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背景和代表作品,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一、齐国名相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著有《管子》。《管子》一书中收录了管仲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管仲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主张依法治国,提出了国家的安定与否、人民的守法程度,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二、秦国名相商鞅
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著有《商君书》。
三、秦朝名相李斯
战国时楚国上蔡人,是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弟子。后辅助秦始皇统一中国,官至丞相,为秦始皇定郡县之制,下令焚书坑儒,以小篆为标准统一文字。秦始皇死后,李斯听从赵高阴谋,矫诏杀太子扶苏,立胡亥。秦二世继位后,赵高专权,污蔑李斯谋反,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李斯时说:李斯作为一个普通平民辅助大秦,利用机遇和能力辅佐秦始皇成就霸业。如果不是因为种种无法让人容忍的恶行(杀韩非、焚书、篡改圣旨)毁坏了他的声誉,那么他的功绩可与周公、召公媲美。
四、西汉名相萧何
西汉初年政治家。秦沛(今江苏沛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见汉高祖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推荐韩信为大将军。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采摭秦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卒。
萧何,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治世能臣,不论是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朝建立初期,都表现出杰出的政治眼光和才干。其主要功绩是:确立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制定国家基本法律。他一生忠心为国,不谋私利,千方百计让百姓安居乐业。所以他受到老百姓的敬仰和长久的怀念。他一生做了立国最根本的工作,对后来大汉中兴的“文景之治”有深远的影响。
五、蜀国名相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诸葛亮一生为兴复汉室、成就大业,做出了无人能及的历史贡献。他立法施度,选贤任能,重视农耕,发展生产,联吴抗魏,南征蛮夷,五伐中原,六出祁山,直到54岁病死于伐魏的前线五丈原。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运筹帷幄的风采、淡泊明志的气度、谦虚务实的作风、矢志不移的献身精神和不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均成为后人效仿、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六、前秦名相王猛
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东晋后期前秦国的丞相。他出身贫寒,初以卖簸箕为生,空怀满腹经纶;后得遇东海王苻坚,辅佐苻坚励精图治,伐荆州、擒李俨、斩苻柳、取洛阳、灭前燕,创造了丰功伟绩。一些史学家评论他无论武功还是文治,都在诸葛亮之上。王猛治国,使前秦成为诸国中最有生气的国家,因而敢于与群雄角逐,并且愈战愈强,十年之间便统一了北方。在这个过程中,王猛经常统兵征讨,攻必克,战必胜,表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干和大将风范,比“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不能“独当一面”的张良还要略胜一筹,苻坚把他比做“文武足备”的姜尚。王猛既是封建社会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武勇的战将。
七、初唐名相房玄龄
唐代初年名相。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十一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征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八、大唐名相狄仁杰
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届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
九、北宋名相王安石
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自从领导了一场轰烈和悲壮的熙宁变法,王安石便独撑大旗步入历史漩涡,成了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人物。变法之前王安石被誉为“当世圣人”,变法后,司马大骂其为欲谋朝篡位的大奸臣;后来的宋徽宗对王安石推崇备至,而到了宋钦宗那里,竟成了北宋灭亡的魁首。
十、清代名相曾国藩
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清代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关键人物。
历史书中说的士人指什么?
士人,古时指读书人,亦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政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周旋于道与王之间。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士人是古代中国才有的一种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
商周之前,士是贵族。士,事也。殷商卜辞作“卿事”,经传作“卿士”,是“知天道”、掌管国事、垄断文字的宗教政治大人物。通古今,辩然否,谓之士。这是士的本义。后世千姿百态的士人,是这个本义的引申和历史化。周代分封贵族,形成“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土”序列,士是贵族中的一个等级。古代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纯然单一。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士人诞生。士是贵族,士人为平民。春秋时期,士处在血缘等级与社会层级之间。庄子是没落贵族,依然是士;孔子是贵族远室的后裔,已沦落为士人。孔子坚持“士志于道”,是中国第一个士人。孔子及其他诸子信仰“天下有道”,从礼乐话语中创建以“道”为核心的士人话语系统,依此提出“礼崩乐坏”之下的治国策略,诸子开启了“轴心时代”。
战国是一个争战不已的时代国之实力依赖于人的智慧,士人受到特殊重视。“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社会尚贤,学宫在野,“学以居位曰士”,论智能和才干不论等级。士人拥有“知识、道德和勇力”,是战国的主角,成为最有活力的阶层。其表现,一是“鄙人为相”,二是士的类型丰富多彩。战国是士人的自由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士人生活的写照。游士是战国士人的主要类型,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游士是苏秦。没有立场更没有主义,说明了战国士人一个特点:士人谋权。“道术将为天下裂”:重“道术”向单重“方术”转变。苏秦是士人流变史上的一个转捩点。
汉独尊儒术后,魏晋隋唐士人有五重变迁:从游士到士林。先秦至汉初的士人都还是独立活动的游土。自汉武帝崇重儒学,儒士与政权结合获得权重。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经学之士获得对“天”或“天命”的解释权。汉代经学取士加上察举征辟制度,促进了对仁孝和名节的重视,历史上罕有其匹。到了东汉末年,清议名士们互通声气,在儒家理想主义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一个社会政治群体。他们以澄清天下为志,面对“邦无道,危行言孙”慷慨激昂地发表言论,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意识最早觉醒的一批人。
从清士到名士。东汉清议,揭开了一个文化与政治互相激荡的重大现象。其衍生的结果,是产生了一群魏晋名士。名士于世独立,王权无可奈何,这得益于门阀政治和荫户制度,是贵族制度消失后的替代物。说到底,游士苏秦重权变是源于无恒产,魏晋士族拥有庄园田产才能保持独立。士族衣食无忧才能成就名士,门第制度保证精神生活。士族是皇权的制约阶层,影响社会公序良俗。名士所独有的品性、风范,如进德修业、礼贤下士、人格节操、义士情怀、恭敬谦和等,随其阶层而存在。
从名士到隐士。人文化太孱弱,王权政治太黑暗,文化与政治间总是杀戮占上风。魏晋竹林名士如不党附司马集团,就得以放达、任诞、佯狂来避祸。士人从舍生取义往后退,从经学到玄学,从儒学到佛学,从王道论到人生意义论,退到了清谈性命。清谈兴、名士出。士有道则出,无道则隐。陶潜再退,退隐桑田,猛志固常在,以爱惜人格。到此,魏晋士人从风流名士直退到南山隐士。
从士大夫到士君子。唐代平民政治起,科举制度消弭了门第制度,也消弭了对皇权的制约。除了皇室,中国人没有真正的私产和随私产而来的自由。皇权专制下,衣食利息所由出,士大夫白居易“大隐”隐于朝堂之上。士大夫是出仕之士,士君子是“学和道德修养为任”之士。仕中隐,做独善其身的士君子。苏东坡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积极自由,是一个士君子。从朝士到野士,然而,士人坚守不变的是“志于道”
到了宋明,士人变化的是从帝王师转向社会,移风易俗。宋代士大夫通过“做帝王师”参与“治天下”,在建功立业之外,有一种不同于汉唐士人的雍容人格。融进退于一体,达时不得意忘形,穷时保持心气平和,始终忧天下道德福祉。“士志于道”如不能在“治国”中实现,还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修身齐家”,自成“道成肉身”之途;还有一个是从朝廷转向民间,走“平天下”之道。甚而求简易,为百姓讲学布道,在日用中搭建形而上学至善之路。
宋明士人道德理想主义道路宽阔,“上士贞其身、移风易俗”创建书院,民间传教,乡约的发展,以至戏曲小说的兴起等都是这一趋向的成果。十六世纪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新发展和商人地位的上升,明代的“士”在同一时期展开了开拓社会和文化空间的活动绝非偶然,“士商异术而同志”、“异业而同道”,财富提供了经济基础。士人在基本道德的持守中,与时变化渐次更替不同的新内涵。
清代土绅是士人的近代表达。清代,士人重“实用”,知识、思想和趣味大变,面对的是一幅阴郁的人世图景。继士绅崛起,晚清商绅、学绅继之。余英时说,清末废止科举,以现代学校取代科举考试,现代学校的毕业生不再直接进入权力大门,仕宦前程没有了制度的保障。随着教化社会的崩溃、实证主义的兴起,“士”(或“士大夫”)已无用武之地,代之而起的是现代的知识人。知识人代土而起,宣告了“士”的传统结束。
有哪些爱国古诗还有作者背景?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体裁:七言律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
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诗歌背景】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溺水后因自幼的娇生惯养和体质虚弱而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端宗的7岁的弟弟赵昺即位为皇帝,年号祥兴.朝廷迁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指南录》记录的文天祥自注云:
“上巳日,张元帅令李元帅过船,请作书招谕张少保投拜。遂与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书此诗遗之。李不得强,持诗以达张,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作此诗20天后,崖山海战以宋朝惨败而结束,陆秀夫背赵昺跳海而死。宋朝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朝灭亡。
围城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方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清代文学有哪些代表作品?
清代的文学作品可多了,代表作品倒是能列得出几部的。
1:《聊斋志异》,短篇小说集,清代蒲松龄作。全书共四百九一篇,其中除少部分属于古谈逸闻等笔记性作品外,大部分是主题鲜明,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通过一些花妖狐魅,鬼怪精灵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2:《长生殿》,戏曲,清代洪昇作。全剧分上,下两卷,共五十出。作者在十余年中三易其稿而成。《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故事。3:《桃花扇》,我国古典戏曲中优秀的政治历史剧。清代孔尚任作。《桃花扇》全剧分上,下两卷,共四十出,以复社名士候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集中地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现实,描写了南明王朝的覆亡及教训,即所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正是作者的创作意图。4:《儒林外史》,讽刺小说,清代吴敬梓作。全书五十五回,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大都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是我国十八世纪知识份子的一面镜子。他以讽刺腐败的科举制度和利欲熏心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最恶,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了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书中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对统治阶级的残暴和阴险,对于豪绅和恶霸的敲诈勒索,对于封建的婚姻制度的罪恶,都进行了有力的抨击。5:《红楼梦》,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全书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著,原名《石头记》,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书名改为《红楼梦》。这部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过程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家族的荒淫腐败,形象地显示出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命运。6:《儿女英雄传》,长篇小说。清代文康作。原名《金玉缘》,后经人弥补了缺失,改名为《儿女英雄传评话》。《评话》本五十三回,今存四十回。写清代副将何杞为纪献唐陷害,死于狱中,他女儿何玉凤改名十三妹,出入于江湖,要为父报仇的故事。由于原书没有完,后来有人续作。7:《镜花缘》,长篇小说。清代李汝珍作。全书一百回,作品的前半部写武则天于寒冬下令百花齐放,众花神不敢违旨,开花后遭到天谴,被玉帝贬谪于人间,为首的百花花神托生为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试中探花,因被人吿发曾与叛巨徐敬业结拜兄弟,于是被革去功名。唐敖心情仰郁,随妻弟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引导,游历了四十多个国家,见识了形形色色的风土人情,并救了一些由花神转世的女子,后入小蓬莱求仙不返。其女唐小山出海寻父,意外获得一卷天书而归……。8:《病梅馆记》,清代龚自珍的散文。写于作者被迫辞官时,文中说,对于梅,有人以弯曲为美,有人以歪斜为美,有人以稀疏为美。文人画家心里知道这个意思,却不可公开规定和号召,并用来衡量天下的梅……。9:《二十四史》,一套史书的总称。它用纪传体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崇祯十七年四千多年的历史。10:《青楼梦》,晚清小说,作者俞达,全书六十四回。书中主人翁金挹香,风流倜傥,大材出众,为寻求“有情人”执意不娶,专和妓女交往,后来终于从妓女中娶了一妻四妾………。这部小说,专意“摹绘柔情,敷阵艳迹”,思想空虚,格调不高。还有《敦诚赠曹雪芹诗》,《己亥杂诗》,《荡寇志》,《一层楼》,《泣红亭》,《品花宝鉴》,《老残游记》,《二十年目赌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孽海花》,《新罗马传奇》,《李闯王的传说》等等……。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莫言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谢邀!
大学时,读莫言先生的《透明的胡萝卜》、《红高粱家族》,曾将莫言先生这两本小说中的奇幻场景和许地山先生《命命鸟》中的佛光进行对比,发现有着一定的共通点。
但是同也不同,因为许地山先生的作品中宗教色彩较为浓厚,比起莫言先生的小说,更加能吸引那时的我。
后来莫言先生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个大奖,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社会上出现了莫言热,甚至有些家中有孩子要高考的家长,还到高密去拔了莫言家的萝卜,希望儿子吃了可以金榜题名,幸亏法制健全,不然莫言先生一把老骨头,可能经不住如此热情的折腾,估计下场要惨过美男子卫玠。
这些吃了萝卜的孩子,最终是否金榜题名了,不得而知,但是也从侧面说明了那段时期的莫言真的很火。
书店也乘热打铁,出现了《莫言文集》、《莫言小说集》等各种集,莫言先生的小说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后来陆续看了莫言先生的《檀香刑》、《蛙》、《生死疲劳》、《酒国》,前些日子看了《老枪宝刀》、《丑兵》,发现莫言先生的小说,确实有独到之处,至少这个《丑兵》是很多作家所写不出来的。
莫言先生的作品,尤其以《檀香刑》给我的震撼最为真切,刽子手对于生命的麻木,至今想来都有一种阴森之感。(《丰乳肥臀》由于个人原因,实在是看不下去,因为人物多且杂,看着很累。)
莫言先生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原创,转载注明,盗用必究】
2017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