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爱森斯坦代表作品是什么

轰鸣着的老式电梯与打手面部特写之间的交叉剪辑,发出巨大声响的电梯缓慢移动/打手警惕注视的眼睛/电梯渐渐接近目的打手所在的楼层/打举起手枪作势待发/电梯停住,俄罗斯的经济不再是以前苏联时期的那么强大了。导致俄罗斯东西地区经济差异比较巨大。...

爱森斯坦代表作品是什么,蒙太奇手法十大经典例子?

1、《美国往事》中运用平行蒙太奇。如影片面条前去营救胖子莫尔,轰鸣着的老式电梯与打手面部特写之间的交叉剪辑,以及以下一系列的镜头之间构成了一个将情绪逐步推向紧张化,营造了扣人心弦的声效与画面的过程。

发出巨大声响的电梯缓慢移动/打手警惕注视的眼睛/电梯渐渐接近目的打手所在的楼层/打举起手枪作势待发/电梯停住,轰鸣声消失,打手靠近门口,枪声响起,打手倒地。

这一组平行式蒙太奇,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几组镜头有机契合在一起,为观众造就悬念和紧张的情绪,牢牢抓住观众的欣赏心理和审美需求。

2、《教父》洗礼段落,这是电影史的杰作。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并存,迈克尔在教堂为自己的儿子作洗礼的同时和自己对仇人复仇的过程在同一时间发生,剪辑到一起。血腥和神圣,生命的结束与诞生,不得不说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3、《党同伐异》。平行蒙太奇是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有关事件、场面连接起来,让它们有条不紊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剧情得以平行发展,强化观众的悬念心态。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里,成功地运用了这种组接方法:一个无辜的工人被误判了死刑,当绞索套在他脖子上时,他的妻子带着州长的赦免令赶到,这就是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4、苏联影片《十月》里,有一组隐喻蒙太奇的手法: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大炮开始轰击;冬宫华丽的枝形吊灯在晃动;阿芙乐尔巡洋舰的大炮又一次轰击;冬宫华丽的吊灯轰然落地。用冬宫华丽的枝形吊灯由晃动而轰然落地。

5、爱森斯坦在其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里,在举世闻名的“敖德萨阶梯”那个段落里,成功地运用了杂耍蒙太奇,突出了沙皇军警屠杀包括老弱妇孺在内的和平居民的血腥暴行。杂耍蒙太奇是一种综合性的蒙太奇,既有画面的分解,又有画面的集中;既有全景,又有特写;节奏快,有紧张感。

俄罗斯有多强?

俄罗斯有多强,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多个方面去考虑。

★土地面积辽阔,物质资源丰富。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土面积,西起东欧,东至太平洋白令海峡,横跨亚欧大陆,一万多公里。有着极其丰富的物质资源,大量的天然气,石油等资源,出口至中国和欧盟地区。

★强悍的战斗民族精神。俄罗斯地广人稀,是一个战斗民族国家,普京大帝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现,外交强硬的态度。俄罗斯人喜欢与熊这种凶猛的动物共处,喝辣心的伏特加,强悍可见一斑。

★经济体量。俄罗斯的经济不再是以前苏联时期的那么强大了,最近几年俄罗斯经济陷入一种低迷的情况,国内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全球经济排名有跌出前十的趋势,还不及中国的一个广东省的GDP,但是由于俄罗斯人口数量比较少,人均水平也就显得较高一点,部分地区经济发达,像首都莫斯科,但很多地方发展仍面临着严峻形势,导致俄罗斯东西地区经济差异比较巨大。但在全球范围来说,俄罗斯经济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军事力量。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美国,俄罗斯当属第二,虽然常规武器方面俄罗斯不如美国强大,但是在核武器方面还是略胜一筹的。俄罗斯的陆军是世界上最强大军队之一,可以和美国陆军相媲美,无论是从军队素质,人员数量还是武器装备上,都毫不逊色,其中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特种部队之一——阿尔法特种部队。但是俄罗斯在空军和海军方面就显得有些劣势了,如今俄罗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因为甲板被起降机砸出一个大洞不得不拉进船坞进行修理。但是俄罗斯的核潜艇和驱逐舰方面领先世界,著名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21956导弹驱逐舰等。空军方面传出第五代隐身战机——苏57,但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当属苏联时期研制的图——160战略轰炸机,堪比美国B2。总之,俄罗斯在军事方面还是比较强大的,毕竟真正的杀手锏握在手里——核武器。

★国际影响力。俄罗斯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地位上有着足够的话语权。金砖五国之一,G20成员国之一等,控制着中东局势的走向,不仅仅是一个地区上的大国,还是一个影响世界的大国。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关注小编,了解更多军事内容。

跪求关于中外电影史的论文?

《世界·电影·中国》

电影被称为继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之后诞生的“第七艺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在1911年发表的一篇论著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他认为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中,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电影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从此,"第七艺术"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

一、 世界电影

在法国里昂,路易·卢米埃尔与其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于1895年12月28日下午在巴黎卡普率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的“印度沙龙”内,第一次公开售票向公众公映了他们用纪实手法拍摄的第一批短片。后来,1895年12月28日就被定为电影的生日。

在美国,1893年,T.A.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

大部分人认为电影诞生于法国,是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实际上从电影技术的发明时间来看,爱迪生发明的电影是早于法国人的,可惜爱迪生并不认为电影是值得重视的发明,所以法国人抢在美国人之前获得了发明电影的头衔。

在电影诞生初期,跟爱迪生和卢米埃尔对电影贡献类似的是两国两位电影大师——法国的乔治-梅里爱的“魔术电影”和美国的大卫-格里菲斯的“剪辑艺术”对电影真正成为“第七艺术”的贡献,如果说在电影诞生期美国和法国的较量中辉煌的胜利属于法国的话,那么,由于格里菲斯的出现,美国电影才登上了世界影坛的顶峰,才有了“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大卫-格里菲斯在这部电影中创造性地使用了著名的“平行剪辑”手法,并在结尾使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最后一份钟营救”,将黑人的“暴行”、白人卡梅隆一家的遭遇以及激烈的内战场面这三条线索交替发展的结构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该片因其内容反动引起社会各界的争议,而其艺术上的独创性却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上映时间前后长达 15 年之久。

从此,世界电影史就成了美国称霸影坛的历史。德国的新电影、法国的新浪潮电影、左岸派、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只不过在好莱坞的汪洋大片中泛起了几个小波浪而已,二战后的日本虽然有个在电影界挑大梁的“电影天皇”黑泽明,但充其量也就是充当了给美国人提供改编的素材,《用心棒》、《罗生门》、《七武士》、《乱》等成了美国编剧的最佳素材,《荒野大镖客》、《骁勇七蛟龙》等改编自黑泽明的美国电影,反而比他的日本原版名气更大,甚至到了后期,黑泽明已经无电影可拍,还要靠斯蒂芬·斯皮尔博格的资助才能完成《梦》等几部电影的制作。

在电影技术上,法国人和其他欧洲导演自诩为来自文艺复兴之地的艺术大师,的确创造了一些新的电影艺术流派,比如先锋派、新浪潮派、德国表现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道格玛95等,但是这些流派无法引起好莱坞的兴趣,美国人要的是商业、要的是票房,能够让美国人心服口也服的恐怕只有前苏联导演爱森斯坦1925年执导的《战舰波将金》中令人眼花缭乱、杂耍式的蒙太奇,一方面好莱坞已经发现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蒙太奇已经成为好莱坞把购买欲望劝诱到最大限度、把刀光剑影张扬得更眩人耳目的商业语言,蒙太奇一度成为电影的代名词。为了表示对爱森斯坦的致敬,美国导演布赖恩.德.帕尔马甚至将《战舰波将金》中那段著名的蒙太奇段落“敖德萨阶梯” 放入了1987年执导的电影《铁面无私》中,营造出来的气氛不但完全没有陈旧感,反而证明蒙太奇艺术的历久弥新。

从查理·卓别林到吉姆·凯瑞、从大卫·格里菲斯到斯蒂芬·斯皮尔博格、从大卫·赛尔滋尼克到约翰·布鲁克海默、从奥逊·威尔斯到奥利弗·斯通、从玛丽·璧克馥到朱丽亚·罗伯丝、从克拉克·盖博到罗伯特·德尼罗、从《火车大盗》到《泰坦尼克号》,世界影坛仿佛成了好莱坞的后院,获得奥斯卡奖也成了向世界证明电影水平的最高荣誉。

当然,我们也不能不佩服天性活泼开朗的美国人,美国人用他们最得心应手的商业模式造就了这个电影帝国,好莱坞的宏伟的电影大厦已经成为世界之颠。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剧本到拍摄到发行的商业体制,只有在美国的这个体制下运作,一部电影才成为在全世界都能发行的电影,不但美国电影如此,法国、德国、英国、中国、甚至伊朗电影都要靠美国人的发行体制才能在世界范围内的电影院上映。没有美国的发行商,《卧虎藏龙》也许只是一部台湾导演拍摄、香港演员参与、在内地取景的中国武侠片;没有美国的发行商,吕克·贝松也许永远只是一个拍商业片的法国导演;没有美国的发行商,讲述日本艺伎生活的电影《艺伎回忆录》也许不可能全部由中国女演员担纲演出。

美国人发明了电影票房排行榜这种纯粹从商业价值评判电影的做法,但也是他们把电影拖入了商业的泥潭,他们只拍市场上能够接纳的电影,他们也只允许有商业价值的电影的存在,所以电影院里面充斥了无数续集和前传,这也是无数真正的电影艺术家所鄙夷的,所以佛兰西斯·科波拉会为了能够拍摄艺术电影而把自己闷在泰国丛林中拍摄《现代启示录》,所以巴顿将军的扮演者乔治·斯科特会拒绝参加奥斯卡颁奖典,所以所有国家都在拍摄好莱坞风格的所谓商业大片,……

美国电影是拯救了世界还是将世界引入了歧途?

二、中国电影

在中国,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影片记录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表演的京剧《定军山》中“舞刀”等几个片段,由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字景丰)为实际上的导演,照相师刘仲伦担任摄影,谭鑫培也成为第一位中国电影的演员。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正式诞生。

在台湾,1925年,刘喜阳等组成了台湾电影研究会。在台湾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谁之过》。

在香港,1913年,黎民伟在香港组建了一家名叫“华美”的电影公司,该公司就与亚细亚公司合作拍摄了《庄子试妻》,这也是影史上第一部由香港出品的故事短片。

中国两岸三地的电影经历过旧上海的辉煌,经历过文革的萧条,也经历过香港的黄金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百年之际,中国的电影给百年寿诞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既有《无极》这种票房超亿元的大片,也有《独自等待》这种清新小品,香港电影中不乏《杀破狼》这种救市之作,台湾导演李安也凭借《断背山》获奖无数。

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中国国产影片的票房连续第二年超过了进口大片,凯歌年度魔幻巨制《无极》以1.5308亿元的票房成绩称霸票房排行榜,《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以9390万成为引进片之王。2005年全国生产故事片260部,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达到20亿元,比2004年的15亿元增加30%以上,

据艺恩咨询即将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自2002年开始,中国电影产量便以连续超过20%的增幅高速增长,2008年增幅第一次出现减缓(2007年402部,2008年406部),2009年则再次大幅增长,电影产量达456部,比2008年增加12.3%。截至2009年,我国全年影片生产总量为456部,比2008年增长40%,票房高达62.06亿元,比2008年43.41亿元增加了43%,新建影院142家,国内主流市场银幕数已达到4723块,比2008年增加626块;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秘书长耿西林女士预计,未来几年中,中国的电影票房将突破100亿元,同时,除了票房增长外,围绕电影产品进行多层次开发、多渠道回收的产业链开始形成,电影还为明星经济、唱片产业、广告业、演艺业、服务业、游戏娱乐业等提供了内容资源和经济动力。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已经意识到电影的综合营销和市场开发的重要性,网吧放映权、手机电影播映权、数字节目版权、网络游戏改编版权等多种创收新手段不断涌现,为电影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回收渠道。

2010年,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势仍然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光是美国电影《阿凡达》在国内上映的票房就有13.787亿元人民币,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刚上映一个星期左右,票房就已经接近4亿元人民币,打破2009年票房最好的国产电影《建国大业》的4.2亿元的成绩已经指日可待,甚至有可能打破《赤壁》上、下两部加起来5.8亿元的国产电影最高票房,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已审查经由过程影片儿288部;电影票房总收入已达48亿元,新增影院149家,银幕596块,接近2009年整年的增长程度。国内的电影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然而,香港和台湾地区曾经非常繁荣的电影业,现在却一片凋零,曾经风光无限,制作超过一千部电影的香港邵氏公司在1987年5月宣布停止生产电影,2005年2月28日,台湾最后一家制片公司台湾中影公司宣布倒闭,至此台湾已经没有制片公司;香港电影也已经经历了数年的下滑,虽然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少林足球》、《功夫》连续两年刷新票房纪录,而且出现了《无间道》等号称香港电影的救市之作,但是回天乏力,香港的电影人才大量流失,香港电影的产量和票房也经历了历史新低,2009年香港市场上映了78部华语作品,虽然比起2008年的63部高出了15部,但在票房收入方面,2009年为2.65亿港元,而比2008年的约2.7亿要减少500万。香港知名导演徐克、林岭东、吴宇森、黄志强、元奎都先后赴好莱坞发展,曾经拍出过《英雄本色》的吴宇森已经宣布不再在香港拍片,他跟周润发合作的《辣手神探》成为他和周润发在香港的最后一部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电影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香港的很多导演和演员都北上到内地淘金,甚至原来在香港票房并不可能太好的电影如《大话西游》、《七剑》在内地市场都创出了佳绩,甚至近年从未在香港拍片的周润发在国内独立小成本制作《独自等待》中开始玩票性质的演出起,近年更是大量参与国内大制作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孔子》等。

虽然近两年中国国内票房连续创出佳绩,但就是中国的近邻——韩国,现在一年的票房超过120亿元,中国的人口是韩国的十多倍,但即使到2010年,中国大陆的电影票房却只有韩国的一半。韩国的电影在九十年代之前还甘败香港电影的下风,无论是动作片还是剧情片都以模仿和抄袭香港电影为主,韩国也曾是香港电影的主要进口国之一,《新龙门客栈》的发行权曾经在韩国创造了3000万港币的纪录,然而现在的韩国电影充斥了中国及香港的电影市场,中国的很多如《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大型电影制作的幕后特效班底几乎全部由韩国技术团队包揽,跟蹒跚起步的中国电影相比,刚崛起不久的韩国电影就在短期内俨然具备了好莱坞的技术实力,这与韩国政府鼓励电影行业的做法有直接的联系,这些鼓励电影行业的做法包括:1、设立电影配额制,又叫义务上映制度。2、设立电影振兴委员会3、电影等级制度4、电影辅助金 5、设立釜山电影节。

韩国电影的发展是在短期内发展起来的,根本的原因是政府对电影的大力支持。中国电影有中国内地的人才、市场资源,台湾有经济资源,香港有技术资源这三大块优势,中国目前的票房虽然相对较低,但是前景非常看好,中国电影如果能够借鉴韩国电影发展的经验,凭借三方各自固有的一贯优势,中国电影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好莱坞的垄断。

中国内地电影工业中,目前的领军人物仍然是第五代的导演们,他们创造的票房纪录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个巅峰,从《英雄》到《十面埋伏》到《无极》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姑且不论电影的水平如何,至少他们创造了一种营销模式:大规模平面媒体宣传、电影首发仪式晚会、选择合适上映档期等,这与第六代导演们的集体地下演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第六代导演的票房基本上无法在国内上映,而要靠销售海外版权收回成本,如张元的《妈妈》,王小帅的《扁担姑娘》,贾樟柯的《小武》,然而最近第六代也慢慢摒弃了过重的学究气开始了自己的商业化转变,张元最新拍摄的《看上去很美》相比他以前的电影明显商业许多,贾樟柯的《世界》也终于能够在国内商业院线发行,管虎的《斗牛》在09年也创造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和口碑,这些基本上没有被国内主流观众关注过的第六代导演的转变,对于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进程来说是个很重要的信号,在这些科班出身的导演身上根本不缺电影方面的专业技术,只要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能够致力于商业电影的制作,相信是能够创造出商业与艺术俱佳的作品来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宁浩拍摄的《疯狂的石头》,宁浩借鉴了国外一些优秀商业电影的元素,融合了他在电影执导方面、广告片拍摄方面的经验优势,将一部低成本独立制作拍得有声有色,在投资不到600万元人民币的情况下,国内的票房竟然超过2000万;另外,还有一些不属于传统电影院校的导演,比如姜文和陆川、顾长卫在最近几部自己导演的电影中都表现出了优异的水平,这表明中国电影仍然还在不停的迸发能量。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电影在未来的日子里应该是潜力牛股,中国电影中不缺乏内地导演的艺术气质,也能够随时加载上香港的商业化,中国内地近几年跟香港合作的电影也越来越中国化,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实电影跟其他东西一样——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民族的!在中国电影2018年票房突破600亿元票房之际,中国电影的前景也无限宽广!!

众多女演员中谁更适合担当母亲这个角色?

她——就是陈小艺。

陈小艺一看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好女人,不张扬,不做作,骨子里透着朴实和善良。她的表演一如她的五官,乍一看并不吸引眼球,却恰到好处地舒服、自然。

川妹子陈小艺出身川剧世家,13岁就考上了川剧学校,学了三年刀马旦、武旦后改行进了话剧团。在话剧团,有同事觉得她有表演天分,鼓励她考中戏。一番努力后,陈小艺顺利拿到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录取通知书,她决心北上闯出一番名堂来!

电视剧《天伦》里,陈小艺扮演命运坎坷的女子丁香。她从二十多岁演到七十多岁,见证了一个大家族的荣辱兴衰,演尽了一名伟大“母亲”的一生。

她演的妈妈,真诚质朴、平凡真实。演技自然流露,让人在日常小事儿中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忍不住心疼落泪。

经过时间的磨砺和沉淀,陈小艺的演技越发值得期待,在新剧《亲娘木兰》里她又一次扮演妈妈。

这部剧把人性中的真善美

通过一桩桩 一件件的事儿

一层层剥开让你看。这就是我认为演母亲最好的一个女演员。个人意见。谢谢,给个关注

塔尔科夫斯基在电影行业有什么成就?

你应该了解的100位电影大师——塔尔科夫斯基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被西方视为继爱森斯坦之后俄罗斯最伟大的电影奇才,他终其一生只有七部剧情长片,但部部掷地有声、堪称经典。他的电影全部以童年、信仰、爱、牺牲和救赎作为母题,有时还隐含哲学思考和政治寓言。梦幻、镜子、圣经和圣像、水、声音和大自然都是他恋恋不忘的表达手法,为其电影带来极为优美动人的意境。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1932-1986)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1932年4月4日生于苏联的伊凡洛佛地区里的札佛洛塞镇,父亲是著名诗人,母亲是女演员。父母在他幼年时已离婚,父亲更跑去当兵,打仗回来后已断了一条腿。塔尔科夫斯基自幼由母亲抚养,曾学习音乐、绘画、雕塑,甚至进入东方语文学院学习亚拉伯文。二十岁时,母亲送他往西伯利亚跟随一群地质学家工作,干了一年粗活。回到莫斯科后,于1954年考入了国立的莫斯科电影学院,师承米凯尔·罗姆。六年后毕业,毕业作品是和同学安德烈·岗察洛夫斯基合作拍摄的《压路机与小提琴》,这部43分钟黑白片表现一个学小提琴的7岁男童与一个英俊的压路工的友谊。

1962年,塔尔科夫斯基首部剧情长片《伊凡的童年》面世,即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本片是根据弗·鲍哥莫洛夫的小说《伊凡》改编的,但塔尔科夫斯基决定要在片中加上伊凡的梦,这就使影片的内涵比小说中丰富深刻得多了。在银幕上,伊凡生活在两组镜头中:一组是现实世界,在这里他是一名侦察员,执行着战斗任务;而另一组,那便是他的梦幻与回忆的世界。塔尔科夫斯基用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写出了一首诗:描写遭受战争摧残的“伊凡的童年”的悲剧诗篇。这首诗表现出:遇到了战争之后,这童年变成了什么样,也表现出,如果没有战争,它又会是什么样。伊凡的形象不是银幕上常见的那种穿着合身的小军装和皮靴的、被收养的“团队之子”式的小战士,而是一个面孔黝黑、浑身颤栗、背上布满伤痕、由于发抖而牙齿相击作响的小男孩。战争毁灭了伊凡这一代人的童年。伊凡饱经风霜,变得早熟和深沉,他已经失去了儿童的纯真和信念,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只有在梦境中他才恢复了对生活的光明的概念。《伊凡的童年》属于当时在西方兴起的“作者电影”的范例。影片无论就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来说都是一部杰作。

《安德烈·鲁勃廖夫》(1966)是塔尔科夫斯基的第二部长片作品,影片以塔式特有的诗化电影语言描绘出伟大的俄罗斯画家安德烈·鲁勃廖夫的一生。塔尔科夫斯基本人对影片的有关阐述是这样的,“我想拍摄一部历史片,但它同时又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想使15世纪人们的精神与今天人们的精神接近起来,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要赋予那个时候的人和时代以生命,这样他们更接近我们,使他们的英雄气概成为我们所共有的。”15世纪初,鞑靼人的铁蹄践踏着大公割据的俄罗斯大地,黎民百姓在大公的暴政下水深火热,圣像画家安德烈·鲁勃廖夫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在大公的邀请下,鲁勃廖夫前往莫斯科为教堂作画。但在创作的过程中,鲁勃廖夫却对圣像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质疑,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联想到现今俄罗斯民众经受的磨难与自己为贵族服务的事实,最终,他毅然离开教堂回到了原先的修道院。不久,鲁勃廖夫被迫再度回到莫斯科进行圣像创作,但这次他却亲临了所有俄罗斯人的苦难。大公的弟弟勾结鞑靼人篡位谋反,弗拉基米尔城的居民被无辜残杀,教堂在战火中摧毁,画家的眼中全是地狱的景象……。鲁勃廖夫再次陷入艺术与现实反差的困境,他又回到安德洛尼科夫修道院,将自己完全封闭,拒绝继续作画。经过多年的反抗征战,鞑靼人的军队终于被赶出俄罗斯的大地。1423年,大公第三次邀请鲁勃廖夫到莫斯科作画,在一个铸钟少年的感染下,鲁勃廖夫最终完成了他的不朽的传世佳作——“圣父、圣灵、圣子”三位一体的圣像。 这部历时两年才得以拍摄完成的宏篇巨作却因苏联的某种政治原因而长期无法公映,在苏联当局的粗暴干涉下,影片被迫从戛纳、威尼斯电影节退展,直到1969年初《安德烈·鲁勃廖夫》才在莫斯科进行小规模的放映,而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也不顾苏联当局的强烈抗议授予影片国际影评人奖。

1972年的《飞向太空》获得第25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大奖。未来某年,在外层空间的空间站“普罗米修斯”上驻扎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切断了空间站和地球的所有联系。心理学家凯尔文博士受命去调查这些科学家的神秘行为。“普罗米修斯”围绕着一个液体星球索拉里斯旋转进行勘察,这个星球蕴藏了神秘的能量。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科学家小组组长是凯尔文博士的好朋友吉巴里安,正是他要求凯尔文前往“普罗米修斯”帮助他们。到达空间站以后,凯尔文震惊的发现吉巴里安已经神秘的自杀了,而小组的另外两位科学家则情绪极度不稳定,经常出现妄想的症状。他的意见现在对“普罗米修斯”的前景至关重要。这一切,似乎都与神秘的索拉里斯星球有关。凯尔文自己也陷入了神秘的境遇之中。索拉里斯让他死去多年的妻子蕾亚重新复活了,给了他第二次爱情的机会。蕾亚的死曾经使凯尔文陷入生活痛苦的裂缝中,现在他有了机会,可以修补他们之间的关系,弥补自己深深的内疚和悔恨。而复活的蕾亚则经历了一次真正的重生,和重生带来的痛苦。

《镜子》(1974)是塔尔科夫斯基的关于迷失的童真和情感遗弃的自传式电影,影像卓越、极富艺术启发。电影呈现为有关当代日常生活、个人记忆、历史事件胶片和梦境的步调迟缓的蒙太奇。镜子是穿越人类的存在,希望和失落,成功和过失的内省的旅程:一段通过催眠治愈了一个年轻人的口吃的电视播报;一个被忽视的妻子迁就了一位迷路的乡村医生;一段保留下来的未露面的叙述者与前妻的争吵;一个早熟的年轻人忍受着他的军事指导员。试图将这些形象整合到某一连贯的结构或统一的结论是没有意义的。毕竟,镜子是塔尔科夫斯基倍受熬煎的灵魂的反映:他关于精神性,因果关系和真理的探索通过挥之不去的影像暴露出来,这些影像不可避免地定义了我们有缺陷的生活,无论怎样的琐细和世俗。

《潜行者》(1979)以宁静的影像,高度的隐喻,令人难忘地探讨了灵魂的本质。塔尔科夫斯基运用色彩转换描绘了潜意识和外部世界。而在主题上,正如在《飞向天空》里一样,这种转换像做梦机器一样地分离了物理现实和潜意识。

塔尔科夫斯基于1982年奔赴意大利拍摄《怀乡》,该片描写一个俄国诗人来到意大利寻找一位失传音乐家的踪迹。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跟周围的人几乎无法沟通,即使是身边的女翻译也无济于事。诗人后来遇见一名当地的隐士,大家都把他当作疯子,但诗人却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怀乡》由于苏联当局的百般阻扰和破坏与戛纳电影节失之交臂,同时塔尔科夫斯基决定终生不再返苏联。

1986年,塔尔科夫斯基的最后一部电影《牺牲》在瑞典得到拍摄经费,并得到了伯格曼的老班底的全力支持而拍摄完成。《牺牲》是一部探讨生命意义,怀疑主义的影片——对后工业社会极端厌恶的亚历山大渴望生活发生重大改变,渴望新世界的降临。具有嘲讽意味的是,在他生日的这天,人们的庆祝狂欢被电视新闻所打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人类可能在数小时内灭绝。亚历山大向上帝发誓,如果战争能够避免,他愿意放弃他心爱的一切,包括他最疼爱的六岁的儿子。他们被迫来到一个遥远的岛屿,开始了噩梦一般的生活。影片的结尾,亚历山大烧毁了房屋。这是一场绝望的毁灭行为,它充满了怀疑,又预示着灭绝后的重生,它包含着塔尔科夫斯基对生命的矛盾心态,这不仅是电影最后的高潮,也成为塔尔科夫斯基生命和创作绝唱的顶点。 在拍摄《牺牲》的时候,死亡随时威胁着塔尔科夫斯基的生命,在影片当中,亚历山大的一句台词传达出他内心深处的声音:“没有死亡,只有面对死亡的恐惧。” 1986年12月29日,塔尔科夫斯基因肺癌逝世于巴黎,享年54岁。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作品年表:

1960:《压路机与小提琴》

1962:《伊万的童年》第27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1966:《安德烈·鲁勃廖夫》

1972:《飞向太空》(另译:《索拉里斯》)第25届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大奖

1974:《镜子》

1979:《潜行者》(另译:《斯塔凯尔》)

1983:《怀乡》第36届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1986:《牺牲》第39届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大奖、最佳艺术贡献奖

数学家是如何想到发明矩阵这种东西?

矩阵和行列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然而,直到17世纪末,这些思想才重新出现,发展才真正开始。 毫不奇怪,矩阵和行列式的起源应该是通过对线性方程组的研究而产生的。巴比伦人研究了导致联立线性方程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保存在现存的粘土片中。例如,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一个石板存在以下问题:

有两块田,总面积为1800平方码。人们以正常的速度生产谷物2/3 每平方码一蒲式耳,而另一方以正常的速度生产谷物 1/2 每平方码一蒲式耳。如果总产量是1100蒲式耳,每块地的大小是多少。

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100年之间,中国人比巴比伦人更接近矩阵。的确,可以公平地说,汉代的《数学艺术九章》给出了已知的第一个矩阵方法的例子。首先是一个问题,它类似于上面给出的巴比伦的例子:

玉米有三种,其中第一种三捆,第二种两捆,第三种一捆,共39个。第一种中的两捆、第二种中的三捆和第三种中的一捆形成了34个。而第一种中的一捆、第二种中的两捆和第三种中的三捆构成了26个。每种类型的一捆玉米包含多少量?

现在作者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把三个未知数中的三个线性方程组的系数作为一张表放在“计数板上”。

我们20世纪后期的方法会让我们把线性方程写成矩阵的行,而不是列,但当然方法是相同的。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公元前200年写道,指示读者将中间的一列乘以3,并尽可能多地减去右边的一列,然后从第一列的3倍中减去右边的一列。

莱布尼茨确信良好的数学符号是关键,因此他对系数系统进行了不同符号的实验。他未发表的手稿包含了他从1678年开始的50年间研究的50多种不同的系数系统的表达方法。

莱布尼茨用“结果”这个词来表示行列式的某些组合的和。他证明了关于结果的各种结果,包括克莱姆法则。他还知道行列式可以用任何列展开,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拉普拉斯展开。莱布尼茨不仅研究导致他产生行列式的方程组,还研究自然产生矩阵理论的二次型方程组。

17世纪30年代,麦克劳林写了《代数学论文》,尽管直到他去世两年后的1748年才出版。它包含了关于证明2 × 2和3 × 3系统的克莱姆法则的行列式的首次已发表的结果,并指出4 × 4的情况将如何工作。

“行列式”一词最早是由高斯在《算术研究》(1801)中讨论二次型时提出的。他使用这个术语是因为行列式决定了二次型的性质。然而这个概念和我们的行列式的概念不一样。在同一部作品中,高斯将二次型的系数排列成矩形阵列。他描述了矩阵乘法(他认为这是一种组合,所以他还没有达到矩阵代数的概念)和矩阵的逆矩阵在二次型系数数组的特殊环境中。

正是柯西在1812年使用了现代意义上的“行列式”。柯西的工作是关于行列式的早期工作中最完整的。他验证了早期的结果,并给出了自己关于最小矩阵和伴随矩阵的新结果。在1812年的论文中,第一次证明了行列式的乘法定理。

雅克·斯特姆在求解常微分方程组的背景下给出了特征值问题的一个推广。事实上,特征值的概念早在80年前就出现了,同样是在线性微分方程系统的工作中,达朗贝尔研究了在不同点上附着质量的弦的运动。

凯莱也在1841年发表了他对行列式理论的第一篇英文贡献。在这篇论文中,他用数组两边的两条垂直线来表示行列式,这种符号现在已经成为标准。

艾森斯坦在1844年用一个字母表示线性替换,并展示了如何像普通数字一样进行加法和乘法,除了缺乏交换性。公平地说,爱森斯坦是第一个认为线性替换形成代数的人,这可以从他1844年的论文中看到。

第一个使用“矩阵”一词的是1850年的西尔维斯特。西尔维斯特把矩阵定义为一个长方形的排列,并把它看作是从包含在其中的方阵中引出各种行列式的东西。

弗罗贝纽斯在1878年写了一部关于矩阵的重要著作《论线性替换和双线性形式》,尽管他似乎没有意识到凯莱的工作。本文中的Frobenius处理的是形式系数,没有使用矩阵项。然而,他证明了标准矩阵作为矩阵等价类的代表的重要结果。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