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代表作有哪些作品,新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是什么?
在现代,旧体诗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与现代的新诗相区别。新诗出现以前,自《诗经》以来的辞赋、古风、律绝、词曲等,与“古典诗歌”的意思相近。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其代表诗人是谢朓。永明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进步,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气息,树立了新的美学风范。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经验,也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新体诗是由古诗到律诗的过渡形态。新体诗的代表作家是谢朓、沈约。
旧体诗的要求十分严谨,必须符合以下三个要素:1、诗的韵格:韵是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条件,是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古体诗、近体诗,都要求押韵,没有韵就不能成为诗,可以说这是诗区别于其它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志。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更多的字,配置于诗的一定位置(每联的对句即双句句尾),使之产生一种同声效应,声音回环之美。押韵的目的,是利用韵增加诗的和谐和美感,使人读之顺口,听之悦耳,记之容易。2、诗的声律:旧体诗,特别是近体词,十分注重平仄的粘对,声韵的协调。诗的格律主要就是平仄的格式和规律。3、诗的对仗:诗文词句的对偶,叫做对仗。其基本特点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使之象古代的仪仗队,两两相对,故名对仗。讲究对仗是律诗必须遵循的格律之一,是中国诗歌区别于西方诗歌的显著特征,它可以使句法转换而不雷同,避免了单调平板,增加了诗的韵味,富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现在所称新体诗应该是新诗,主要流派:
湖畔派——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代表诗人是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等。代表作品:冯雪峰《伊在》《卖花少女》,汪静之《蕙的风》,应修人《含苞》,潘漠华《离家》等。
新月派——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代表诗人是徐志摩、方令儒、陈梦家、闻一多、林徽因等。代表作品:徐志摩《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静夜》,朱湘《采莲曲》等。
象征派——早期现代诗歌的一个分支,更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代表诗人是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胡也频、蓬子等。代表作品:王独清《但丁墓旁》,李金发《弃妇》《我背负了……》《里昂的车中》,胡也频《旷野》,穆木天《落花》《烟雨中》等。
现代派——这一流派的诗歌成就较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他们坚持“纯诗”的概念,主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手法,重视诗的思维、情绪,但并不注重诗的音乐性和外在的格律形式。
代表诗人有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废名、徐迟、林庚、金克木、玲君、施蛰存、路易士等。代表作品:卞之琳《断章》,戴望舒《雨巷》,何其芳《预言》《花环》,废名《十二月十九夜》等。
七月派——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经历过人生的重大起落沉浮,深陷政治冤狱几十年,新时期得以“鲜花重放”,是跨越了三个时代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牛汉、艾青、罗洛、曾卓、绿原、鲁藜、彭燕郊、邹荻帆、胡风等。
代表作品:牛汉《我的家》《半棵树》《华南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邹荻帆《花与果实》《走向北方》,曾卓《栏杆与火》《悬崖边的树》,胡风《为祖国而歌》,绿原《惊蛰》,鲁藜《泥土》,彭燕郊《冬日》等。
九叶派——顾名思义由九位诗人组成。他们努力融合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语言风格,追求诗歌的现实性、象征性和哲理性,注重诗人内心的感受。代表诗人有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唐祈、穆旦、袁可嘉等。代表作品:陈敬容《珠和觅珠人》,穆旦《赞美》等。
现实浪漫派——这个命名有些牵强,也许源出于毛老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写作原则。从建国后到七十年代末期,遵循的是一条专制文学道路,即所谓的遵命文学或革命文学。在近三十年的历史跨度里,诗歌的调式惊人的统一。
代表诗人有郭小川、闻捷、贺敬之、张志民、田间、李瑛、李季、严辰等。代表作品: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李瑛《酒肆》《鲁迅》,闻捷《苹果树下》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等。
此外,民主革命时期诗歌流派或诗群还有早期写实派(冯至、冰心、刘半农、胡适等)、早期浪漫派(郭沫若、田汉等)、中国诗歌会(芦荻、王亚平、蒲风等)、晋察冀诗派(田间、陈辉等)等,这些流派影响不是很大,或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诗学主张。
戴望舒作品全部?
戴望舒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转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于翌年就读于该校法科。先后创办过《璎珞》、《文学工场》、《新诗》等刊物。1926年春,开始在与施蛰存合编的《璎珞》旬刊上发表诗歌,处女作《凝泪出门》。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
叶圣陶先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叶圣陶先生是知名的三大家,即编辑家、作家、教育家。他曾经说过,“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 他当专职编辑,是从商务印书馆国文部开始。也就在任职“商务”期间,1927年5月,他迁居虹口横浜路景云里(今35弄)11号。左邻10号是周建人,右邻11号丙是茅盾与冯雪峰,后门对面23号,是鲁迅的寓所。 作为一个编辑家,他最为人称道的,是在文坛上奖掖后进。他在编辑工作中,严格执行择优采用的原则,尽管是不知名的作者,只要作品优秀,总是放在最显著的地位。因此,他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期间,发现并培养了一批作家。丁玲,就是他在主编《小说月报》时发现的。丁玲的第一篇小说《梦珂》,被排在头条,第二篇小说《莎菲女士日记》,又被排在头条;接着,第三篇《暑假中》第四篇《阿毛姑娘》仍然是头条。这不仅鼓舞了一位向着文学高峰,起步攀登的年青姑娘,也引起文坛上的普遍注目。在连续发表了这四篇小说以后,叶圣陶又给丁玲写信,说可以出本集子。于是帮她向开明书店联系,出版了丁玲的第一个短篇集《在黑暗中》。就这样,一位文坛上的新秀,被培养出来了。丁玲在上海期间,曾经来过景云里拜望。半个世纪以后,1979年丁玲于劫后到北京,又立即拜访叶老。叶老赠词一首《六么令》,其中有句:“景云投辖。当时儿女,今亦盈颠见华发。”正是回首景云里的往事。 不仅慧眼识丁玲,巴金的成名,也与叶圣陶的发现分不开的。1928年,巴金在巴黎把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抄在5本练习本上,转投到《小说月报》,叶圣陶一看,便为它写了内容预告:“《灭亡》,巴金著,这是一位青年作家的处女作,写一个蕴蓄伟大精神的少年的活动与灭亡。”在1929年1~4月号的《小说月报》上连载以后,24岁的巴金,便从此踏上成名之途。五十多年后,巴金在《致<十月>》中,还念念不忘地说:“倘使叶圣陶不曾发现我的作品,我可能不会走上文学的道路,做不了作家;也很有可能,我早在贫困中死亡。作为编辑,他发表了不少新作者的处女作,鼓励新人怀着勇气和信心进入文坛。”(载《十月》1981年第6期) 据说施蛰存的处女作《绢子》,也是经叶圣陶之手发表的。后来叶圣陶为开明书店主编《中学生》,特辟了《青年论坛》和《青年文艺》,又发现和培养了不少青年作家,如徐盈、彭子冈夫妇,胡绳、吴全衡夫妇,都是在向《中学生》投稿中,得到叶圣陶奖掖的。并且据金仲华谈,这两对青年的结合,就是由《中学生》所促成的。 文坛上的多面手 在新文学运动中,叶圣陶是我国的早期新诗人、新型童话的奠基者,第一批创作了话剧与歌剧的剧作家,是散文家与小说家。他是文坛上的一位多面手。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他寓居虹口时期,正是他作品质量登上高峰的时期。他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诞生于1928年,连载于《教育杂志》。当时这份杂志的实际编辑人是周予同,主张要有连载小说。据叶老后来回忆说:“因我有点教育界的经历、感受,于是答应下来,被逼上马。大约七、八天写一个段落,以‘教育文艺’名目,连载12期。从1928年1月动手,11月15日作毕。”他在《作者自记》中说:“每一个人物,我都用严正的态度如实地写,不敢存在着玩弄的心思。”因而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这十余年间的中国社会生活,成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一面镜子。在《倪焕之》出版以前,我国虽然也有一些名为长篇,实为中篇的新作品,但在读者中影响不大。《倪焕之》问世以后,我国现代文坛才有了真正意义的长篇小说。当时有人说,这部小说“可作‘五四’前后至最近十余年来的思想史读。”茅盾则称誉这部作品做的是“‘扛鼎’的工作”。解放前,《倪焕之》单行本曾经再版过12次,解放后又印行多次。 在这段期间,他写过一些短篇小说。《夜》,发表于1927年10月《小说月报》,是当时反映“四·一二”事变的第一篇文艺作品。《多收了三五斗》,于1933年7月登载于《文学》创刊号。半个世纪来,它一直被选为语文教材。小说选用了丰收成灾的现实生活题材,从中掘出深含的思想。他曾经说:“我想写的是那些‘戴旧毡帽的农民’的群象,……当时的农民曾经陷入那样的绝境。”这篇短篇后来被鲁迅与茅盾编入中国现代作家短篇小说集《草鞋脚》(该书由伊罗生译成英文,于1974年在美国出版)。 也是在这段时期,他出版过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还有散文集《未厌居习作》。郁达夫曾经说过:“我以为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散文的模范,当以叶绍钧的作品最为适当。”阿英认为,“叶圣陶的散文,真不啻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优美的、人生的诗”。 “左联”的“会外成员” 叶圣陶寓居景云里时期,正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筹备到成立与开展活动的时期。他为“左联”做了不少工作,却不是“左联”的成员。 本来,叶圣陶同沈雁冰、杨贤江、侯绍裘、瞿秋白这些早期共产党人,相知较深。在《倪焕之》中,他笔下的王乐山,便有侯绍裘的影子。在“左联”成立前夕,出于工作需要,冯雪峰曾经对叶说:“你、陈望道、郑振铎、傅东华,还是保持表面中立态度好,便于联系一些人,就不参加‘左联’了。”于是他就成为不参加“左联”的“左联”成员。 他悄悄地为“左联”做了不少工作。当年一些党员作家,生活无固定收入,要靠稿费维持。按照一般杂志规定,都是文章发表以后才付稿费。叶圣陶任主编,就运用他的职权,交了稿就付稿费,不管后来是否刊用。他不仅在经济上设法帮助,在当时白色恐怖后,还冒着风险,同“左联”患难与共。他曾经回忆说:“胡也频被捕以后,丁玲到开明书店找我,请设法营救胡也频。我立即在开明书店募钱,又和夏丐尊先生联名写信,请国民党元老邵力子帮忙。”后来,丁玲、潘梓年被捕时,他也尽力奔走,参与营救活动。 他住在景云里,一直到“一·二八”战火发生。在《战时琐记》中,他曾经写道:“旧居中了猛烈的弹,三层门窗都不存在了,墙上天花板上的粉饰也都震落下来,木器全毁,衣服有了枪弹孔。书籍埋在灰屑中。”当时他一度避居在刘海粟家中。战后先后迁居人安里(今霍山路21弄)、汾安坊(今东长治路894弄)、麦加里(今溧阳路965弄)。到1935年秋,他才告别虹口,移家苏州。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重庆、乐山、成都等地致力于文教工作。 投身民族运动 抗战胜利后。叶圣陶乘开明书店雇用的木船冒着急流、险滩、暗礁的危险,自重庆东归,在1946年2月抵达上海,重寓虹口。那是开明书店的宿舍,在四川北路祥经里(今川公路146弄)。 当时国内形势日益严峻,他奋起投身于民主运动之中。这一年7月,《文汇报》副刊《读者的话》因发表两封上海市警察的投书而被罚令停刊一星期。叶圣陶立即致函该刊主编柯灵,建议:“文汇停刊期满之日,弟以为出一特刊,至少两版,专载读者投函。……文字内容宜抒实感,宜就最具体方面言之,不作空洞之呼号。……”果然,复刊第一天,《读者的话》整版发表慰问信,另有一整版,转载上海与外地中外报刊对这事件的评论。以后连续三天,还不断发表读者部分来信,以及来信未登的投书人名单。这一次抗议斗争,得到社会上的广泛支持。 当闻一多被暗杀后,他在《民主》杂志上发表了《多说没有用,只说几句》一文,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李、闻案的罪魁祸首,并表示“‘人生自古谁无死’,今天,为争取民主与和平而呼号的人士,也没有一个怕死的。”不久,这份《民主》杂志,又继《周报》之后被迫停刊。他在“休刊号”上发表了《又来挽“民主”》:“……自然,多刺一刀,教我们痛得更厉害。可是,多刺一刀,也教我们恨得更深切。……我们决不肯说‘予谷无言’,我们要呼喊‘记住这个恨’!” 臧克家同志曾经谈过,他当时住东宝兴路,离叶老的寓所不远。“叶老为人敦厚诚朴,对人彬彬有礼,真是蔼蔼然长者之风。去拜望他,说到他的好处,他总是温和而含笑地高声说:‘不敢当!不敢当!’辞别时,他一定亲自下楼相送,近十度的一鞠躬。这不能作客套看,这是叶老先生的作风。”然而,在民主运动的斗争中,这位蔼蔼然的长者,却是一位怒目金刚了。 柯灵同志在33年之后,回忆叶老当年对《读者的话》所提的建议,写了一篇文章《叶圣陶同志的一封信》(载《收获》1979年第5期),其中有这样的话:“在‘五四’及其稍后一辈的老作家中,颇有些这样的典型:待人接物,谦和平易,质朴无华,看来很有些温柔敦厚气;但外柔内刚,方正梗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遇到需要行动的时候,决不落在任何人后面。对这种前辈风仪,我怀有衷心的景仰,叶圣老就是其中的一位。” 要“从践履方面努力” 他确实不落人后,一方面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同时还严格解剖自己。在所写的《工余随笔》中,分析自己思想上的缺点,表示要“从践履方面努力”。他对工作抓得更紧了,一直负责开明书店的编辑、出版工作。这一时期他在百忙中,还为儿童、少年与幼儿,连续撰写了三种课本,极受好评。正如开明书店在介绍中所说:“虽然不便匏说这便是文学,至少可以说写作的手法是‘文学的’。” 他只当过十年的中小学教师,但他的教育思想与他所掌握的教规律,从文章中表达出来,便成为春风化雨,泽被着无数求学的青少年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早在第一次寓居虹口时期,他就总结了过去的教学经验,在他主编的《中学生》与《新少年》这两份杂志中,发表了大量文学辅导青少年阅读、写作,指导中、小学教师正确传授语文知识。其中《文心》(与夏丐尊合作)连载于《中学生》,由开明书店于1934年出单行本第一版,到1948年,已出到第20版。这部书别开生面,用小说体裁,叙述语文知识与技能。朱自清说它是“一部空前的书”。曹聚仁后来谈,《文心》至少有三十种以上的翻印本,在海外流传很广。叶圣陶在这方面的贡献,也使他成为出色的教育家。 正当他在白色恐怖中“从践履方面努力”之时,陈白尘通知他,黑名单上已经有了他的名字,劝他暂避。于是叶圣陶不得不离开虹口寓所,住到辣斐德路(今复兴路)他的妹妹家中。后来地下党先后委托李正文、杜守素、吴觉农同他联系,在周密的安排下,他于1949年年初,登上海轮,怀着“涓泉归海复何求”(他所写的“香港北上”中的诗句)的心情,前往香港,转道北上解放区。 作者: 叶圣陶 2004年09月25日, 星期六 07:36 回复(1) | 引用(0) 加入博采 回忆叶圣陶 我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毕业苏州草桥中学,当时称苏州省立第二中学,校舍在玉带河草桥之侧,故以草桥中学称之.叶圣陶乃一时之秀,且好文艺. 声讨是他的字,本名绍钧,学校内一直用此名,自作后,比名有秉丞、柳山、桂山等,是苏州吴县人,生于光绪19年(一八九三年)一九一六年他与胡墨林女士结婚。声讨不仅是位教育家,又是一位文学家,等身著作,驰誉海内外。叶圣陶于1921年组织成立文学研究会,是发起人之一,并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1923年主编《诗》杂志,1925年与郑振泽合办《公理日报》,1927年编辑《文学旬刊》、《小说月报》、《儿童世界》。1930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夜市中学生杂志编辑之一。解放后,圣陶出任政务院出版总署副署长,1954年十月任教育部副部长,1962年再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他是文人当官,故人不忘故旧,继续与我鸿雁不绝。他以后提任中央文史馆馆长职务。数年前,苏州草桥中学以成立80周年纪念,书邀叶圣陶赴苏州,可惜圣陶因病未能应约,致函请假,未几,得讯圣陶却已作古。 他的著作有《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倪焕之》、《叶圣陶文集》。又曾与朱自清合著《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与夏丐尊合著的语文学术著作,又《阅读与写作》、《文心》、《文章讲话》。
不知道是谁吹了一下就慢慢成诗圣了?
这一年,是公元712年。
在大唐帝国的河南巩县一个孩子呱呱坠地,这个孩子不简单,他的名字——“杜甫”流传千年;直到今天公元21世纪,连3岁小孩都可以随口来一句他的诗。
但是杜甫爸妈估计是不知道自己生了一个这么优秀的孩子,连杜甫自己做梦都想不到他的名字会出现在语文课本上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我们把时间轴继续向前挪,来到公元735年,在大唐的东都洛阳,24岁的杜甫长叹一声,——他第一次落榜了。
第二次,到了他三十四岁时,杜甫信心满满地去考试,一展抱负的时候到了,但结果呢?杜甫又落榜了!
至此,杜甫的仕途梦打碎了。
也许你会说,没关系,放眼历史卷轴,大多数文人都是仕途郁郁不得志,文学造诣才更高!
仕途走不通,我们就走文途嘛。
可是,我们的杜甫同学偏偏这一生文途在当时都名不经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开了一个小号叫“子美诗集”,但是粉丝量就几十到几百人吧。
而同时代的大V号可多了,比如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宰相,每次一更新公众号,就有一大群粉丝留言“太棒了!”“宰相大人请收下我的膝盖”“点赞点赞点赞”;再比如,用一句“情时明月汉时关”横扫诗坛的王昌龄大号,被当代人称为“超绝群伦”;还有学霸王维,诗仙李白都已经名声大噪,诗句广为流传。
杜甫虽然是个小号,但是广爱交友,对人和善,在那个群星灿烂的唐诗俱乐部里,他也结交了几个大V号,一起游山玩水,高谈论阔,把酒言诗。
首先第一位,大名鼎鼎的李白同学。公元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祖国大好河山。后世评论说这两人的同游,是“四千年历史上继孔子见老子之后最伟大的相遇”。事实上,杜甫对李白这个伴友极其喜欢:“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写了多首诗挂念着崇拜着赞叹着李白。
接下来走进另外一位大V,他的名字叫高适,此时的他正思考着他的新作《从军行》。杜甫愉快的与他结伴而行,对于高适的才华,他也赞不绝口“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后来还常常对高适表示感谢“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除了一起游玩的两位同行,杜甫对于其他朋友也从不吝啬。他夸王维“高人王右丞”,夸岑参“海内知名士”,甚至一些不是很有名气的同行,杜甫也对他们由衷赞美,说贾至“诗成珠玉”,说薛据“迁擢润朝廷”····
一生之中,杜甫的名气、粉丝数量都比不过他的大多数朋友,但是对于“朋友”二字,杜甫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做到了大气、友爱、感恩、信任、赞美和祝福。
公元770年,那一年,寒风刺骨,杜甫病倒了,留下了一千五百多首诗,他闭上了眼,“子美诗集”也永远停止了更新。
伟大的纪录片,杜甫的逆袭!
当时,几乎没有人在意他的离去。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有谁会在在意一个只有几百号小公众号的消失。
然而,有些东西是你的终究是你的,只是时间来的稍晚一点而已。
杜甫是八世纪下半叶离世的。到了公元九世纪,中国兴起了读杜甫诗的风潮!
一个叫元稹的人,没错,就是写的那个“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偶然发现了杜甫这颗差点被历史湮没的诗坛巨星。他随手翻开了杜甫的诗集,连读几首,惊呆了!原来最伟大的诗人不是“四杰”,不是“王孟”,不是“高岑”,而是这个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几乎描述了一个时代伟大纪录片的小公众号创作者!
在杜甫的诗里,你可以看到乱世时代的胸怀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你可以看到对时代的不公批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你可以看到庶民百姓的撕心裂肺“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你也可以看到盛世的繁荣“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你也可以看到胜利的喜悦“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你也可以看到对家人的思念“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 ····
杜甫的诗,不娇奢,不风流,他喜欢坚强,独立,热情。他对朋友真诚,对普通百姓的不公抱有极强的同情心。
“诗圣”的诗值得我们继续不断传承,“诗圣”值得我们一代代相传纪念。
杜甫与湖湘的故事
风雨问当年,流寓星沙,客恨曾题临水阁
江山留胜迹,何分湘蜀,诗魂尚系浣花溪
唐大历三年秋,56岁的杜甫带着家人准备投奔在湖南衡阳做官的朋友韦之晋。
进入湘江之后,杜甫向南来到黄陵山,拄着拐杖凭吊了山上的虞舜二妃墓和湘夫人祠。
斜阳在船边留下淡淡的颜色,风景虽好,但是想到二妃寻死于湘江,不仅发出“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的感叹。
已经入春,沿途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让杜甫的心情一片大好,开口就赞美“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经漂泊,终于到了长沙。
杜甫没有急于赶路,而是上岸浏览了古迹名胜。
寻迹定王城,探访贾谊故居,乘船沿着橘子洲头,在河西登岸到达岳麓山。
“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至今还刻在麓山寺观音阁前的檐柱上,成为描绘这座古寺的千古绝响。
在长沙几日游之后,杜甫赶路去衡阳,不料,等杜甫到了衡阳才知道韦之晋已经调任长沙,两个人刚好错过。赶紧开船回长沙,却得到的是老友死亡的消息,想到这里,杜甫难受痛哭“朝廷失去了一位好官员,我也失去了一位老朋友啊。”
此时的他只能暂时住在小舟之上,有时也会住在江边的阁楼之上。
前面就说过,杜甫待朋友的真诚那是没话说,所以也交到一些挚友。
一天杜甫正在船上欣赏江景思考人生,当时任御史的苏涣得知杜甫于此,特地前来拜访。
两人饮酒品著,谈诗论文。杜甫写下《呈苏涣待御》“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
另外一个是与老相识李龟年在江边的偶遇,两人是多年的老相识,李龟年是当时非常著名的大音乐家,是唐廷音乐机构“梨园”的首席乐师,欣喜之下,杜甫写下了写下了《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再后来,潭州大乱,湖南兵马使造反,诗人只好携带家人离开长沙,想的还是回北方老家。
公元770年暮秋,冒着风霜雪雨,开如北归。但没出湖南,在江上,在舟中,饱经沧桑的他,在“故国悲寒望”中,终于可以安心了,享年59岁。
我们同情这位诗人一生的颠沛,
感叹这位诗人在乱世中的深情,
赞美这位诗人对天下人的热忱。
杜甫,千年流传!诗圣,后无来人!
江阁之上,共话千年湖湘
"诗圣"杜甫晚年在湖南漂泊了两年多,并度过的人生最后一段岁月。两年里,杜甫留下百余首诗篇。湖湘文化中的忧国爱民情怀与杜甫文化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如今,在湘江边上的《杜甫江阁》,已然成为湖湘文化中不可缺失的地标建筑。
湖湘三千年,风华气韵不绝
寒冬里,泡上一壶暖茶
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
在杜甫江阁之上,论道湖湘文化
颇有点杜甫当初与李白、与高适、与李龟年
一起把酒言诗、长谈世事的惬意感觉呢
江阁之上,共话千年湖湘
1月30日 晚19点
杜甫江阁 千年荣光
邀您品鉴
请问有什么书可以推荐吗?
感谢你的提问,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恭喜你找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同时,我要给你推荐三本书是;《论语》、《道德经》、《孟子》。中华文化5千年,先秦诸子的流风遗韵,唐诗、宋词、曲的千古绝唱,唐宋明清传奇的奇诡典丽,所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段都流传千古令人回味,学习古诗词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怀,给自己的学习增加更多的乐趣,无论读书还是学习古诗词都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意境!很多人说生活需要仪式感,那我认为多读书,读好书一定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和快乐!
其实要推荐的书很多,今天我这里推荐三本书,我认为非常值仔细学习,很有现实意义。孔子《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辑录,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内容,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著作,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教育起到过重大影响。直至近代新文化运动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必读书。通览全书,可以体会到语录体著作的独特魅力。
《论语》语言含蓄隽水,故事简洁生动,常常能体现出一些长篇论述都难以达到的思想境界,更折射出一些长篇论述难以反映的人物个性和环境情趣。同时,《论语》灵活的编撰形式,也从多方位、多视觉地体现出了孔子的思想、品行、才识、趣味、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有利于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无论从思想价值还是从艺术魅力上讲,《论语》都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国学经典。
在《论语》简短的语言中,体现了孔子深刻的思想内容,对后代政治、思想、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西方人称为中国人的“圣经”。书中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借鉴。《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儒学所倡导的那种品德和功能,于今亦有积极效用。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用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已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中庸处之,方得《论语》之要。
为什么推荐论语,孔子是我们的至圣,《论语》开篇第一章,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通过阅读学习,增进自己的知识后加以运用,从而加深自己的印象,从阅读学习中学到自己自己未曾懂得的知识,内心就会非常的喜悦,不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吗,所以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又有机会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探讨文化知识,从而又增进了自己,那不是一件非常难得的的事情吗?
所以我首先推荐《论语》这本书。孔子就在开篇说了,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是可以增进自己的知识文化,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快乐学习也是自己可以长期坚持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老子《道德经》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道德经》中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态人情的深彻洞察和深刻思索。社会动荡、人事纠纷、生命无常、点点滴滴积淀成老子关于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学。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详细注解并翻译原文,有全面细致的解析,并针对每章内容分别从为人之道、从政之道、经商之道等三大方向列举了大量妙趣横生的古今中外案例,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在版式上都力求呈现全面多方位的立体化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和感悟两千多年前的哲人圣典。
孟子《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市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与前代思想家们的谦恭不同,孟子代表了先秦文士中的另一种风格:奔放雄健,不卑不亢,甚至气势過人。孟子发扬了春秋时期出现的“民本”思想,始终认为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必须坚持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为成就事业不怕吃苦,勇于献身,为实现理想锲而不舍,主张做一个人格独立、意志坚强的“大丈夫”:“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直接与君主对话,不留情面,直谏不讳。《孟子》文章雄辩,充满论战性质。
通过学习儒家经典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玄妙无比,妙趣横生,《孟子》仁义道德、浩然正气的君子风度,这三部巨著,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精短干练的典句,给我们指明方向,品味人生,修身养性,为人之道、从政之道、经商之道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实战意义,因此非常值得学习。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观点和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和留言~谢谢!
戴望舒都是古代文人吗?
感谢邀请。戴望舒是近代诗人,一首《雨巷》,可说尽人皆知。似乎没有再细说的必要。
那就说一说范仲淹吧。
范仲淹,以他的生命,告诉了国人,“儒”这个字应该怎么写宋代之前,良医寥寥无几,一般人数得出名字的只有张仲景和孙思邈。那是因为在古代,“医卜星相”并列,是下贱的职业,谁也不屑做。
可是宋代之后,名医迭出:金元四大家、李时珍、喻嘉言、叶天士……这是因为在宋代,有个人说过一句话,这句话影响了天下的儒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一千年间,无数的读书人在科举失意后,不再是一根筋地苦读求“范进中举”,而是转身,走向了《黄帝内经》,走向了济世活人。
这个人,就是范仲淹,一个北宋士大夫阶层中真正的儒者。
他贵为大宋宰相,可死的时候,一家人已贫困到借住,儿子们也无法全部出现在葬礼上,因为裤子不够。
他是个文人,却被当做中华人格的典范。中国最受尊敬的家族,除了曲阜孔家之外,就是范仲淹的子嗣。
要了解他的文风,就要先了解他作为大儒的一生。
公元989年农历8月29日,一个男婴在河北真定呱呱坠地了。还不到两岁,男婴的父亲便染病而死。孤苦无依的母亲谢氏,无奈之下改嫁给了一个小官朱文翰,从此,这个原名范仲淹的孩子改名叫“朱说”。
朱文翰是个耿介的好人,他和谢氏悉心地抚养这个孩子,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还给予了良好的教育。年幼的朱说,经常独自一个人坐在书斋中,深思“忠君报国”、“仁爱恕人”的道理。
12岁那一年发生的事,在朱说心里刻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痕:辽军进犯了!辽军如何杀人屠城,如何凶残,宋朝军队如何节节败退不堪一击的传言,飞遍大街小巷和村落农舍。县城的人们拖家带口,多半往深山里逃。朱氏家族的长辈们仓促组织,扶老携幼,也跟随着向西南山区方向逃难。前脚刚走,后脚辽兵就杀过来了。待到辽军撤退,大家回到县城,眼前已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百姓们原本贫困却安定的生活,刹那陷入痛苦的深渊。
少年时代的朱说想不明白,朝廷的军队为什么保护不了民众?辽国的骑兵又怎能深入到大宋疆域的内部来骚扰?
保家,卫国,却寇!他就这样奠定了志向,从此废寝忘食苦读,希望为国家担负起自己的一份力量。几年过去了,他几乎读完了县里所有的书籍,渐渐不能满足求知欲。
一个偶然机会,他获知自己原是范家的孩子,这些年竟是由继父带大。传统中国的宗族思想极为严重,不能回归祠堂是丢人的事。他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不顾继父和母亲的劝阻,毅然脱离了朱家,决心求取功名,以后再来赡养母亲。
从这一天开始,朱说变回了范仲淹。
1011年,23岁的范仲淹来到南京应天府书院,这是宋代最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可免费求学,范仲淹借宿在寺院中,开始了苦读生涯。他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划粥断齑的美誉。有同学是南京最高长官之子,同情他苦读,送来一桌大鱼大肉改善生活。结果范仲淹一筷未动,饭菜全部放坏,因为他害怕自己一旦习惯了佳肴,以后再也咽不下硬粥和咸菜。
一箪食,一豆羹,居于陋巷,不改其乐。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1015年春,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从此,他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在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作盐仓监官时,他主持修筑了延绵数百里的海堤,从此不再有成千上万的百姓因受灾而流离失所,而往昔被迫迁徙的灾民,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他的功绩,都把海堰叫作“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
在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时,范仲淹搬到学校居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
夜晚、清晨,他还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责罚那些偷闲、嗜睡的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他曾用私人积蓄接济一个远道而来求学的贫困书生,十年之后,这位书生成为了德高望重的“泰山学者”,授徒无数……在他的努力下,应天府学的教学面目焕然一新。
在当上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后,范仲淹便有了操不完的心。江、淮和京师闹蝗灾,他操心,请中央派干部下去检查灾情,皇帝不回应,范仲淹居然跑到皇帝那里说:“要是宫中半天吃不上饭,皇上您感觉会怎样?”既然你这么操心,你就自个去。
他真的去了,一到地方就开仓放粮,免除茶税、盐税。朝廷搞点楼堂馆所,要建太一宫和洪福院,在陕西伐木,他操心,担忧会“破民产”,上书朝廷说此举不“顺人心”,不“合天意”,希望停止。虽然说了也白说,但仁宗不得不给了他一个“忠”的年终评语。
皇帝宠爱两位年轻的美人,打算废皇后,连这他也操心——他知道“家务事”背后藏着深刻而虬结的政治纠纷!于是率领数名不怕死的官员闯进宫中,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质问:“皇后被废,为何不听台谏入言!”第二天就被贬官外派。
好朋友梅尧臣告诉他,他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拴紧舌头吧,只管翱翔高飞。范仲淹立即回答了一首《灵乌赋》,禀复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五十岁前后,范仲淹先后被调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和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作知府。这时,一桩重大事件震动了全国,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西夏入侵了!战火,硝烟,民不聊生。
发已半百的范仲淹,陡然想起少年时代经历过的辽兵犯境。一定要阻止这一类事情再次发生!朝廷措手不及,大臣们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宋仁宗也举棋不定。而三十余年边防不修,士卒未经战阵,加上宋将范雍无能,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沦陷。
这时,范仲淹自告奋勇要去守边关,于是被派入军中当了副帅。五十二岁的范仲淹赶赴延州,全面检阅军旅,并实行了认真的裁汰和改编。他从士兵和低级军官中提拔了一批猛将,由当地居民里选录了不少民兵;又开展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大公子范纯佑,奉命冒着箭雨在前线修建堡垒。
渐渐的,鹿延、环庆、泾原等路边防线上屹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失陷的边城也被他一一夺回。边关人民都感激地称他为“龙图老子”。
领军在外,秋风呼啸,驼马长嘶,不免有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空旷凄凉。边声号角,擂鼓鸣金,喝退了蠢蠢欲动的强敌,也唤醒了一个文人的诗魂。他挥笔写下《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边境局势大为改观。这时,西夏国内出现了各种危机,西夏向宋朝投诚者陆续不断。终于,1044年,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西北局势转危为安,范仲淹松了一口气。
暮春时节,西北郊野的鲜花才刚刚盛开,而江南已繁花凋零了吧。他写下一首诗,“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回到京城中,急于励精图治的宋仁宗招来范仲淹,让他起草改革条例,打算实现“新政”。范仲淹认真地起草了,一共十条:严明官吏升降制度,严密科举制度,厚农桑,均公田,减徭役等等。可是,所有的新政都会触及原有上流阶层的利益,不过两年,宋仁宗便在各种势力要挟下退缩了,“庆历新政”流产。
这年冬天,范仲淹已经近五十八岁了。和他一起起草新政的朋友们都被贬了:富弼已贬至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欧阳修贬去滁州(今安徽省滁县等地),滕宗谅贬在岳州(今湖南省岳阳一带)……
好在,他们都是胸怀大志、内心开阔的人。在滁州,欧阳修写出了著名的《醉翁亭记》,而在岳州,滕宗谅修建了岳阳楼,邀请范仲淹为之作记,于是有了千古闻名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52年五月,操劳一生的范仲淹在任上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
当过副宰相,天下知名,众人钦敬,可是谁也没料到他家里会如此贫困。他的积蓄尽数接济了他人:平民百姓、贫穷士子、宗族学堂。一家人贫病交困,仅借官屋暂栖,略避风雨。家里穷到四个儿子只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谁出门谁穿,竟至于没有一套体面衣服给父亲入殓,“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可是没关系,朝野上下一片哀痛,连政敌也哑然无声。而他击败过的西夏,曾照顾过的甘、凉等地的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地聚众举哀,连日斋戒。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