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谈谈中国岩石的代表作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谈谈中国岩石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 1、我国三大石窟分别是什么岩石
- 2、中国最早发现岩画的地方及主要岩画内容?
- 3、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原始岩画?其表现内容是什么?
- 4、中国变质岩石学周年回顾
- 5、你都知道哪些岩石?岩石都有哪些用途
- 6、中国有哪些岩石
我国三大石窟分别是什么岩石
我国三大石窟分别是:莫高窟:砂岩;云冈石窟:变质岩;龙门石窟:石灰岩;。
三大石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扩展资料:
莫高窟,三大石窟之首,莫高窟一共有700多个洞窟,4.5为你平方米的岩画,2400多尊用泥做的五颜六色雕塑,一起它仍是现在国际上留存内容最为丰厚、规划最为大的释教石窟。是三大石窟中最早被列入国际万文遗产的石窟,时刻是1987年。
云冈石窟,长度有一公里左右,气势磅礴,佛像许多,现在保存洞窟有45个,5万多个造像,250多个窟龛,显现了古时分我国优异的石窟艺术,就其间昙曜五窟来说,石窟里边规划谨慎,巨细共同,是我国释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龙门石窟,长达有一公里左右,现在留存的窟龛2345个、碑文题记2800余品、造像10万余尊、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阅历朝代许多,存留时刻长,保存许多什物形象和文字材料在必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宗教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石窟
中国最早发现岩画的地方及主要岩画内容?
中国岩画的发现见之于古典文献是非常早的。在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的著作《韩非子》中就记录过凿刻脚印岩画的事。到公元5世纪的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则是目前中国古书中有关岩画记载最早最为详实的一部。而在此之前的《史记》和在此以后的一些历史著作、地方志书中,也都有过零星的记载。
据了解,《水经注》中所著录的岩画,有画的也有刻的,题材范围相当广泛。其中记载了宁夏贺兰山和内蒙古阴山西段狼山地区的动物岩刻和蹄印岩刻,这一区域正是目前中国岩画发现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水经注》中所记载的阴山岩画又被大量发现,都得益于这部著作所提供的线索和启发。
贺兰山岩画是中国早期岩画的重要代表。此前,多数专家认为中国岩画基本是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至4000年。而贺兰山岩画区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并且明显有岩画打破关系,可以证实岩画在前,而冰川在后。也就是说,中国早期岩画的产生年代至少可以推前到4至3万年到1.7万年间。2003年,著名冰川地质学家周昆叔在贺兰口岩画参观考察时,偶然在贺兰口岩画发现了多处冰川擦痕。这些冰川擦痕都是位于岩石光滑表面上,多个方向一致的平行线条。按照地质学界的说法,这是冰川沿谷地向前推进时缓慢运动形成的。其中在一面刻满人面像的岩画上有明显的擦痕与岩画画面交织,从色泽来看,擦痕与岩画刻痕均呈黑褐色。
专家认为,在第四纪最后一次冰川之前的间冰期,古代的先民就已经制作了岩画,冰期过后,远古人类又继承了制作岩画的传统,延续了岩画的生命。李祥石说,冰川擦痕证明了贺兰山岩画早期年代至少在4至3万年到1.7万年间,这个时期正好相当于欧洲岩画的奥瑞纳时期、梭鲁特时期和马格德林时期。从此可看出,早期人类的文明、人类的艺术发端时期大致是在世界各地同期同时起步的
岩画内容:动物和蹄印 人面像
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原始岩画?其表现内容是什么?
1、贺兰山岩画
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2、将军崖岩画
三组线条宽而浅,粗率劲直,作风原始,断面呈“V”形,面壁光滑,以石器敲凿磨制而成的岩画。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画,是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发现的岩画。
3、类人面像岩画
类人面像岩画分为无轮廓型、半轮廓型、全轮廓型、头饰型四种类型,其中头饰型是指除凿刻眼睛、纹面之外还包括带有头饰的人面像。
4、狩猎岩画
即被表现的动物,它是被猎杀的对象,又是受敬畏的对象。在中国北方阴山乌拉特中旗发现的“猎鹿”岩画,充分显露出创作者的心理动机。
5、生殖崇拜岩画
在长13米,宽9米的画面上,共刻绘有200多年有着夸张变形,刻法古拙而简练的男女图案,大小不等,高低不同,但男女体态区别明显,画面内容主次分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殖崇拜岩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将军崖岩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岩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贺兰山岩画
中国变质岩石学周年回顾
游振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引言
1949年以前,中国变质岩石学的研究相对薄弱,即使有一些变质岩方面的著述,也是偏重于变质地层学方面的。但从一些早期研究,如1941年程裕淇《西康道孚附近之古生代晚期喷出岩及其变质》(中国地质学会志21卷1期),1944年彭琪瑞与朱夏《西康富林附近之震旦纪前火山岩系及侵入岩》(中国地质学会志24,1~2期),1945以后重要的研究工作,如1948年陈梦熊《甘肃中部皋兰系变质岩之初步观察》和宋叔和《甘肃皋兰杂岩之初步研究》(中国地质学会志28卷,2/4期),明显看出当年变质岩石学研究与矿产勘查密切结合的趋势。
另外,此一时期变质构造岩的研究也已经引入,例如,1946何作霖《山西五台结晶片岩之岩组研究及其在构造上之意义》王嘉荫《衡山花岗闪长岩中石英脉之岩组分析》(均见中国地质学会志26卷),便是代表作。
1949年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百废待兴,变质岩石学也获得迅速发展的机遇。60年来完善了变质岩石学学科的建设,开拓了研究领域,深化了研究内容,提高了科学研究水平,促进了地质找矿事业的发展。本文试图对1949~2009年这60多年来变质岩石学的进展作一简要回顾。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8)
由于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工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变质岩石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得到蓬勃的发展。在铁矿找矿方面,李春昱、沈其韩等在鞍山的找矿勘探获得进展,《辽宁鞍山樱桃园至眼前山铁矿地质》专著于1958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程裕淇等领导的对湖北大冶-鄂城等地的铁矿勘探综合形成了“对于勘探中国铁矿问题的初步意见”(1953,《地质学报》33卷2期),黄懿、裴荣富等“论大冶式铁矿”(1957,《地质学报》37卷2期)。在铜矿方面,李希勣等“云南东川铜矿地质”(1953,《地质学报》33卷2期),宋叔和“祁连山一带黄铁矿型铜矿的特征与成矿规律”(1955,学报35卷1期),以及基于中条山铜矿的普查王植发表的“中条山式斑岩铜矿”(1957,学报37卷)等,都是很有影响的论文。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一系列基础地质问题摆在面前:鞍山式条带状铁矿的成因,涉及华北前寒武纪发展的认识;大冶矽卡岩型铁矿,涉及矽卡岩成因及岩浆热液成矿;甘肃白银厂铜矿的勘探,引出细碧-角斑岩的发育与区域构造的认识问题。
前寒武纪地质方面,王曰伦领导的五台山地质队,结合铁矿普查,对五台山五台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以该队名义提出“五台山五台纪地层的新见”(1952,学报32卷),提供了五台山五台群地层剖面,对该区前寒武纪的认识刷新了Belly Willis等人“Research in China”一书对五台山的概略认识。大致与此同时,赵宗溥(1954)发表“中国前寒武纪地层问题”(学报,第34卷)。
1956~1957马杏垣教授领导的北京地质学院师生对五台山进行了系统的1:5万地质调查,较全面研究了五台山的地质构造,并且厘定了该区的地质构造发展历史,为研究华北地区前寒武纪奠定了基础。
三、发展时期(1958~1978)
为了满足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发展的要求,1958年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之外,普遍开展了1:20万的区域地质测量和矿产普查工作,为全国地质矿产情况的了解奠定了基础。其中高校的地质院系师生贡献很大。
以北京地质学院为例,马杏垣教授领导的湖北大队,池际尚教授领导的山东大队,赵鹏大教授领导的福建大队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山东大队为例,1958年起与山东省地质厅合作组建山东区域地质测量第一大队,对山东西部泰安、新泰等8幅开展1:20万区域地质测量,1959年开始向西扩大至肥城、济宁,向东扩至掖县、日照、胶南共14幅。1961年有8幅通过部级验收。通过多年的工作,对泰山群进行了详细研究,从中识别出新泰雁领关组和山草峪火山沉积变质岩系,揭示了胶东与鲁西在地质结构上的明显差异。在鲁西,寒武系之下还有一层晚前寒武纪的土门组,不整合于泰山群变质基底之上,这就深化了对郯庐断裂的认识,指出沂沭断裂带的存在。这些实际资料成为日后研究山东省区域地质的基础。
在北京地区,陈光远、王仁民研究了密云铁矿成因。王仁民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密云群麻粒岩中的多相变质作用,有关论文于1963年11月在北京地质学院召开的中国第一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该会议论文集 1964年出版。
与此同时,在董申保教授领导下,长春地质学院师生对东北和胶东地区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变质建造的概念,强调混合演化作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深入论述花岗岩的成因等,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地质学家和矿床地质学家。1964贺同兴等合作编写的《变质岩石学》作为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出版,在国内使用甚广。
20世纪60年代在程裕淇、王曰伦的领导下,首次对中国前寒武纪地层进行了总结性研究,编制出1:300万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图及矿产图,1963年以程裕淇为首编纂的《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出版,成为变质岩发育区研究工作的指南。
四、改革开放(1979~2009)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中国科技界带来了春天,地质行业也不例外。大家奋起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1986年董申保、沈其韩院士主编的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问世,总结了我国各地区各时代变质岩的分布,系统总结了中国变质作用及其演化。该成果反映了我国变质地质研究的新水平,具里程碑意义,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关注。由于同位素年代学技术的发展,过去有争议的岩群,都获得更准确的定年。在鞍山和冀东的一些老变质岩发育区,相继借助锆石U-Pb法获得35亿年以上的变质年龄,为早前寒武纪古陆核的存在,提供了信息。
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的兴起,拓宽了变质岩石学研究的领域,使人们认识到变质压力大于2.5GPa的条件下岩石的变质作用,很好地揭示了岩石从地表俯冲到地幔深度而后迅速折返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大别-苏鲁成为国际上研究超高压变质的热点之一。1995年夏,国际榴辉岩野外工作会议在大别山召开。1998年国际科学钻探计划在青岛召开学术会议,为中国实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选址。在以许志琴院士为首的科学团队努力下,2001年6月25日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县“科钻一井”开钻,历时5年,钻井深度5185m,是全球大陆科学钻探中深度最大的全取心钻井,钻孔的岩石资料以及伴随的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全套资料已陆续发表。近年来超高压变质研究正向着深度和广度两方面迈进,在深度上,联系到碰撞造山作用,认识到板块俯冲的深度可以到达地幔200km(Ye et al.,2000);在广度上,超高压研究重点有西移的趋势。张立飞等在天山的超高压变质带的系统工作,利用白云石变成菱镁矿+文石的反应推断大陆沉积物深俯冲150km,提出变质禁区的新认识,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在变质岩成因方面,我国学者也有突出表现。吴春明博士近年来所进行的关于变质作用温压计的新探索,特别是泥质岩变质压力计方面的成果,已被国际权威教科书(Kurt Bucher & Rodney Grapes,2011,Petrogenesis of Metamorphic Rocks(8thed),Springer)所引用。
超高压变质是一种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这几年国内集中注意了超高压变质,超高温变质却少有报道。所谓超高温是指变质温度高达850℃以上,以出现假蓝宝石、大隅石、刚玉等高温矿物为特征。国内过去曾报道东北麻山群出现一例,后来湖北黄陵背斜也有过报道,值得进一步发掘,应在现有高温麻粒岩-孔兹岩发育区中详细追索。
撞击变质作用也是一种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是地外天体陨击地球所引发的瞬时高温和动态高压所导致的变质作用。世界上目前已经确定的陨石坑大致170多个,我国学者经过数十年努力,目前已经确认的陨石坑有两个:一是海南白沙,王道经于1992年发现,陨击作用发生于距今70万年前,坑径3800m;另一是辽宁岫岩,陈鸣于2007年报道,陨击作用年龄距今5万年,坑径1800m。后在陨石坑中心实施科学钻探,终孔深度307m,获得比较系统的地层、地质和岩石学资料,可供进一步研究。
混合岩化作用是大陆地壳岩石在深部高温部分熔融的产物,是一种介于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之间的变质作用,因而也是一种极端的变质作用。以往在解释混合岩化现象时往往注意其交代作用的形迹,以致交代成因说一度盛行。挽近期的地质岩石学研究主张熔融作用是混合岩化的主要机制(Sawyer and Brown,2008)。这一点已经被许多混合岩的包体中出现熔体残余以及花岗岩熔融实验所证实。但是,部分熔融的天然标本则尚未见报道。
2004年意大利 Bernado Cesare 在西班牙东南的新近纪火山岩省(Neogene Volcanic Province,NVP)的英安岩成分火山喷发岩石中发现了变质沉积岩的包体,具无石英矿物组合:石榴子石+斜长石+黑云母+矽线石+石墨+玻璃质±堇青石±钾长石±尖晶石,据包体岩石化学成分[大约 SiO244%,Al2O331%,FeO(全铁)10%]应用温压计求得平衡温度为850℃±50℃,压力为(5~7)×108Pa,相当于麻粒岩相。所以该岩石原岩应是炭质泥质岩经深熔作用抽提了40%~60%(wB)的花岗岩,并被基性岩浆混染,成为英安岩成分。作为部分熔融产物的玻璃质出现在石榴子石变斑晶的核部,亦可出现在黑云母边缘受到溶蚀的部分甚至出现于岩石内一些强干性组分两侧的压力影中或沿面理分布,说明玻璃质形成于岩石发生深变质阶段,是麻粒岩相变质阶段部分熔融的产物,纯因火山喷发将其带到地表迅速淬火冷却遂成玻璃态出现。以上的发现,加深了对岩石深熔作用的理解。
联系“十二五”规划,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对矿产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总理于(2011年9年2日)在地质矿产部视察工作时指出:地质勘查是技术密集型,需要科技进步来推动,开展基础和前沿的研究,要加强成矿理论、找矿方法研究和开展技术革新。结合当前地质科技发展现状,今后地质科学研究应当更加结合实际。变质岩与多种矿产资源,包括金属、非金属,都有密切的联系。仅以与极低级变质(very low grade metamorphism)有关的成岩作用(diagenesis)与近变质作用(anchimeta-morphism)的划分来说,这一技术对于在泥岩、页岩中选定合适的核废料放置区段,以利环境保护,就起很大作用,它还可以决定碳氢能源资源的配置。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系统测定沉积岩中伊利石结晶度,可以构绘油气田的远景,是一项很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一些生产部门正在进行中。
对于变质岩石本身,在变质共生分析方面,运用拓扑学原理提高变质岩成因分析的水平,是一项理论水平很高的工作,应用面很广,目前从事此项研究的人还不多,有待推广和提高。我们期待未来十年变质岩石学各方面将会有更加辉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沈其韩.著作目录.岩石学报,2011,27(4):1246~1252
[2]王仁民等.古岩求索录.北京:地震出版社,2009,2~15
[3]游振东.五十年来的中国变质岩石学.见:王鸿祯主编.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44~152
[4]Sawyer E Wand Brown Meds.Working with Migmatites Short Course Series V 38 Quebec.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2008,37~55
[5]Bucher K,Grapes R.Petrogenesis of Metamorphic Rocks 8thedition.Heidelberg Spinger:2011,118,182
[6]游振东,刘嵘.陨石撞击作用研究现状与前景.地质力学学报,2008,24(1):22~32
[7]Frey M and Robinson D.Low-Grade Metamorphism Blackwell Science,1999,9
你都知道哪些岩石?岩石都有哪些用途
岩浆岩
也称火成岩。来自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当熔浆由火山通道喷溢出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或称火山岩。常见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当熔岩上升未达地表而在地壳一定深度凝结而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按侵入部位不同又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花岗岩、辉长岩、闪长岩是典型的深成岩。花岗斑岩、辉长玢岩和闪长玢岩是常见的浅成岩。根据化学组分又可将火成岩分为超基性岩(SiO2,小于45%)、基性岩(SiO2,45%~52%)、中性岩(SiO2,52%~65%)、酸性岩(SiO2,大于65%)和碱性岩[6] (含有特殊碱性矿物,SiO2,52%~66%)。火成岩占地壳体积的64.7%。
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所有组成物质(指矿物质)都呈现熔融状态的流体,名为岩浆岩。火成岩即由于岩浆侵入地壳内部,或流出地表面造成熔岩,再经冷却凝固而造成,如玄武岩及花岗岩等都是。火成岩是所有岩石中最原始的岩石。变质岩原来的火成岩或沉积岩,再经过地壳运动或岩浆侵入作用所发生的高温和高压与热液的影响,可以改变其原来岩石的结构或组织,或使部分矿物消失,而产生他种新的矿物,因而成为另外一种与原岩不同的岩石,称为变质岩,如大理岩变自石灰岩;板岩变自页岩;石英岩变自砂岩等。典型的变质岩存在于前寒武纪或造山带区域,常有区域构造相关之劈理,或矿物的变化。岩石的种类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岩石都可以使用,这里除了审美的观点之外,更重要的是石头中的化学成分是否会影响水质,从而带来负面影响。
沉积岩
也称水成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物质、火山碎屑、有机物及少量宇宙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沉积岩由颗粒物质和胶结物质组成。颗粒物质是指不同形状及大小的岩屑及某些矿物,胶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氧化硅、氧化铁及粘土质等。按成因可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岩(包括生物化学岩)。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凝灰质砂岩、砾岩、粘土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磷质岩等。沉积岩占地壳体积的7.9%,但在地壳表层分布则甚广,约占陆地面积的75%,而海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层次,称为层理构造。层与层的界面叫层面,通常下面的岩层比上面的岩层年龄古老。二是许多沉积岩中有“石质化”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生存、活动的痕迹——化石,它是判定地质年龄和研究古地理环境的珍贵资料,被称作是纪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变质岩
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根据变质作用类型的不同,可将变质岩分为5类:动力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混合岩和交代变质岩。常见的变质岩有糜棱岩、碎裂岩、角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岩、片粒岩、榴辉岩、混合岩等。变质岩占地壳体积的27.4%。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者可以互相转化。火成岩经沉积作用成为沉积岩,经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变质岩也可再次成为新的沉积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岩可被熔化,再次成为火成岩。[7]
岩石具有特定的比重、孔隙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物理性质,是建筑、钻探、掘进等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各种矿产资源赋存的载体,不同种类的岩石含有不同的矿产。以火成岩为例,基性超基性岩与亲铁元素,如铬、镍、铂族元素、钛、钒、铁等有关;酸性岩与亲石原素如钨、锡、钼、铍、锂、铌、钽、铀有关;金刚石仅产于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中;铬铁矿多产于纯橄榄岩中;中国华南燕山早期花岗岩中盛产钨锡矿床;燕山晚期花岗岩中常形成独立的锡矿及铌、钽、铍矿床。石油和煤只生于沉积岩中。前寒武纪变质岩石中的铁矿具有世界性。许多岩石本身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北京的汉白玉(一种白色大理岩)是闻名中外建筑装饰材料,南京的雨花石、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是良好的工艺美术石材,即使那些不被人注意的河沙和卵石也是非常有用的建筑材料。许多岩石还是重要的中药用原料,如麦饭石(一种中酸性脉岩)就是十分流行的药用岩石。岩石还是构成旅游资源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的名山、大川、奇峰异洞都与岩石有关。我们祖先从石器时代起就开始利用岩石,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游、医……无一能离开岩石。研究岩石、利用岩石、藏石、玩石、爱石已不再是科学家的专利,而逐渐变成广大群众生活的组成部分。
氟石
又称软水紫晶,软水绿晶,萤石。石色为黄、绿、蓝、紫等。具有玻璃光泽,加热时有萤光吊现,破碎后的石渣可作为过滤器中的滤材。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作冶炼金属辅料和制造氟化物,也可以加工成低档玉石。产地为浙江金华、江西德安、河北隆化。
孔雀石
实际为铜矿的尾矿石,色泽碧绿且具有光泽,石面上有如孔雀尾状的圆形图案,故而得名。其中的铜离子会缓慢溶于水中,有助于补充水草对铜的需要,但不可摆放过多或过大,以防止铜的过剩。
芙蓉石
别称样南玉、蔷薇石英。有玫瑰色、浅红色和白色。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产于内蒙古、山西。
木化石
又称硅化石、树化石.1.5亿午前侏罗纪的树木经地壳运动及火山灰的埋没,演变成的化石。有灰色、黄褐色、褐色和黑色等。木化石在水族箱中更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历史的沧桑,木化石本身原是有机物,经过亿万年的演变而成为无机物,其外形仍保留着树木的轮廓,甚至可以从断面处清晰地看出年轮,是任何别的岩石所不能比拟的。在水族箱中,碧绿的水草可以代表,枯死的沉木可以代表,木化石可以代表古代,这一悠久历史的进程,完全用一种夸张的手法展现在一泓小小的水族箱中。从审美的观点来看,水草、沉木、木化石属于同性的但又不同质的材料,即表现统一的成分,又含有变化的特点,即和谐又有跳跃。木化石在水族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贵石料,产于我国辽宁和浙江。
黑云母片石
是云母的矿石,黑色具有丝光。主要成分为黑云母,同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火山岩组成。结构致密、细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腊石
由酸性火山岩和凝灰岩组成,质地似玉,有黄色、浅黄色和白色。我国江南地区均有分布。
鱼鳞石
又称虎皮石、松皮石。色泽为青灰、青绿、黄红以及多色相杂,带布白色斑点和洞眼。产于浙江长兴。由石灰岩组成,不宜在水族箱中使用。
英石
灰黑至黑色,内有白色或灰色条纹。因产于广东英德而得名,亦称英德石。
菊花石
在白色、灰色或暗紫色的石面上有菊花形的花纹。产于湖南浏阳。
户县石
褐色,石形古怪为石玩珍品.产于陕西户县。
龟纹石
又名风化石。由各种碎石聚合而成,色彩相杂,沟纹纵横。主要由石炭岩组成,其中的钙会慢慢涂人水中,使水质变硬。因此不宜在水族箱中使用。但可用于非洲水草造景中。产于四川重庆歌乐山、涂山。
吴壁石
又称罄石。冈石质坚硬,敲击进声音清脆悦耳而得名。有黑、白、绿、褐等色,属大理石类。产于安徽灵璧县磐石山。
昆山石
石质呼硬,具有沟纹和小孔。有黄、白两种颜色。产于江苏昆山县马鞍山。
宣石
白色有光泽。石质坚硬有沟纹。产于安徽宣城。
砂片石
又称砂积石。石色为灰、黄、绿等色。石质坚硬,能吸水有沟纹洞孔,呈条状或片状。产地少,主要产于四川西部。
千层石
青黑色与白色片状岩石相间重叠,石质坚硬。产于江苏太湖。
鹅卵石
具有各种颜色。产于全国大大小小的河道中,可用于非洲式水草造景。
中国有哪些岩石
山地的中的岩石极为多样,差别很大,进行工程分类十分必要。《94规范》首先按岩石强度分类,再进行风化分类。按岩石强度分为极硬、次硬、次软和极软,列举了代表性岩石名称。又以新鲜岩块的饱和抗压强度30MPa为分界标准。问题在于,新鲜的末风化的岩块在现场有时很难取得,难以执行。
岩石的分类可以分为地质分类和工程分类。地质分类主要根据其地质成因、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可以用地质名称(即岩石学名称)加风化程度表达,如强风化花岗岩、微风化砂岩等。这对于工程的勘察设计确是十分必要的。工程分类主要根据岩体的工程性状,使工程师建立起明确的工程特性概念。地质分类是一种基本分类,工程分类应在地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目的是为了较好地概括其工程性质,便于进行工程评价。
为此,本次修订除了规定应确定地质名称和风化程度外,增加了岩块的“坚硬程度”、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并分别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划分标准和方法,可操作性较强。岩石的坚硬程度直接与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质有关,其重要性是无疑的。岩体的完整程度反映了它的裂隙性,而裂隙性是岩体十分重要的特性,破碎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完整岩石大大削弱,尤其对边坡和基坑工程更为突出。
本次修订将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各分五级,二者综合又分五个基本质量等级。与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协调一致。
划分出极软岩十分重要,因为这类岩石不仅极软,而且常有特殊的工程性质,例如某些泥岩具有很高的膨胀性;泥质砂岩、全风化花岗岩等有很强的软化性(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可等于零);有的第三纪砂岩遇水崩解,有流砂性质。划分出极破碎岩体也很重要,有时开挖时很硬,暴露后逐渐崩解。片岩各向异性特别显著,作为边坡极易失稳。事实上,对于岩石地基,特别注意的主要是软岩、极软岩、破碎和极破碎的岩石以及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的岩石,对可取原状试样的,可用土工试验方法测定其性状和物理力学性质。
举例:
1 花岗岩,微风化:为较硬岩,完整,质量基本等级为Ⅱ级;
2 片麻岩,中等风化:为较软岩,较破碎,质量基本等级为Ⅳ级;
3 泥岩,微风化:为软岩,较完整,质量基本等级为Ⅳ级;
4 砂岩(第三纪),微风化:为极软岩,较完整,质量基本等级为V级;
5 糜棱岩(断层带):极破碎,质量基本等级为V级。
岩石风化程度分为五级,与国际通用标准和习惯一致。为了便于比较,将残积土也列在表A.0.3中。国际标准ISO/TC182/SCl也将风化程度分为五级,并列入残积土。风化带是逐渐过渡的,没有明确的界线,有些情况不一定能划分出五个完全的等级。一般花岗岩的风化分带比较完全,而石灰岩、泥岩等常常不存在完全的风化分带。这时可采用类似“中等风化-强风化’“强风化-全风化”等语句表述。同样,岩体的完整性也可用类似的方法表述。第三系的砂岩、泥岩等半成岩,处于岩石与土之间,划分风化带意义不大,不一定都要描述风化。
3. 2. 4 关于软化岩石和特殊性岩石的规定,与《94规范》相同,软化岩石浸水后,其承载力会显著降低,应引起重视。以软化系数0.75为界限,是借鉴国内外有关规范和数十年工程经验规定的。
石膏、岩盐等易溶性岩石,膨胀性泥岩,湿陷性砂岩等,性质特殊,对工程有较大危害,应专门研究,故本规范将其专门列出。
3. 2. 5、3. 2. 6 岩石和岩体的野外描述十分重要,规定应当描述的内容是必要的。岩石质量指标RQD是国际上通用的鉴别岩石工程性质好坏的方法,国内也有较多经验,《94规范》中已有反映,本次修订作了更为明确的
关于谈谈中国岩石的代表作品和谈谈中国岩石的代表作品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