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电影三幕式结构代表作品(好莱坞电影三幕式结构)

以及好莱坞电影三幕式结构对应的知识点,1、什么是经典三幕式直线结构2、什么是电影电视的三幕剧作结构3、在好莱坞许多大片中,(Act)作为大的单位经典的三幕式结构意味着在电影的一些特定时刻会出现一些有着特定功能的特定事件。强化故事中出现的状况:中心人物用通常是戏剧化的方式把问题解决,在影片段落中使用这种结构往往会在高潮部分归于失败,当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电影三幕式结构代表作品,以及好莱坞电影三幕式结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什么是经典三幕式直线结构

一部较长的剧本,往往会由许多不同的段落所组成,而在不同种类的戏剧中,会使用不同的单位区分段落。在西方的戏剧中,普遍使用“幕”(Act)作为大的单位

经典的三幕式结构意味着在电影的一些特定时刻会出现一些有着特定功能的特定事件。

第一幕:确立结构。(建立起人物关系、所处形势以及中心人物或多个人物面临的主要问题),作用是给电影打基础,它引起观众注意,相当于“引子”。

第二幕:复杂的人物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心人物为解决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作斗争。是通过冲突和矛盾来表现主要人物和情节发展。

第三幕:强化故事中出现的状况,使之达到一个高潮点或是形成一种对抗的局面,中心人物用通常是戏剧化的方式把问题解决,最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功能是给电影提供一个有力的高潮,并且解决主人公第一幕遇到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影片段落中使用这种结构往往会在高潮部分归于失败,或是遇到某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并引发出新一轮的问题、错综复杂的状况,历经发展、高潮直至结束。

三幕式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戏剧性的场面,你就会发现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当拍摄时涉及到场景再现问题,或是被摄者处于摄影机在场考虑而去处理真实存在的问题时,你应该能够告诉观众影片中出现的状况与应用三幕式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边裁”在拍摄无法进行时能否打破僵局。当然,这种介入的程度依赖于你与被摄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合作。

什么是电影电视的三幕剧作结构

1.第一幕让观众参与到角色和故事中。

2.第二幕保持和增强其对故事的情感投入。

3.第三幕结束故事,把观众带入令人满意的的结局。

许多编剧和教编剧的老师都爱说“三幕结构”而不是“划分为三幕,前一个说法把故事的讲述说得就像建设一座桥梁,一旦设计完成,便再也不会变了。

事实上,故事不是固定的,其“结构”随着故事的展开是处于动态之中的,会不断地演变。

讲故事没有固定的配方,也不是填空,每个故事都要有独特的方式充填内容。故事要讲得妙是需要很多发明创造的。

我们用三幕剧模式的原因是它最简单易懂,与观众对故事的体验方式最接近。

电影故事讲述者试图把观众带入近乎梦幻的状态——把一切与此无关的对外界的思考和担忧都扔在一边参与到故事的进程里,编剧努力掩盖场景变化,力争把故事平滑地缝合和编织在一起。

扩展资料:

如何拓展三幕结构思维:

第一点,必须考虑剧本故事类型的形式,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戏剧构架、人物呈现和情节设置。

第二点,确定谁是主要人物,还有这个人物的目标,应该要有一个目标明确、鲜明独特的主要人物。

第三点,人物弧线,也就是在故事中的经历会如何改变主要人物?能够判定人物在故事开始时的状态,并明白随着故事的展开,人物将如何变化。

在好莱坞许多大片中,你觉得《明日之战》怎么样?

我觉得好莱坞大片《明日之战》真的不怎么样,很多原因导致这部影片口碑下滑。

剧情割裂严重。

上边的三场战斗都是任务式和片段式的,跟游戏关卡差不多,过度生硬。更生硬的是,丹的两次穿越把电影切成泾渭分明的三段式,每段都是一个新任务,把观众的情绪也切得七零八落。

其次是细节打磨得不好。丹的女儿缪瑞只是军方研究所的上校,片中却俨然成了人类最高指挥官。既然她的级别那么高,为什么又要亲手活捉外星怪物,还差点把命搭上。

研究毒素的时候,没有大批科学家协作也就算了,连个替换缪瑞的研究员都没有。这些还都在苏莫忍受范围之内,可丹回到现在时间线,编剧就彻底玩儿脱了。找到怪物藏身地,不是通知官方,居然几个人直接上去硬刚。还吐槽联合国办事效率低,说什么等到各国介入人类就死定了。

且不说怪物二十多年后才能苏醒;电影片头自己都说了,未来人类求助的12个月内,现在时间线已经送出无数的战士支援未来了,这个效率是相当高的。几个人与怪物同归于尽都算是好的结局,万一怪物逃脱,全人类都得被他们玩儿死。

《明日之战》对末日的刻画太差

好莱坞拍过那么多的末日场景,核战争,病毒,丧尸,机器人造反,外星人入侵,小行星撞地球,自然灾害,环境异变,可谓灭绝经验丰富。

但《明日之战》里,全球人口就剩50万了,却还有强大的空中力量,甚至有地毯轰炸能力;剩余的人类军队躲在海上堡垒,进出有直升机;怪物老巢干净得像动物园,连吃剩的骷髅都不带一丝血污。全片完全没有让人感受到有任何末日感,与上海堡垒有得一拼。

闲聊 | 浅析《寂静之地2》三幕式剧作结构

纪念第一次在影院看恐怖片。

三幕式戏剧结构, 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总结的戏剧理论,即戏剧应包含 开始、中间、结尾 三个部分。

著名编剧 悉德·菲尔德 则对这一理论加以扩充和具象化,他的概念模式放在电影剧本中,可分为以下三幕:

第一幕是 铺陈 ,占电影的四分之一。目的在于为整部电影的叙述架构基本的框架,交代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和事件,介绍主要的人物关系;

第二幕是 冲突 ,占电影的一半。这一阶段通过冲突的演变推动剧情的发展,同时逐渐增加主角对抗障碍而生的张力;

第三幕是 解决 ,占电影的四分之一。主要是将冲突高潮戏剧化,并最终给出一个形式上的完结。

上述模式对于现实主义或形式主义的影片进行分析并不适用,但对于从1910年以来的以情绪、冲突推进剧情发展的 剧情片 ,基本上契合,并且由于菲尔德所著的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广为流传,使得三幕式结构成为了最常见的剧作模式,尤其是在 好莱坞 。

2018年派拉蒙影业推出的高概念恐怖片《寂静之地》,以1700万美元的成本在全球狂卷了近3亿美元票房,因此顺理成章出了续集《寂静之地2》,并在今年上映。

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是续集目前也已经拿到了将近2亿美元的票房,第三部指日可待。

影片卖座的原因自然与其 “不能发出声音 ”的高概念密不可分,但支撑着这个概念推进剧情发展的,依然是上述经典的三幕式剧作手法。

一、故事的铺陈

影片剧情部分时长88分钟,第一幕时长约19分钟。

这里有必要对第一部的剧情做个大致介绍。

伊芙琳一家总共五口人,包括李、伊芙琳夫妇和大女儿瑞根、儿子马库斯和小儿子博,其中瑞根是名聋哑人,因此全家都会 手语 ,这也让他们在怪物降临时便于沟通。

在怪物降临后,每天晚上邻居之间都很有默契得会在楼顶点燃篝火,证明自己还活着。

伊芙琳一家也幸存了下来,有次他们去超市取生活用品时,小儿子博拿了一个会发出声音的玩具,于是被怪物杀死。

后来伊芙琳怀孕,在去地下室时踩到了钉子意外打翻了手上的相框而引来了怪物,伊芙琳一家便于怪物展开了搏斗,李为了救瑞根和马库斯选择牺牲,伊芙琳也顺利产下一个孩子,而最后瑞根发现怪物对她佩戴的助听器的高频声反应巨大,能使其暴露出被硬壳包裹的最脆弱的头部,伊芙琳便配合着开枪将怪物杀死,第一部结束。

不同于第一部开门见山直接展示了后怪物时期的生活,这一部则是先介绍了怪物的 来源 。

怪物来自外太空,人们在逃难时发现其 没有视力 ,但是 听觉敏锐 ,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它的警觉,并对发出声音者进行杀戮,手段残忍且行动迅速。

这一幕也交代了主要的人物关系,伊芙琳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同时也引进了一位新的角色 艾莫特 ,是他们的邻居兼好友。

之后剧情便跳到了第一部结束的地方,伊芙琳收拾残局,带着瑞根和马库斯以及刚出生的孩子往一处篝火的方向走去,第一幕结束。

二、冲突的发展

第二幕从影片的第19分钟一直到第68分钟。

这一幕中主要围绕着 制造冲突-冲突发展-解决冲突 的模式推动剧情发展,并且不断循环这个模式来控制影片节奏,让观众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从而激发观众继续观看的欲望,这一幕中比较突出的冲突点一共有 五处 。

第一处冲突 是伊芙琳一家进入了有篝火的一幢废弃建筑中,但因为不知道谁布置的机关而造出声响,马库斯也因踩到野猪夹大叫,此时画面中出现了用狙击枪对准伊芙琳一家的镜头。

这样便制造了 两个小冲突 ,一个是马库斯的大叫将引来怪物,另一个是布置机关以及拿狙击枪的人是谁?但因为掌握了怪物的弱点,伊芙琳一家娴熟得用助听器的频率和霰弹枪杀死了赶来的怪物,可是却引来了更多的怪物,好在被一个神秘人救下,来到了地下室一处相对密封的空间。这时两个冲突同时解决,伊芙琳一家得救,而布置机关的神秘人正是他们的好友艾莫特。

第二处冲突 发生在当天夜里,马库斯偶然听到了一个电台在放歌,瑞根认为这是有人在发信号,可是艾莫特认为外面的世界已经没有安全的地方,双方就此产生分歧,矛盾凸显。

夜间更具冒险精神的瑞根在与马库斯说了前往放歌电台地点的计划,却没得到支持,于是选择一个人出发,矛盾加剧。最后在伊芙琳的央求下,艾莫特出门寻找瑞根,矛盾解决。

这一个冲突没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气氛营造,主要是为了平稳推动剧情,以及使影片从单线叙事转变为 双线叙事 ,自此艾莫特和瑞根同一路,其他人则继续待在艾莫特的藏身处,等待艾莫特回来,而后两边剧情同时发展,双线叙事,交叉剪辑,增加影片的 可看性 。

先看伊芙琳和马库斯这条线。

在艾莫特出门寻找瑞根后,伊芙琳也准备去镇上药店拿几罐氧气瓶回来给刚出生的小孩供氧(因为刚出生的小孩容易吵闹,因此伊芙琳将小孩放在一个木箱中,通过氧气瓶供氧让小孩呼吸)。

第三处冲突 发生在伊芙琳出门后。见母亲迟迟不回来,马库斯便出了地下室,在废弃建筑中“探险”,但是当他看到已经成为干尸的艾莫特的妻子后被吓得打翻了身边的物品,制造出了不小的声响,必将引来怪物, 冲突出现 ;

于是马库斯急忙跑回地下室,将小孩一起带进了完全密闭的防空洞中,可是却将门完全锁上,只有从外面才能将门打开,而里面的氧气只够呼吸几分钟, 冲突加剧 ;

这时母亲赶了回来,制造爆炸使自动喷水灭火器工作,混淆怪物的听觉,从而来到地下室,打开了被锁住的门救回了马库斯和小孩, 冲突解决 。

再看艾莫特和瑞根这边。

第四处冲突 是瑞根在路上看见一辆废弃的火车,想要拿车上的急救包傍身,却意外招来一只怪物,冲突出现;

随后使用高频让怪物暴露脆弱的头部,可是瑞根第一枪并没有将怪物打死,并且霰弹枪卡壳了,冲突加剧;

眼看怪物就要走到跟前,艾莫特及时赶到,一枪爆头打死怪物,冲突解决。

第五处冲突 是艾莫特同意与瑞根一同前往放歌电台的地点,在一个港湾时遇上了一群幸存下来的人,可他们为了抢夺随身物品,将挂满瓶子的渔网绑在了艾莫特身上,只要他一动就会发出声响,从而引来怪物,冲突出现;

这群人不仅将瑞根背的包抢走,还拿走了能够对抗怪物的助听器,冲突加剧;

随后在艾莫特的暗示下,瑞根跳进了河中逃脱,艾莫特也发出声响引来怪物,在怪物袭来的一刻跳进河中并将渔网解开,最后两人坐上小船去往放歌电台的地点,冲突解决。

第二幕也伴随着艾莫特和瑞根远行的船只而结束。

三、剧情的完结

第三幕从影片的第68分钟一直到第88分钟正片结束。

在这一幕中会将剧情推向 最高潮 ,并对影片中存在的矛盾进行 合理的解决 。

艾莫特和瑞根终于到达了放歌电台所在的小岛上,令人惊喜的是,岛上真的有人类居住,他们发现怪物 不会游泳 ,不会从对岸到岛上,因此在这里是十分安全的。

可是第二天艾莫特在岛上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艘载着怪物的小船也停在了岛岸。

此时影片进入到最高潮,毫无防备的人们突然受到了来自乘船到岛上的怪物的攻击,而另一边伊芙琳在出去拿药品的时候遭到了怪物的袭击,两边同时制造了冲突,并且导演通过交叉剪辑将这种 冲突最大化 ,让观众为两边的形势都屏住一口气。

最后瑞根将助听器放置于广播站的麦克风上,让高频声音能传播出去阻止岛上大杀四方的怪物,同时马库斯也通过收音机听到了电台传来的高频声音,便将收音机外放,于是两边同时用高频声音抑制住了怪物的行动,瑞根和马库斯也同时走向了怪物,并且同时使用武器将怪物击杀。

第三幕结束,影片也随之结束。

当然,这一幕不算典型的谢幕,一般来说正常的第三幕结束会有一个给观众在剧情高潮后的 缓冲时间 ,比如两边都杀死怪物之后终于团聚,或者各自收拾行囊准备出发下一程云云,而不是像影片这样 戛然而止 ,会让观众不尽兴。

不过这样处理也情有可原,可以给下一部做足铺垫,也许下一部的第一幕就是交代两边团聚的背景。

总而言之,影片中规中矩,很多观众在第一部中已经接受了无法发出声音的设定,因此这一部中无声的设定对观众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

也许导演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影片其他方面做足了功夫,相比第一部,这一部 用多个地点丰富空间,用双线叙事丰满情节,用交叉剪辑控制节奏 。

而在剧本创作上,则是经典且标准的三幕式结构。

三幕式结构是什么?

三幕式结构是最易理解和掌握的故事结构划分方式。 

第一幕:确定人物的目标并设置障碍交代冲突,该幕的目标是让观众参与到故事和角色中来。一般占用一部剧1/5的时间。

第二幕:通过不断的剧情冲突展现主角所需要克服的困难的各种细节,突出困难的强度,让观众感受到主角所经受的种种挑战,以及在各种剧情冲突中,主角的身心发生了种种变化,压力推动者主角一步一步克服障碍,最终迎来终极挑战。第二幕占用一部剧的3/5的时间,这一幕让观众的情感不断投入其中,并期待着最终BOSS关卡的到来。

第三幕:主角战胜终极挑战,主线、支线以不同方式结束冲突,给观众以终结感,或者让观众感受到l另一场风暴正在酝酿,期待下集。

三幕剧的机制

若仔细观察,会发现无论是电影、小说、漫画……等作品,三幕剧的架构无所不在。其实三幕剧可以概括为六个字:「触发」、「冲突」、「解决」。三者涵盖一个完整的事件,描述事件时,少了其中任何一段,都会觉得哪边不对劲。  

在创作的过程中,三幕剧也可以有各种变形。例如系列剧,其中每一集都符合三幕剧的架构,但全系列也同样是三幕剧的结构。例如哈利波特每一集都有完整结局,但直到最后一本,才做掉了他的生平大敌。 

七宗罪的电影结构是什么?

说到好莱坞电影,多采用经典的三幕式模式。而说到三幕式电影的经典代表,无疑首先会想到由布拉德·皮特(饰Detective David Mills)、摩根·弗里曼(饰Detective Lt. William Somerset)、凯文·史派西(饰John Doe)和格温妮丝·帕特洛(饰Tracy Mills)主演的电影《七宗罪》。整部电影时长126分钟,环环相接,扣人心弦。

 

影片《七宗罪》两大主角的会面安排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天气,这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天气和氛围。第一次见面,Mills和Somerset的关系就不是很好,甚至是剑拔弩张,年轻气盛的Mills对Somerset的态度很不满意。影片以此作为引线,让人好奇接下来这两人之间会怎样相处、合作。

    随后影片就切入正题,第一宗谋杀案浮出水面。同样的阴雨天气,关系紧张的两位侦探——一位初到此地、一位即将退休,携手处理这件死亡案件。这第一宗案件,就是整部电影的导火线。被害人的惊人死法,让观众伴随着疑虑和好奇,被吸引到电影的情节中去。

    第二宗案件随后发生,在pj第二宗案件的同时,老侦探Somerset发现了第一宗案发现场的隐藏线索——墙上的“暴食”。联系到第二宗案件地上留下的“贪婪”字样,经验丰富的Somerset断定这将是一系列连环杀人案,而这些罪案将与天主教的七大罪诫相联系。连环杀人案的判断,是这部影片的第一个转折点。

  至此,影片完成了三幕式中第一幕的展现。整个24分钟,交代了影片的背景,观众不禁被情节所吸引——两位侦探怎样合作破案?连环杀人案将如何展开?最终谁会是赢家?

影片继续发展。随着案件的调查,两位机智的侦探渐渐找到线索,并找到了凶手的住处。一声枪响打破了原先的调查节奏,凶手John Doe出现了,并且袭击了Mills,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杀死他。这就是影片的不可返回点。观众们都诧异,电影刚到一半,凶手的连环案还未完成,怎么会贸然出现。更奇怪的是,他为何没有杀掉紧追他的侦探Mills。

 随着第五宗案件“骄傲”的发生,两位侦探越来越感到凶手的聪明,一筹莫展之际,John Doe再度出现了,而且出现在警局,他来自首了,浑身是血。这是影片第二个转折点。毫无疑问,观众心中都是疑云。凶手到底想干什么?他怎么完成剩下的两宗罪?

至此,影片的98分钟,成功完成了对三幕式中第二幕的展现。John的自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随着案件的扑朔迷离,影片变得更加吸引观众。

 此外,还有一个角色一直穿插在整部电影中——Mills的爱妻Tracy。电影的开头,Mills怕吵到妻子急忙接起电话,Tracy替丈夫擦去眼屎,让人感受到两人深深的爱意。Tracy害怕影响到Mills,甚至没有告诉他自己怀孕的事实。

第三幕,应该是从跟随John去寻找尸体开始的,两位侦探荷枪实弹,随着凶手的指引、驾驶着汽车在空旷的郊外前行。路途中Mills逐渐被疯狂的John所激怒。

高潮应当是显而易见的。John让人七点整送来一个包裹,而包裹里是Mills爱妻Tracy的头。Mills被凶手激怒,并得知自己怀孕的妻子被杀,极度悲愤。最终他不顾警察的规定,一怒之下杀死了凶手John Doe。在这七宗罪中,John Doe犯了“嫉妒”的罪诫,而Mills触犯的是“愤怒”。

 电影的结局是平静的,老侦探看着被带走的Mills,不知道能做什么。他想到海明威的一句话:“世界是美好的,值得人们为之奋斗。”但他只赞同后半句。

 影片中不能忽视的是Tracy这个角色,虽然整部影片中戏份不多,但是几个镜头,就足以展现Mills和Tracy的深厚感情。John正是利用Tracy这个角色,完成了“嫉妒”“愤怒”两宗罪。John最后告诉Mills他的妻子还怀有身孕,最终击破了Mills的情绪底线,让他杀死了John。因此,Tracy正是John的重要工具,在七宗罪的完成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的实例。《七宗罪》采用典型的好莱坞模式——三幕式,不同的是,到达某一点,就毫无先兆地打破了原有的故事结构,让影片更加扑朔迷离,从而引发了观众的不安、好奇和震惊。不得不说,《七宗罪》是三幕式结构电影中的经典之作,也为三幕式电影提供了良好实例。

电影三幕式结构代表作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好莱坞电影三幕式结构、电影三幕式结构代表作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