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腔代表作品,秦腔在戏剧中是个什么地位?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于2006年5 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就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没有多少剧种能望其项背。秦腔传播的范围极其广泛,像种子一样在外埠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地区就有京、津、晋、冀、鲁、豫、皖、苏、浙、赣、湘、鄂、粤、桂、川、滇、黔、青、宁、新、藏等二十多个区域。当然,不同的区域,因为文化环境不甚相同,进入其地区的秦腔的表现则不完全一样。
如山西的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河北的老调梆子(又分为东、西、南三路)、河北梆子(京梆子、直隶梆子、卫梆子)、蔚州梆子、武安平调、泽州调等;河南的河南梆子、怀梆、宛梆、大平调(俗称大梆子戏)等;山东的山东梆子(曹州梆子)、莱芜梆子、章丘梆子(东路梆子)、汶上梆子、枣梆等;安徽的安庆梆子、沙河梆子等;贵州的贵州梆子;云南的滇梆子(今谓之滇剧);广东的西秦戏;江苏的徐州梆子,等等。这些形态的剧种虽然受所在地区的文化影响,和秦不完全一样,但是,同多于异。
秦腔随着陕西人口向青、宁、新、藏等地迁移而传播。秦腔在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各省为主要的戏曲声腔之一,今日这些省份都有数量不一的秦腔剧团,如青海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仅乐都一县就建立了17个乡镇业余秦腔剧团。
据不完全统计,宁夏、青海、西藏、新疆中的汉族人口,20%以上来自于陕西。于是,数量较多的陕西籍人口,就成了秦腔传播与发展的文化基础。如陕西移民较为集中的青海湟中县,于清代道光年间成立了秦腔戏班,经常在“马祖庙会"上演出。陕西、甘肃的秦腔班社见青海有演出市场,便纷纷入青。
从光绪、宣统年间开始,鸿盛班、大盛班、福盛班、丰盛班、云青社、共和社、友谊社、易俗社、三兴社等等,走马灯似地来西宁以及陕西籍人口较为集中的诸城镇演出。而有一些像云青社这样的戏班因长期驻扎在青海演出,吸引了许多青海本地人进班学艺而成为演员,使该班社渐渐地演变成当地的一个秦腔班社。
再如由于新疆的陕西籍人口众多,秦腔在该地区亦有很大的势力。曾经在新疆活动过或现在依然活动的秦腔班社(剧团)就有德盛班、新盛班、天成班、奇台新盛戏园、天山戏园、元新戏园、新中舞台、哈密县易俗剧社、伊宁市京秦合作剧团、镇西县秦腔剧团、兵团猛进秦剧团、红星秦剧团、奇台县西锋剧社、奇台县前进剧团、沙湾县秦剧团、伊宁市秦剧院、米泉县秦剧团、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农四师猛进秦剧团、巴里坤县秦腔剧团、农十师秦剧团、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秦剧团、焉耆县秦剧团、塔城专区秦剧团、奇台县秦剧团、哈密地区秦剧团、霍城县芦草沟乡秦剧团等数十个。
秦腔在历史上分为前秦腔和后秦腔。将 1780 年前后记载的秦腔定为前秦腔(陕西土二黄、汉调二黄、今称陕西汉剧);将 1807 年前后出现在西安剧坛的秦腔定为后秦腔(初称桄桄戏,后称陕西梆子,今称秦腔)。前秦腔发源于陕西省南部紫阳蒿坪河一带,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后秦腔,即现在常说的秦腔,形成于陕西省关中东部以大荔(旧同州府治)为中心的十数县。
西、南路为前文所述的前秦腔,它有向西(至甘肃、宁夏)、向南(至湖北、四川、广东)和向东(至北京、苏浙一带)的传播,对京剧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北、中、东路秦腔为后秦腔。其中东路秦腔一路向东直至山东,影响了沿路梆子腔的形成与发展。但是其传播范围没有西、南路秦腔广。
前秦腔从乾隆、嘉庆(1736—1820)年间开始在北京地区传播,途径主要以秦腔演员魏长生三次演出为主,类型为迁移扩散。秦腔文化在北京的传播曾受较大的屏障作用:秦腔当时内容多为男女情爱,且昆腔、弋腔多有显贵为后台支撑,所以在乾隆五十年,清廷禁演秦腔。这种屏障作用促进了秦腔文化向其他方向(南下扬州)的传播,扩大了文化扩散的广度。
乾隆年间,江南的地方戏徽班进京,对各地剧种声腔兼收并蓄,广纳博采。到嘉庆、道光年间,徽班兴盛,秦腔衰落,徽班聘秦入班,形成“徽秦合流”。后与吸收了安徽二黄和陕西秦腔的汉调融合,形成“徽汉合流”,京剧真正形成。京剧的形成包括秦腔的三次文化整合:其一是前秦腔与安徽二黄在湖北地区的整合,形成汉调。其二是前秦腔与安徽二黄在北京地区的整合,奠定京剧形成的基础“徽秦合流”;其三,是“汉调” 与“徽秦”在北京地区的整合。
以陕西的中部、山西的南部为中心,梆子腔在向北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以山西太原为中心的“中路梆子” (今称晋剧),以及流行于山西北部的“北路梆子”和“河北梆子”;在向东流传的过程中,则形成了“河南梆子”(今称豫剧)和山东梆子。
秦腔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也是三秦文化的典型代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在历史上曾流传至中原和沿海一带,影响和孕育了数十个地方剧种。
为什么发展不及京剧?
其实这个问题不止秦腔在问,很多剧种都在问,比如徽剧、汉剧、豫剧、梨园戏,这些剧种无一例外都比京剧起源要早,但是为什么发展却比不上京剧,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京剧的来源就不需要我再复述一遍了吧?它是经过花雅之争,最终在花部拔得头筹,经历了一百多年生成的,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徽汉合流。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换成,为什么中国这么多戏曲,京剧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国剧?这样比较好,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特定的历史因素其实在京剧之前,明清两朝都是有官方戏曲的,放在今天也叫国剧,那就是昆曲。而花雅之争的另一位主角雅部,也就是当时清朝的官戏。
昆曲在最火的时候究竟有多受欢迎呢?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就没有几个不喜欢听昆曲的。当时几乎每个昆剧团都有文人墨客,也就是今天的作家替其写剧本,并且由民间知名的音乐人为其谱曲,再由名伶、名家们来演唱。历史上很知名的一位美女陈圆圆,唱的就是昆曲。花雅之争结束后,京剧替代了昆曲的地位,也成为了清朝的官戏,当年的老生三杰、谭鑫培、同光十三绝等京剧名家,常常到皇宫中表演京剧。这也为京剧成为国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为什么说京剧具有代表性?这又得从花雅之争说起,在花雅之争初期,花部处于下风,当时京剧的前身京腔成为花部的代表剧种。
为了抵抗昆曲,花部十几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剧种,将自己剧种内的艺术特点及其精华内容都无私奉献了出来,全部交给京腔来打理。同时,京腔又偷偷吸取了昆曲的艺术特色,成为了一个结合体,到了形成京剧的时候,它已经融合了我国戏曲界的大部分声腔,我们最常见的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在京剧里面全都有。
因此它可以说是地方戏曲的结合体,具有特别强的代表性。因为我国绝大多数剧种,都避免不了这四大声腔。
三、京剧的繁华程度京剧的繁华程度,除了当年极具辉煌的昆曲,是任何一个剧种都无法达到的。
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马连良、余叔岩等等,这些人的名字放到戏曲界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京剧的名家多得可怕,而纵观全国各地这么多剧种,知名的演员加起来估计还没有京剧的名家多。再看看戏曲界最辉煌的上世纪,地方戏的特征又有多少能够显现出来呢?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等,唱的大部分不都是京剧吗?
四、程式的完整性京剧的程式可以说是戏曲界最完整的了,全国上下没有任何剧种能够与之比拟,就算是昆曲也不行。
而程式的完整度,又恰恰能够体现出戏曲的舞台经验丰富。因为所有的程式都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演出的次数越多,程式就越来越完整,越来越规范。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京剧的繁华之处。
五、特定的地理因素最后一个原因,其实相对起来并不是那么重要,不过很多不服京剧的人总是会提,说京剧要不是出生在北京,根本就成不了国剧。
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在上世纪,剧种能打出名头的有三个城市,就是北京、天津和上海。戏曲界有句老话:北京学艺,天津成名,上海赚钱。一个戏曲艺人想要成为名家,是要在这三个城市闯出一片天地的。而剧种也是如此,剧种想要受到更多人的喜欢,一定要在这三个城市站得住脚,这样才能发展壮大。
可惜戏曲界最辉煌的时期,只有京剧能够在这三个城市站稳,并且发扬光大,那个时候没有政治因素吧?这样也就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了,为什么秦腔发展不如京剧?相对于京剧的覆盖全国,秦腔只是偏居一隅,别说去北京天津上海扎根了,就连西北都很难走出——历史上走出不代表现在。还是好好反省吧!
京剧的异同?
二者的主要异同如下:
第一、 嫠剧和京剧流行的地区不一样:其中嫠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丽水及江西东北部地区;而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第二、 嫠剧和京剧的声腔不一样:其中嫠剧主要声腔包括“高腔”——“西吴高腔”、“西安高腔”、“侯阳高腔”及“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而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
第三、 嫠剧和京剧的伴奏不一样:其中婺剧中的高腔伴以弦管乐器,尤其是“西吴高腔”和“松阳高腔”最为突出,与其他多数高腔“锣鼓助节,不论管弦”的特点形成区别;而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为什么秦腔在西北地区流行却不受大众欢迎?
此问题问的好,因为秦腔起源于三秦大地,流行于西北五省地区,是古老而传统的地方戏剧文化。是地方剧种它就必然的受限于地方的风俗,民风,语言等各种制约。所以就在别的地方流传不开就必然的,因为别的地方沒有人学习,沒有人传唱,沒有人看的懂,听的懂的。
再者各地的地方传统剧种有很多,如豫剧,晋剧,京剧,黄梅戏川剧等等不也都是流行于本地区的吗。不管那个剧种都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应该传承和发扬光大。而且各剧看各剧的民族特色,都是好听好看的,只是看懂和听懂的问题,而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所在。
其实受互连网,手机,电视,和电视剧以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传统剧都受到很大的冲击,有些县级剧团已经难以维持生计了,省级的大剧团还算可以免强维持。以前各乡村小镇年年请剧团演戏看的人是人山人海,十里八村的人都敢来看戏,而现在呢?除了各大庙会请来演出。各个村庄已经不敢请剧团演戏,除了经费问题,还是因为看戏的人太少。
就象贾平凹先生所说的: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几十万人乱吼秦腔。那种场面已一去不无返了,现在热爱秦腔的都是些老年人,而90后和00后根本不喜欢看和听的。也是听不懂看不明的,而是手机包览了他们的所有爱好。
不过这两年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下乡活动,也大力的推动地方戏剧的传承和发展,希望长久的发展下去,给地方戏剧增添些动力。所以,我认为秦腔不能在别的地区流行是小事,在本地区传承和发扬光大是大事。谢谢阅读
八百里秦川散文诗的作者是谁?
八百里秦川
作者:遥远
八百里秦川名响,
两千年历史悠长。
盛产五谷和高粱,
酿出的美酒醇香。
曾出现多少帝王,
史有名属秦始皇。
他开拓秦国阔疆,
使秦国兵马雄壮。
统一七国史册载,
盛唐定都居西安。
华清贵妃歌舞狂,
官兵逼反俪悬梁。
古盛名河西走廊,
连西域经济交流。
骆驼背上托丝绸,
还有精美的瓷器。
奔走祁连千里远,
面对戈壁与荒沙。
物资贸易涉千里,
带来繁荣和兴旺。
兴农耕开拓沃土,
修水利万顷良田。
富庶的良田万亩,
遍处经商业发达。
少帅名将张学良,
抗击日寇号主张。
西安事变扣押蒋,
抗日局面腾激荡。
八百秦川物丰广,
优秀儿女出四方。
秦腔戏剧中高腔,
戏剧界里美名芳。
秦川地文化誉赞,
从古至今显盛装。
多少珍宝地珍藏,
兵马佣世界赞叹。
广八百里路平川,
物产丰富地阔垠。
秦川把儿女育养,
她的儿女在歌唱。
凭借智慧和双手,
秦川辈出显辉煌。
勤劳的秦川儿女,
历代年年呈富强。
祖辈居住在此地,
创造人间的财富。
是秦川人的家乡,
她是神奇的天堂。
京剧里的高腔又叫什么?
京腔里的高腔又叫“弋阳腔”,发源于江西弋阳一带,它是明代弋阳腔与后来的青阳腔流变派生形成的诸声腔剧种,它在长期演出中,不断从各地戏曲中吸收营养与精华,到明末清初,“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与北京的语言想结合,逐渐丰富、衍变形成了京腔。以弋阳腔为代表的高腔,渊源来自于宋元时期的南北曲,高腔在对宋元南曲有一定承袭的同时,对元代北曲也有多方面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