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化代表作品,近代历史有多少冷知识?
毛主席在井冈山还和敌军玩过“空城计”?毛主席的军事指挥能力不是来自现代军事指挥理论,而是来自《三国演义》和《资治通鉴》?1927年7月29日,已经步入中年的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永新县境内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深夜,毛泽东借住在三湾村“协盛和”杂货店。在他要睡觉的时候,忽然发现货架柜顶上放着一摞落满灰尘的书籍,一生都喜爱看书的毛泽东心中一喜,准备取下来看看,一看,好家伙,一套线装本的《三国演义》,这可是毛泽东最喜爱的书籍之一,于是毛泽东就向店主借了这套书籍,在空余闲暇时间,有事没事翻出来读一读。根据当时长期呆在毛泽东身边的同志回忆:“1929年前后,那时候属于井冈山最为艰苦的时期,读书也许是他(指毛泽东)最大的乐趣了。他的口袋里常常装着一本书,有点时间空闲就拿出来看看。后来,所有人都知道了,后勤部门为他做服装,都特意把衣服的两个口袋做得大大的,好往里面装书。”在井冈山期间,毛泽东还曾经派人到农村各地寻找《三国演义》这本书。10年后毛泽东到了延安,讲起农民当时的回答,仍然感觉有趣。当时一位农民老乡的回答是:“没有了,没有了,昨天平均了。”就当时偏僻且恶劣的生存环境来讲,不会有太多的书籍可供毛泽东在战争中选择和阅读。能够在农村搜得几本《三国演义》已经很让当时的毛泽东格外高兴的了 。《三国演义》中有许许多多的经典战例。其虚实分合,攻守进退,以小打大,以少胜多,应战应和,胜负得失,都在军事上有借鉴意义。当时有人甚至因为毛泽东喜欢读《三国演义》用《三国演义》的原因,嘲讽毛泽东只有农民式的狡黠,丝毫没有工人的立场,指责其军事才能低下,把古代小说而不是近代军事教材当成了近代战争战术的教科书,从而脱离了初衷,脱离了工人,走向传统的农民起义,认为毛泽东上井冈山是错误的战术路线。从(三国演义》中获得的战争艺术,为什么不能用于革命战争呢?比如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都让人联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主峰的北面,扼守山险要道,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易守难攻。
留守井冈山的是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团一部和第三十二团残部,加起来不到一个营的兵力,在警卫队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下,凭借险要据守要塞,连续打退敌军多达四个团的多次猛烈攻击。
当天下午,正当敌军准备重新组织进攻的时候,将仅有的一门刚修复的迫击炮开始轰击敌军。
致使敌军指挥官误判红军第四军主力已经回援,当天连夜撤退。
黄洋界战斗的胜利,为红军第四军主力回师井冈山,打破第二次“会剿”创造了有力条件。
这也是毛泽东和朱德最为惊险的一次战役,也是他们活用“空城计”的一个战例。
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的庆祝晚会上,有人根据这一战绩的情节,编演一出耳熟能详的京剧《毛泽东空山计》。这其中有一段唱词为:“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湘赣发来的兵,一来是农民斗争少经验,二来是二十八团离开了永新。你既得宁冈茅坪多侥幸、为何又来侵占我的五井?你既来就把山来进,为何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心腹不定,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你来,来,来!我准备着南红米,红米瓜,犒赏你的三军;你来,来,来!请你到井冈山上谈谈革命。”这大概是最早直接歌颂毛泽东的文艺作品了,也表达了将士们对毛泽东战略战术的赞赏。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的一次讲话中这样说道:“我本来就没有读过多少现代理论的军事书,只读过《左传》、《资治通鉴》,还有《三国演义》,这些古典书籍上都或多或少的讲过打仗,但是一旦真打起仗来,自己却脑子一片空白,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我们打仗,一本书也不带,只是分析敌我斗争的形势,分析具体情况,然后找出敌人弱点,一举击溃。”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和在不同时期对《三国》里面的知识的使用,很能反映毛泽东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思想策略的能力。
毛泽东不但从战争的视角来看《三国》,也从《三国演义》中看其他领域的学问和组织的重要性。毛泽东曾经对一位身边的同志说过,看《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还要看组织和外交。看看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上的士绅打交道,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毛泽东的意思就是外来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同地方的工作人员很好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毛泽东还讲过,曹操下江东,东吴谁当统帅成了问题,结果找了个“青年工作人员”周瑜,29岁就当上了最高军事指挥官的大都督,大家不服,后来加以说服,还是由周瑜当,结果打了胜仗。毛泽东借这件事说明选拔人才,不能唯资历论,要在必要时以能力论人才。1936年9月8日,在写给当时担任陕西省最高行政长官的邵力子的信中,毛泽东还特意用《三国演义》中有关刘吴联盟共同对抗曹操的内容这来说明两党派之间团结合作,共同抗日的愿景。1957年,毛泽东在上海某会议的讲话中说: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说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重要性。同一年,也在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某代表会议上发言说:“我们的组织需要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才能有生命力,任何一个人都要有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没有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的帮助,刘备也只是一个小摊贩子,所以我们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走的更远。”西方法律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及特点?
您好!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分别为: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化的起源阶段,形成了希腊精神。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时期,西方文化发展的黑暗时期,但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另一重要支柱――基督教精神。近代文化时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希腊精神得以复兴,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宗教改革,促使宗教走向市俗化,西方文化两大支柱共存、共荣。现代文化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科技革命的推动,西方文化走向了现代化,民主主义、科学主义、理性精神占居了统治地位。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文化希腊精神的核心是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1、民主精神古希腊民主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最高权力属于人民。(1)民主政治在于全体公民执掌政权;(2)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用人惟才;(4)政务公开与自由;(5)私人生活自由与宽恕的原则。所有这些原则都体现着一种民主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2、法治精神民主与法治是不可分的,真正的民主必然是法治的,真正彻底的法治也只有在民主制度下才能通行无碍。在古希腊,城邦按法律治理,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于法律。3、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或理性精神是希腊文明中的重要内容和最显著的特征。希腊理性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其哲学中,如实体与存在的学说,原子论,共相说,理念论,辩证法,形式逻辑等等。希腊的理性主义精神还表现在对理性以及知识和智慧的热爱与追求上。理性、知识和智慧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具有神性的尊严。追求理性,服从理性,是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希腊的理性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2000多年来的欧洲哲学、宗教与科学,从而深深影响了2OO0多年以来西方人的社会历史与生活。4、自由精神希腊的自由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对个性的追求和尊重上。希腊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独特价值,不可重复,不可替代;这样―种观念在古希腊已表现得非常明显。希腊人的个性意识突出地表现在行为处事具有自己的独特判断力上。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西方中世纪属于封建时代,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占居了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基督教的罪感意识和救赎意识、爱的精神、禁欲主义以及封建的骑士精神构成了中世纪西方文化的精神主流。1、罪感意识和救赎意识基督教认为人类的先祖亚当、夏娃由于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偷食禁果,被罚下界,因而人是生而有罪的,这种罪感意识是基督教的基本精神,甚至也是整个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3、爱的精神基督教有三个基本的道德原则:仁爱、信仰、希望,爱居三德之首。在基督教看来,爱是信仰和希望的落实处。4、骑士精神骑士精神是一种世俗精神,是中世纪封建化过程的产物,直接体现了封建的传统,洋溢着封建的精神。骑士是封建贵族,处在封建体制中,是大贵族的附庸,必须向之效忠;同时又是自己领地的主子,有许多农奴依附于他,需要他的宝剑的保护。他有封建义务,也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他所遵循的道德如忠诚、荣誉、勇敢都是封建道德。三、近代西方文化这一时期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带来了人类思想大活跃,大解放,在这一时期,其文化的主要精神是人文精神、个人主义、新教精神。1、人文精神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的基本精神是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是以批判中世纪宗教的黑暗为起点的,针对中世纪宗教中只有上帝而没有人的状况,提升人的地位,弘扬人的价值成为其宗旨。2、个人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人的发现,最重要的精神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不仅仅指利己主义,甚至不主要指利己主义,而主要指个人自觉的主体意识与个体性意识。西方文化中同个性自由、个人能力发展与个人主体地位联系在一起的个人主义精神,就崛起于文艺复兴时期。3、新教精神:宗教世俗化宗教改革是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兴起于1517年的德国,后来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深远。四、现代西方文化精神现代西方文化的主要精神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自由精神和自由主义自由精神在西方历史上渊源久远,自由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立国的基础,也是支配性的精神。现代西方自由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人权:经济自由主义:市场自由主义:思想自由:个性与意志自由:2、民主主义和法治精神民主与法治的精神在西方源远流长,现代西方国家政体各异,但民主与法治的精神贯穿如一,民主与法治的潮流在当代已不可阻挡。西方国家一直以自己是民主国家而自豪,民主和法治精神成为西方人政治生活中的主要精神。3、科学主义、理性精神和创造精神科学的发展历来有两大传统: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4、个人主义现代西方文化精神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个人主义。从西方文化的发展史看,起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民主与法治精神和发端于基督教的伦理精神一直贯穿始终,因此,我们可以说希腊精神和基督教精神是西方文化的二大支柱。走向后现代的西方文化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特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结合,更重视生命价值,更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要求科学的目中要有人;理性与非理性并存,把人的情感、无意识、基本需求和欲望放在了人的面前;精英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结合,通过新媒体,大众的、通俗的、时尚的流行文化迅速崛起,大有与精英文化一较高下的势头;西方文化传统与东方文化传统结合,许多西方学者在反思现代化的教训时,把目光转向了东方,东方传统文化中的重人伦,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引起了西方的兴趣。但这些走向从目前来看,都尚未定型,还处于发展、探索之中,对此作出评价还为时过早。 谢谢阅读!
能否推荐一本写人性恶的小说?
《卡拉马佐夫兄弟》
地狱是什么
本书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作者用他的魔幻之笔为大家勾勒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人性世界,但他在揭示人性恶的时候,对人并没有丧失信心。在他看来,每个人身上藏着一个“魔鬼”的同时,也藏着一个“天使”。就如同上帝在创造了亚当和夏娃的同时也创造了撒旦。
《心》
往日跪在其人脚前的记忆,必使你下一步骑在其人头上
本书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我”无意中与一位气质高贵,学养深厚的“先生”结识,在交往中先生的孤高性格与他背后的神秘往事深深吸引着“我”。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以徐缓沉静而撼人心魄的笔致,刻画了世间幽微的人心,体现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特别是先生的遗书部分,每一句都像在灵魂深处敲打着人性,自若平和的语调却更振聋发聩。
《失明症漫记》
我想我们没有失明
一个人失明时,被人们同情,一群人失明时,被社会排挤,所有人失明时,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呢?这本书讲的就是整个城市都感染了失明症之后发生的一切,人性中的恶与善在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书单君最喜欢的便是作者用若无其事的淡然笔触写惊心动魄的人性挑战了。
《阿姆斯特丹》
他可以开始以平常心态来考虑自己人生的收场
这是一部绝妙的黑色喜剧。报社主编弗农和作曲家克莱夫是一对老朋友,事业上如日中天。有感于双方的前情人莫利临死前所遭遇的疾病与屈辱,他俩订下一项协定:当一方不再能有尊严地活下去时,对方有义务结束其生命。然而,随着两人相继在事业上受挫,这对老朋友之间产生龃龉,他们的协定也就变成了一场相互谋杀。
《檀香刑》
如果冷漠也算是一种感情,那他的感情只有冷漠
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农民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古炉》
人有三性啊
《古炉》的故事发生在陕西一个叫“古炉”的村子里,这是一个偏远、封闭、保持着传统风韵的地方,但是这份宁静却从1965年冬天开始动荡了。古炉村里的几乎所有人,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被迫卷入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之中。在“政治”虚幻又具体的利益中,逐渐演变成一个充满了猜忌、对抗、大打出手的人文精神的废墟。
《兄弟》
难道虚伪不是大奸大恶,兄弟一场从来不分你我
本书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美国《华盛顿邮报》也曾评价,它是一出粗俗荒诞的闹剧,里面既有血腥的革命,也有对人类的粗鄙不堪戏剧化的全景展示。
苏菲的世界两种文化赏析?
《苏菲的世界》作为一部通俗哲理性小说,将哲理性与通俗化融于一体,以元小说的叙事策略,向注视者展现了自古希腊以来的哲学基本思想,通俗易懂,趣味性与学理性相结合。在阅读文本过程中,与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荒诞感——作为“苏菲”的荒诞与最终生命意义的追寻。
1 -
文本是建构在现实与虚幻二元对立的基础上,通过套盒式结构,一步步剥离揭示,通过一些线索逐步加大“苏菲世界”的荒诞性。
最初,通过苏菲与哲学家的信件往来,文本显示出作为通俗哲理小说所营造的特有趣味性,席德也被认为是与苏菲平行的人物。而随着第18封信件的到来,文本突然加入了“袜子”这一物象,打破了文本现实的界限。
苏菲从来都没有过这种袜子,袜子却出现在苏菲的房间,继而出现了“明信片”“镜子”“席德十字架”“钱币”“香蕉”等等意象,一步步施加荒诞感,刺激注视者认识到这并不是一个现实的世界。
其中,“镜子”的意象出现7次之多。“镜子”意象在表征“自我”与“他者”、“现实”与“虚幻”关系中一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看来,镜前的自我与镜中的形象不可能完全同一,“镜像”不过是一个虚幻的自我,一个通过想象的叠加而构建起来的虚假自我。
镜像在《苏菲的世界》中,一是在苏菲、席德出都出现的“镜子”意象,二则是苏菲世界在席德世界所阅读文本的镜像显示,进一步推,也是席德世界在真正阅读者所阅读文本的镜像显示。
苏菲是自己世界的个体存在实体,也是席德世界的文学虚构形象,而席德既在阅读,同时也在被阅读,这与苏菲的本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苏菲的结构中的结构。
这种“镜像”的结构,使得“自我”与“他者”、“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被进一步打乱,荒诞感进一步增强。
韩国电影中有哪些不能错过的佳作?
《沉默》,2017年的韩国电影,翻拍中国电影《全民目击》,主要讲述一位富豪的未婚妻被杀害,而富豪的女儿被怀疑成嫌疑人的故事。整部电影基本保留了《全民目击》中的故事情节,但《沉默》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角色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人物多样的情绪变化上。
《共助》,也是2017年的韩国电影,主要讲述了朝鲜和韩国警察为了追捕犯罪分子,首次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合作并共同展开调查的故事梦里面的玄彬与刘海镇的精彩对阵值得一看。
《军舰岛》,2017年的韩国电影,讲述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在军舰岛内被日军强制征用的400余名朝鲜百姓改变命运的故事,但是整片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而且把日本最丑陋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极限逃生》,2019年电影,讲述了在有毒气体泄露事故发生后,无业青年李勇南和大学后辈仪珠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出逃过程。虽然是一部灾难片,但是笑料比较多,也讽刺了韩国社会现状,可以当做喜剧来看
《恶人传》,2019年电影,主要讲黑帮老大张东秀为了找到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和刑警郑泰锡一起合作,剧情不错,值得一看
《金福南杀人事件》,韩国经典的讽刺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对女权主义的伸张。
什么是雅文化?
雅文化是在人类活动以及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以“高雅、典雅、幽雅、儒雅”为显著特点的文化。
俗文化是通俗、大众化的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
雅文化与俗文化的本质:
①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是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的形态,通常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领域,因此也包括了生产力形式;中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主要是以物质为媒介表现精神的形态,包括艺术、科学、宗教、制度、礼仪、风俗等等;深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哲学文化,是渗透在前两层文化中的观念、意识和哲学。
②人类自劳动有了剩余,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和阶层,生产有了分工,因而需要有文化并且可以有相对的精细和粗糙之分,于是在同质文化的中层和表层遂有了雅、俗之别。表、中两层文化覆盖着、并体现在一个民族全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涉及人较少的文化称之为雅文化;反之,为俗文化。
③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社会上层(执政者和知识阶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俗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即所谓上行则下效;同时,俗文化又以其质朴清新吸引社会上层,俗文化的有些部分逐渐被雅化。
④文化的根本性功能是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世与未来的关系。俗文化往往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但却是“自在”的。雅文化是人为的,相对于俗的约定俗成,可以说是俗的“自觉”。社会组织形式脱离了部落、部族阶段有了国家以后,执政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完整和稳定,往往把有些俗文化加以整理、提炼,形成雅文化。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就是最明显的事例。
⑤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社会中,礼是为维护农业社会等级制度、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形成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在礼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观念也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随之向四方扩散。礼既然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巨变的、体现和贯穿在礼中的观念意识,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礼属于中层文化,而且是体现深层文化最为充分、直接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