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徐州鼓吹乐代表作品

徐州剪纸内容也由传统的表现手法转为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从狮子头面具的发展能看到民间狮子舞的发展及中国民间面具艺术的发展。邳州纸塑狮子头是一个集雕塑、裱糊、扎制、绘画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

徐州鼓吹乐代表作品,徐州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徐州剪纸: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广泛分布于徐州的邳州、新沂、沛县、丰县、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贾汪区等。尤其集中分布于邳州市大部分乡镇、新沂市合沟镇及沛县敬安镇。著名艺人有王桂英、衡瑞侠等,都是几岁就跟母亲学习剪纸。技艺世代相传。徐州剪纸的形式大致可分为装饰剪纸(窗花、顶棚、盆花、枕花、帐花、灯花等)、绣花纹样(鞋花面等)、特种剪纸等。徐州剪纸内容也由传统的表现手法转为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各类剪纸新作,使内容便加广泛,如:收割、养殖、运输、建筑等生活场景,也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剧人物等。

邳州纸塑狮子头: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据有关史料记载,已有500多年历史。邳州纸塑狮子头是邳州民间狮子舞的狮子头面具。从狮子头面具的发展能看到民间狮子舞的发展及中国民间面具艺术的发展。狮子头面具根据舞蹈套路、动作编排的要求,有大小造型之分。邳州纸塑狮子头是一个集雕塑、裱糊、扎制、绘画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造型夸张优美,形象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用色尤如传统的木版年画,描绘造型如戏剧花脸脸谱。他不同于南方狮子头面具的文秀细腻,极具北方粗犷豪放的霸气。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徐州香包:从内容上看,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松鹤延年、喜鹊闹梅等,寄托着人们祈求祥瑞、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徐州香包的题材也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以戏曲人物脸谱、布袋和尚(招财)、麒麟送子、观音送福、两汉文化、卡通娃娃等为题材的作品,更适应当代人民的需求。

江苏柳琴戏:是目前徐州地区本土剧种之一。柳琴戏的唱腔曲调优美动听,表演质朴幽默,雄中薀秀,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柳琴戏的女腔腔尾常有上行七度大跳的拉腔,独具听觉魅力,闻之牵魂绕梦,因此观众至今仍昵称柳琴戏为“拉魂腔”。现在徐州附近民间仍流传着:“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民谚。可见观众对柳琴戏的喜爱。柳琴戏的唱腔音乐源自徐州周边的民间音调、农民号子及语音衍化,后又不断吸纳徐州地区的民间曲艺及民间歌舞的音乐元素,通过长期融汇、整合,形成现在清丽、秀美、泼辣的艺术风格。徐州是南北艺术交汇的必经之地,受此影响,在柳琴音乐中至今仍存有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两种成份,所以江苏柳琴戏既有南方音乐的古朴舒雅,又有北方音乐的火爆激越。柳琴戏的剧目大多来自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因为柳琴戏酝酿、形成于我国清代农耕时期,艺人的先祖又均来自于农民、灾民,他们是剧目创作的主体,所以柳琴戏的剧目也必然以农民的审美情趣为依据,形成了质朴、幽默、爱憎分明、充满憧憬风格特点。

徐州梆子: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曲调的快慢节奏由一副鼓板和梆子来指挥而得名,当地群众又称为“大戏”。已流行于江苏北部三、四百年,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江苏省代表性剧种之一。 徐州梆子的表演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有自己艺术规律和整套的文学、音乐、舞蹈与技艺融于一体的表演程式。表演以虚拟为主,虚实结合,强调感情真实,节奏强烈,程式上规范严谨,技巧性高,具有淳厚、朴素、明朗的地域特色。 徐州梆子的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以慢板、流水、二八、非板四大板为主,音乐曲牌丰富,约三百余种。声腔主要由陕西、山西梆子衍化而来,在调式、旋律节奏以及语言音韵和演唱风格上,都体现了徐州方言介于中州语系与吴越语系之间,既有中原音韵的厚重,又有吴越音韵的轻柔之独特风格,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徐州鼓吹乐:曲目繁多,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曲牌可概括为8个子:摇金凡调、三令四来。“摇金凡调”是指《柳金摇》和《凡子调》;“三令四来”是指《将军令》、《得胜令》、《回马令》及《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

还有:沛县武术,邳州跑竹马,沛县泥模,徐州风筝,徐州泥塑等等!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