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华著名代表作品,为什么成千上万的人都要徒步西藏?
有这么一个地方,没去之前,心心念念都是对它的向往,去过之后,恋恋不舍都是对它的想念。去过那里的很多人都说:那里有毒!这个地方,看一眼便难以忘怀,这就是西藏!
为什么要去西藏?这个雪域高原究竟有怎么样的独特魅力,能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的游客?相信许多人被问过这个问题。
因为,有美丽的风景?
西藏是每一双眼睛里的天堂:蓝天、白云、雪山、冰川、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河流、文物、名胜古迹都美得让人心醉。
因为,可以净化心灵,领悟人生?
随处可见的寺庙、白塔、经幡、玛尼堆、,转经道上的人流,叩着长头的朝圣者。有人说这辈子去西藏就是为了去一次布达拉宫朝圣,去这片净土,让心灵净化、让灵魂自由、放飞自我。
进西藏的方式许许多多,飞机、火车、自驾、骑行、长叩、徒步等等,每一种方式都是进藏游人的选择,每一种方式都能得到不同的经历和体验。
所以,有成千上万的人,怀揣着梦想,克服着种种困难,徒步去西藏!
徒步西藏会遇到很多困难,要做很多准备。
首先:徒步进西藏要有时间,以四川成都至西藏拉萨川藏318为例,2140多公里,成年人最快的徒步速度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一般是30~60天左右。
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了解线路信息情况,合理规划出行路线、主要站点情况,最好能与熟悉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队出行,路上也可以互相照应,避免一个人孤独地徒步。准备好合适的装备、现金、食品、药品等等。
三.坚强的意志力
全程200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坚强的意志力。进藏路况复杂,还会遇到各种极致的天气,道路会有滑坡、泥石流等严重的自然灾害,人身安全有时不能保证。做好与孤独寂寞、无助、绝望相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艳阳高照还是暴雨雷电,都要克服种种困难,坚持走完全程。
四.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进藏前,调整好身体状况,有经常徒步、爬山的经验和能力,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出发前最好做一次体检,避免在高血压或其他不适合高原疾病的情况下出行,给身体带来损害。进入高原可能会出现一些高原反应,头晕、头疼、失眠等。要要防范意识,尽早解决。可能会一个人徒步进藏,要能够忍受孤独,坚持走下去的信念。
五.良好的野外生存能力、应对能力
徒步西藏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危机,一些野生动物也许会攻击人类,考验人的快速反应能力,野外生存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进藏的路上危险系数极高,不能忽视。
西藏,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神秘的地方,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去西藏的理由,人间圣地,天上西藏。这个地方值得山长水远地走一趟又一趟。
西藏,一直是我心中的诗和远方!
赵丽华是怎么走红的?
赵丽华终于不淡定
文/大悔忆智冰
赵丽华是个60后,生于河北霸州。她写的诗被称为“梨花体”,谐音“丽华体”。因为不以书面语言写诗,她的诗又被网友称为“口水诗”。赵丽华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曾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现在,赵丽华的诗歌和模仿她诗歌风格写的诗统称梨花体。
她之成为一级作家,自然和她另类的写作和这写作造成的影响分不开。
问题的关键不在她是否应该成为一级作家,关键在她的诗有无价值。
我认为应该是有价值的。
首先,在她之前,诗歌是隐晦含蓄高深莫测的,诗歌的语言是经过所谓千锤百炼的,到她那里,是直白无文,好像无意间说出的。
而这无意间说出,并非没有锤炼的功力,她是喜欢不加修饰。
事实上,这随口说出的后面,是苦苦的经营。就像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和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
内容决定形式,唐朝的诗人们,只是偶一为之,在必须口水的情况下,句子与事实相得益彰,到2006梨花体泛滥之时,人类的诗意,已经不是很多,当时的后现代小说,由于价值解构,更是鄙俗不堪。
与梨花体诗歌同时的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被大学生发现了深刻与前卫,梨花体却只是跟上一批盲目的追随者。
赵丽华于是说,全国人民都懂诗,只有她不懂。
请注意,这样的话不是随便一个诗人可以说出来的,不是平庸的诗人可以说出来的!
于是她转而画画,画得也很出格,还卖大钱,收徒弟。
真正的诗人,永远是天真的儿童,永远以精神的生活对物质世界任性。
如果长此以往,赵丽华总有一天会被认识。
但她在李敖逝世问题上看似天真却不天真了,耐不住寂寞了,以致于人性缺席了。
诗人是儿童,儿童天真烂漫,说真话,可李敖是人渣,早死早好,却是伪儿童说的话。
淡定的赵丽华终于不淡定。
你最喜欢他的哪部作品?
鹦鹉史航说,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这话我是极其赞成的,要说这世上让我找一个人和他玩一辈子,我想最好就是汪曾祺。
汪曾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外界封他:“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贾平凹说他: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黄裳曾说他:他的一切,都是诗。
梁文道说他的文字:就像一碗白粥,熬的刚好。
这话我都赞成,不过我更愿意把他当做身边一个极其可爱好玩的老头,像一个忘年交的邻居、像朋友、像父亲。
毫无疑问才子一枚
汪曾祺首先是毫无疑问的才子一枚,还是那种旧时的才子,带点纨绔子弟的放荡不羁。
小时候衣食无忧,锦衣玉食。家里请着好的私塾先生,有才华的祖父、父亲膝下成长着,书画皆通。从小到大,国文总考第一;画画好,美术老师常让他替同学们改画,自幼就有才子气。
患着疟疾呢,还是考上了当时最好的大学——西南联大的文学系,投入最喜欢的老师沈从文名下。到了大学,也是风云人物,各种老师宠着、赏识着。
上杨振声的现代文学课,他交了一份很短的报告,杨先生看了,当堂宣布他期末免考,听说他爱画,就邀他到住处,给他看自己收藏的画册。
闻一多的唐诗课,汪曾祺替同学交作业,写了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大意说盛唐的诗人们在白纸上画画,晚唐的诗人们则在黑纸上画,故色彩特别浓烈。闻一多看了,大为激赏,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
沈从文更是欣赏他,给过他的习作120分(满分一百)的高分,还到处推荐汪曾祺的文章,说他写的比自己好。
汪曾祺也极为喜欢沈从文,晚年曾不无自豪地说:“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
汪曾祺(左)和沈从文(右)
汪曾祺还参与过样板戏《沙家浜》的改写,那句阿庆嫂著名的唱腔“时过沧桑,人走茶凉”就出自汪曾祺之手。
爱吃爱酒爱花的老顽童
汪曾祺还特别“贪得无厌”。他贪吃,贪喝,贪看,贪玩儿。我从来没见过有人像他这样对生活有这么大兴趣。
他特别爱喝酒,喝起酒来,从不会一口一口抿,而是痛饮,一喝一大口。
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汪曾祺经常逃课去喝酒。一天夜里喝麻了,瘫坐马路边,沈从文路过瞧见,以为是个生病的难民,一看,居然是汪曾祺!连忙把他扶回宿舍。中国文学史上两位大师,踉踉跄跄在夜路上走,想来真是好好笑。
晚年因为疾病缠身,医生给立了很多规矩,不能吃肥肉,不能抽烟、喝酒,油炸食品也不行。——这可怎么活?“但他不是个容易沮丧的人——幸好有天下第一的豆腐,我还能鼓捣出来一桌豆腐席来的,不怕!他这样给自己打气。”
1960年代的汪曾祺(右一)
1997年5月16日,离世当天,他想喝口茶水,他对小女儿说“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但龙井尚未端来,他就已离世。
他还好吃,简直吃尽四方。从家乡高邮的鸭蛋到北京的豆汁儿,湖南的腊肉,江南的马兰头、朔方的手把肉,还是故乡的野菜、他乡的菜肴,所有的东西,经他写出来,就算刚吃过算,我都超想吃。
对草木,他也有情意。还是少年时,他就有心发现家里的园子里什么花最先开,祖母佛堂里那个铜瓶里的花也常常由他来换新,才25岁,写过的文章里提到的花草树木种类数量,简直堪称博物学家。
他还喜欢唱戏,在西南联大时常唱后来放弃是因为——“牙齿陆续掉光,撒风漏气。”然后还喜欢画画,直到40岁时,他还想改行去当专业画家。
还爱做菜。他的手艺在当时文艺圈子中很有名。当时每当有港台作家或外国人来采访汪曾祺时,中国文联索性安排客人在汪曾祺家吃饭。
作家聂华苓访问汪曾祺,汪曾祺为其做了道扬州菜——大煮干丝,聂华苓不仅吃完了干丝,连汤汁也喝得精光;还有人吃完后将剩下的菜“兜着走”,说是外面吃不到……
独创一派的文体家
汪曾祺的文字,大家都知道是独特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里语言最好的作家有谁”这种问题的答案里,他总是能名列前茅。
晚年汪曾祺
曾有评论家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没什么,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他的句子大都短峭、平实、朴拙,文字直白冲淡,像在水里洗过一样,干净。
真喜欢看他晚年写的西南联大的那些故事呀。
汪曾祺写过很多沈从文,我因此才知道沈从文是怎么过日子的,怎么叹气怎么高兴。
他说沈从文读过很多书,却从不引经据典,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讲话,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但只要你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就会受益匪浅,“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写当年和梁思成、林徽因毗邻而居的金岳霖,看到林徽因瘦的不成样子,为了让林徽因尽早恢复健康,在门前的空地上喂养了十几只鸡,“金先生是个单身汉,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
真是各个个性不一样,却又都可爱得紧,让人对那个时代、那样的生活、那样的师生朋友情谊心向往之。
汪曾祺和妻子
可能大家更记得《受戒》,记得小和尚明海和英子的烂漫。在一个充满诗意的水乡里,一个小小的庙旁,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小女孩儿之间产生了懵懂的爱情,有如世外桃源般至纯至美。
汪曾祺的小说文字总是这样,让人感觉到人性的美。但是汪曾祺牵挂的又不光是美,他只是觉得,经常提到美,会让他的读者心软,心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老顽童黄永玉直接表示:“我一直对朋友鼓吹三样事:汪曾祺的文章、陆志庠的画、凤凰的风景。”
现代诗人有那些?
20世纪20年代: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 戴望舒 李广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南星 辛笛覃子豪 纪弦
20世纪40年代:王佐良 陈敬容 杜运燮 穆旦 罗寄一 郑敏 唐祈 袁可嘉牛汉 屠岸
20世纪50年代:周梦蝶 羊令野 方思 余光中 洛夫 罗门 蓉子 痖弦 昌耀林泠
20世纪60年代:郑愁予 任洪渊 杨牧 叶维廉 食指
20世纪70年代:江河 北岛 芒克 多多 舒婷 刘自立 严力 杨炼 梁小斌顾城
20世纪80年代(上):周伦佑 于坚 翟永明 王小妮 欧阳江河 廖亦武 孙文波吕德安 韩东 骆一禾
20世纪80年代(下):孟浪 陆忆敏 陈东东 万夏 杨黎 张枣 李亚伟 西川海子 小海
20世纪90年代(上) :诗阳 李元胜 马永波 臧棣 树才 伊沙 余怒 吴晨骏 戈麦蓝蓝 桑克 西渡 杨键 徐江 安琪
20世纪90年代(下) :孙磊 木朵 康城 朵渔 胡续冬 巫昂 范想 廖伟棠 沈浩波吕叶 马兰 庞培 宋非 杨小滨 章平
马丽华散文集有哪些?
诗集《我的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散文集《追你到高原》(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终极风景》(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西藏之旅》(花城出版社,1998);
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西行阿里》(作家出版社,1992)、《灵魂像风》(作家出版社,1994);以上三部长篇合集为《走过西藏》(作家出版社,1994);
论著《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三联书店,1999);《探险大峡谷》(辽宁少儿出版社,2000);“老城市”系列《老拉萨——圣城暮色》(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老房子”系列《西藏寺庙与民居》(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马丽华走过西藏作品系列”之修订再版的《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近年新作《苦难旅程》《十年藏北》《藏东红山脉》《西藏文化旅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长篇小说《如意高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内地人去西藏教书?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背后牵扯的是长久以来我们固有的对西藏想象的沉积。生活自理与否体现的是个人的生活经验,这个和去不去西藏没有必然联系,诚然西藏的地理条件相对内地而言比较特殊,西藏的文化相较内地而言也有差异,但是在生活自理的问题上是和个人的关系比较大的,和西藏的关系实际上是比较小的。建国后有一批大学生先后奔赴西藏,那个时候这边的条件可比现在艰苦许多,但是我们仍旧能从类似《拉萨河女神》这样的作品中看到怀揣理想主义的人来此扎根,马丽华也说过对于在这里生活的人来说,西藏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进藏教书,生活能否自理主要看个人。相对内地,在西藏教书反而能让人更好地直面生活的本质,也能相对更快地知晓在这里生活到底是各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