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巴金的小说代表作品有什么(巴金的小说代表作品有什么特点)

建国以后巴金的创作转向了散文,出版过散文集《华沙城的节日》、《保卫和平的人们》、《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新声集》、《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感情》等。在这一阶段巴金的创作与当时一起合唱赞歌的其他作家相同,《随想录》是作家叩问、探索、总结历史之旅与人生心路的实录,巴金的作品有哪几个三部曲?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

本文目录

巴金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巴金(1904-2005),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49年之前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代表作主要有《家》、《寒夜》等,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建国以后巴金的创作转向了散文,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七年时期,出版过散文集《华沙城的节日》、《保卫和平的人们》、《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新声集》、《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感情》等。严格地说,在这一阶段巴金的创作与当时一起合唱赞歌的其他作家相同,并没有显示出自己的特色。第二阶段即是从粉碎“四人帮”之后至80年代中期,代表作为《随想录》。《随想录》自1978年开始创作,单篇作品发表于香港《大公报》,到1986年结集。作品以《随想录》作为总题,按时间顺序的先后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五集,含150篇随笔散文,合42万字,由香港三联书店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1987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两卷本的《随想录》合集。《随想录》是作家叩问、探索、总结历史之旅与人生心路的实录,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散文佳作,以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体意义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创作成果之一。

巴金的作品有哪几个三部曲?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以及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巴金代表作(上下)》主要内容包括:《家》、《寒夜》、散文。《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写了一个小公务员的生死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并通过他揭示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关于巴金的三部曲?

有三个,分别是爱情三部曲、抗战三部曲、激流三部曲。

1、《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是1988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之一,主要包括《雾》《雨》《电》。

2、《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3、《火》全书分三册,又被称为《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12月一1945年7月版。

巴金写过的文章有哪些?

巴金的作品有:《复仇集》、《神·鬼·人》、《长生塔》、《还魂草》、《生之忏悔》、《巴金自传》、《死去的太阳》、《第四病室》、《春天里的秋天》、《随想录》、《灭亡》、《爱情三部曲》、《抗战三部曲》等等。

巴金的本名叫做李尧棠,字芾甘,他是四川成都人。巴金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价,在海外也享有极高的声誉。十八岁的巴金便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被虐者底哭声》是他发表的第一篇诗歌作品。

巴金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涉及到的体裁非常广泛,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甚至是理论作品、文学译着等等均有涉及。在巴金的小说作品当中,主要以家庭生活为背景来进行扩散创作。在他的小说作品当中,当属于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最广为流传。

巴金的作品及其简介?

《家》描写的是“五四”之后,成都地区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故事。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听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 觉新;屈服于封建专制制度没有反抗意识。 觉民;与琴结婚,敢于反抗封建专制制度。 梅,喜欢觉新,但屈服封建专制制度,最后因伤心而病故。 鸣凤 ,内心渴望爱情却又不敢表达出来,很无奈。 小说一开头写风雪中那“黑洞”似的公馆,结尾写觉慧如鸟脱笼似的离家,搭上往上海的船,望着一江东去的秋水,他写道: “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会把他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那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间去。” 这一开头一结尾,颇有艺术匠心,在读完全书之后,使人不能立刻离开书中的世界。 《家》虽然有不少缺点值得推敲,却不愧是三十年代长篇小说的名着,足以和其它诸大家并耀争辉。 《家》的主要缺点是通篇缺乏艺术锤炼。我手头的这部《家》,是一九五一年的修订本,已改去“用字不妥当的地方”及“删去一些累赘的字句”,可是若干章节读来仍感到难以下咽。总括说来这部小说,描写和叙述参半,“难以下咽”多在叙述的部分。许多对话,太急于表达思想,而失去口语的活气和韵味,读来好象听演讲。 这些缺点与当时巴金的文学观点有关。他无数次的表白:“文学是什么?我不知道,而且我始终就不曾想知道……我不曾读过一本文学的书。”又:“我不是为做作家才来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可知他对文学的粗暴和轻蔑。这当然是一种无知的幻稚。不论你出于什么动机写小说,只要你当作文学作品出版,投进文学的世界,你就要受艺术尺度的衡量。 正因为在写《家》时(当时二十八岁),巴金还对文学这样蒙昧无知,居然写出这样一部不朽的作品,可见他天赋之高。这部小说的魅力在左列几点: (一)作者抓住了那个变革时代的焦点,抓住在变革中旧和新的人物典型,同时用一连串的典型冲突事件,表达了变革“激流”的澎湃。《家》是激流年代的一首长歌。换个方式说,《家》的角色、情节和主题三者的配搭甚是匀称、和谐。由于整体的结构完整,遂使部分文字的生涩和粗糙显得有重要了。 (二)新文学诞生以来的小说,十部之中有九部,在写作时都怀有一个文学以外的目标,巴金也未能免俗,但是《家》是为纪念他大哥写的,他必须放下自己的“目的”,尽量接近真实。因此成为一部人情味最纯、生活味最浓的小说。 (三)巴金一九五一年在《家》的《后记》最后一行写道: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

请问巴金的代表作有《风》《雨》《雷》《电》吗?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以及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