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张萱电影的代表作品,朱元璋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
因为当年在皇宫中的“太祖高皇帝画像”的真迹,现在已经不知道是哪一个了,现在流传在外的朱元璋画像也是“多种多样”,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假的,甚至可能很多人也没有见过真的。
那么是谁敢给朱元璋的画像“造假”,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有的人说是后来的清朝人为了打击汉人的地位,因此把朱元璋的容貌丑化,如今最经典的那张“鞋拔子脸”,正是最好的说明。
这个可能性可以说有,但要是追溯起来,其实最早给朱元璋画像造假的,就是朱元璋本人自己。
明末的著名史学家谈迁(原名谈以训,《国榷》的作者)在自己的笔记《枣林杂俎》中曾经写到这么一句话,正是指朱元璋的“皇帝画像”:
太祖好微行察外事。微行恐人识其貌,所赐诸王侯御容一,盖疑像也。真幅藏之太庙。
这段记载就把一个颇有“人性色彩”的朱元璋呈现到我们面前了,都知道朱元璋是布衣皇帝,在登基之后也喜欢微服私访,但朱元璋具体是怎么出访的,没人知道,而这段描述中,就提到了朱元璋的一个方法;
“传假像”。
其实皇帝要想真的“微服私访”,做到神不知鬼不觉,那是不现实的,不说皇帝自己能不能真的对身边最亲近的人彻底隐瞒,就拿皇帝的安全来说,一旦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出宫了,那么被人用“阴谋”暗杀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所以微服私访,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从上而下宣导 ,没有皇帝真的要求社会多么多么公平,皇帝只是希望借着“微服私访”的名义,来让一些败坏的现象暂且收敛,假如“微服私访”一个月,那么百姓又能少受一个月的苦,这就是微服私访的最有用之处。
而朱元璋微服私访,他又有点不按套路出牌,在给下面的人的“画像”中,他故意画了好多别的样子,这些样子都不是他,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有人真的认出他来,这样起码还真的能起到微服私访的“观察”作用。
这是这一招,让朱元璋的“画像”传入了很多百姓的家里,可事实上,除了太庙确定有真迹以外,在民间的明太祖画像,很多都是朱元璋自己安排下面的人“伪造”,所以为什么说朱元璋的“鞋拔子”脸画像,最大的根源本就在他自己身上。
那么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朱元璋到底应该是长成什么样的才对呢?
应该是这样的:
甭管后来的“鞋拔子脸”是不是清朝人自己所画,在清朝编撰的《明史》之中,就是这么记载朱元璋的容貌的:
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姿态”和“仪貌”雄伟、俊杰,光是这两点,就跟朱元璋的“鞋拔子脸”没什么关系了,而“志意”廓然,则是指朱元璋整个人的气质拔尖,让外人看起来很难猜测其内心的真意。
有的人会说,这毕竟是史书,写皇帝样貌肯定是往好看了写,难不成长得难看还敢写难看吗?
如此想道理自然是几分,但历史也同样有一个“禁忌”,就算是夸人,如果长得本来就是丑的,不仅是公认的,连当事人都有自知之明的,身份越高,就越不能够“浮夸”,因为那样只会引起人的反感,甚至被认为是“嘲讽”。
假如朱元璋本来脸型就不好看,但你史官却写得那么伟岸形象,那就是在找抽,真要夸,那就得避开样貌问题去夸,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史官敢写,那是因为朱元璋的样貌本来就不丑,更不太可能是鞋拔子脸,因为鞋拔子脸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公认”的不好看。
比如南朝梁的梁元帝萧绎,他本身就是“独眼”,另一只眼睛是坏的,那么关于他的人物描述,史官首先不可能写“双目如炬”,也不可能把独眼这个特征捧上天,因为独眼是公认的丑,所以夸萧绎,就从他的“才华”上来大夸特夸。
可道理是这个道理,在明朝时,没有一个百姓不对朱元璋好奇的,因为朱元璋乃是“布衣”皇帝,换句话来讲,在几十年前,朱元璋和他们是一样的,甚至比他们更差,可如今人家当了那高高在上的皇帝,一个同等级别的人忽然飞上云霄,何人不好奇?
于是乎,对于朱元璋的“画像”,他们有了更多的猜测,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得知朱元璋长得“不好看”,那么他们就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亲切感,因为这样子才显得朱元璋更加真实,但如果朱元璋长得很好看,还说是“布衣”,他们反而会觉得虚伪、反感。
这就是人性的选择,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公认朱元璋的“画像”,就是那个长得最不好看的,那样才够励志,才符合他们内心中那个可以当作“榜样”的皇帝。
那么在大明朝,到底有没有人到过大明皇宫里,看一眼朱元璋真实的“画像”呢?
其实是有的。
明朝嘉靖帝时期的“吏部尚书”张瀚,就曾经有幸进入过存放着明太祖朱元璋“画像”的武英殿中,他在自己的笔记《松窗梦语》中是如此描述朱元璋的画像:
“余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仰二祖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相传太祖图像时杀数人,后一人得免。意者民间所传,即后一人所写,未可知也。成祖之容,大类太祖,但两颐间多髯二缕,长垂至腹。”
在张瀚的笔记中,透露出的信息和内容很多,首先是他对“朱元璋”面容的直观感受,“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
这几个形容词,看似很天花乱坠,实际上才是真的做到了“客观”,因为张瀚这些描述里,都是中规中矩的,没有什么千古罕有之类的浮夸之语,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对朱元璋面相如“满月”的描述,这个对于朱元璋传闻中的“鞋拔子脸”,简直是一个辟谣级别的存在。
而张瀚的写法,的确是“笔记”的形式,他在里面还提到了当年的一个“传闻”,那就是据说朱元璋当年曾经“处死”过几个帮他画画像的画师,原因就是他们都没有画出朱元璋想要的效果和要求,而只有最后一个人得以幸免,后来民间流传着大量关于朱元璋“容貌”的传闻,也大概率是这个人所写。
张瀚还提到,其实朱元璋真实的长相,和民间所传的是几乎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方便朱元璋微服私访所放出的“假画像”传播面很广,以导致世人都觉得自己所看到的都是真的朱元璋。
在武英殿中,张瀚除了看到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外,还看到了明成祖朱棣的画像,张瀚说,明太祖和明成祖父子二人长得很像,朱棣的面容像极了朱元璋,而后世的朱棣画像没有被“造假”,所以通过朱棣的画像,都能知道朱元璋的容貌是正常的。
所以关于朱元璋的“容貌”,这个问题在大明朝早已经不是一个特别神秘的问题了,如果当时只知道朱元璋“假画像”,那么就只能是“身份地位”不够高,接触不到上层圈子,从而对朱元璋的真容不了解。
只不过明朝廷也确实不会刻意对民间传播朱元璋的真实画像,因为这没有必要,明太祖本人自己就很忌讳自己的真容流传民间,宁愿“造假”都不愿意给人知道他长啥样,如果他后世的子孙“大方”开放给世人瞻仰,那么这才是对朱元璋的亵渎。
这就造成了,越是明朝的天下,朱元璋的真实画像就越“神秘”,除却了这些朝廷大臣、高官、宗室能因为上朝看到以外,其余的人是完全接触不到的,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真实性的断层,所以大明朝灭亡后,流落在外的“画像”,都敢说自己是真迹,因为没有标准。
在清朝时期,朱元璋的太祖画像就有很多个版本了,包括清朝廷自己掌握在手中的,都未必是真的。
因为当年攻破北京,第一个占领北京的,不是满族,而是李自成。
李自成打破北京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这意味着大明政权的破灭,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落地生根,而在北京期间,李自成让手下的部下对北京的皇产进行“扫荡”,即便是太庙都不会放过,那么放着朱元璋“真画像”的地方,又有什么可能幸免呢?
所以朱元璋的真画像,要是有最早的“丢失”时间,那就是李自成在北京的这段日子里。
可惜的是,李自成的好光景不长。
占领了北京不久之后的他收到了本想“归降”的吴三桂叛变投靠大清的消息,于是匆匆带着大军赶往山海关,想要抢夺下山海关,亲自抵御清军。
山海关战役中,李自成本来能够拿下山海关,却因为清军的及时到来而破灭计划,最终因为吴三桂军和清军的联手,李自成军败在了山海关下,李自成最终逃回北京,匆忙举行了登基大典后,搜刮了一顿北京就逃跑了,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清一点好处都得不到。
至于李自成会不会对“画像”不感兴趣,实则这些画像还是完完整整地待在明皇宫中,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为李自成不仅是自己一个人,他还有手下数十万的起义军,他们都不是正规军人,而且还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乱民,在他们眼中,只要在皇宫中的,都是财富。
既然明朝时期都没有能够让一部分人知道朱元璋的“真画像”,到了清朝时期,更是没人知道朱元璋本真的样子是什么了,又因为很多文人对朱元璋“恨之入骨”,对于朱元璋那种大肆屠杀功臣的行为表示愤懑,因此他们开始“丑化”朱元璋。
明太祖长啥样,别人谁说了都不算,因为历史太远,没有标准的情况下,谁有文化,谁能说得更加绘声绘色,那么就是谁说的最有道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丑化”朱元璋的人出现了。
他们把朱元璋以前在明朝放出来的“假画像”再次进行“修改”,比如把朱元璋的脸画成“奸邪”之辈,为的就是反映朱元璋乃是一个“暴君”,并不是一个慈眉善目的仁君,而“鞋拔子脸”画像想要突出朱元璋的一个特点,也是他的“残暴”,而不是丑陋。
这种事情未必是清朝廷自己做的,但他们必然是知道,也没有出来阻止这种现象,毕竟朱元璋也的确是大明朝的皇帝,帮一个前朝的太祖皇帝“澄清”,这看起来也是不对劲的,除了大清皇帝自己,谁又敢提出这个要求?
最终一传十十传百,加上朱元璋在位时期的确造成了很多血案,世人就都接受了朱元璋长得丑的“画像”,也渐渐忘记了《明史》上说朱元璋是一个“姿貌雄杰”的男子,忘记了明朝很多曾经当过官的文人的笔记,是记载过朱元璋的“样貌特征”的。
而从现如今科学的角度来看,朱元璋的那张“鞋拔子脸”画像,实际上很不符合人体结构的,所以很多人第一时间看到朱元璋那个“下巴尖尖”的画像的时候,都会感到很奇怪,毕竟违和感太强了,这已经不是在作画像了,已经有点“恶搞”的意味了。
可古代的“恶搞”,即便只有一张纸流传下来,到后来都有可能成为“文物”,所以这种“恶搞”又被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事实,甚至还有人会觉得,这是被“掩埋”的真相,可若真的知道知道那个制造假“朱元璋画像”的人的动机后,反而会觉得自己想得太过天真了。
结语:作为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改以往帝王靠“亲戚”、靠父祖从而变得懒散的风气,所以他连自己的“微服私访”都处理得十分别致,他丝毫不忌讳自己是九五之尊,画像也都“顶替着”他的名字传播天下。
所以朱元璋在汉人心中的地位很高,从清王朝到宣统退国,这个时候因为封建朝廷没有多余的能力管理天下了,所以当时很多对清朝廷不满的人纷纷敌视清朝廷、甚至反抗,而这些大部分人,都是尊“明”,几乎每一批人都会到南京“祭拜”朱元璋。
也是自此开始,因为汉人再次主导神州的缘故,朱元璋的地位再次提高,很多以前丑化朱元璋的画像和文字才消失了,只不过他的那张“鞋拔子脸”,却是已经在世人的心里根深蒂固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贵妃醉酒故事中的酒是什么酒?
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婀娜身姿一年赢得唐玄宗的“三千宠爱在一身”。可惜唐玄宗后宫三千佳丽,美女实在太多,也得雨露均沾,所以杨贵妃也曾有一时失宠的时候。传说唐玄宗约杨贵妃于次日在百花亭赏花饮酒,第二天,杨贵妃梳妆打扮,穿戴整齐先赴百花亭,结果唐玄宗车驾竟久久不至,一问知是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怨恨不已,借酒消愁,三杯亦醉,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这就是著名的“贵妃醉酒”。
杨贵妃喝的是什么酒呢?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肯定不是二锅头,老白干这样的烈性酒。有好事者根据“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句,知道杨贵妃特别喜欢吃新鲜的荔枝,当时由于交通条件限制,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从四川运来的,而更有名,味道更好的岭南荔枝由于保鲜技术不够,无法运到。但唐人却以新鲜荔枝为原料酿制荔枝酒。 荔枝性甘平无毒,益心脾、养肝血,益人颜色,以此酿酒,当别有一番风味。故杨贵妃醉酒醉的应该是取名“露浓笑”的荔枝酒。当然这样推断的依据,一是历史记载 二是民间传说。
先说历史记载。据明人张萱所撰《疑耀》卷六“烧酒泛荔枝”:“余乡噉荔枝,多以烧酒泛之,即制荔枝酒者,亦以烧酒,盖自唐已然矣。白乐天有诗曰:‘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此一证也。”清人李调元《南越笔记》载:荔枝烧,唐时最珍。白乐天云:“荔支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春。”然以陈者为贵。由此可见,“荔枝烧”在唐代属于非常珍贵的美酒,美酒赠佳人,且杨贵妃也好荔枝这一口,故推之,杨贵妃醉的应该是荔枝酒,“华清笙歌霓裳醉,贵妃把酒露浓笑” ,作为贡品进入宫廷的美酒“荔枝烧”,也就取了个更好听的名字为“露浓笑”。
再说说民间传说。据说,当时杨贵妃每到端午期间,就出现一种叫"体臭"怪病,全身大汗淋漓,臭不堪闻,宫中太医都无法医治。高力士想起家乡高州用浮山岭(今高州市根子镇)酒泉酿出的荔枝酒,有辟邪除疾,强身健体之功效,于是从高州弄来给贵妃品尝。杨贵妃饮后,心旷神怡,精神百倍,“怪病”全消,于是乘着酒兴舞起霓裳羽衣舞来,婀娜多姿,意态非凡,唐玄宗与众臣连连拍掌叫好。李白马上赋出了“人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现,会向瑶台月下逢”的千古绝句来。于是"贵妃饮罢荔枝酒,霓裳羽衣舞不够"的故事也传了开来,具有“驱邪除臭,抗毒养颜”奇效的高州荔枝酒更是齐名天下。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关注点评。
大唐仕女图眉毛特短怎么回事?
我来答!
是说周昉所绘的《簪花仕女图》吗?那是当时流行的“倒八字眉”,非常好看!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喜欢画眉毛的时代,没有之一。
唐代妹妹们对于眉毛的蜜汁热爱,促使她们发明出不下三十种的眉毛画法。
虽然比现代的美妆博主们有创意多了,但美不美却众说纷纭。
今天请随西奇妹一起来鉴定一下,看看到底是“辣眼睛”还是“赛天仙”?
▲来从古画中选一款你喜欢的唐代妆容吧!一:唐代美女有多爱眉毛?
唐代女性对于“画眉”的热衷程度,贯穿一生。上至80,下至8岁,无一不爱。有诗为证:
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画成。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姑娘们喜欢的眉形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而对于整个时代来讲,初唐、盛唐、中晚唐,妹子们喜欢的画眉潮流,也在跟着时代不停变化。
▲唐代美女们的眉毛。二:画眉派超级导师——唐玄宗:
唐代美女们崇尚自由似乎也体现在了“画眉”风格上,她们各画各的,创意是各种天马行空。
有些看着还不错,有些则实在“辣眼睛”……
直到有一天,唐玄宗李隆基也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对着自由画眉的妹子们紧急叫停。
他决意给宫女们做个“正确示范”,于是命宫廷画师画了一幅《十眉图》,提醒自己的女人们——你们根据教程来哈!别“用力过猛”……
▲唐代流行的眉毛款式。这“官方认证”的十种眉毛被记录在了一本叫做《丹铅续录》的著作中,它们分别是:
《丹铅续录》:
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曰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之所以唐玄宗在百忙之中还不忘关心妇女们的眉毛,这么急着亲自示范如何画眉,是因为唐代姑娘们的眉毛,在历史长河中,走位渐渐“风骚”……
三:唐朝不同时期流行的眉毛:
(1)初唐时期:画眉风格尚算清新自然。
初唐轻口味,审美正常。
初唐时期,百废俱兴,社会安定。在这一时期,唐朝女性的画眉技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虽然装饰风格偏向富丽堂皇,但总体并不太偏爱浓妆艳抹,妆容尚算自然清新。
我们来看资料——阎立本的《步辇图》(下图):
▲《步辇图》局部。在这张初唐时期的画作中,侍女们所画的眉毛就叫“月眉”。这一时期的女性偏爱给自己画上一条又细又弯曲的眉毛。从审美观念上来看,基本与现代吻合。
无独有偶,诗仙李白也在诗中就将女子的眉毛比喻成艳赛“新月”,我们来看:
李白:《越女词五首》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随着时代发展,可能与初唐尚武有关,那“月眉”还是“月眉”,只是越来越粗,它变为了“宽版月眉”。
镏绩:《说海·霏雪录》:
“唐时妇女画眉尚阔。”
▲唐代美女妆容一言难尽,眉毛渐粗。这款“宽月眉”远远看去,犹如在眼皮上挂了两条粗黑的毛毛虫。但总体还算能欣赏。
(2)盛唐时期:画眉风格在走偏路上折返。
随着历史进入盛唐。
盛唐时期以丰腴为美,虽然体态“肥腻”,但一条眉毛倒仍算“清新”。
要说原因,可能是由于初唐时期渐粗的眉毛,被唐玄宗紧急叫停并颁发了画眉教程(《十眉图》)。
一位日理万机的皇帝,竟然凭一己之力将妇女们的潮流掰正,也是很厉害了……
▲唐代美女妆容一言难尽。关于盛唐时期的潮流美妆,统统可以在唐代诗人们的笔下寻到端倪: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李商隐:《代赠二首》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张祜 :《集灵台·其二》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是的,盛唐时期,最流行画“蛾眉、远山眉和青黛眉”。
这三种眉毛有一个共同点——细长疏朗。又细又长又淡的一条眉毛,总体非常小清新。
具体形象,可以参考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下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3)中晚唐时期:画风一言难尽。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标志。
在这日益腐朽、斗争不断的大环境下,美女们的妆容不但未能重返简朴之风,还“变本加厉”,在奔向浓妆的雍容华贵大道上,一去不回头。
在中晚唐时期最流行的妆容叫“元和时世妆”。
主要精髓为八字眉+乌唇+椎髻。乌唇就不解释了,其中的八字眉,是一条又短又宽的眉毛。我们到画中去感受一下“那画面太美”(下图):
▲《簪花仕女图》局部。在这幅唐代画家周昉所绘的《簪花仕女图》创作于中晚唐时期,画中描绘的正是一群当时的贵族妇女,她们穿着艳丽奔放的服装,化着流行的浓妆。
美吗?
美的。
诗人们似乎也GET到了这个潮流,比如元稹就在诗中表示了自己“很会欣赏”。
元稹:《有所教》
莫画长眉画短眉,斜红伤竖莫伤垂。人人总解争时势,都大须看各自宜。
唐朝的美女们为了画出这样特色鲜明的八字眉,干脆将整张画布清空——“去眉开额”。
《唐会要》:“妇人高髻险妆。去眉开额。”
什么意思呢?中晚唐时期的妇女们发现自己的眉毛和潮流款八字眉重叠在一起时常常不太“服帖”,所以为了能将画眉技术发挥至登峰造极,勇敢的女性们干脆将自己的眉毛和部分额头上方的头发都剃除干净!这就是所谓的“去眉开额”。
经过“去眉开额”处理的额头,已变为了一张“白纸”,可供妇女们随心所欲的进行装饰!
▲唐代美女妆容一言难尽。又过了一阵,妇女们发现自己虽然在画眉毛之前已经“去眉开额”,但一条又短又宽的八字眉仍旧显得不太自然,于是勤劳勇敢又聪慧的女性们发明了“晕眉大法”。
具体的做法是——画好那条又粗又短的眉毛后,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
不过,那画风仍旧有些一言难尽。
西奇妹说:
都说“潮流”是一个圈。
或许有一天,复古风流行,“倒八字眉”又会成为最流行的时尚标志。到那个时候,你会喜欢吗?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给西奇妹,发表你的想法。
-------------------------------------------------------
作者:西奇妹
参考文献: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王溥:《唐会要》、
杨慎:《丹铅总录》、
阎立本:《步辇图》、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