,由于宋朝执行“折杖法”,就是将“流刑”与“杖刑”挂钩。宋法规定“流三千里,决脊杖二十,配役一年;流二千五百里,决脊杖十八,配役一年;流二千里,决脊杖十七,配役一年。”。同时宋朝还拥有一个独特的刑罚就是“刺配刑”,就是往脸上刺字加流放。

而到了元朝,“流刑”又变了样。此时,元廷将“流刑”与“从军”结合了起来。在当时犯罪的人会被流放在边疆地区,然后进入军队从军。当然在元朝那些被流放的人是没有期限的,除非是大赦,不然这些被流放的人只能终老于流放地。

明初之时,明廷虽没有改变流放的距离,但是却对于流放的地点进行了规定。《刑令》载“凡官吏犯赃至流罪者,不问江南江北,并发两广福建府分及龙南、安远、汀州、漳州烟瘴地面安置,其上项烟瘴地面附近州府之人犯赃并发迤北边塞处所。”。当然自洪武中期之后,“流刑”开始逐渐被“服役”的形式所替代。

《明太祖实录》就曾经多次记载朱元璋下令以服劳役的形式来代替流放,如洪武八年"凤阳输作一年,然后屯种"。洪武十六年"令流罪犯人代农民力役,以赎其罪"。洪武十八年“罪人应流徙者,发凉州木速秃、杂木口、双塔儿三递运所充车夫,俾运军需”。

可以自太祖之后,传统意义上的流放就被“服役”所替代。同时再加上太祖之后,又颁布“若持有《大诰》, 笞杖徒流罪名可减罪一等”的法令,传统意义上“流刑”更是名存实亡,所以自明朝灭亡,“流刑”就很少再用。

不过到了清朝“流刑”又再次大量的出现在罪犯的处罚上。而到了这个时候“流刑”开始被完善化,此时的“流刑”不但距离、地点被固定,甚至还规定了“各省、府的三等流刑应发征何省、由何府安排,以及里程,限定地址”等等条件。比如如直隶布政司的流放罪犯要去陕西,河南布政司的流放罪犯要去浙江等等。

同时对于流放的押送时间,清廷也做出了规定。《大清律例》载“直省軍流遣犯及實發新疆並由新疆條款改發內地人犯未起解者十月至正月終及六月俱停其發遣若已至中途初冬十月經過州縣照常接遞至十壹月初壹日方準停遣俟次年二月轉解如遇六月照前停遣儻抵配不遠並發。”,这句话大概得意思就是流放到新疆等地不能在十月至正月进行押送,如果十月在押送途中的,只有在十一月初才可停止押送,直到次年二月才可继续押送。

可以说清朝之所以会把“阉流刑”用在谋反、反叛、大逆这样的大罪,其目的就是为了震慑世人。我想对于历朝的统治们来说,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统治地位会被其他人推翻,所以对于有造反苗头的,亦或者已经造反的人都是深恶痛疾的。在当时这些统治者把所能想的残酷刑罚都用在了这些人的身上,“凌迟”、“腰斩”、“弃市”、“车裂”等酷刑无一不是为了对付这些意图造反的人。

而之所以会将这些世间最残酷的刑罚用在造反的人的身上,其目的就是为了震慑所有人,只有让他们害怕,只有让他们恐惧,他们的江山才能稳固。实际上“阉流刑”的作用也是如此。不过虽然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采用了最为残酷的刑罚来对付叛乱者,可是最终这些王朝还是会被人推翻,因为他们或许永远都不知道“一个王朝欲以无数条残酷的刑罚来稳固自己的江山,永远比不上给百姓吃上一口饱饭来的更加有效”。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中?

唐太宗李世民有十四子,依次为:

①太子李承乾;②楚王李宽;③吴王李恪;

④魏王李泰;⑤齐王李佑;⑥蜀王李愔(yīn);

⑦蒋王李恽(yùn);⑧越王李贞;⑨高宗李治;

⑩纪王李慎;⑪江王李嚣;⑫代王李简;

⑬赵王李福;⑭曹王李明。

其中,李承乾①、李泰④、李治⑨是嫡子,都是长孙皇后所出,咱们就从这哥仨说起。

一母同胞,“愚”兄“渔”弟

1、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是嫡长子,8岁被立为太子,史书形容当时的他为“性聪敏”、“丰姿峻嶷(nì)、仁孝纯深”,瞧这形容的,绝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好苗子。

不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好苗子多了,未必棵棵可成有用之材。

唐太宗对李承乾可谓喜爱有加,倾力培养,自幼便找了一批顶尖的老师教导他,12岁便让他参与朝政,14岁开始监国,这都是为了锻炼他的理政能力,为将来继位打基础。

按理说,李承乾先天拿着一手好牌,这要规规矩矩等着李世民驾崩,这皇位就是他的了。

但是两件事的发生,让李承乾逐渐走上了歧途。

一个是李承乾患了足疾,而且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严重,都到了行动不便的地步。这个事情使得李承乾变得十分焦虑不安,因为连选拔官员都需要考察形容仪表,更何况是皇帝?一个瘸了的太子还能顺利登上皇位吗?朝中逐渐开始出现易储的声音,虽然被李世民压了下来,但足以触动李承乾敏感脆弱的神经。

另一个是弟弟李泰的崛起,让李承乾深感不安,加上李世民还火上浇油,对李泰的赏赐规格甚至超过了太子,这样明显的信号让李承乾起了杀弟自保的心思。刺杀李泰失败后,李承乾干脆策动谋反,想学玄武门之变那样强行上位,但他哪里是李世民的对手,最终谋反失败。李元昌、侯君集、杜荷等一众党羽被处死,唯有这个嫡长子李世民还是不舍得杀,只是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重庆彭水一带)。不久后(644年),李承乾便在黔州去世,结束了他先扬后抑的太子人生,享年26岁。

2、魏王李泰

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但又是嫡次子,因而扳倒了太子,他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原本太子李承乾的地位稳固,几个弟弟是不敢有非分之想的,但后来李承乾身患足疾,又开始自暴自弃,这时李泰的心思就开始活泛了。

△李泰

而让李泰敢于正面与李承乾竞争的关键,正是李世民暧昧不清的态度。

李泰虽然生得大腹便便,但却是当时公认的大才子,还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史书形容他都用上了“聪敏绝伦”,他的才华可见一斑。

唐太宗对他的宠爱冠绝诸子,允许李泰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这就相当于给他开府的权力,可以组建自己的班底。

641年,李泰主持编纂的名著《括地志》完成,李世民倍儿有面子,十分高兴,对他的赏赐居然超过了太子的规格。

李承乾非常尴尬,而李泰则因此生出了夺位之心。

不得不说,表面看李世民是宠溺儿子不假,但我认为李世民暧昧不清的背后,还是有帝王平衡之术在作祟。纵观历史,心术重的帝王们几乎都会为太子树对手,搞平衡,比如曹操不就给曹丕安排上了曹植吗?

李泰的锐意进取令本就抑郁寒心的李承乾彻底绝望,于是发生了后面的刺杀和谋反事件。

李承乾谋反失败被废,原本李泰以为终于可以轮到自己了,便向李世民撒娇要储君之位,李世民本来是想遂了他的愿的。

但李世民担心李泰会容不下李承乾和李治这两个嫡子,便问他继位后会如何做,结果李泰居然说自己死后会杀子传位弟弟李治,如此没有人性的话都能说出口,这还能让人放心吗?再加上宰相长孙无忌也支持晋王李治,所以李世民为了保全三个儿子,就选择李治做了储君,而李泰则被贬为东莱郡王,以绝其争储之心。不过后来在647年,唐太宗又重新进封李泰为濮王。

李治即位后,确实对李泰不错,恩赏有加,直到永徽三年(652年),李泰去世,享年33岁。

3、高宗李治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小儿子,李世民的嫡三子,也是第九子。

△李治

他原本应该是安安分分地当自己的晋王,没想到两个哥哥在前面斗得你死我活,最后两败俱伤,最终令李治渔利,政治斗争还真是充满了意外。

唐高宗李治这人宅心仁厚,在李世民看来比较懦弱,难以支撑帝业。知子莫若父啊,李世民虽然安排得问题重重,但是看儿子们的眼光还可以。

事实上,李治在位期间,延续了李世民的善政,做到了守成之君的成绩,但他的性格,也直接导致了武则天的崛起,换作其他皇子继位,武则天都别想出头。

而大唐的混乱正是从女皇改唐建周开始的,有人觉得武则天毕竟也颇有政绩,对大唐还是有益的吧?

这明显是以小遮大了,一个人颠覆了政权,还造成了巨大的国家内耗,是有点政绩就能弥补的吗?何况武则天的特务统治,加上武氏乱政带来的深远且恶劣的影响,直到唐玄宗时期唐朝才堪堪喘匀了气。

△李治与武媚

而这些的源头,都是李治没有把控好,说他是罪魁祸首一点都不冤枉他。

最强血脉,难兄难弟

杨妃,是隋炀帝杨广之女,生两子,分别是李恪③、李愔⑥。

这两位皇子,身兼隋朝和唐朝双重皇族血脉,堪称当时的最强血脉。

1、李恪

李恪是唐太宗的第三子,历史对他的评价很高,《旧唐书》上说“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可惜最贤能的两位皇子,偏偏都没能继承皇位,高宗李治是多么的幸运。

唐太宗曾说过“吴王恪英果类我。”,肯定了李恪是最像他的一位皇子,因此唐太宗一度想要将皇位传给李恪,只是遭到了长孙无忌等一众朝臣的强烈反对,李世民无奈,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

△李恪

这其实很好理解,李恪的“最强血脉”虽然听着荣耀,但是在政治场中,却成了他的累赘。毕竟,大唐开国功臣们造的正是隋朝的反,你一个身具隋朝血脉的人当皇帝,一旦哪天脑子抽筋开始清算怎么办?功臣们还想睡个安稳觉呢,所以李恪当储君的阻力,大到让人只能放弃。

等到高宗继位后,太宗诸子中,老大、老二都已去世,李恪成为最年长者,官拜司空、梁州都督。

永徽四年(653年),由高阳公主引发的皇室谋反案席卷一时,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为了活命,协助长孙无忌攀咬诬陷李恪,致使李恪含冤被杀,享年35岁。

李恪死前痛斥长孙无忌,说他玩弄权术,终归会有报应,不会得好下场。此语后来果然应验了。

毛主席当年曾经评价过李恪:“李恪英武,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他认为,李恪胜李治很多,李世民虽然知子,却听由长孙无忌摆布,实在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长孙无忌

2、李愔

比起他的亲哥哥,蜀王李愔就逊色太多了,简直就是一个小纨绔。

他性格顽劣,时常无故殴打官员,沉迷游猎,多次违法乱纪,因而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

永徽四年(653年),因为吴王李恪被诬陷谋反,李愔作为同母弟被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之后,又被改封涪陵王。

乾封二年(667年),死于流放地。

家仇孽缘,歧途难归

李佑⑤是唐太宗第五子,母亲是阴妃,李世民与阴妃也算是一段孽缘了。

李佑的外祖父,也就是阴妃的父亲阴世师,隋末镇守长安。617年(隋大业十三年),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留在长安的幼子李智云被阴世师所杀,年仅十四岁。阴世师又找到了李渊的家族墓地,掘了李家的祖坟。

△李渊太原起兵及攻伐战略

李渊攻入长安后,怒火万丈地将阴世师抄家灭族,只留了阴妃和她的弟弟阴弘智。后来阴妃被赐给李世民,李世民欣然将其纳入帐中。

两家如此血仇,李世民还娶了阴妃,生了李佑,我只能说太宗不愧是太宗,心胸可装天地。

这段孽缘显然是有很多副作用的,齐王李佑从小的处境比吴王李恪还糟糕,经常被排挤讽刺,就因为他这尴尬的身世。

因而李佑心态受损,比较叛逆,喜欢结交奸邪之徒,德行不举。

尤其是李佑的舅舅阴弘智常在他身边吹邪风,更是不断助长李佑的叛逆之心。

李世民为了这个顽劣的儿子操碎了心,时常训诫并找严格的老师教导他。

结果,极为严苛的老师见李佑屡教不改,便处置了他身边的奸邪之徒,惹得李佑大怒,一气之下杀师造反。

不过,李佑其实仓促,加上自身才能有限,谋反很快被镇压。

643年(贞观十七年),李佑以“谋反罪”被贬为庶人,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

△阴妃

其实,李佑的成长本身就大有问题,阴妃在宫中无法过多干涉,宫外的阴弘智作为家族的幸存者,他怎么可能甘心被李世民如此羞辱,势必不会教李佑好的东西,所以李佑的悲惨人生不能全怪他自己。

最后不得不说,历史就是有着诸多意外和巧合,李佑虽然失败身死,但是彻查的过程中,间接导致太子李承乾的谋反计划被朝廷发现,这样一来,李佑也算是拉着太子大哥当了垫背。

其余诸子,善终是福

1、楚王李宽②

楚王李宽是太宗第二子,生母不详。

武德三年(620年),他被过继给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智云,加封凉州总管、司徒。(李智云就是上段所说,被阴世师杀死的那位)

李宽去世得较早,都没能等到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贞观初年追封为楚王。

2、蒋王李恽⑦

蒋王李恽是太宗第七子,母亲是王氏。

贞观年间,不像那些抢眼的哥哥们,李恽安然度过。

高宗初期,李恽历任多州刺史,仍然做他的安闲王爷。

不过到了上元初年(674年),李恽转任箕州(今山西左权县)刺史。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李恽谋反,唐高宗派使者调查,李恽吓破了胆,惶恐之下选择自杀。唐高宗知道实情后,处斩张君彻,追赠李恽为司空、荆州大都督。

3、越王李贞⑧

李贞是太宗第八子,母亲是燕德妃,他为人好文史、善骑射,有才干,皇族中与十弟纪王李慎齐名,时人尊称他们为“纪、越”。

从太宗时期到高宗时期,李贞历任多州刺史,虽有政绩,但也有识人不明、欺压百姓的污点。

垂拱四年(688年),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拱卫皇室,结果兵败自尽,享年62岁,被赐姓虺(huǐ)氏,以示惩戒。

△武后

4、纪王李慎⑩

李慎是太宗第十子,母亲是韦贵妃。

李慎勤奋好学,擅长文史和星象,在地方上多有善政,地方百姓甚至立碑纪念他。

后来,他支持越王李贞起兵推翻武则天,坐罪下狱,也被改为姓虺。

永昌元年(689年),在流放途中逝世,享年62岁。

5、江王李嚣⑪

李嚣是太宗第十一子,母亲是燕德妃,与越王李贞是亲兄弟。

李嚣631年进封江王,632年就去世了。

老十李慎628年出生,老十一李嚣肯定晚于此,可推测李嚣很可能没活过4岁,属于早夭。

6、代王李简⑫

李简是太宗第十二子,母亲不详。

他631年封王,同年就去世了,按照相同方式推算,也属于早夭。

7、赵王李福⑬

李福是太宗第十三子,母亲是杨贵妃。

贞观十三年(639年),进封赵王,并过继给隐太子李建成,以续香火。

之后一直到高宗年间,李福历任多州刺史,直到咸亨元年(670年)去世,享年35岁。

8、曹王李明⑭

李明是太宗第十四子,母亲是巢剌王妃,也就是原李元吉的齐王妃,李元吉死后,太宗将弟弟的王妃收入后宫,相传齐王妃美艳无双应该是没错的,不然李世民不能干这种事。

贞观末年,李明封王并加封食邑;

高宗年间,他被过继给齐王李元吉继承香火,不过这事有点讽刺,李元吉泉下有知不会高兴的。

永隆元年(680年),李明被卷入章怀太子李贤的谋反案,因而贬为零陵郡王,流放黔州。

永淳元年(682年),在武后的授意下,被黔州都督谢佑逼死。

结语

综合上述十四位太宗之子,我们不难看出,最优秀的是老三李恪和老四李泰,最像李世民的非吴王李恪莫属。

除了高宗李治⑨,细数诸子生平结局:

李承乾①、李佑⑤、李贞⑧、李慎⑩、李明⑭因谋反被废或被杀;

李恪③、李愔⑥、李恽⑦被诬陷而死;

李宽②、李嚣⑪、李简⑫早亡;

李泰④被废但好在善终,唯一没被废过还善终的只有李福⑬,但活得也不算久。

由此可见,即使贵为皇子也难以安享荣华富贵,面对政治旋涡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大家觉得,生于皇家能算是一种幸运吗?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在此感谢。

唐太宗的14个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大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天可汗”李世民,是关陇军事贵族、陇西李氏后裔,西魏柱国、陇西郡公李虎曾孙,北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安州总管、唐国公李昞之孙,隋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太原留守、大唐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次子,生于隋开皇十七年(598年)十二月,崩于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年五十二岁。

太宗在高祖晋阳起兵时,先后封为敦煌公、秦国公、赵国公,任右领军大都督、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右元帅,统帅李氏私兵右三军,攻克长安并进攻隋东都洛阳。

武德元年(618年),隋大丞相、唐王李渊在隋炀帝被弑杀在东都后,废黜名义上的君主隋恭帝杨侑,代隋称帝,改国号为大唐,以长子唐王世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次子赵国公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晋封秦王。

此后,秦王或者单独出兵,或者连同其他宗室大臣一同出兵,历时九年,先后消灭薛举、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基本统一中原。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消灭王世充、窦建德势力后,被高祖加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臣子中的位次仅次于皇太子李建成一人而已。

因为秦王的功劳和名声日盛一日,导致皇太子李建成逐渐提防、猜忌秦王,并联合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排挤秦王。而高祖为人优柔寡断、迟迟不能决断诸子的纷争,更加使得几个儿子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兄弟兵戎相见。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在太子和齐王将要对自己动手前抢先下手,在长安皇宫玄武门埋伏下军队,趁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上朝时将他们射杀,史称“玄武门之变”。此后秦王尽诛太子和齐王诸子,以绝后患,并逼迫高祖将军政大权全部交给自己。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七,秦王被册立为皇太子,高祖在被软禁的情况下无可奈何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分,然后奏闻皇帝”。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初九,高祖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自己黯然退位,改称太上皇。皇太子登基为帝,改次年为贞观元年。这就是大唐第二代皇帝,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

太宗的文治武功、煊赫功业,这里就不再详细加以述说,按照题目内容,下面将他十四位皇子的生平、事迹、后裔等情况一一加以解读,以方便广大读者了解及参详。

皇长子、废太子、恒山王李承乾:生于唐武德二年(619年),生母为当时还是秦王正妃的长孙氏(后来的文德皇后),出生后按照李氏皇族的行辈被起名为“承乾”,这是太宗的嫡长子,也是唯一一个名字中带有“承”字的皇子,和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诸子同行辈。在玄武门之变后,因为李建成、李元吉诸子都被诛杀,所以李承乾是唯一一个在世的、名字中尚带有“承”字的高祖皇孙,而为了避讳,以后其他高祖皇孙,都不会被命名为“李承某”。李承乾起先被高祖封恒山王,武德七年(624年)改封中山王。武德九年(626年)八月,皇太子李世民登基称帝后,于十月下诏封时年八岁的嫡长子、中山王李承乾为皇太子,李承乾自此开始了十七年的储君生涯。

李承乾幼年时品性聪敏、为人惠达,而且对父母仁孝纯深,确实是个好孩子。但是成年后因为太宗的过度溺爱、再加上同母弟魏王李泰处处表现过人、自我标榜仁德宽厚、学识优异,夺嫡之心明了,因此心中焦虑忌恨,性格转变为乖戾暴躁,对师长及东宫属官也不再礼敬有加。太宗又一味纵容放纵李泰的行为,更加刺激了李承乾的畸形心态。同时长孙皇后又在贞观十年(636年)去世,李承乾因此失去了最有能力关爱和化解他内心不安分因素的亲人。在这种种外部因素的施压下,感觉储位岌岌可危的李承乾在贞观十七年(643年)联合高祖第七子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杜如晦之子)、陈国公侯君集等人密谋叛乱,起兵杀李泰后再逼宫,但是事情败露,李承乾等人全部被擒获。

和李承乾同谋的诸人:李元昌、杜荷、侯君集等人都被赐死或者诛杀,只有首犯、皇太子李承乾,因为太宗实在是深爱这个长子,不忍也不能对亲儿子加刑,所以最后只把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重庆彭水)安置。

贞观十八年(644年)十二月,庶人李承乾在黔州病卒,年二十六,太宗闻讯后废朝三日,以国公之礼把长子安葬在黔州。

李承乾身后留下了两个儿子:李象、李厥。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李承乾的孙子、李象的第三子李适之(李琩)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代理节度观察,在边陲建立了功勋。于是李适之上奏皇帝玄宗,请求把祖父李承乾和父亲李象归葬于曾祖父太宗的昭陵。玄宗同意了李适之请求,下诏让李承乾、李象、李厥等附葬昭陵,并追封伯祖父李承乾为恒山王,赐谥号“愍”,称恒山慜王。去世八十三年后,李承乾总算恢复了王爵和宗室身份。

皇次子、楚王李宽:武德二年(619年),秦王庶次子出生,其生母不明。武德三年(620年),高祖下诏以秦王次子李宽为早夭的叔父、皇五子楚王李智云(高祖第五子、高祖隋末起兵时在长安被杀,无后,高祖称帝后追封为楚王)嗣子,并封凉州总管、司徒。

李宽在贞观初年早夭,已经登基的太宗追封次子为楚王。因为幼年去世,所以李宽事迹不详、也没有子嗣留下,是太宗皇子中,早夭而默默无名的一位。

皇三子、吴王李恪:李恪和二兄李宽同生于武德二年(619年),不过和早逝的李宽籍籍无名所不同的是,李恪在后世文学艺术作品中因为他传奇的身世,一直以来都是被着重描绘的对象,太宗诸子中,李恪的名气绝对不输于李承乾、李泰、李治等嫡子。

武德二年(619年),秦王侧妃杨氏在长安为秦王李世民生下第三个儿子,取名“李恪”。杨氏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家世高贵不在李唐皇室之下。杨氏本人是前隋皇家公主,其父就是隋炀帝杨广。所以李恪本人是具有隋、唐两代帝王血脉的皇子。

武德三年(620年),高祖封皇孙李恪为长沙王,武德八年改封汉中王。太宗继位后,李恪先后被晋封汉王、蜀王、吴王。贞观八年(634年),十六岁的吴王李恪拜授益州大都督,唐朝亲王遥领大都督的先例就从李恪开始。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宗第五子齐王李祐谋反事发,并牵扯到皇太子李承乾密谋逼宫案,李承乾因此被废。太宗先想立第四子魏王李泰(长孙皇后第二子,太宗嫡次子),后来在审问李承乾的时候发觉李泰也有谋储之心,所以越过李泰,改立第九子(长孙皇后第三子,太宗嫡幼子)晋王李治为皇太子。

李治性格仁弱怯懦,所以太宗对他也不是很满意,曾经对国舅、心腹、朝廷重臣长孙无忌说起过想改立吴王李恪为皇太子。长孙无忌极力劝阻,并向太宗解释并不是因为自己是李治的舅舅才反对改立,而是因为太子是国家根本,牵一发动全身,必须保持稳定,国家才能安宁。太宗因此才打消了改立吴王的念头,并召吴王入朝,谆谆教诲说:“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可不戒!”吴王称诺拜服。但是从此后,长孙无忌和吴王李恪因此结怨,相互忌恨。

永徽元年(650年),高宗李治登基后,因为吴王李恪是自己在世最长之兄,所以加授李恪开府仪同三司、司空。永徽二年(651年),拜太子太师。此时辅佐高宗地太尉长孙无忌因为之前易储时和吴王有旧怨,害怕以后李恪借机报复,于是时时准备构陷李恪,消除隐患。

永徽四年(653年),太宗之女高阳公主因为想谋取丈夫房遗爱之兄房遗直承袭的梁国公爵位,于是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高宗命长孙无忌彻查。长孙无忌趁机借此案打击宗室贵胄,声称房遗爱、高阳公主夫妇暗中策划作乱,准备谋立高祖第六子荆王李元景,同谋者有荆王李元景、驸马都尉柴令武(太宗外甥、霍国公柴绍次子)、巴陵公主(唐太宗第七女,柴令武之妻)、武安郡公薛万彻。为了达成消除吴王的目的,长孙无忌还逼迫房遗爱做伪证,将吴王李恪牵连进谋反案。房遗爱为了活命,于是顺从长孙无忌的心意,诬告吴王李恪也参与谋反。高宗既懦弱又想消除吴王对自己的威胁,于是不加分辨,同意了长孙无忌除掉吴王的建议。

永徽四年(653年)二月初二,被软禁的吴王李恪在长安皇宫禁中遇害,年三十四岁。死前,知道是长孙无忌策划这场冤案的李恪怒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若宗社有灵,当见其 族灭!”

李恪死后,四个儿子李仁、李玮、李琨、李璄都被废为庶人,流放岭南。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为中书令许敬宗诬告(高宗暗中支持),削爵流放黔州,后来在流放地自缢而死,子孙都夺官流放岭南。显庆五年(659年),长孙无忌死后,高宗恢复李恪宗室身份,追封郁林王,但是没有把他的儿子们从岭南召回。直到光宅元年(684年),高宗已经去世,李恪的儿子们才得以赦免,其长子李仁降等承袭父亲的爵位,封郁林县男。

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二月,中宗李显复辟大唐。李恪长子李千里(李仁改名)被封为成王。第二年,李恪之孙、李琨次子李祗被封为“嗣吴王”,李恪也被归还吴王封爵、追赠司空、以亲王礼重新安葬。至此,冤死五十三年的李恪被彻底平反昭雪。

皇四子、魏王(濮王)李泰:李泰是太宗和长孙皇后第二子,也是太宗嫡次子,生于武德三年(620年)。因为是秦王嫡子,所以高祖在李泰出生当年即册封他为宜都王。武德四年(621年),李泰以秦王嫡次子的身份,越过“郡王”级别,直接被高祖册立为亲王,封号卫王,出继高祖第四子、早逝的卫王李玄霸为嗣子。这对于秦王李世民和卫王李泰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同样是出继,太宗次子李宽出继楚王李智云时,没有直接封楚王,还是太宗登基后,才追封早夭的李宽为楚王,嫡庶之分可见一斑。)

贞观二年(628年),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同时兼领二十二州,对比三哥李恪的兼领八州,差距不是一般大。贞观八年(634年),李泰领左武候大将军,兼雍州牧。雍州即京兆府,也就是大唐王都长安所在,所以李泰实际上是兼领西京长安。

贞观十年(636年),十七岁的越王李泰徙封为魏王,太宗舍不得爱子离开自己去封地相州(河南安阳),让李泰久居长安,甚至还想李泰搬进皇宫武德殿居住,爱护之心,毫无掩饰。如此种种逾越礼制的宠爱,太宗对李泰还有很多很多例子,史料记载:“其宠异如此矣!”

贞观十五年(641年),由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成,太宗非常高兴,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秘府中,又大肆赏赐李泰,甚至超过了皇太子李承乾的规格。也正是因此,李承乾和李泰兄弟之间隔阂越来越深,彼此忌恨,李泰依仗太宗的溺爱有了夺嫡之心,李承乾在李泰逼迫下为了维护皇太子地位最终铤而走险准备逼宫,结果事败被废。

李泰在种种错觉下,以为只要把李承乾拉下皇太子之位自己就成为新储君,于是加紧在太宗面前邀宠,说如果自己即位,将来会杀了儿子传给九弟李治(同母弟)。又暗中威胁李治,说他和李承乾的同谋汉王李元昌亲近,李元昌有罪,那么李治也要反省,搞得李治精神恍惚,失魂落魄,在太宗面前痛哭不已。

这些事情最终使得太宗醒悟,觉得如果立李泰为皇太子的话,那么李承乾、李治兄弟将来恐怕凶多吉少,于是打消了立李泰为皇太子的主意,改立李治为皇太子。同时,为了向后世子孙表明皇位不是能用谋划来夺取的,太宗毅然废黜了李泰,降爵为东莱王,后改封顺阳王,安置在均州(湖北丹江口)。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心中还是挂念李泰的太宗不能抑制思子之心,重新册立李泰为濮王,还就此事对大臣们解释说:“濮王文词美丽,岂非才士,朕为社稷之计,断割恩宠,遣其居外者,两相安全。而朕心中实念濮王,卿等所知。”太宗对李泰的关爱,溢于言表。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皇太子李治即位,即高宗皇帝。高宗对于同母兄李泰倍加优待,厚赐无数。李泰在钧州的生活可以说是悠游无虑的。

永徽三年(652年)十二月,濮王李泰薨逝,年三十三。高宗闻讣后辍朝三日,追赠兄长为太尉、雍州牧,下诏在均州为李泰修造陵园,吩咐“务从优厚”,并命李泰长子李欣袭爵嗣濮王。李泰、李欣、李欣弟李徽、李欣子嗣濮王李峤,及其他李泰后裔都安葬在均州郧乡县马檀山陵园,这也是唯一位于陕西以外的李唐皇族墓地。

皇五子、齐王李祐:李祐,是太宗第五子,生年不详,生母阴氏,为隋左翊卫将军、西京留守阴世师之女。

阴世师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奉代王杨侑(隋恭帝)守长安,抵御从晋阳起兵的唐国公李渊。李渊起兵后,阴世师抓捕并杀害了留居长安的李渊第五子李智云,又把唐国公家族祖坟都掘开破坏。所以李渊攻破长安后,以抗拒义兵的名义处死了阴世师,把他的家属都充入宫庭为奴婢。阴家和李家可以说集国仇家恨于一体。

阴世师之女阴氏颇有姿色,被秦王李世民看中,奏请高祖后纳入府中,成为秦王侍妾。阴妃受宠于秦王,在武德年间生下秦王第五子李祐,同时,其弟阴弘智也被赦免,授为秦王府洗马。

武德九年(626年),秦王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逼迫高祖禅位于己,即唐太宗。阴弘智因在政变中向秦王揭发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昆明池阴谋有功,被授予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官位,其姐阴氏在太宗登基后也被册封为德妃,位次只在长孙皇后之下,等同贵妃韦氏,高于吴王李恪之母杨妃。阴弘智在贞观初期,权势赫赫,在姐姐阴德妃及太宗的照顾下,荣宠之极,几乎和太宗正牌国舅长孙无忌相抗衡。

武德八年(625年),高祖册立秦王第五子李祐为宜阳王,次年玄武门之变发生,秦王登基称帝,李祐改封为楚王,贞观二年(628年)又改封燕王。贞观十年(635年),李祐改封齐王,兼都督齐、青、莱、密等五州诸军事,兼齐州刺史。因为患病的缘故,李祐没有前往齐州赴任。

贞观十五年(641年),李祐赴齐州封地就国,太宗为了李祐能够更好的在封地处理政务,特命其舅父御史中丞阴弘智兼任齐王长史,辅佐外甥。

阴弘智虽然位极人臣,但是一直没有忘记当年李唐皇室诛灭自己家族之事(同时选择性忘记了自己家杀害李渊幼子和发掘李氏祖坟的事),所以数十年间没有中断向李唐复仇的愿望。外甥李祐在长安养病时,阴弘智就开始不怀好意地挑唆他和父亲及其他兄弟之间的关系:“大王兄弟既多且壮,陛下千秋万岁之后,大王宜以壮士以自卫,方得报安全。”李祐在舅舅的影响下,逐渐开始骄奢跋扈行事,多结交奸邪之人。

贞观十五年(641年),李祐就国后,齐王长史权万纪(阴弘智是兼齐王长史)对李祐管教很严,多次向太宗告状述说齐王劣迹,导致太宗下诏斥责李祐,李祐因此深恨权万纪。而阴弘智在期间推波助澜,怂恿李祐和太宗对抗。当时皇太子李承乾已经失去太宗信任,储君之位即将不保,所以阴弘智谋划让李祐夺嫡(也有故意为之,让李唐内讧的意思)。

贞观十七年(643年),齐王长史权万纪处置并收押了阴谋暗杀自己的齐王亲信昝君谟、梁猛彪,还向朝廷上奏,太宗命刑部尚书刘德威前往齐州查验,结果属实。于是太宗要求齐王与权万纪返京说明情况。权万纪奉诏先行,李祐非常恐惧,于是在阴弘智指使下,派阴弘智的妻兄燕弘亮等人追上并杀害了权万纪。阴弘智劝外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齐州起兵谋反。

贞观十七年(643年)三月,李祐征发齐州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为私兵,布置官署,大封亲信,打出了直接作乱的旗号。太宗闻报后大怒,诏令兵部尚书李勣、刑部尚书刘德威率军讨伐逆子叛贼。

李勣大军尚未到达齐州,青、淄等州官民已经不听从谋反的李祐教令,不理睬他的檄文。李祐这才惊慌失措,想逃到豆子冈(今山东惠民)避祸。而城中的齐州兵曹杜行敏忠于大唐,计划捉拿李祐,齐州兵士大多愿意跟从。贞观十七年(643年)三月三十,杜行敏汇集军士,凿开齐王府围墙入内,大呼捉拿叛贼。李祐和阴弘智、燕弘亮等人不得脱身,便躲到殿内。杜行敏率人包围大殿,大声说:“大王昔为帝子,今乃国贼,不速降,立为煨烬矣。”李祐等人害怕被烧死,只能投降,从殿内出来。齐州之乱不过一月即告平息。

之后李祐和同党被押送到长安,太宗命朝廷依法论罪。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六,李祐被废黜王爵,以“谋反”论罪,当日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中,时年大约二十出头,十月十五,以国公之礼安葬于长安高阳原,因李祐无子,死后齐国被废除。李祐的同党、舅父阴弘智等四十余人一并诛杀,其余齐州被胁迫官民一律不咎。因为李祐的牵连,他的生母阴德妃也被降为嫔位,不久后就郁郁而终,阴氏家族在二十五年后还是覆灭于李唐皇室。

皇六子、蜀王李愔:李愔和吴王李恪同母,为隋炀帝之女杨妃所生,也是身负两代皇室血脉。李愔大约出生于武德末年,于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梁王,贞观十年(636年)改封蜀王,并授益州都督(四川成都)。

李愔品行低劣,远不及其同母兄李恪,行事又奢侈骄纵、游猎无度,很不被太宗所喜。在对李愔多次规劝都不见其改正后,太宗把李愔的封邑及国官削去一半,贬为虢州刺史。但李愔在虢州不思悔改,又因殴打地方官员而被弹劾,太宗怒极而下诏斥责李愔:“禽兽调伏,可以驯扰于人;铁石镌炼,可为方圆之器。至如汝者,曾不如禽兽铁石乎!”骂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禽兽不如。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高宗李治即位,加封兄长李愔食邑实封一千户。但是李愔依旧骄横跋扈,不改其行,高宗对这个兄长失望之极,把他贬到黄州(湖北黄冈)当刺史,后来甚至还对大臣们说:“历观古来诸王,若能动遵礼度,则庆流子孙;违越条章,则诛不旋踵。愔为法司所劾,朕实耻之!”不耻于和李愔做兄弟了。

永徽四年(653年),李愔同母亲兄吴王李恪被长孙无忌陷害,牵连到"房遗爱谋反案“中,从而被杀,李愔也被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重庆)。显庆五年(659年)长孙无忌获罪自杀后,李愔被赦免,改封为涪陵王,但再也没有回到长安或者封地黄州。乾封二年(667年),涪陵王李愔在巴州去世,时年大约四十余岁。

咸亨元年(670年),高宗恢复了六哥李愔的官爵、封地,追赠他为益州大都督,迁葬于昭陵,赐谥号“悼”。李愔有三子,长子广都王李畴,次子江陵王李瑾,三子嗣蜀王李璠。

皇七子、蒋王李恽:李恽生母王氏是太宗后宫普通宫人,没有名号,李恽的生年不详,大约在武德末年。

贞观五年(631年),太宗册立李恽为郯王,贞观十年(636年),改封为蒋王,授安州都督。因为李恽生母地位低下,所以他在太宗诸子中也相对无名,整个贞观一朝都没有多少事迹,无论好坏。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即位的高宗李治加七哥蒋王李恽食邑实封一千户以示优待。永徽三年(652年),李恽改任梁州都督,后来又改任遂州、相州刺史。

上元元年(674年),李恽改任箕州(山西左权)刺史。箕州录事参军张君彻在武皇后(武则天)一党的支持下,上奏诬告蒋王有谋反之事,。高宗于是派使者赴箕州调查。当时李唐皇族在武后的压制下多有获罪乃至身亡,李恽惶遽不安,为了避免被朝廷使者羞辱加害,于是主动自尽。高宗得知李恽自杀后大惊,穷追实情,武后于是授意亲信大臣追究张君彻之罪,将其处斩以告慰蒋王。高宗追赠李恽为司空、荆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李恽自杀时,大约五十出头。

李恽共十七子,死后由次子李炜袭爵,为嗣蒋王。蒋王李恽也是太宗诸子中,后裔最多的一支。

皇八子、越王李贞:贞观二年(627年),太宗的贤妃燕氏诞育第八子,取名“李贞”。贞观五年(631年),五岁的李贞被册立为汉王,贞观七年(633年)任徐州都督。贞观十年(636年),先封原王,然后马上改封越王,授扬州都督。贞观十七年(643年)转任相州刺史。贞观十八年(644年),齐王李祐作乱被平定,其母阴德妃受牵连被降为嫔位,李贞生母贤妃燕氏升为德妃。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高宗李治即位,越王李贞以皇帝兄弟的缘故,被加食邑实封千户。

李贞品行好学,又喜欢习武,骑射俱佳;治理封国能力很强,在太宗诸子中算得上比较优秀突出。但李贞也有喜欢听阿谀奉承之言、贬退直言属官的缺点,还曾经纵容越王府仆役欺侮封地官民百姓,可以说身上的优点缺点都很突出。

高宗在位时,十分倚重八哥越王李贞,授予其左卫大将军之职、绵、蔡州等刺史,是李唐皇族在地方上的实力派。永淳二年(683年),高宗驾崩后,皇太子李显继位,即唐中宗,李贞因为是皇帝在世唯一伯父,所以被授予太子太傅,但朝廷实权被皇太后武氏(武则天)所掌握。

嗣圣元年(684年),皇太后废黜中宗,改立高宗第八子(武后第四子)豫王李旦为皇帝,李贞因此被转授豫州刺史。武后掌握大权后,提拔重用武氏家族,李唐皇族开始怀疑武后想要谋夺大唐社稷,于是相互联络,一起谋划共同反抗武后统治,恢复李唐社稷。其中越王李贞和其子琅琊王李冲是主要策划者。

垂拱四年(688年)八月,琅琊王李冲率先在博州(山东聊城)起兵,讨伐武氏,但是李唐诸王因为准备不充分,都没有响应李冲,只有越王李贞起兵呼应自己的儿子。武太后命左金吾将军丘神勣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讨伐李冲,大军还没有到达博州,李冲已经在当地武水、莘县两地的官军夹攻下失败,退回博州后被百姓所杀。武太后将李贞、李冲在皇族名册中除名,改姓虺氏。

李贞没有得到李冲失败的消息,按原计划从豫州出兵,很快占领了上蔡,此时武太后任命的中军大总管麴崇裕、后军大总管岑长倩已经率军前来讨伐。麴崇裕等军到达豫州城外后,李贞派遣幼子李规及女婿裴守德出战,大败而回。李贞惶恐不已,关闭城门死守。麴崇裕率军队直抵城下,准备攻城,而城中军民都没有斗志。李贞见大势已去,于是退回府邸服毒自杀,同时李规、裴守德也都自杀,妻子一同自缢。麹崇裕进城后斩李贞、李规父子及裴守德之首,传首东都。李贞父子起兵不到半个月就被平定,全家也都被杀害。

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大唐社稷恢复,李贞、李冲父子死于社稷之事被重新提起,中宗于是恢复了李贞的姓名和族籍。开元五年(716年),玄宗将李贞、李冲等人重新改葬,追上李贞谥号为“敬”,以高宗子许王李素节之子李琳为嗣越王。

皇九子、高宗李治:唐高宗李治,生于贞观二年(628年)六月,生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是太宗的嫡幼子。贞观五年(631年)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43年)在皇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争储两败俱伤、相继被废后,李治被册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皇太子李治即位,即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在长安皇宫贞观殿驾崩,年五十六岁,葬乾陵。后世子孙上庙号高宗,上谥号天皇大帝。累加增谥“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高宗的平生事迹,在历代帝王传记中都有详述,更因为他的第二任皇后武则天的事迹,使得高宗在后世名声大显。同时高宗时期的大唐也是整个唐朝最为光耀恢弘的时期,所以高宗可以说是站在大唐最顶峰的皇帝,如果要描绘高宗的生平,不是短短几百字就可以写完的。如此,在本篇中,高宗的一生经历就略过不表,将来有机会,专门开一篇文章,叙说高宗李治的故事。

皇十子、纪王李慎:李慎,是太宗第四子,生于贞观二年(628年),和高宗李治同年出生,生母是太宗后宫中位次仅低于皇后的贵妃韦氏。

贞观五年(631年),时年三岁的李慎被封为申王,贞观十年(636年)改封纪王。贞观十七年(643年),十六岁的李慎被任命为襄州刺史(湖北襄阳),出外就国。在封国襄州,年轻的李慎兢兢业业、用心宣抚地方,以善于政事而闻名,襄州的百姓们感激纪王的善政,所以给他立碑,称颂纪念。李慎也是太宗诸子中口碑最好的一位。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皇太子李治继位,即高宗皇帝。高宗加封李慎食邑实封千户,并额外对他其赐以诏书,加以勉励慰劳,这种殊荣是李慎其他兄弟都没有享受到的。

此后在高宗在位时,李慎先后被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荆州都督(湖北荆州)、邢州刺史(河北邢台)、泽州刺史,显庆五年(660年)再任荆州都督。因为李慎好文学、喜欢观察星象,才华突出,在李唐皇族中和同样才华横溢的八哥越王李贞齐名,所以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纪、越”。这也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伏笔。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驾崩,武皇后扶立皇太子李显即位,自己则临朝称制。时任安州都督(湖北安陆)的李慎因为是皇帝亲叔父而被任命为太子太保,次年再加官太子太师,同时改任贝州刺史(河北邢台清河县)。

垂拱四年(688年),越王李贞和其子琅琊王李冲起兵武,意欲恢复李唐神器,事前曾发檄文给李慎,约其一同出兵,李慎认为起兵时机还不成熟,所以没有参与其事。但李贞兵败自杀后,因为是李贞的亲兄弟,有曾经有““纪、越”并称的旧事,所以李慎还是被牵连下狱,审讯后按律被判处死罪。不过临刑前武太后赦免了李慎的死罪,但废为庶人,流放岭南,还被剥夺李姓,改姓“虺”。

永昌元年(689年)李慎被流放到岭南,走到半路的时候,接到朝廷诏令,转流巴州(重庆),时年六十二岁的李慎经不起长途跋涉,在前往巴州途中于蒲州去世,年长的几个儿子在流放途中遇害,幼子李珹和其他家属流放岭南。

神龙元年(705年),中宗重新登位,恢复大唐,李慎也因此被追复原有官爵,复李姓。中宗下诏蒲州官员寻访到李慎的葬地,加以祭祀,再迁葬昭陵。李慎的幼子李诚被从岭南召回,册立为嗣纪王,承袭李慎世序传承。

皇十一子、江王李嚣:太宗第十一子李嚣和第八子越王李贞同母,都是贤妃燕氏(后来晋封德妃)所出。贞观五年(631年),李嚣被太宗册立为江王,不过在贞观六年(632年)李嚣就夭折了,年龄不详,估计只有两三岁而已。

李嚣夭折后,太宗追谥其号为“殇”,称“江殇王”,因为没有后嗣和承继子,所以他死后的封国江国被废除。李嚣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特别的痕迹。

皇十二子、代王李简:太宗第十二子李简出生于贞观初年,和其他兄弟不一样的是,他的生母不详,史书没有任何记载。而李简在贞观五年(631年)被太宗册立为代王后不久就夭折了,年龄也不详,应该比李嚣夭折时更小,估计两岁左右。李简除了留下个名字在史书上,其他的就再没有记载了。皇十三子、赵王李福:贞观八年(634年),太宗第十三子出生,生母杨氏也是前隋宗室,封号是贵妃(但是不能确定是生前加封还是去世后追赠)。

贞观十三年(639年),六岁的李福被册封为赵王,同时加授赵州刺史。当年,为了缓和宗室内部矛盾、平息玄武门之变后的朝野议论,太宗将第十三子赵王李福出继给大哥、隐太子李建成为嗣子,从此李福在宗法上就成为了李建成的后嗣。

贞观十八年(644年),李福迁任秦州都督,实封八百户。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皇太子李治继位后,加授李福为右卫大将军,命其宿卫长安宫城。永徽二年(651年),李福才被外放为梁州都督。

李福一生行事低调、甚至可以说籍籍无名,几乎见不到他在史书上有什么事迹记载,因此他也得以平安生活,安安稳稳当了二十年太平亲王。咸亨元年(670年)九月十三,三十七岁的李福在梁州去世,高宗得报后追赠其为司空、荆州都督,陪葬昭陵。赵王李福是太宗十四个皇子中,除了高宗李治之外,活到成年并真正意义上得以善终的唯一一人。

李福只有一个独子李穆,年少时就去世,被追封建平王。神龙元年(705年),中宗恢复大唐后,以太宗第七子蒋王李恽的孙子李思顺为嗣赵王,承袭李福后世祭祀。

皇十四子、曹王李明:李明的生母十分特殊,是原齐王李元吉的正妃杨氏。杨氏是前隋宗室、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出身高贵,所以被高祖册立为齐王正妃。

武德九年(626年),秦王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软禁了高祖,在血腥中夺取了大唐政权,登基成为新皇帝,即唐太宗。为了消除后患,太宗将李元吉诸子都处死,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妾和女儿因为没有威胁则被养育在皇宫中。其中李元吉的正妃杨氏因相貌美丽而被太宗纳入后宫,但是没有名份,其名号一直是李元吉正妃。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大约在贞观十六年(642年)前后,巢剌王(李元吉在贞观时期的封号)妃杨氏在皇宫中为太宗生下第十四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当时太宗没有皇后,而杨氏极受宠爱,所以太宗有了立杨氏为皇后的念头,幸而被魏征谏言“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才得以醒悟,放弃了这个念头。(辰嬴是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先是晋怀公的夫人,后又嫁给怀公伯父晋文公。)

贞观二十一年,去世(公元647年),李明生母巢剌王妃杨氏去世,没有被允许陪葬昭陵。同年,五岁的李明被太宗册封为曹王,授曹州刺史,实封一千户。对比李明的诸兄在册立为王时实封八百户的待遇,可以看出太宗对这个小儿子的宠溺和关爱之心。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皇太子李治继位,即高宗皇帝。显庆四年(659年),李明年满十八(虚岁),被皇兄高宗授命为为梁州都督,兼虢、蔡、苏三州刺史。同年,高宗出于缓和宗室矛盾、同时掩饰太宗纳弟媳为妃的失德之事,将幼弟曹王李明过继给叔父巢剌王李元吉为嗣子,承袭李元吉的宗祀。从此,李明就成为生母杨氏前夫巢剌王李元吉宗法上的儿子。

李明在地方上经常不遵循法度,任意妄为,曹王长史孔祯时常劝谏他,告诫李明不要因为专横跋扈而被朝廷追究,因此失去爵位。李明梗着脖子强辩:“寡人天子之弟,何得失爵!”孔祯再次诚恳劝导:“恩宠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李明还是不听。

李明在地方上为官的过程中没有特别值得称道的事情,同时也没有什么大的恶行,只不过普普通通一个宗王而已,人生历程相对简单,如果他像十三哥赵王李福在三十七岁时就去世,那也算是善终了。但是李明没有早亡,又和高宗第六子、皇太子李贤(第二任皇太子)交好,平常多有书信往来,由此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后来的政治凤波中。

永隆元年(680年),皇太子李贤因之前代替高宗监国、颇有政绩,和生母武皇后产生了权力分配上的利益冲突,遭到武皇后猜忌和提防。为了独揽大权,武皇后不惜向亲子下手,派人诬告揭发皇太子阴谋作乱,在东宫暗中私藏数百具铠甲,准备谋反。高宗喜爱李贤,不同意处理他,想要宽恕其罪。武后皇却说:“李贤心怀谋逆,不能赦免罪行。”于是,在生母的无情打击下,李贤被扣上谋反罪名,废为庶人,幽禁在长安皇宫中。

李贤倒台后,他的亲近之臣都被贬斥流放,曹王李明也因为与废太子李贤交好,被安上通谋的罪名,降爵为零陵王,流放到黔州(重庆彭水)安置。在前往黔州的路上,李明才后悔地说:“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乃及于此!”

永淳元年(682年)七月,在武皇后的授意下,黔州都督谢祐逼迫流放在此的零陵王李明自杀。此时的唐高宗已病势沉重、不能视事,得知李明被武皇后逼死也无从追究,只将黔州官署的官吏全部罢免,厚葬李明于黔州。近三十年后,景云元年(710年),在时任皇帝睿宗的主持下,李明灵柩返回长安,陪葬昭陵,追加谥号“恭”,称“曹恭王”。

李明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南州别驾、零陵郡王李俊,次子黎国公李杰都在武则天当政时期被杀害,其余子孙也散落在民间。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大唐社稷,李杰的儿子李胤被寻找到,中宗册立其为嗣曹王。之后李明第三子李备从南州归来,中宗改封李备为嗣曹王、卫尉少卿。开元十二年(734年),李备为国尽忠后,李胤再一次受封嗣曹王,授银青光禄大夫、右武卫将军。曹王李明的宗祀得以保持不灭,直至唐末。

以上,就是唐太宗十四个皇子的漫漫人生历程和跌宕起伏的命运走向,太宗文治武功、光耀后世,更以“天可汗”称号震铄古今,实在是一代英主。但是他的皇子们差他实在是太多太多,即使高宗本人,也不能和太宗相提并论。诸皇子大多命运多舛,得以善终者寥寥无几,和光耀千秋的贞观之治相比较,太宗诸皇子的作为和名声过于黯淡了(高宗勉强除外),命运也多以悲剧为终,这是太宗身后的莫大遗憾,也是李唐皇室难以弥补的创伤。

彭水炒米粉做法?

1、配方。大米适量、青菜适量、红薯淀粉适量、一块新鲜的猪油。

2、首先要磨好浆,将优质大米用4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浸泡3个小时,待大米吸饱水发胀后,用筲箕将大米沥干水分。

3、洗好的青菜切碎,与沥干水分的大米按1:10的比例均匀混合,再将其加入一定比例的清水磨制成浆。

4、为保证米粉的劲道,待米浆磨好后加入适量红薯淀粉,搅拌均匀,一盆绿油油的米浆就备好了。

5、用夹子夹起一块新鲜的猪油,在热平底锅锅壁上快速抹上薄薄一层,趁着滋啦声的浓烟还没有散尽,赶紧将舀入特制漏壶的米浆滴入锅壁。

6、待米浆已经呈环状均匀铺满锅壁,关上漏壶闸子,盖上锅盖,焖上2分钟,一锅热气腾腾的烙米粉就可以出锅了,戴好防烫手套,将烙熟了的米粉从锅中一把抓出,放入一旁备好的筲箕中即可。

求重庆一带的黄姓字辈要准确的?

重庆(彭水) 黄氏认祖诗 本人姓黄 年代久远传译有误 大致意思相同

骏马堂堂出异乡 男儿随地立纲常

身在外境尤吾境 心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勿忘亲命语 晨昏常念祖宗堂

但愿苍天垂庇佑 三七孩儿个个昌

如对得上这首诗 相传有误但大概 意思相同主要是三七 二十一子 则为黄崤公后裔( 以下为复制)

姓名:黄崤山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福建邵武人

别名:黄崤山

职业:祖先

生辰: 0926-11-27

出生地点: 后晋石敬塘天福

忌日:1002-01-02

安葬地点:鹤薮黄家林今邵武市和平乡顶坎头村

峭山公,字岳,号实郎,福建邵武人,生于后晋石敬塘天福元年,岁次丙申公元926年十一月廿七日辰时。三十岁登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乙丑科进士。官授江夏太守,封千户侯,巡抚吴粤等处。至咸平四年辛丑岁(公元1002年)二月十九日,迁奎章阁侍制直学士,兼刑部尚书。官、吴、郑氏三太君俱封一品夫人。各生七子,计二十一子。至六十六岁,公谢职归林泉,辛丑年正月初二日,设筵邀诸亲及召诸子训曰:余年既迈,未免有九泉之虞。吾自承上祖春申君之下及鄂州之派,至今日,子孙二百余人,供给浩大,吾虽官途数十年,家业亦无多,何以为子孙长久计?事勿临期贻悔,尔等听命,吾曾经过闽粤等处,地方山环水秀,田地饶沃之所指不胜举。兹将铜钱八百万贯,纹银八百秤作二十一份均分。三妻位下,各留长子侍奉,其余吾录诸处,各宜自立开基,而效上祖承接,尔等诚有孝心者,虽分居别处,何异以在乎?

是时诸子跪而听从,禀求指示。即收拾行装,择吉登程,拜别时,公亲自吟诗八句,以为后世各处子孙相亲证据,能念诗符合者,及系脉之传,即升堂以亲属之谊,勿以客礼相待,致失一派之本源也,无诗亦是歇公流裔,不可简慢待之。

二十一子次第名录歌

和梅荀盖楚龟洋, 政瞿化福卢林塘,

发井永延城潭层, 二十一子共雁行。

峭山公遗子诗

骏马登程往异疆,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健他乡则故乡。

旦夕莫忘亲命语,春秋须荐徂豆香。

愿言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峭山公三位夫人,各生七子,他们后裔又如何辩明出自那一位夫人?说起来充满诗情画意。当峭山公分授遗子诗时,官、吴、郑三位夫人,同时各自吟成一首七言绝句,分别赠送自己所生儿子,以为日后子孙辨别。这三首诗被后世子孙尊称为太诗。

官妈太诗

吾年八九难相会,奕世分支为汝题。

倘有贪富与贵贱,相逢须念共根蒂。

吴妈太诗

才郎峭老有三妻,官吴郑妣七子齐。

创业兴家离祖地,归来报命省亲仪。

郑妈太诗

祷告苍天往各乡,官吴郑妣三七郎。

奉奏分命吾儿去,投辙绵绵奕世昌。

摘录诏安高坑三妈诗

峭老原来娶三妻,官、吴、郑妣廿一儿。

兴家立业各离去,回猷报命省亲仪。

吾年八九与期会,叶茂九州同根枝。

不论贫富与贵贱,相逢当念初分时。

摘录黄元谷依韵敬和诗

慕祖客光焕始疆,三婆廿一贵超常。

启观嘱赞禾初境,睹录源流识故乡。

上佐朝邦轰烈宪,下垂繁衍集书香。

峭公神鉴如而在,满架儿孙奕世昌。

摘平和霄岭峭公遗子诗

骏马登程往异疆,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健他乡即故乡。

旦夕莫忘亲命语,春秋时荐徂豆香。

愿言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廿十一子和诗一则以步之诗曰

策马登程出外疆,任从随地置纲常。

平生屋漏无愧事,睹录源流识故乡。

上佐朝班轰列宪,下垂繁衍集书香。

峭公神鉴如而在,满架玄孙奕世昌。

峭山公卒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岁次癸酉,二月十八日辰时,享寿九十八岁,葬于鹤薮黄家林(今邵武市和平乡顶坎头村)辛山乙向,御制碑文曰:\"宋赐进士太子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