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陆机书法代表作品,四个字形容池塘?
形容池塘的四字词语:
1. 水平如镜
【解释】比喻风平浪静,如镜子一样平静。
【例句】我曾经想象过水平如镜的滇池会有怎样惊世骇俗的美丽,却未料到是它竟是如此淡雅的。
2. 深不可测
【解释】深得无法测量。形容很深。
【出处】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3. 清澈见底
【解释】形容水很清澈。
【例句】小池塘清澈见底,几只小鱼儿在里面悠闲的游来游去。
4. 微波粼粼
【解释】微:细小,微小,渺小;粼粼:细小的水波闪闪发光。形容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出处】语出西晋陆机《遂志赋序》:"昔崔篆作诗,以明道述志,而冯衍又作《显志赋》......衍抑扬顿挫,怨之徒也。"
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底好在哪?
若用模型还原历史场景,兰亭序为书圣作品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冯承素神龙本与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比较笔法,褚遂良被公认为“广大教化主”,可以肯定神龙本更接近原著,千余年来,书法天才不计其数,却都追捧神龙本为无天下第一,也是英雄所见一致。
对于兰亭序的溢美之辞可谓浩如江海,然人云亦云者十有八九。
自古笔法为不传之密,从汉到唐中期基本都是单线传授,能悉知笔法者即使士大夫阶层也是少之又少,传说钟繇为得笔法不遂,数日呕血可见一斑。
兰亭序当然是好,但兰亭序最大的妙处,不在结体,不在韵律,而是在于泄露了密不外传的笔法。
当时,高朋满座,景色宜人,几碗酒下肚,那就真的兴高采烈了。新笔净纸,想不豪写一通都难。极尽笔法技巧,洋洋洒洒,运腕挥毫,哪里还管得祖上叮咛得保密制度?
兰亭序展露笔法很多,篇幅所限,这里仅介绍几个特殊笔法,补笔、断笔、裂笔或者叫复笔合笔。
补笔,张旭笔法十二意云,结构点画或有失趣者,则以别点画旁救之。补笔在兰亭序中有多处例子,见“亦”、“集”、“系”字。
“亦”字笔画简单 ,无内涵,又与上下字在节奏上不太协调,故在角隅处有四处补笔。“集”字木底有三笔补笔,以使底部重心稳当扎实,长横得两端需放大看,“系”上面一点,则完全是完备点线面美学三要素为只之,这种例字怀仁集圣教序中也很多见,如“微”字,则是为了下部结构对称协调,旁救一点在大多数翻墨版本中丢了,只有原碑可见,图书红色框部分,如果微字把左下角一点去掉,虽然也是字,确是丑了许多,
裂笔或者叫复笔重笔。书法与音乐是想通的。音乐中有合唱,有多声部,有和弦,同理书法中也有大量类似的存在,就是裂笔复笔或者重笔。兰亭序中的“群”“毕”皆是典型例子。十七贴中也很多,如虞安吉贴“中表”瞻近贴“耳”七儿一女贴“尚”等,上文提到的“系”字单人旁也是复笔为之,俗语“写字怕描”与这不是一码事,这些复笔大都是为了结构对称和行进节奏的需要。这一点如果没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则很难理解。断笔。上文“群、毕”二字也是断笔的代表,本来断裂就是一个词,二者常常不分开。十七贴中七儿一女贴的“未”断的更加的明显。断笔的出现多是为了结构对称和韵律的需要,如音乐中的切分音,常常有意想不到效果。图中“未”的断裂部分与上面“者”字的“十”呼应对称,又字组里“者”字下部两点与“尚”字补笔的两点对称呼应。很多人都把这当成病笔或者脱墨,实在是让人无语。以上仅是兰亭序诸多笔法中的点滴,篇幅所限,不可一一说。
行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慢不越,娓娓道来,波澜不惊。看似行书好写,其实不然,这行书最难摆弄的,最难伺候的就是这波澜不惊的章法,不象草书那样大开大合,激情澎湃,各种矛盾尽情展现。行书在看似平淡中还要展现出曲折跌宕,确实不易。
书圣王羲之却用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让兰亭序万世追捧。
还是说音乐。音乐体系分乐音和噪音,有固定音高的或者固定音频的是乐音,如钢琴音二胡、小提琴、小号等。没有固定音高或者音频混乱的就是噪音,如铜锣大鼓架子鼓板眼沙锤之类。无论是西洋乐还是京剧,只有乐音是不够的,也要有噪音才可完美。有时噪音还是重头戏。特别是中途停顿或者剧终,常常是响鼓重锤。在书法中裂笔、复笔、飞白、涂抹改错无疑就是异于书法优美线条的噪音。书圣王羲之兰亭序中最后的两处涂抹应该是神来之笔。尤其是最后一处,按照魏晋人的简约风格,文章到了“有感于斯”就已经句子完整,后面实在没有再加一个“文”或者“作”字,画蛇添足。然,如果我们把“文”字和前面涂抹的扣掉,会发现扣掉涂抹墨迹的兰亭序一下子变的平庸。见图对比。
魏晋士大夫特别是贵族阶层,个个都是玩家,六艺俱佳,提刀上马可御敌,亭台楼榭能赋诗,自然精通音律,翰墨一技也自然把音律融会贯通。兰亭序最后一个字结尾,是曲终人要散,必是响锣重锤,一锤定音,还要余音绕梁。从兰亭序最后一字,是有是无,是“文”是“作”,涂之抹之,反反复复着实费思量。最后,一个“文”字,复笔、断笔、裂笔,浓墨重彩,看似造作,有意也好,无意也好,实则契合天地。
为什么王羲之没有真迹传世?
现存年代最早的书法真迹,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但陆机去世时才出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却没有一件真迹传世,这是一个悲哀,但也是历史的必然。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点:
一、纸张是有寿命的。我们知道,塑料难于降解,埋于地下,即便一百年过去,它还是塑料。所以国家倡导用易于降解的环保袋取代塑料袋。
纸张尤其是宣纸,素有“纸寿千年”之说,但即便是如此,一千年之后它还是要消失的。
对于这一点,写字有点年头的人应该有这样的经历:一些低廉的书画纸,如果保存不善,十多年或者几十年之后,纸上后出现一些孔洞,有些人以为是被虫蛀了,其实不是,它是风化了,寿命到了,因为书画纸的寿命也就几十年。关于宣纸与书画纸的区别,我在其他文章中介绍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
王羲之距今已有一千六七百年了,就纸张寿命而言,他的作品想保存下来已经非常困难了。而陆机的《平复帖》以及王羲之的远房侄子王珣的《伯远帖》能保存至今,只能说是幸运的。
二、战火的损毁。战争对古代文明、古代文化的损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在中国书法史上,损害性最大的莫过于唐代末期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连年不断的战争,不但使得大量书法经典法帖被毁,尤其重要的是,它破坏了长期以来师徒心口相传的书法传承方式,古代书法笔法自此失传了,这也是宋代书法轻视笔法而注重性情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经历了数个朝代更替的战乱时期,想保存下来确实难上加难。
三、保存条件不善。现代的图书馆中,重要的古藉善本,都保存在恒温恒湿的空调房中,每次取阅时,还得戴上口罩和白手套,就像捧着个新生的婴儿。古人哪有这个条件。
书法史上就发生过一件令人唏嘘的憾事。“楷书之祖”钟繇的《荐季直表》,鸦片战争时被英军盗出,后几经辗转被大收藏家裴景福购得,谁知裴家一佣人将之偷出,用油布包裹后埋于地下,一年多后取出,法帖已化作一撮泥土。
古代的很多作品大多入过土,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羲之创作《兰亭序》后不久,即被他的老丈人郗鉴要走,后传给他的儿子郗昙。郗昙死后,将《兰亭序》带入地下,几百年后被人掘墓取出。经过此番折腾,《兰亭序》的寿命肯定大受影响。
在古代,作品进入皇宫内府,能保存下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毕竟,只有皇家才能有较好的保存条件。
四、皇帝的自私。据记载,在王羲之去世六七十年后,他的作品就已经一纸难求了,因为很多人都在争相收藏,尤其是皇家。
收藏王羲之作品最疯狂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据说他收藏的王羲之作品达1500余件。由于他痴迷于王羲之的字,所以当时有很多大臣想方设法搜寻王羲之作品来讨好他。最著名的是当时的御史萧翼,假扮落魄秀才,从和尚辨才手中骗得《兰亭序》献给唐太宗。
如果唐太宗将收集来的这些作品好好保存,并使之流传下来,那我辈说不定就可以一睹书圣风采了。可惜,太宗为了一己私利,竟将这些作品一古脑地带入了地下,也就断了后人的念想。
当然,后来温韬掘开李世民墓,并没有见到《兰亭序》和其他王羲之作品,也许,它们早已化作了一抔黄土或者一堆灰烬!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西晋诗人?
西晋“太康(晋武帝年号,280~289)诗人”以“三张”(张华、张载、张协,一说无张华,而有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最为著称。他们的共同倾向是更注重文章的华美和写作的技巧,而在思想内容方面有所减弱。正像《文心雕龙·明诗》所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但出身清寒的左思有一些抨击当时门阀制度的作品,写得十分深刻生动。
兰亭序的整体风格?
关于王羲之书法的基本风格,历来都有定评。虽说象《兰亭序》这样的剧迹其可靠程度尚有疑问,但对大王书风的继往开来之功,却是无人能予以否定的。《兰亭序》在真伪方面的争执,并不影响它是一本极优秀的学习范本,学习行书以它作为门径颇可收便捷快速之效。
与汉、西晋的其它书法作品相比,《兰亭序》书风的最明显特征即是它的用笔细腻和结构多变,大王以前的墨迹如陆机《平复帖》、吴皇象《急就章》古拙可爱、平和淡怡,颇见内敛之功,但无清雅之巧。存世汉简中倒不乏笔画跌宕纵肆、变化丰富的作品,但在结构上又相对飘散而乏丽趣。王羲之的功劳即在于他把自然的书风引向一个较为精练但又注重技巧华美特征的格局,从而确立了书法艺术强调对审美的主动把握这一时代的基调。在他以前,人们对此是不够重视的。
强调主动追求,强调风格的个性,强调技巧的丰富性,使《兰亭序》、《奉橘帖》。《得示帖》、《丧乱帖》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魏晋式审美风度。对于学习行书的同志而言,努力注重在这方面的追索与体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甚至不妨说,行书之学大王,成功与否的标志即看学习者能否淋搞尽致地、深入细致地把字帖中最细腻的用笔动作和线条效果表现出来。粗率的临摹决然得不到真谛,而丝丝入扣的体察与反映,则是熟练掌握大王书风的第一个步骤。
此无它,因为《兰亭序》本身就是对以前书法作品的高层次发展一一我称之为是从粗到细、从疏到密、从大概到精密、从拙朴到华美的审美发展。在唐人的书论中,大王式的风格被冠以一个纯粹褒义的词:“巧媚”。《兰亭序》等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它在当时达到人所不及的技巧境界(当然还有风格境界),它对笔与纸的驾驭能力:那种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技巧,在东晋以前是为人仰慕已久,而在当时也是同辈书家们所叹为观止的,它标志着书法从荜路蓝缕阶段走向艺术的成熟。而我们正是要学习这种成熟,因为我们希望能由此而进入书法(行书)的技巧王国。
《兰亭序》的“巧媚”与它的细腻特征,在与被翻刻的《圣教序》相比时呈现得更为明显。柔软的毛笔与坚硬的刀石相比,后者毕竟会更趋向规范化的处理,而这对细腻而言却是个大损害。由是,学《兰亭》者似乎更应该注意和了解这一特定现象,把握正常学习方式。说学《兰亭》是因为它被封为“天下第一行书”,这自然是毫无意义的空泛话,艺术是没有“天下第一”的。但学《兰亭》是为了掌握它那种精巧的笔法,掌握尽可能多的技法语汇,这却是每个学书者应该建立起的学习观。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解析?
金生丽水,是指金子生于云南省之金沙江,丽水是金沙江的古称。《韩非子·内储说上》:“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辄辜磔于市。甚众,壅离其水也,而人窃金不止。“
玉出昆冈,因与“金生丽水”对应是指玉出自昆仑山岗。
“玉出昆冈”的更一解释是指西晋时的陆机、陆云两兄弟。二陆均为华亭昆冈(今松江小昆山)人,后人仰其名声,将二陆喻为美玉,以“玉出昆冈”来赞誉二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