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辛弃疾前期的代表作品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为什么那么不受统治者的待见?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那么为什么辛弃疾这个文武全才不受南宋统治者的待见呢,偏安苟和思想始终是南宋统治者及朝廷官员们的主导思想宋高宗赵构自不必说了。赵构才不得不重用岳飞、韩世忠等武将抗金。...

辛弃疾前期的代表作品,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为什么那么不受统治者的待见?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同时代的女词人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在金国,但受其父辛赞影响自幼树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下攻宋,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1162年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然后千里奔袭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由于辛弃疾在起义军中勇敢和果断的表现,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然而就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奇人,却始终得不到南宋朝廷的重用,一生在地方上担任着不轻不重的闲职,北伐之志不能实现,最终郁郁而终。

那么为什么辛弃疾这个文武全才不受南宋统治者的待见呢?@汉关驼铃 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偏安苟和思想始终是南宋统治者及朝廷官员们的主导思想

宋高宗赵构自不必说了,这是一个典型的议和派,在南宋建立之初就一直想用金钱换和平,无奈金人初始仗着势大,一心想灭掉赵构,赵构才不得不重用岳飞、韩世忠等武将抗金。但到绍兴十年,经过广大抗金将士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一场场胜利,金国也打得没劲时,赵构便重用秦桧开始打压主战派,解除岳飞、韩世忠兵权,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岳飞,于绍兴十一年同金国达成“绍兴议和”。

到辛弃疾南归时已是绍兴三十一年,宋金两国之间已和平二十年,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在这二十年里南宋经济得到恢复,人们的生活又安逸起来,朝廷统治者们都又过上了悠闲的生活,西湖畔边到处是醉生梦死的歌舞生活,所以谁也不想再起战争。因此在朝廷中虽然有几个有识的官员呼吁北伐,但响应者了了无己。若不是完颜亮再次率军南侵,南宋朝廷就已经忘了还有北方金国这么大的敌人。正如诗人林升所作的《题临安邸》,形象的描写了南宋统治者当时的生活。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所以面对辛弃疾这样一个一心想北伐的人,统治者根本不想重用。

“归正人”的身份使其得不到重用

什么是“归正人”?“归正人”就是南宋时期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即投归正统之人。这是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这就等于是“热脸帖个冷屁股”,你好心好意来投奔他为他效力,他却压根就看不上你,甚至视你不忠。

首先提出“归正人”这个概念的是南宋丞相史浩,随后成为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归者的统称。这个史浩在南宋是非常有名,活的也挺长,八十九岁才死,是宋孝宗时的丞相、魏国公,宋光宗时晋升为太师,死后还被追封为会稽郡王。他的儿子便是大名鼎鼎的奸相史弥远。

史浩浙江人,继承了秦桧“南人治南”的思想,他认为宋朝的力量打不过金国,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守住南方。他对南归的豪杰志士很不以为然,甚至是歧视。 曾经提出“中原决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的观点,并蔑称北方归来者为“归正人”,不赞成对“归正人”委以重任。 史浩之后,南宋境内,“归正人”受到歧视,被认为怀疑有异心。南宋朝廷规定,归正官员,只允许添差某官职,而不厘务差遣,即只给一个闲散的官职而并无实权。 此后,南宋坚持宋朝立国以来猜忌武将的国策,并猜忌“归正人”。

辛弃疾是典型的归正人,还有范彦邦、王友直等,这些北归之士当时都凭着一腔爱国热血南归投宋,结果却都被岐视闲置,怎能不让人心寒。为什么在蒙古灭南宋时会有那么多汉人将领带兵,与南宋这种岐视北方汉人的思想不无关系。

辛弃疾性格倔强,多次罢官,一生壮志未酬

辛弃疾南归的当年,赵构让位给太子赵昚,就是有名的宋孝宗。宋孝宗一上台很想有一番作为,整顿军制,立志北伐。辛弃疾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缩,便写了许多抗金的建议,如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这些建议都受到了人们的赞赏,并广为传颂,但是朝廷反应却十分冷淡,只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负责治理荒政、整顿治安。在宋孝宋的“隆兴北伐”中并没有起用他。

辛弃疾一生最高的官职是从四品龙图阁侍制,常年在地方任职,1181年在隆兴知府任上被罢官后基本上在家闲居。后来虽然也有起用,但都因辛弃疾性格倔强不为人所容被罢官。1203年,主张北伐的宰相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用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还被宋宁宗授于金带。在镇江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可谁知不久,辛弃疾便受到谏官的攻击,被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又被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但他推辞不就职。之后,朝廷又进拜为宝文阁待制,又进为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试兵部侍郎、枢密都承旨等职,他都坚辞不就,1207年,六十八岁的辛弃疾病死,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辛弃疾的文学成就很高,他的词成为中华民族危难时刻的精神鼓舞力量

辛弃疾的文学成就很高,现存词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他的词都基调昂扬,热情奔放,表现了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愤。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辛弃疾的两首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辛弃疾的诗最具男子汉气概?

如果说武将里词写得最好的,非辛弃疾莫属,如果说词人里武功最好的,非辛弃疾莫属。

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在辛弃疾的诗词里既能体会出飞扬的文采,还能够体出他独特的男子汉的气概。

辛弃疾的这句尽人皆知的“醉里挑灯看见,梦回吹角连营”出自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词以寄之》的开头两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是一个词牌名。很明显,通过词的名字我们得知,这首词辛弃疾是写给一个叫“陈同甫”这个人的,那么,这个陈同甫是何许人也呢?

陈同甫本名陈亮,与辛弃疾同为南宋人,也是南宋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力主抗金,三次上书朝廷,被人诬陷,三次入狱。

辛弃疾本身也是主张抗金的,所以在政治抱负上,他和陈同甫是英雄所见略同,又都在文学上有所建树,成为好友并写信发表感慨不足为奇。

整首词的大意解析

夜里醉意朦胧,借着灯光仔细观看我那把锋利随我征战的宝剑,它寒光闪烁,削铁如泥。

梦里回到昔日的营寨,号角声此起彼伏。但见,已经分发完干粮的士兵浩浩荡荡,绵延不断,隐约都能听见塞外的音乐忽远忽近。

这正是秋天沙场点兵之时。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的飞快,来回穿梭,弓箭的嗖嗖声像惊雷一样响。敌我双方厮杀正酣。

此时的“我”,一心想着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能够建功立业,可怜现在已成了白发人!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辛弃疾在词的前段中充分展现了自己对往昔战场戎马生涯的留恋。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够重回战场。

下半段表达了自己还没有完成收复大业志愿的遗憾之情,同时又感叹自己已经力不重新,衰老将近。

为什么说这首词最有男子汉的气概

这里面有几种元素,分有形和无形两种。

无形的有辛弃疾远大的为国分忧的抱负,有暮年英雄的失落感;有形的有寒光闪烁的宝剑,奔跑鸣叫的战马,发射的剑弩,硝烟弥漫的战场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志向远大男子汉标志性的元素。

这首词是辛弃疾向友人陈同甫抒发着自己现在不能报效国家的一种感慨和无奈。

确切的讲这首词是一位老迈英雄的感慨。全首词读起来让人觉得特别有气势和画面感。也让人感慨岁月不饶人,青春易老而日月永恒。这对于有高远志向老英雄来说,只能“空悲切”

如果拿这首词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比,形成鲜明的反差,一个留恋在烟花柳巷,感叹在温柔乡,而一个思念战马萧萧的杀敌战场。不可同日而语。

至此,宋代文人也根据词的气势和氛围等形式,把词划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是指以柳永等人为代表的,善于抒发儿女情长等惆怅思绪基调的词,而“豪放派”则是以辛弃疾等人为代表的善于表达山高云阔,志存高远豪迈气质的词。

实际上,即使是辛弃疾描写乡村景色的词也特有别韵律和节奏,爽净有力。如:他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结束语

辛弃疾,别号稼轩居士,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的风格大都风格沉雄豪迈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我是春城花草香,听风赏雨,采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轻松有趣的时光

历史上有哪些百折不屈的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毛主席绝对是一位百折不屈的人,我们回顾毛主席的一生,就会发现毛主席一生充满了磨难,充满了挑战,但是他却像一个巨人一样,永远打不倒,永远保持乐观。

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迅速做出决断,停止向大中城市的进攻,带着队伍上山,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然而毛主席做了当时惟一正确的选择,却被中央认为是“放任工农革命军退走”,是“临阵脱逃”。很快,毛泽东就被“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后来以讹传讹,到消息传递到井冈山的时候,已经演变成“被开除党籍”。这对毛主席而言是非常沮丧的事情,不过毛主席并没有因为自己被免职就心生退意,想反他继续在第一线,继续与井冈山革命队伍一起奋斗,最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两年后的1929年在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主席丢掉了前委书记的职务,前委书记的职务由陈毅同志代替。毛主席坚持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被指会像黄巢和李自成一样难成大器。同时而他在会上强调党对军队的领导必须加强,又被冠以有“形成家长制度的倾向”,遭到部下的反对。

与此同时,毛主席身体状态也不好,他身染疟疾,且缺乏科学的医治,当他在永定县苏家坡养病期间还差一点儿被捕。然而在这一切困难的打击面前,毛主席并没有被打倒,相反他依旧保持极为乐观的态度,并在1929年的重阳节写下了《采桑子·重阳》,留下了“战地黄花分外香”的名句。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主席被选为主席。但是就这当月,毛主席遭到李立三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的党内错误批判,失去了在红四军里“党的领导权”,被挤出苏区中央局的领导核心。

这时中央的意见仍以占领中心城市为主,实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毛主席则坚持他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当时从苏联学习回来的一些中央负责人对此不屑一顾,讥讽毛主席:“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第二年后方的中央局一味坚持“左”倾冒险主义的“积极进攻路线”,再次对毛泽东的策略横加指责,并解除了其军事指挥权。

后来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博古(秦邦宪)积极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又过于听从军事顾问李德推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他们对毛泽东的路线横加指责、无情批判。致使毛泽东在“全苏二大”上被架空,撤掉了他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一职,失去在政府中的领导权。

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先后丧失党权、军权和行政领导权,变成一个无职无权的“普通一兵”,自然很痛苦,所以毛主席在延安时曾对人讲,他在瑞金的中央苏区“过了四年小媳妇日子”。

“削职为民”的4年间,毛主席又患了严重的疟疾,幸亏福音医院院长傅连璋医生及时相救,才幸免于难。但是毛主席并没有因为被排挤就放弃工作,在依旧积极从事调查研究,访贫问苦,解决民生疾苦。并且密切关注局势,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多次建议中央跳到外围作战,但是被否定了,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红军不得已实行战略转移,开启人类史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后来在长征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历史选择了毛主席,遵义会议上毛主席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的确立,屡遭挫折的红军柳暗花明,从此开始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征程。

纵观毛主席人生的起起落落,毛主席这种志存高远、豪气冲天的职业革命家,所有的苦难只是人生的一种磨练,而他老人家在一次次的正确被否定之后,他依旧能百折不屈,依旧能保持乐观,坚持革命必胜。

有没有令你感觉惊艳的诗词?

《沧桑红尘

千古悲》

文/@汉子诗人【原创】

沧桑红尘

千古悲,日月天地

悄轮回。

万缕锦瑟

断梦魂,苍穹人间

泪纷飞。

〈汉子诗人~2019年9月5日*八月初七日*凌晨夜2时57分于北京怀柔.友之-墅顶之亭台一一极目远眺丝雨蒙蒙一一油然感赋……〉

中国古代女子为何要裹脚?

【儒学垃圾朱熹们用缠足裹脚摧残古代中国妇女。】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回忆纪念批判作品,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冷清的母亲就是小脚的老太太,2014年母亲80岁时走了。准确的说:母亲不是天足,是半裹脚的女人,据母亲讲她四岁的时候姥姥给她缠足,用一块布把脚裹起来,几乎都把脚趾骨裹断了很痛。几天后,再放开的时候,脚已经变形了,脚趾骨压迫收敛。还没等脚恢复原样,就再一次的用布缠上去,几个月以后小脚趾和四脚趾基本上就“废了”。

据母亲讲,她四岁的时候,姥姥家摊上壮丁了,母亲的大哥正好18岁被抓壮丁抓走了。姥姥家在陇南山区,从来就没有进过县城,大舅被抓走后,姥爷和小脚的姥姥去了一次县城,才知道已经是“民国”了,皇帝被推翻二十多年了,男人早就不兴留辫子了,女人也不兴“裹脚”了。姥姥回来就把母亲的脚放开了,但是母亲的脚已经畸形了,那一年是1938年,母亲说大舅再也没有回来。

母亲的脚是半裹的小脚,走路走不快也走不了远路,畸形的脚上经常的生“茧子”。我小时候经常看见母亲洗完脚,用剪刀割半残疾的脚上的茧子。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金门炮击也停止了,两岸关系正常化了,母亲用剪刀割脚上的茧子,经常给我们讲大舅的事情,她说:“假如大舅还活着的,应该回来看家里人了。”可是,一直也没有大舅的消息,估计大舅早就不在了。

母亲的小脚是很受罪的,我长大以后喜欢历史研究,平时也注意收集一些女子缠足的事情。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末年,南宋政府开始倡导女子缠足,普遍认为中国女性缠足是宋代“程朱理学”倡导的。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以及他们的弟子组成的新儒家学派。新儒家学派重新修订了四书五经,重申了“三纲五常”,所谓“程朱理学”者,就是从儒家学说上升到儒教,把儒家的思想变成约束普罗大众的教义,直接渗透、规范、影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中国历史上,女子胖瘦之美的观点不同,从来就没有彻底断绝过争论,“楚王好细腰宫女犹饿死”,帝王士大夫们不同的审美观,也一直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习惯。汉唐“环肥燕瘦”的审美观,也是一直在不断的变化的,但是并没有超出正常的社会伦理。《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后世称妇女之小脚为“三寸金莲”。

盛唐之后的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环肥燕瘦”的审美观错位,士大夫阶级倡导女子手脚纤细为美。《宋史•五行志》记载:“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到了北宋末年女子小脚的审美观就近乎变态了。北宋末的苏轼,《菩萨蛮•咏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宋•秦观《浣溪纱》:“脚上鞋儿四寸罗,唇边朱粉一樱多,见人无语但回波。料得有心怜宋玉,只应无奈楚襄何,今生有分共伊麽?”站在秦观秦子游和苏轼苏东坡的角度,观察北宋末期女子小脚缠足,仅仅流行于宫廷及闺阁之中,这种有损女性身体的病态美,并没有在全社会妇女中流行。元末明初人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考证说:“缠足在熙宁、元丰之间,为之者犹少。”熙宁、元丰是北宋晚期1068年至1085年,那个时候缠足的妇女是很少的。

古代中国女子普遍缠足,能够确定的是从南宋开始的。倡导女子缠足的是就是新儒家学派,伪圣人朱熹继承了程颢、程颐的歪理邪说,并且将儒家学说的糟粕上升到“理学”,后人把这种东西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在朱熹的手里,上升到“女教”的理论高度。朱熹指出,“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北宋初期,由于重文轻武,军事制度不合理,在对外的战争中屡战屡败,1004年的《澶渊之盟》向辽岁贡绢(丝绸)20万匹、岁银10万两;1044年的《庆历合议》向西夏进贡岁绢15万匹、岁银10两、茶叶3万斤,折合白银400万两财富,相当于宋朝年财政收入四分之一,把宋朝变成了世界性的“血汗工厂”。到了熙宁年间,宋朝财政已经破产,王安石变法失败,北宋再也无药可救了。

北宋末年,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面积破产,经济破产也导致社会的细胞家庭,大面积的倒闭解体,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整个社会处在风雨飘摇和动荡之中。北宋朝廷和士大夫阶层,把国家经济破产的原因推给了王安石变法,把人民起义社会动荡的原因推给了中国妇女,说她们不守礼制宗法,追求奢靡的生活方式,家庭破裂而男人们铤而走险,造成社会的大动荡。

程颢、程颐们开始歪曲儒家思想,借助儒学礼教给女子们制定规矩,倡导宫廷闺阁女人纤手小脚为美。到了南宋朱熹的时代,朱熹更是叫嚣“存天理、灭人欲”,把儒家思想拔高到“天理”程度,把人的七情六欲视为洪水猛兽,灭人欲的社会实践首先从妇女身上开始。病态的女子小脚美成为突破口,女子从三四岁开始裹脚,到成年之后女人的脚畸形残废,不能正常行走也出不了远门,把女人拴在家里遵守“三从四德”,成为男人的附属品,那么家庭就稳定了,社会也就稳定了。

朱熹们就是封建的礼教卫道士,他们摧残女性的身体,自己却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苏轼、朱熹们都有“爬灰”的经历,他们的儿媳妇都是他们乱伦纵欲的工具。爬灰一词就是从苏轼的身上演化的。传说,苏轼的儿子死后,苏轼和儿媳妇关系暧昧。有个小偷去苏轼家偷东西,躲在厅堂的梁上。桌子尚未擦拭上面有一层灰,苏轼嘴里念叨着在桌子上写下儿媳妇的名字,这时儿媳妇进来了,苏轼急忙用手把桌子上的名字抹掉。媳妇问公公干什么呀?苏轼回答说:“我扒灰呢”。

后来,人们把公公偷情儿媳妇就叫做“扒灰”(爬灰)。传说朱熹的儿子死了以后,朱熹的儿媳妇还怀孕了。人们怀疑是朱熹撒的种。宋代的文人大儒们,给社会和普通人制定了一整套的封建礼教,说什么“男主外、女主内”,女人最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样家庭和社会就稳定了。让女人出不了门的最好方式,就是给她们从小缠足裹脚,等长大了脚畸形残疾了,想出个远门也做不到。朱熹们对中国妇女残忍的做法,在当时就有很多人反对,包括程朱理学的徒子徒孙。

南宋辛弃疾,基本是和朱熹同时代的诗人,他有一首《菩萨蛮》:“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蓦地管弦催。一团红雪飞。曲终娇欲诉。定忆梨园谱。指日按新声。主人朝玉京。”说女子在台上唱戏,穿着淡黄色的弓样小鞋,纤细的腰身只怕被风吹到。描写小脚的女戏子在台上痛苦的表演,曲终人散时自己的痛苦无法诉说,辛弃疾在这首词里间接的痛斥了朱熹们对妇女精神肉体的戕害。

车若水是朱熹的徒子徒孙,非常崇拜朱熹的理学思想,曾经跟随朱熹的弟子监察御史杜范学习“大学”,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程朱理学”的徒子徒孙,对程朱理学给女子缠足裹脚,也是不能理解和反对的。车若水曾经在他的《脚气集》中,质问儒家礼教的祖师爷们,缠足裹脚相当残忍,为什么要给女人们缠足?原文:“妇人缠脚不知起于何时,小儿四五岁,无罪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苦,缠的小来不知何用?”程朱理学是儒家思想的糟粕,就如同“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辛弃疾写的军书?

辛弃疾的军事代表作美芹十论

“符离之败”和“隆兴和议”的达成,使南宋主战派人士的士气,降到了最低点,朝廷中弥漫着对金兵的畏惧情绪,一时间几乎不再有人敢谈论关于北伐的事情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年轻的辛弃疾再一次站了出来,这一回他是直接向宋孝宗献书,献上了十篇关于抗金恢复中原的军事论文。

辛弃疾把他这组文章,称为《美芹十论》。他以独到的军事政治眼光,敏锐的观察能力,高昂的信心和斗志,向宋孝宗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金国并不可怕,北伐可以成功,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军事、政治措施。

在呈献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中,辛弃疾提出,金国虽然地广、兵多,在对宋的前期作战中,一直处于压倒性的优势,但由于他们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各阶层间矛盾重重,一旦战事不利,必然会导致金国内部剧烈动荡,甚至相互厮杀,到那时宋军再挥师北上,收复中原失地指日可待。

辛弃疾通过《美芹十论》展示出的军事才华,引起了宋孝宗的注意,并决定召见他。然而,君臣双方在会面期间,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