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青铜刀代表作品,为何中国的崇拜图腾是龙而不是其他真实存在的动物?
为什么是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图腾?
大家都知道,龙是古代四灵之首,是神话中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能隐能显。八千年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不仅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更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
其实,图腾信仰和崇拜是存在于世界各地、各民族中的普遍现象。然而,纵观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图腾,多为现实中的动物,如虎、豹、鹰、犬等等。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一种动物,那就是龙。所不同的是,龙不是一种现实世界实存的动物,而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凭借伟大想象力塑造和组合起来的一种神奇无比的动物。我们的祖先融合了蛇、鳄、鱼、猪、马、牛、鹿等诸多动物,以及雷电、云雾、虹霓、龙卷风等多种天象进行塑造和融合,最终产生了龙。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中华大地之上,在众多的物与象之中,单单是龙,这种融合而成的形象,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呢?
其实,我们可以从《易经》中初见端倪。
我们知道,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群龙无首等等都是《易经·乾卦》的卦辞。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古人先贤要用龙来作为乾挂的卦辞呢?乾又是什么意思呢?
乾和坤相对而出,乾代表阳,坤代表阴。乾在中国文化中的纯阳象征,代表着宇宙中最原始、最纯正、最阳刚的力量所在,也代表着宇宙的本源和变化的规律。惟有龙——这种融合众物之长、自然天象之变化而成的存在物,这种能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存在物,才能用以象征古人的心目中这种最原始、纯正、阳刚、神秘的力量所在,它的各种姿态和动势都被用以象征天道的变化、阴阳的消长,人事进退的变化规律和法则。而其他的任何事物都无法做到。
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在中国文化中能顺应这种宇宙变化,知晓这种宇宙规律的人,就是已经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人,就是龙一般的存在,就是龙的后人,即至高无上的君主。龙也就成为 了帝王的代名词。后来,帝王所拥有的一切都以龙来命名:如龙袍、龙椅、龙威、龙位等等;随着时代的演进,龙慢慢从天之骄子的帝王,来到民间,用来象征着那些出类拔萃,不同凡俗的君子,比如诸葛亮就是人中龙凤,号卧龙先生;还有,风流倜傥的魏晋名士嵇康之风采就被形容为龙章风姿。
龙文化和我国的历史、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神话、宗教、建筑、民俗、服饰及书法等诸多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百姓最喜爱、最重要,也是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泛的文学艺术提材。
在玉雕之中,龙文化的精髓和神韵也表现得美轮美奂,以龙文化为主题的玉雕作品,最早可追溯到红山玉龙文化,繁荣流行了整个封建王朝,在清代达到顶峰,到了现代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人们对玉雕龙的喜爱也在日渐。在不断发展之中,玉雕作品之中千姿百态的龙也把其特有的气场和寓意展现地更加丰满、完美。具体而言,龙的玉雕寓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色:
位高权重、尊贵不凡
自古龙是九五之尊,四灵之首,也是我们历代皇室的象征,更是天子的代表,所以象征着权势、尊贵,男士佩戴彰显着尊贵不凡的身份和高高在上权势与地位。
出类拔萃、平步青云
龙可谓是出类拔萃,能腾云驾雾,有能耐,自古也有着"望子成龙"的说法。玉雕作品之上,有着升腾之势的龙,寓意佩戴者能出类拔萃、出人头地、事业如虹、前途顺畅,平步青云。
跳跃龙门、学有所成
跳跃龙门是每位学子的心愿,龙的聪明智慧也是每位学子的期盼,所以龙还象征着学有所成、名列魁首、头脑聪明、思维活跃。
健康长寿、长命百岁
龙的神明通灵是长寿的代表,如蛇般的身躯摇摆矫健中展示出健康之态,象征着长命百岁、健康长寿。
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龙谐音于"隆",寓意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龙红红火火,戏耍龙珠,寓意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五谷丰登 、大获丰收
龙在民间能体察百姓之苦,更有呼风唤雨之能耐,可以为百姓解燃眉之急,使百姓风调雨顺,所以寓意五谷丰登、大获丰收。
龙凤呈祥、天长地久
龙凤配是古时的传统,龙的大气高高在上配以凤凰的高贵典雅,可谓是龙凤呈祥,寓意喜结良缘、龙凤于飞、天长地久。
玉雕龙文化在玉雕之中,龙的形象千姿万态,深受人们喜爱。玉的灵性与龙本身的祥瑞寓意相融合,玉赋予了龙以灵性,龙给予了玉以美态与神秘,让二者的结合达到了一种境界,成为玉雕文化之中最为经典的组合。
会不会被阿兹特克武士吊打?
我认为如果没有火枪,说不定欧洲人没怎么容易占领美洲。
阿兹特克王国最强时,国土面积达到将近30万平方公里,人口将近五百万,国都特诺奇蒂特兰面积13平方公里,人口将近15万人,是中美洲地区人口密度最大、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面对西班牙人的侵入和野蛮掠夺,阿兹特克人与之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在印第安人三大古国之中,阿兹特克人向来以勇敢好斗而闻名,西班牙人在征服美洲过程中,在阿兹特克王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当时的西班牙侵略军,已经普遍装备射程远、威力大的火器枪炮,而阿兹特克王国的战士仍然拿着传统的冷兵器,双方武器装备出现代差。
众所周知,人类早期文明发展史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但印第安人由于众多原因,发展历程却与众不同,长期在石器时代停滞不前。由于金属开采、冶炼工艺的极度低下,当西班牙火枪兵登陆美洲时,印第安人无论劳动工具还是作战兵器,仍然是以非常原始的石器木器为主。
然而,阿兹特克战士所用的一种非常原始的古老武器,却让西班牙火枪兵心寒胆落,畏惧不已。这种武器就是冷兵器发展史上的一种特例:黑曜石锯剑。阿兹特克王国在建立扩张过程中,进行了持续数百年的战争。虽然没有铁器,但他们却因地制宜,“自主研发”出这种威力极强的武器。
所谓黑曜石锯剑,是用黑曜石碎块和一根扁平木板制成的。黑曜石,属于一种天然火成岩,是火山岩浆快速冷却后形成的天然矿物质,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与玻璃的主要成分类似,因此也具备了玻璃的某些特性。黑曜石破裂后,很容易形成极为锐利的断口,锋利程度可以和金属刀片媲美。
印第安人最初把黑曜石当做捕猎工具,逐渐又发展出黑曜石锯剑这样一种武器。在一根长约一米的厚木板两侧,镶嵌着经过雕制打磨的黑曜石碎片,就成了一把杀伤力极为可怕的武器。由于黑曜石制成的锋刃参差不齐,形如锯齿,故此称为锯剑。
阿兹特克战士经常手持黑曜石锯剑,利用丛林掩护,突然袭击西班牙军队,与之展开贴身肉搏。在近战中,黑曜石锯剑的威力丝毫不逊于铁质刀剑。西班牙火枪兵们对这种模样怪异的原始兵器极为忌惮,称之为“剃须刀一样锋利”,肢体与之一经接触就会留下长长的伤口,如果被正面砍中,很容易造成致命的严重伤害。1520年6月30日的特诺奇蒂特兰之战中,阿兹特克人大获全胜,八百多名西班牙士兵丧生在黑曜石锯剑之下,这种原始武器由此一战成名。
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火器,胜负可能就没怎么容易分清了。智人什么时候进入中原?
智人中の血统O,在3万年前,来到「雷州」附近,也就是广西广东。然后,随着2万年前冰川融化,开始向北扩张,进入中原。
中原,相当于:东胜神洲,天王魔礼海の地盘,主要血统:O3。同时,东海龙王敖广,处在中原の东方,血统O2b,也就是韩国日本。同时,南海龙王敖钦,处在中原の南方,血统O2a、O1a,也就是马来、印尼。同时,北俱芦洲天王魔礼红,处在中原の北方,血统N、Q、C,也就是雅库特、印第安、通古斯。同时,处在中原西方的,是藏彝走廊,血统D,也就是氐族、羌族、彝族、藏族。
2万年前,华族O血统,首先到达山东の泰山周边,打猎为主。
1万年前,伏羲原名庖牺,也就是煮祭品の厨师,血统O3*,乃是华族の祖宗,因为伏羲是第1个父系氏族首领。父系の老婆「华胥氏」,还是河南母系氏族首领呢。
伏羲别号太昊,在山东当地,少昊延续了太昊の血脉,少昊血统O3γ-F11,乃是东夷。少昊の堂兄弟「少典」向西、向北扩张。向西の血统O3α-F5,因为学到了西方沙漠の小麦种植,所以法号「神农」。向北の血统O3β-F46,因为学会了北方草原の青铜马车,所以法号「轩辕」。滞留在河南の血统O3d-M7,法号「蚩尤」,后来被轩辕神农联军、也就是炎黄联军驱逐,驱逐到了湘西、广西、柬埔寨。
山海经是谁写的?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姑娘。
我想没有人比我更适合回答这道题,由于我大学时候的梦想是做一个小说家,所以从大学开始我就开始了对《山海经》的漫长研究。
经过这四五年的积累,目前对《山海经》来说,也算有一定的认知。
关于《山海经》作者是谁,这也是一直是研究《山海经》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谜题。目前主流认可比较多的说法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作者是刘向父子,另外一种说法说,是大禹和伯夷写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经过很多年的积累经过无数代人不断的编撰和修改,才形成了今天的《山海经》。
关于最后一种说法啊,我觉得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十万昆仑的一些例证,他从佛经以及中国浩瀚的史籍中,列举了诸多的证据来推论了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那我们就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讲一讲关于《山海经》作者来源的主要支撑点。
一、作者是大禹和伯夷一个关于山海经,作者是大禹和伯夷的说法,主要是来自于中国的神话传说。传说当年大禹在治理好洪水之后,就被推举为当时的帝王,由于大禹所处的时代,还是我们中国的神话时代,所以在大禹身上所显示出来的神性还是非常强的,所以当时的大禹的身份基本上是等同于人间的帝王家加天上的天帝这个身份与一身的。
在当上至高无上的主之后,大禹为了显示自己的功绩,就命令工匠就做了硕大无比的九鼎,在九鼎上面刻上了自己游历山川河流所见到的山海图。这项工作是一件非常劳神费力的工作,所以大禹充当的形象就是一个讲述,而伯夷则作为一个实施者,就像今天大多数有身份的人出书一般就是出书人只作讲述,代笔的另有其人。
当年大禹和伯夷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个说法也是关于,作者是大禹和伯夷比较有力的一个支撑。
二、作者是刘向父子而关于刘向父子是山海经作者的说法,这源自于后来随着历史的变革,九鼎和《山海图》神秘消失了,只留下了文字版本的《山海经》,而刘向父子作为第一个,对《山海经》进行整理和记录的人,则理所应当的充当了作者这个角色。
三、山海经是几代人合著那第三种说法则是由于,刘向父子所整理的《山海经》,只有最初的《山经》版本,并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海经》和《大荒经》,东晋时期的玄学家加科学家郭璞先生对《山海经》进行了一个非常深刻和妥帖的注解,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山海经》版本,大多数是在郭璞先生的注解上进行翻译和理解。
郭璞先生所增补的《大荒经》,保留了中国目前流传比较广的神话传说大约80%,为保留中国神话学做出了出突出的贡献。
所以这样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第三种说法,《山海经》是有不同时代诸多人共同创作完成的一本志怪类地理风俗集。
目前我家关于《山海经》的版本不多,大约有二三十种版本,这些出版刊物署名的作者比较多的是郭璞,排名第二的是刘向父子,署名最少的是大禹和伯夷,现在连夏朝存在都是史学界争论非常激烈的一个问题,所以署名大禹和伯夷是一个非常不严谨的做法。
除此以外,明朝的蒋应镐,由于画了明版《山海图》,所以也是被署名作者比较多的一个人。
至于他看到了什么,是在太离奇了,我建议你《山海经》来看就知道了。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日本的文玩爱好者手艺如何?
今天空空给朋友们带来的是日本文玩爱好者的文玩物品,不得不说这些东西做工精细,栩栩如生,请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这些。
在日本,
有一个小的雕塑门类被称为
じざいおきもの(自在置物),
是使用金属手工打造的关节能自由屈伸、
活动自如的动物或昆虫摆件。
但手工技艺的传承
无论在哪个国家同都是个问题,
自在置物作为一项复杂的手工技艺,
从事该制作的匠人已越发稀少,
这些艺术家们也开始备受关注。
龙虾,
由于其众多的关节和后背的起伏,
一直被认为是这项技艺中
最困难和最具挑战性的主题。
25岁的木雕设计师凉介大竹
接受了这项挑战。
我是宝玉石文玩达人空空!虽人丑脾气臭,但有鉴假估价和配串问题可私信我, 我会尽力回答哦。点击上方头像——点击底部私信空空
虽然在材料方面选择的是黄杨木,
而不是传统的金属材料,
但创造出的作品
仍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更多自由置物作品欣赏
銅製自在大鍬形
L85×W50×H40mm銅 鉄2006
銅製自在大象虫
L35×W30×H15mm銅 黄铜2005~2009
归路
L60×W200×H400mm
銅 銀
2005
銀製自在鈴虫<雌>
L40×W40×H45mm銀2004
銀製自在鈴虫<雄>
L40×W40×H45mm銀2004
Homarusamericanus
L700×W500×H500mm銅 低银合金2005
海牛
L100×W100×H50mm銅 赤銅 黄铜 銀 青铜2006
銅製自在羽黒蜻蛉
L82×W20×H63mm銅 黄铜2009
自在黄金蜘蛛
L50×W50×H25mm銅 青铜 黄铜2012
自在鳶頭百足
L130×W25×H6mm銅 黄铜2009
自在大雀蜂
L40×W60×H20mm
銅 黄铜 镀金
2009
陸宿借
L50×W50×H50mm
銅 銀 黄铜 镀金 镀银
2007
“第2次藝大艺术广场大赏”大奖获奖
自在つくつく法師<雌>
L50×W25×H15mm
銅 青铜 黄铜
2010
自在つくつく法師<雄>
L50×W25×H15mm
銅 青铜 黄铜
2010
自在女郎蜘蛛
L40×W40×H30mm
銅 青铜 黄铜
2010
自在熨斗目蜻蛉
L54×W76×H13mm
銅 黄铜
2010
粉吹黄金
L40×W25×H15mm
銅 黄铜
2009
銅製自在蝸牛被
L60×W60×H12mm
銅 黄铜
2008
自在姥玉虫
L37×W30×H13mm
銅 青铜 黄铜
只有坚定的自信,才会膜拜传统,才能继承,才能从喧嚣的尘世逃离出来,手工艺亦是如此。
大禹治水时期的息壤是什么?
单说“息壤”这个词,与大禹没关系,而与他的爸爸鯀有关。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鯀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鯀于羽郊。”
就此看,“息壤”,当为天帝所掌管的“神物”。郭璞《注》云:“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这是说,“息壤”,是一种可以“生生不息”生长的“神土”,因此能够堵塞洪水。
可是,问题来了,既然如此,大禹他爹鯀为何没能把洪水治好呢?只是因为他没得到天帝的允许便偷走“息壤”而违反、犯了“天条”?
至少,鯀要治水的“出发点”是好的。若真如此,天帝也太没水平。
不妨把“息壤”拆开来解读。
“息”,《说文》曰:“喘也。”这个“喘”,不是病态之状,而是“喘气儿”的“喘”,是生命的第一体征。
所以,有“生息”一词,亦有“生生不息”一词。
“息壤”之“息”,一定不是“休息”“了结”“终止”的含义,而应该是前面说到的“生息”或“生生不息”之义。
“壤”,《说文》云:“柔土也。”
何为“柔土”?《释名·释地》说得好:“壤,䑋也,肥䑋意也。”
“柔土”,就是“肥沃的土壤”。
《释文》引郑玄《周礼注》说:“壤亦土也,变言耳。以万物自生焉则言土,土犹吐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言壤,壤,和缓之貌。”
郑玄不愧是大学问家。他说,“壤”就是“土”,“土”就是“壤”,不过是不同说法而已。说可以生长出万物的时候,就说“土”;为了夸赞某某的农耕技艺高明,则说“壤”,说“壤”,显得文绉绉有修养。
即然“壤”就是“土”,便不得不说到另一个词汇了——“息土”。
《大戴礼记·易本命》:“是故……息土之人美。”《注》曰:“息土,沃衍之田。……。地有美恶,姑生人有好丑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息土,是肥沃的土地,就像众人中长得好一样。
这么说,“息土”和“息壤”,都是指“肥沃的土壤”,含义是一样的。
古文献中,没说大禹和“息壤”有关,但是与“土”和“息土”有关。
《尚书·禹贡》开篇即说:“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敷”,与“尃、傅、旉”皆为“古今字”,含义相同——俱为“布也”。所以,一些古文献中,就说大禹“布土治水”。
当然,还有说“填”的。
《淮南子·地形》云:“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
那么,大禹的爸爸鯀以“息壤堙水”而被杀,大禹以“息土填水”则流芳百世。结局“天壤之别”,何也?
明万历、天启年间的国子监祭酒、文渊阁大学士朱国祯在他的《涌幢小品》卷十五《息壤辩》中的见解很值得参考——
《山海经》所云“鲧窃帝之息壤”。盖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土田皆君所授于民,故曰“帝之息壤”。鲧之治水,不顺水性,而力与水争,决耕桑之畎亩以堙汹潦之洪流,故曰“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其义岂不昭然矣哉。古书、传之言本自明且昭。而解者翳且晦。此类多矣。
他说,古书和传,本来都讲清楚了,而后来的解释者“眼神不好脑子还不灵光”,越解释越乱。这一类的事例太多了。
可知,“息壤”就是“息土”。
不过,用现在的话说,鲧,是通过破坏“山水林田湖草沙”来治水,所以被杀了。大禹则不同,采用“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的方法,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如《山海经·海内经》所言:“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使人民得以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