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几位古代诗人的代表作品,但你知道还有一个诗佛吗?
中国古代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被人们赋予了不少雅称。比如: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诗神苏轼,诗狂贺知章,诗鬼李贺。那么诗佛是谁呢?
我来告诉你,诗佛就是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我国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他少年才志,聪明过人。十五岁那年,他去京城应试,他不仅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还有音乐天赋,因此,王维少年时便在京城小有名气。
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后来又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等。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多才多艺,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擅五言,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王维的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竹里馆》、《终南山》、《红豆》、《少年行》、《归嵩山作》等。”
王维被人们赋予“诗佛”称号,他与孟浩然也被合称为“王孟”。他还被后人作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图片来自网络
你认为中国古代最厉害的五个将军是谁?
感谢邀请! 我曾经做过一期中国古代名将的节目,其中按历史出场顺序,排出过中国古代十大名将。他们分别是吴起,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周瑜,刘裕,李靖,郭子仪,徐达!
而如果排五位的话,我选吴起,韩信,刘裕,李靖,徐达!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原因!
一,首先为何选吴起而不选白起?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吴起的全面性,且不论他变法治国的成就,单在军事上,他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全才。
他的《吴子兵法》可以与《孙子兵法》齐名,他训练出来的魏武卒曾经是战国时代最为精锐的部队。而在战绩上,他百战百胜。而且经常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当初在魏国,他曾以五万新兵,打败了秦国五十万大军,从此确立了魏国在战国早期对于秦国的优势。 所以,我把他排在了白起前面!
二,韩信! 我想选韩信作为汉朝时代的第一将军应该没人反对吧! 他是又一个兵圣级别的人物,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
相比于韩信,卫青与霍去病虽然有开疆拓土之功,却还是要差了些,毕竟他是开创西汉王朝的核心人物。
三,刘裕 刘裕是南北朝南朝宋的开国皇帝,被称为“南朝第一帝”,是为宋武帝。
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刘裕同样也是一代名将,在他当皇帝之前,他是那个时代,最为璀璨的将星。 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所以,无论是外战还是内战,刘裕基本上都是大赢家。 特别是在北伐这件事儿上,东晋南渡以来,没有一人能比刘裕做得更好。不管是北府军老大谢玄还是与之齐名的桓温,其建立的功勋都比不上刘裕。 更令人值得称道的是,刘裕不是什么世家子弟,他们有谢家,桓家那样的大家族背景支撑。他只是草根出身,白手起家,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用命在战场上,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第四,李靖 大唐战神,同样是内外兼修。
其效力唐朝,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 李靖与韩信一样,是一个兵圣式的人物,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战绩前面咱们说过了。
咱们说说理论,他曾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可惜今多已失传。不过,后人根据他的理论所编辑的《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与《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巨著并列,可见其重要性。 所以,李靖入选,当仁不让。
第五,徐达! 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将,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朱元璋手下最为倚仗之人。在为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他是绝对的主力。首先在江南,面对陈友谅和张士诚两大对手,徐达屡战屡胜,最终帮助朱元璋消灭了二人。 而后北伐元朝,徐达更是开创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胜,帮助朱元璋由南向北统一了天下,灭亡了元朝。此乃不世之功!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此等评价,足以说明徐达的功劳。
古代有多少文人看史书兵书?
中国古代文人有多少人看史书,有多少人看兵书这个问题,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古代所有的文人都读史书,至于学习兵法的人不得而知,肯定要比文人读史书的人要少的多得多。(仓颉像,李斯因而做《仓颉篇》)
为何说古代文人全部都读史书。我们按照现代人的观点看古人,古代越早时期,读的书越少,随着历史的发展,读的书就会越来越多了。
一、启蒙阶段必读科目。
著名的启蒙读物主要是识字、和启蒙教育读物。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还有更深一步的《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等。
注意,这些基本读物也有年代的,《三字经》等出现在唐宋时期,至于以前的启蒙读物如下:
1、秦朝之前的启蒙读物:《史籀篇》;
2、秦朝的启蒙读物:李斯著《仓颉篇》、赵高著《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
3、两汉时期的启蒙读物:《仓颉篇》、《训纂篇》、《凡将篇》、《滂喜篇》、《急就篇》等。只有《急就篇》流传下来,其他读物有待考古挖掘发现了。
4、魏晋时期的启蒙读物:《悟蒙章》(《急就篇》改编)、《七诱》、《十醉》、《字统》、《字训》、《幼训》等。(《五经》之一的《春秋》就是记载鲁国的历史)
二、小学阶段之后的必读书目。
这里的小学和现在的小学是不挂钩的。主要的学习读物主要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前朝修编的史书,这一书目是按照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学习的。
1、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中《春秋》就是史书。
3、诸子百家:《荀子》、《老子》、《庄子》等
4、二十四史。《史记》、《汉书》等24部史书。
年代越早,读的史书就越少。
一般的文人最少也要读《春秋》的,五经之一的《春秋》就是一部史书。故此,几乎秦朝之后的文人都读史书。
古代的十大兵书和读者人群如何?古往今来,战争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中国有关军事战争的兵书也非常多,随着朝代和人类的发展,中国兵法也评价出了十大兵书,简要介绍如下:
1、《六韬》、《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相传为姜子牙所做,古代《武经七书》之一,六韬分别是:
文韬——论治国用人的韬略;武韬——讲用兵的韬略;龙韬——论军事组织;虎韬——论战争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豹韬——论战术;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
2、《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孙武所做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孙子兵法》有十三篇,如下:
《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1972年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3、《孙膑兵法》、《齐孙子》。齐国孙膑所做兵法,据传是孙武的后人。
4、《吴子》、《吴起兵法》、《吴子兵法》。战国时期卫国人吴起所做兵法。
5、《尉缭子》。秦始皇灭六国的战略总指挥尉缭子所做。
6、《司马法》。先秦时期的主管军事的司马所做。
7、《太白阴经》。唐朝李荃所做,太白金星主战争、杀伐,故取此名。
8、《虎钤经》。宋代许洞所做,著名的北宋科学家沈括是他的外甥。
9、《纪效新书》。明代戚继光所做,平定倭寇的经验教训以及治军策略。
10、《练兵实纪》。戚继光练兵所做,主要是如何训练士兵。
这些兵书基本是在冷兵器时代的书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孙子兵法》,与普鲁士人克劳塞维茨所著《战争论》、日本人宫本武藏所著《五轮书》齐名。
其实古代的文人对兵书的阅读还是非常少的,尤其是北宋之后,对军队将领进行遏制,文人集团大行其道,基本上文人是不太读兵法书籍的。
不过有相当一部分文人在功成名就之后,会涉猎一些兵法书籍的,作为课外读物来学习,自然人群也是相当少的了。
按照阅读兵法的文人比例来看,北宋是一个分水岭,之前阅读兵法的人比例高,宋之后阅读的比例相对要低一些的,毕竟科举考试中是很少涉及兵法的。宋代时期很多武将为了前途,急于转投文人,在考据考试中也有少量有关兵法的考试题目。
科举考试制度和王朝政策的倾斜,决定了文人很少人读兵书的。
不过文人读兵书,而且精通的人物也有不少,明朝的王阳明、近现代的曾国藩、蒋介石、毛泽东等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还有哪些知名度高的诗人?
如果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那么唐诗就是其中最绚烂的花果,而盛唐则是唐诗乃至古典诗歌发展的巅峰。李唐一代,能家辈出,群星璀璨,可能他们的光芒都被李白和杜甫这两颗最耀眼的明珠所掩盖了吧?才会让你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试着回答下。
1、陈子昂-远绍建安,下开盛唐,世称陈拾遗,诗骨。代表作《感遇》38首等。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亦称“王杨卢骆”-调入初唐,六朝锦色。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从军行(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杨炯、《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咏鹅》骆宾王。
3、沈宋。沈佺期宋之问-锦绣成文,五律始备。
4、四明狂客贺知章,世称诗狂。呼李白为谪仙人的就是他。“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回乡偶书》。
5、七绝圣手王昌龄,世称诗家夫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6、王维,世称诗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山居秋暝》。
7、白居易,世称诗魔。代表作《长恨歌》等。
8、贾岛,世称诗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9、刘禹锡,世称诗豪。“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乌衣巷》。
10、李贺,世称诗鬼。“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金铜仙人辞汉歌》。
实在是太多了,这才说了十个,还没说到李商隐、杜牧、孟郊、元稹、张籍、苏味道、杜审言、岑参、高适、王之涣、崔颢、韦应物、柳宗元、温庭筠、韦庄们呐。但手机打字太累了。容我先告一段落。
诗词界谁是用典高手?
用典,是一种写作手法,引用经典中的故事、字词。古人写诗词文章的时候,都喜欢引经据典,一来可以简化写作,本来需要长篇大论讲一个故事,用典故可能只需要几句话甚至一个词,就能表达清楚,同时还能丰富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思想。
用典是一门技术活,用得太生硬,会被认为是掉书呆子,用得不恰当,又会被人笑话。
用典到宋朝到了巅峰,宋人作诗词,爱用典,无典不欢,苏轼、欧阳修、李清照这些文学大牛,随便翻一首诗词,基本都能找到典故,但相比起辛弃疾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用典狂魔辛弃疾辛弃疾用典疯狂到什么程度,他作一首词,可以做到句句有典,甚至还可能一句词有好几个典故,这里举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例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一首悲愤的词,上片着力于赞扬雄踞江东的大魏吴王孙权,和金戈铁马北伐胡虏的宋武帝刘裕。下片借用刘义隆冒进失败,来讽刺当政者看不清局势误国,以及表明自己坚决抗金、立志收复失地的态度。
这里就不做鉴赏了,我们来数一数词中的典故。
上片写了两个历史人物,引用了两个故事:起笔江山依旧,但“孙权”那样的英雄已经难以寻觅,第二句用孙权自然而然引出“舞榭歌台”——榭,就是建在高台上的宫殿,这里指孙权的皇宫。
接着写那寻常的百姓街巷,是寄奴曾经住过的地方,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自然过渡到宋武帝北伐,刘裕当年,平定内乱,取代东晋,又两度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长安、洛阳,差一点点就能收复中原了,这是多么伟大的功绩啊。
如今,刘裕的丰功伟绩,也和孙权一样,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找不到了。
下片用典更为丰富,开头“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就用了两个典故,元嘉草草指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克复中原之志,封狼居胥则是用了霍去病的典故,暗指有北伐必胜的信心。但刘义隆却因看不懂局势,贸然北伐,以至于三战三败,最后只能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是写当时的局势。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又是用典,佛狸是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刘义隆北伐的对象就是他。拓跋焘南下在瓜埠山建立了行宫,被后人称为佛狸祠。神鸦社鼓是指吃祭品的乌鸦和祭祀的鼓声,这句词是说,此时的老百姓,都以为佛狸祠是供奉神灵的地方,却不知其实是侵略者的行宫。
最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熟悉,辛弃疾用廉颇的典故,一是为感叹廉颇老将军的不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明,我虽然已经年迈,但依然像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可以为国征战。
大量用典,是辛弃疾词最大的特点之一,这首词,几乎句句用典,而且典故中还有典,用得贴切灵活,恰到好处,每一处典故衔接地天衣无缝,既紧扣主题,抒发了自己的心意,增强了说服力,顺带还“炫耀”了自己的学识。
最可怕的是,这还不是辛弃疾用典最多的作品。
可怕可怕。
古代状元榜眼探花排名是怎样的?
状元千年未变,榜眼和探花直到宋末期,方才确定为“两个人”,在此之前,榜眼指殿试第二名和第三名,探花指考的比较好的少年郎。
状元最早又被称为“状头”,古代学生考试需要向官府书写一份名状,作用类似于现在的准考证,然后依级别依次参加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被称之为解元、会元、状元,若三门考试皆为第一,则被称之为“连中三元”,又名三元及第,历史上一共21人get这个成就,可谓是天之骄子中的骄子。
科举考试起于隋唐,兴于宋朝,在宋太祖之后,建立了殿试制度,所以及第的学生被称之为“天子门生”,一直沿用至清末。
宋太祖时期,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自此“殿试”方才被正名,殿试第一名称“榜首”,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形如一个人的额首和两边的眼睛交相辉映一样。
何谓“探花”,唐朝科举进士之后,皇帝会赏赐他们骑马游街,在皇宫公园中游览,赏花摘花,故被人称之为“探花郎”。
在南宋时期,探花被专指为殿试第三名,榜眼成为第二名,状元第一名,自此“状元、榜眼、探花”的格式正式形成,也就成为了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殿试三鼎甲。
如今高考取代了科举制度,虽然不再有全国状元,但各省都有各自的理科状元、文科状元,每年也会吸引全省人的目光。
高考和科举其归本溯源是一样的性质,也是最为公平的选材方式,因此“只要学不死,就要拼命学”是至理名言,尤其对于中下底层的劳苦大众的孩子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