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超然思想的代表作品,南极仙翁手下十大弟子都是谁?
南极仙翁只有一个徒弟---白鹤童子。
南极仙翁是众所周知的寿星,是福禄寿三星君中主掌寿的神明。他的徒弟是白鹤童子。白鹤童子作为元始天尊身边的童子,深受大天尊的喜爱。他的地位在阐教非常高,就连阐教三代弟子中的居领导地位的杨戬也称白鹤童子为师兄。
白鹤,自古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们优雅而美丽的姿态诠释了道教仙家超然高洁的姿态。在封神榜中,白鹤童子一般身着白色衣衫,轻盈的姿态与白鹤十分相似。他性格开朗活泼,但法力却不容众人小觑。在对战苏妲己时,白鹤童子在危急关头召唤了数万只白鹤解决了毒蛇危急,给众仙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怎么理解?
王阳明是明代大儒,是儒家学派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本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及书法家,被尊称为两个半圣人之一。他的心学承继了儒学的中庸思想,发展了理学观念,借鉴道家自然无为思想,融合了佛家空的认知,使三教融合。一生多次平叛成功,成为立德立 功立言一代名儒。
(一)阳明心学的兴起 心学是在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理学的兴起是儒家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需要。众所周知儒家学说做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朝廷正统学说,虽为统治者推崇。但对宇宙本源论述语焉不详。常为诟病。这一点上道家高屋建瓴提出道为宇宙本体和本质规律这一哲学观点,以及道法自然,清净无为的哲学思想为百家所推崇。佛家也有自己缘起性空的观点。
随着三教的融合发展,宋时周敦颐借鉴道家陈抟先天图推出《太极图说》,249字接示宇宙无极、太极,动静,阴阳,两仪,五行,四时以及乾坤男女之道等演化规律。其实是道家思想的儒家化来完备儒家宇宙观。成为理学的实际开山人。
随着理学的发展到程朱提出了天理(理)为本源,即是自然万物自然法则。物人之理来源天理。要格物致知。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伦“的人天分立主张。这与道德经主张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也”的观点背道而驰。后来发展至陆王心学兴起陆九渊提出吾心即宇宙,即:心即理的主张。并化用孟子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来对人天分立提出批评。而王阳明继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心本论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阳明自幼不凡。其母怀孕14个月始生阳明,其时梦到天神抱婴儿从天而降。祖父因取名“云”。长至5岁,阳明尚不能言。一次一高僧路过其家,为阳明摸头开智后能开口说话。祖父据《论语.卫灵公》,为其改名守仁。
弘志元年(1488),17岁阳明在自己大婚当天闲逛。见一道士打坐,遂上前请教养生之理。与道士对坐而忘记归家,放了新娘鸽子。第二天才被其岳父找回。
次年阳明得闻“格物致知”之学。为了实践此学,于是对竹子“格”了七天七夜,结果不但没有发现,自己还病到了。于是对“格物致知”产生怀疑。这就是阳明格竹典故。
正德三年(1508),37岁被贬的王阳明在贵州修文县龙场大悟圣贤之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认识到万事万物之理皆备于心,不假外求。此时提出了心本论。宇宙即吾心,心即理。又以天人合一之理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解答疑问时,有弟子问道:南山花树开落,与吾心何干?阳明答:“尔未观此花,则花与尔心同寂,尔来观此花,则此花鲜明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心外”。从此阳明心学横空出世。
晚年有代表其思想的四句教流传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以说阳明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和扬弃,使心学大兴,使儒学完备。使三教融合。后有《传习录》等传世。
(二)佛道本源论对心学的印证。尽管儒家先贤多以儒学正统自居,避免和佛道扯上关系,但心学理论是融合借鉴了三家理论不可避免的有佛道两家的烙印。
佛家主张缘起性空,万法皆空。佛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恒不变的。禅宗有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揭示出本来空无一物,本心无尘之性。禅宗主张自性具足,见性成佛。因此主张皆向心求,久必知心,知心即佛。总结为空=法=心=佛=本源。
道家主张:无,名天地之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总结为道=无=自然=本源
阳明主张:宇宙本吾心,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总结为宇宙=心=理=本源。由此可见阳明心学之心是对宇宙本原的一种揭示。由于是本源,所以万物都在本源内,不存在本源外的概念。所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即心则人心即天理,则天人合一。
下面我们来了解王阳明的其它主张 至良知 :良知是心的本然 状态其具有无善无恶的属性和知善知恶的智慧。 知行合一: 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即知和行不是分开的。知行合一的本体是良知。最后祝大家领悟心学妙理,早日成圣。
八仙是老子的徒弟吗?
八仙不是老子的徒弟八仙之间的师承关系说法也不一,流传比较广泛的师承关系如下:
东华帝君和华阳真人弟子汉钟离,汉钟离度化了吕洞宾和曹国舅,吕洞宾又度化了韩湘子和何仙姑。
太上老君弟子铁拐李,铁拐李度化了张果老和蓝采和。
由于太上老君在道教当中的地位超然,所以铁拐李的身份地位非同一般,按照辈分来说,与封神榜当中文殊、普贤、观音等人是同一辈人。所以铁拐李是八仙当中的老大。
如何论述苏轼旷达超远的艺术?
我之前曾说过,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这个变化不是一到黄州就开始了,其实他刚到黄州时作的诗词里面充满了恨意、恐惧、孤寂落寞。
他的思想是随着时间的洗礼,自己的领悟,慢慢一步一步开始彻悟,看淡得失,思想变得越来越旷达,甚至有了佛家和道家的思想。
也可以说前后《赤壁赋》是苏东坡对佛、道思想领悟最透彻的时期。对他来说具有超远的意义!
苏东坡在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他和朋友曾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
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受天地灵气的启迪,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
于是他就以散文赋的形式写下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
其实,苏东坡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
他所游的赤壁实际是黄州赤鼻矶,当地的人因为读音比较接近,所以就把它也叫做赤壁了。
这个苏东坡当然知道,他想既然名字相同,想必在情感上有相通的感觉吧!所以他将错就错,借古迹之景抒发自己的情怀:
《前赤壁赋》 宋 • 苏东坡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宋 • 苏东坡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
《前赤壁赋》是妹妹,《后赤壁赋》是姐姐,有人可能要问了,这《前赤壁赋》先写怎么反到变成了妹妹了?
其实《前赤壁赋》是写作者和他朋友驾着小舟到长江夜游赤壁的情景。
苏东坡和朋友在江上饮酒弦歌,欣赏这夜色美景,这时作者联想到了古代的“赤壁之战”,当时的一袋枭雄曹操,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连接千里,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当时是何等的风光啊!
可后来由于大意轻敌,“赤壁之战”惨败于周瑜,从此一振不撅,如今却已不复存在。
由此苏东坡联想到了自己之前在朝廷做官,也是何等的风光,后来由于自己疏忽大意,被人抓住机会惨遭“乌台诗案”,如今被贬黄州,官场失意 。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
你能说曹操“赤壁之战”惨败难道没有他自己的责任?
而我(苏东坡)官场失意,被人诟病难道自己就没有责任吗?如果我不向皇上写那些剖心肺腑的诗句,不发这些个牢骚,那些想害我的人就抓不到把柄,是自己大意疏忽,不知官场险恶,没有及早看清那些想置我于死地的人的真正面目。
像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更何况我呢?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我(苏东坡)是因为丢了官被贬到这里,如今才有机会和朋友一起欣赏这夜色美景,从中领悟到很多人生的哲理,人不经历坎坷磨难就不会进步成长,不是吗!如今想来也是值得庆幸的事啊!
其实苏东坡是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
把历史事件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联系在一起,在自己开悟自己。
世界万物都在时刻不停地变化,转瞬之间,眼前就成为过去,而且一去不返,因此不必为荣辱得失而苦恼。
世间一切事物,又是无增无减永远存在的,物各有其主宰,不该得到的,本来就一丝一毫都得不到,又何必为失去了的而悲观失望呢!!所以官丢了就丢了吧!今后的日子还要过!
他从中认识到人类只不过是时光中的匆匆过客,无论当时多么锦衣繁华,官场得意,最终都如沧海之一粟,被淹没在时光岁月里。
告诫我们要看淡得失,活在当下。同时也反应出,苏东坡身处逆境依然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前后《赤壁赋》是苏东坡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是苏东坡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他在人生坎坷、政治失意后对世事采取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达观精神。但这种达现,其实是他内心痛苦和思想矛盾的产物,是与作者受老庄和佛道思想影响分不开的。
从他对老庄和佛道思想中参悟人生哲理的深浅来划分看,《后赤壁赋》参悟的要比《前赤壁赋》深透,也可以说《后赤壁赋》是苏东坡真正参悟透人生,并做为他今后的指路航标的一个重要标志。
所以我说《前赤壁赋》是妹妹,《后赤壁赋》是姐姐,因为《后赤壁赋》比《前赤壁赋》境界要更高一层。
《后赤壁赋》作者用大量的文字描写了赤壁冬季独特的夜景。
令苏东坡没想到的是,才几个月不见,赤壁已经不是他之前认识的赤壁了,这里是作者在感叹时光飞逝,万物都在变化。
后来有一段描写了他弃舟登岸独自攀崖游山的场景,因为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他到这个极高处。所以他是独自一人攀岩上去的。
他在上面大声地长啸,草木都被他震动了,高山也与他一起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他在上面感到恐惧愁悲,又觉得令人畏惧,不敢久留。于是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吧。
这段其实就是在暗寓,此时的苏东坡对佛道的境界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他的朋友都望尘莫及。
我们知道,人的高度、层次、境界不同,他所看到的事物和认识问题的程度就会有天壤之别。
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想在他的人生中谋一方面做到最高层,甚至在上面他振臂一挥就可以引起惊涛骇浪。然而他对自己高高在上即感到敬畏又感到恐惧。
最后他心里还是释然了,自己只要做好自己,走到哪儿算哪儿吧!现在在黄州,那就在黄州好好过吧!
正在这儿觉得冷清寂寞时,他看到有一只仙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向西飞去。
晚上回家他就梦见一位道士问他“赤壁的游览快乐吗?”。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道士就是那只仙鹤幻化而成。
《后赤壁赋》比较妙的地方在于除了实景描写还多了一点“幻境”。但就是这个“幻境”折射出作者及深的寓意:
仙鹤就是道士,道士在这里我觉得代表道家思想,从东面来,一说东面我们就会想到朝阳,寓意看到希望。
整个的意思就是当苏东坡在惠州感觉冷清寂寞时,是道家思想在他的上空长鸣一声唤醒了他,让他看到了人生未来的希望,他不断的参悟,到现在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我们从他后来的大量诗词中,也确实看到了他没妄言,虽然他官场很失意,但他确实引起了宋朝诗词界的轰动。开创了许多先河,比如:
苏轼开创了豪放的词风,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南宋词论家王灼说苏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就连他这两篇前后《赤壁赋》都打破了传统赋体的限制,他把写散文的手法自如的运用到传统赋中,开创了“散文赋”的写作格式。
两篇韵散结合,偶句和散句交互叠出,错落有致;音节自然,流利有节奏。
在写法上既不受传统赋体的限制,用散文的笔法纵横自如地写景、抒情、发议论。
《前赤壁赋》中间主客对话那一段,巧妙地运用了传统赋的表现手法。使文意读来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前后《赤壁赋》均以“散文赋”的文体写游览赤壁时的情与景,并且二者结合的非常巧妙。
“赋”原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诗歌的一种。
屈、宋作品和两汉赋,通称古赋,
魏晋有骈赋,唐代又发展为律赋,
是宋代欧阳修和苏轼,打破了赋的格律,开始用散文作赋。
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这种散文赋的出现,标志着文赋的成熟,使其尽洗齐梁骈赋的浮丽之气。
“散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作者用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
散文赋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
所以前后《赤壁赋》读来感觉就像是在读优美的散文诗。
苏东坡曾说自已文章“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常行于当所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苏东坡的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
佛教道教中使用焚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佛教时舶来品,起源印度,早在传入中国之前就有焚香礼佛的传统。
佛教传入中国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而道教历史远比这个长,道教很多内容起源黄帝等上古时期鬼神崇拜。
道教焚香和佛教焚香本质是相通的,都是通天(地),敬(鬼)神,是人和非自然力量沟通的桥梁。
佛教讲究出世,道教讲究无为,也是有相通之处。
焚香的形态历史上也发生过多次变化,隋唐之后才逐渐形成常见的线香等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儒释道都有用香文化,讲究入世的儒家思想,儒家文人也用香来提升生活品质。
毕竟,当袅袅青烟升起,伴随着让人怡神愉悦的香气,马上给室内空间平添了一股超然的意境。
所以香道在中国古代也会成为四大雅事之首。
儒家和道家的精髓不一样?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已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
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逞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朴,羡慕赤子曼儿式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