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作家联盟代表作品,中国左翼文学作家派别?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现代文艺团体。简称“左联”。成立大会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的中华艺术大学举行。
担任过左联领导工作的有茅盾、冯雪峰、柔石、丁玲、胡风、以群、任白戈、夏征农、徐懋庸、何家槐、林淡秋等。左联内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党团”,先后担任党团书记的有潘汉年、冯乃超、冯雪峰、阳翰笙、丁玲、周扬等。
在组织上,左联接受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的领导。。“左联”创办了《前哨》、《文学导报》、《萌芽》、《北斗》、《文学月报》等革命文艺刊物。1936年春,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宣布自动解散。
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丁玲、张天翼、叶紫等人的小说,田汉、洪深、夏衍等人的剧作,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的诗歌,都以其思想上艺术上新的拓展,显示了左翼文艺的实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左联的培养下,涌现了沙汀、艾芜、叶紫、周文、蒋牧良、艾青、蒲风、聂绀弩、徐懋庸等一批文学新人。他们给文坛带来许多生气勃勃的作品,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力量。
中国文学三巨头?
1.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灭亡》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和作协上海分会主席。
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的作品经历了几个变化,上世纪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激烈的情感喷发来倾吐对不合理社会的痛恨和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

而后对现实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开始关注小人物的生存悲剧,发表了《慈园》、《寒夜》等感情更蕴藉、思想更深刻的作品,为后来的研究界更为推崇。
“文革”后,拷问自我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随想录》1989年获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
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2.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
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
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3. 茅盾,作家,政治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
浙江桐乡人。
1913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6 年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从此开始他的文学生涯。
1920 年任《小说月报》主编。
同年12 月底,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积极从事政治活动,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武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民国日报》主编。
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
1930 年春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7 年后,到武汉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主编《文艺阵地》。
1938 年冬,赴新疆任教,任新疆各族文化协会联合会主席。
1940 年5 月到延安。
1940 年底到重庆。
后又到桂林、香港,担任《大众生活》编委。
1946 年底,应邀赴苏联访问。
1949 年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长,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茅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此外,还有大量文学评论、神话研究、散文、杂文、历史故事等。
文学论文集《鼓吹集》、《鼓吹续集》、《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杂谈短篇小说》、《反映社会主义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被鲁迅称为文坛仙子的白薇?
鲁迅主要人生经历有:
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家,取名樟寿(后来改为周树人)。
1892年 入三味书屋读书。
1898年 往南京,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改名树人。
1899年 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学习。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4年 到仙台, 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
1906年 放弃医学, 到东京从事文学活动。
1909年 回国, 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
1910年 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
1912年 到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5月, 随部迁北京, 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8月, 任教育部佥事。
1918年 以鲁迅笔名发表小说《狂人日记》
1920年 开始到北京大学等学校兼课。
1926年 赴厦门, 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学研究院教授。
1927年1月 到广州, 任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1927年 10月,到上海。与许广平迁入闸北景云里居住。
1930年 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迁居北四川路拉摩斯公寓。
1931年 1月,因柔石等“左联”作家被捕,离寓到花园庄旅馆暂避。2月中回寓。
1932年 11月,赴北平探母。先后在北师大等五所学校演讲。
1933年 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为上海分会执行委员。迁居施高塔路大陆新村。
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 10月19日晨5时25分,因病与上海逝世。
1930年两大文学派别的论争?
一、1930年两大文学派别的论争,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之间。二、从1928年到“左联”成立前后,新月派作家梁实秋陆续发表《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等十多篇文章,否定文学的阶级性。
三、左翼文学批评界对此也进行了有力的回击。鲁迅以一系列犀利的杂文,剖析了梁实秋理论的资产阶级性质。
四、鲁迅认为,人性是人类社会文化、文学艺术活动的普遍存在,但是,在阶级冲突激烈时代,人的阶级性又异常明显地表现出来。
五、同时,鲁迅也批评了把文学的阶级性绝对化的倾向,指出文学与阶级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
六、这些辩驳,既击中了梁实秋论点的错误,也显示出鲁迅对马克思主义人性与阶级性的深刻理解。
请问湖南益阳有哪些历史文化名人?
在湖南益阳历史文化名人中,周立波、高希舜、陈天倪和胡念贻还是很有成就的。
▲周立波(1908—1979)益阳市赫山区邓石桥人。著名作家。1932年在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1月入党。
抗战时期,整理自己边区战地之行的采访记录与日记,写出报告文学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散文集《战地日记》。1939年5月,调任桂林《救亡日报》编辑,12月,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任编译处处长兼文学系教员,后调《解放日报》工作,任副刊部副部长。日军投降后,返回新四军5师师部,调任《七七日报》《中原日报》副社长。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新华社驻汉记者,冀热辽区《民声报》副社长,东北文协《文学战线》主编,鲁迅文艺学院研究室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文学》编委,湖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湖南分会主席等职。出版作品有《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山那面人家》《周立波文集》(1—5卷),《周立波选集》(1—7卷)等多种,代表作品为《暴风骤雨》《山川巨变》。与赵树理并称“南周北赵”。
▲高希舜(1895—1982),湖南益阳桃江县企石村人。著名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 1915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学,二人结下终生情谊。1918年考入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4年创办京华美术学院,任院长兼教授。1927年入东京美术专门学校留学。回国后独资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京华美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等职。出版有《高希舜画集》,代表作品有《荷花图》《荣华下之哈巴狗》《梅花图》。
▲陈天倪(1879—1968),著名经史学家,国学大师,湖南益阳人。曾任教于东北大学、湖南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中山大学、国立师范学院等大学,曾任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所长,益阳县县志续修编纂委员会总纂编,参与编写《汾西陈氏世谱》。出版有《尊闻室賸稿》,(上下册)。
▲胡念贻 (1924—1982),湖南益阳桃江人。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部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论文集《中国古典文学论丛》《关于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先秦文学论集》《楚辞选注及考证》《中国古代文学论稿》;编选《中国文学史》《辛弃疾词选》《唐诗选注》《唐宋词选》等。
益阳很有哪些历史文化名人请补充。
吃人不见血是什么意思?
1、意思
鲁迅先生的“吃人”,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吃人,而是借此讽刺那个社会,意思和“杀人不见血”,差不多,就是说那个社会很黑暗。
2、《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现了彻底的反抗。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3、作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鲁迅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