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庄子思想代表作品

以秋水为例谈谈庄子的哲学?庄子和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世界的认识。庄子哲学思想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相对认识论(其实他的相对论也隶属于“《秋水》就是一篇以寓言的形式谈相对认识论的散文。...

庄子思想代表作品,以秋水为例谈谈庄子的哲学?

庄子的哲学体系是博大精深的,其核心是“道”(道,也是整个道家哲学的核心)。道,集中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科学认识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庄子和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世界的认识。庄子哲学思想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相对认识论(其实他的相对论也隶属于“道”),他的相对论实在不仅仅讲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也应该指人生态度、人生情操、人生价值而言。《秋水》就是一篇以寓言的形式谈相对认识论的散文。

《秋水》的哲学意义同学们可由浅入深从三方面来认识:

一、《秋水》以为人的认识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人要对自己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必须扩大视野,增长见识,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河伯面对“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 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的景象,沾沾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可是当它“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这种更为壮观的景象时,才觉得自己实在“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对河伯的始骄后惭分析十分中肯精辟:“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一多重并列复句以类比的手法分别以井蛙、夏虫、曲士,从空间、时间、受教育的角度阐明河伯之所以自鸣得意是因为他见识狭小,他所生活的黄河崖 之间这个小环境决定了他认识上的局限和浅陋。河伯后来见到了大海,才终于懂得了世界上还有比自己了不起得多的难以穷尽的东西。也正是在他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和“丑”时,北海若才“与语大理矣”。

庄子思想的危害有什么?

你提这个问题,我真想颁个奖给你(可惜实力不允许啊)。为何?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一般都有个两面性的判断,即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偏偏庄子的思想,你很难挑他的短。他是芸芸众生中最温柔、最亲和、最自由的那盏明灯,是众多普世价值的最终归属。

你提出这个假命题,恰好让别人去反证庄子思想的伟大。所以我说要颁奖给你,是你无意中(或许是有意,这是大概率,除非你是别的排他性学说的信徒)引导大家来思考庄子思想的意义。我就讲两条。

庄子的思想是平民的思想

先秦诸子学说,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无一不是帝王学,即他们学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统治阶层。档案馆馆长李耳的《道德经》通篇是王家的课本,孔子的“仁政”、墨子的“非攻”,孟子的“王道”通通是喊话当权者,荀子更了得,直接将儒学“嫁入帝王家”。

唯独庄子,他的学说面对的是普罗大众。庄子的眼里,鲲鹏与蚂蚁并没什么区别,人更不能有等级之分。人家找他去当官,他拔腿就跑,因为他觉得这会阻碍了他做更有意义的事。他是一个绝对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是个纯碎的智者。他很善于通过讲故事来阐明复杂的道理,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的思想是快乐的、自由的

据说古时候的读书人赶考,备有两套书,考好了读《四书》《五经》,考不好,就读《庄子》,可见庄子的思想是人们医治挫败生涯的一剂良药。

庄子的故事里有许多肢体残疾的人,但却表现出意识上的健康,从思想升华中重新定义了生命的意义。

庄子说生是寄存于世,死是归去。庄周梦蝶,孰人孰蝶,浪漫中演示了人的终极归属。

本文由阿赤纪事原创,欢迎关注。

关于庄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的议论文?

庄子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魏晋时期,《庄子》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唐玄宗天宝元年,庄子被封为“南华真人”,《庄子》被尊为《南华真经》,正式成为道家经典之一。宋徽宗时,庄子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随着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日益被神化。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除了独特的哲学思想外,更多表现在文学上。他的主张、思想不是晦涩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幽默、形象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诗情画意的语言文字,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

鲁迅曾评庄子散文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则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1、这篇文章中表现了庄子善智辩,重观赏的思想感情。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2、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以庄子的美学思想为灵感的艺术作品?

作为中华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为自由通达、观心无我、道通为一。这些美学思想对中国画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大致体现在对中国画创作格局、创作者精神境界以及中国画创作意境三个方面。

画家要“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 ,当主观的欲求发挥到极致,作品自然形神自由、气韵生动,从而能够打动人心。

“自我”以自由伸张,进到“非自我”意识,达到“悟” ,在“悟”的抽象空间中,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是“返璞归真”的,这种内敛于心不张扬、无形无界的境界也是创作中国画的最高境界。

庄子梦蝶体现出什么思想?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庄周梦蝶,蝶梦庄周”的典故,具体是这样的:某日,庄周在梦里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无拘无束,完全不记得自己原本是庄周。那么庄周和蝴蝶哪个才是梦境呢?是庄周做梦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周?

这个故事非常浪漫奇异,庄子究竟想说明什么道理呢?其实庄子说出这个梦幻的就是,就是为了说明两个字:物化。物化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天地之间只有一口气而已,万事万物都是气凝聚而成的,所以气能从一种事物形态转变为另一种事物形态。比如,庄周可以在梦中化为蝴蝶,蝴蝶也可以在梦中化为庄周。

然而,在《庄子》一书中,物化更多的体现为死亡与重生的形式,即一个生物死亡后变化为另一种生命形态。因为生是气的凝结,而死是气的消散,消散的气又重新凝结在一起,成为别的生命。所有的生命都是在气的聚聚散散中生死循环不已,有生就有死,有死又重新有生,所以生不必欣喜,死也不用痛苦。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个寓言:有一对老友,一个叫子犁,一个叫子来。某日,子来突发急病,躺在床上就要死了,床边他的妻子与孩子们在痛哭流涕。正好子犁来看望,他看到屋内的情景,说道:“别惊扰他,他就要变化了呀。造化会把他变为何物呢?是老鼠的肝脏,还是小虫子的腿呢?多么伟大的造化啊!”

因为生不值得欣喜,死也不知道哀伤,故而庄子反对丧礼,认为世人为死者举行丧礼,只是一种表演罢了。庄子自己是会为死者歌唱的,比如在庄子的妻子是,庄子就蹲坐在妻子灵前,一边敲缶一边歌唱。他说:“我的妻子本没有生命,因为气凝结为形,形变化有了生命。现在,我的妻子在天地间安静的躺着,如果我痛哭流涕,那也太不理解生命的道理了。”

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