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云南是一个秀美的地方,这里资源丰富,物产多元化。在云南生活的少数民族也是国内之最,有25个之多。
也就是说华夏五十五个民族,可以在云南找到一半。
众多的少数民族聚集,也造就了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各有特色,傈僳族传统歌舞"阿尺木刮"就非常具有傈傈族文化代表性。
傈傈族属于蒙古南亚人种,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先民能够上溯到汉时。大部分傈傈族定居于云南,少数分布与四川。我国的傈傈族共有人口130多万,全球共有傈傈族200万人左右。
"阿尺木刮"是傈傈族最具代表性的歌舞,也是傈傈族文化底蕴与价值的体现。
(1)历史起源
"阿尺木刮"是傈傈语,意思为"羊的歌舞"。其中"阿尺"是羊的意思,"木刮"则是歌舞。
当然,"阿尺木刮"虽然是"羊的歌舞",但绝对不是"放羊时候唱歌跳舞"的意思,因为"羊"其实就是傈傈族的起源于由来。
傈傈族并不是云南地区的原生民族,他们起源于秦汉时期的西北"氏羌部落"。历史中经历过三次较大的迁徙,最终到了云南怒江地区扎根。
"羊"其实也就是"羌"的上半部分,傈傈族"阿尺木刮"是"羊的舞蹈",与傈傈族的起源不无关系。
但"阿尺木刮"与傈傈族起源又不是完全有关,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傈傈族人也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羊甚至成为了傈傈族的信仰表现与文化符号。
传统的傈傈族服饰中,"羊元素"无处不在。像是头上的帽子就是羊毡帽,腰间系带是羊皮腰带,手中的长矛来源于羊骨。傈傈族放牧的也是羊群,生活依靠的也是羊群,"阿尺木刮"就是在日常生活而诞生的歌舞。
在其中也处处融入了"羊"的元素,所以才被称之为"羊的歌舞",而"阿尺木刮"也成为了傈傈族的文化标志。
更重要的是傈傈族的日常文化形态与生活方式,全部都融入在了"阿尺木刮"中。
(2)文化底蕴
文化的传承靠的是什么?
无疑是靠着歌舞史书,生活习俗,节日庆典,风俗传统。对于华夏汉文化来说,文化的传承是多方多面的。
因为我们有着丰富的文化,自然也有着丰富的文化传承手段,而我们的历史在文化之中,文化之中也书写了历史。
但傈傈族不同,对于他们来说"阿尺木刮"就是他们的文化传承方式,也是他们的历史记录手段。
所以,当傈傈族跳起"阿尺木刮"时,也是他们历史的重现与文化的展示。
舞蹈是无声的语言,"阿尺木刮"的舞蹈形式采取的是模仿形式。不管是舞蹈动作还是歌唱形式都是以山羊为模仿原型。
以羊为歌舞中心,也构筑了"阿尺木刮"的独特性。
羊是傈傈族最重要的"伙伴",傈傈族人每天与这些"伙伴"跨越小溪,走过山脊,感受春天的微风,体会夏日的燥热,迎来清秋的丰收,面对寒冬的凌冽。
当然,云南一年四季如春,冬天最低温度也有19C°左右,所以说寒冬凌冽有些言过其实。总结的说,羊是傈傈族最好的"朋友",傈傈族熟悉羊的程度,无疑就像熟悉自己的家人。
从简单的语调中就能演义出羊的高兴与喜悦,神态与动作都无比传神,最终汇聚成"阿尺木刮"这种内容丰富的歌舞。
"阿尺木刮"来源于生活,表达生活,又以艺术的方式超脱生活。所以说,"阿尺木刮"是傈傈族文化的体现与表达。
(3)宗教信仰
"阿尺木刮"也不只是单纯的体现傈傈族人的日常生活,其中也包含了傈傈族的宗教信仰与祭祀活动。
傈傈族最早起源于西北羌族,迁徙到怒江一带之后,依旧保持着游牧部落的传统,过的也是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
神灵一直都是傈傈族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会在一些特定的日子举行祭祀活动。以古羌族的方式宰杀大量牲畜来对神灵进行祭祀,山羊是最为重要的祭品。这不是简单与与傈傈族人日常与羊为伴那么简单。
其中反映了傈傈族人的精神世界观解读方式与宗教信仰。
在傈傈族的传说之中,傈傈族在迁徙之时需要跋山涉水,经常遇见危险。有一位女神利用山羊和石头帮助傈傈族人修桥过水,让险恶高山之间的危路变成了坦途。
依靠着女神的山羊和石头,傈傈族才能最终到达云南,得以来到一片净土之中。所以傈傈族歌舞"阿尺木刮"中模仿山羊,其实也是为了让舞蹈者化身为女神的山羊,架起与神灵之间沟通的桥梁来实行人与神在精神上的沟通。
又因为傈傈族的半游牧和半农耕特性,在与祭祀之中不只是单纯的感谢神灵,还在后来融入了农耕文化特有的先祖崇拜与先祖祈福等宗教元素。
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阿尺木刮"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歌舞类型。它是与神灵、先祖沟通的桥梁,也是傈傈族的历史叙事歌舞,更是傈傈族精神文化与民族特性的体现。
傈傈族跳"阿尺木刮"是不分场合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起舞,可以一个人跳,也能一群人跳。
但正规的"阿尺木刮"多用于节庆与祭祀,此时的傈傈族跳"阿尺木刮"会以半圆、大圆圈、直列纵队、等队形来跳"阿尺木刮"。
(1)舞蹈动作
"阿尺木刮"舞步以搓跺脚和跳摆动作为主,上身随着节奏左右摆动。搓跺脚和跳摆都属于云南少数民族歌舞的常用动作,如彝族打歌,白族歌舞等都有这套动作。
只不过傈傈族在搓跺脚和跳摆时加入了特有动作,即前俯身,抬头,回望,这一套动作就是来源模仿山羊上山的动作。
跳"阿尺木刮"时没有乐曲伴奏,一切舞步都随着歌声旋律而跳跃。经过发展"阿尺木刮"的舞步也发生了变化,目前为止"阿尺木刮"一共有:"左倮邓"、"腊腊邓"、"酒托闭"、"阿尺邓"、"搓玛邓"、"阿来几"、"别别玛"、"切勒窝泼"、"矣然邓"、"玛夺坦"十种跳法。
其中"矣然邓"多用来迎接宾客,"玛夺坦"则为年轻男女之间互表爱慕。
而"切勒窝只泼"、"阿来几"、"矣然邓"传承极少,目前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不过随着旅游业与当地政府保护,三种跳法逐渐得到了保护。
不过在这之中,也有好几种"阿尺木刮"跳法已经失传,无疑让人觉得惋惜与遗憾。
(2)服饰装束
在服饰装束上面,各地的傈傈族都是有区别的。"阿尺木刮"的完整传承地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服饰,就与其它地区的傈傈族有所不同。
不过傈傈族跳"阿尺木刮"有个最基本的准则,那就是服装都有古代羌族风格,男性着装都显得英武不凡,头戴羊毡帽,身穿白色对襟短褂,腰系羊皮腰带,佩刀负弩。
这些都是"阿尺木刮"中男性服装的最基本要求。
而女性则头戴蓝色三角的顶尖帽,头发装饰有贝壳,耳上带大圆银耳环。上身则穿白色麻衣或者棉衣,外面在罩一件黑色或者紫红的坎肩。
下身穿细白麻的百褶裙,腰上也要系一根白羊毛腰带。
这种装备是最古老的"阿尺木刮"装束,也是必要跳大型"阿尺木刮"的装束。
(3)文化价值
"阿尺木刮"的舞蹈风格粗犷却有趣,歌唱方式随意而发,歌词也没有太多固定内容,大多都是由心而发。
在舞蹈过程中,也会最大限度的去模仿山羊神态。舞蹈动作也都非常简单,通俗易懂。在跳"阿尺木刮"时,所有人都会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大圆圈)或许拉着手形成一个半圆(圆弧式)。
上半身的舞动幅度不大,所有的舞蹈功底全部放在了脚下。其变化多种多样,让人目不暇接。
"阿尺木刮"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在表现力上充满了浑厚、雄壮、动感、激情,非常具有感染力。也表现了傈傈族在很久以前的迁徙中,不畏惧危险与困难的精神和过程。
对于傈傈族来说,"阿尺木刮"就是他们文化的凝聚。因为"阿尺木刮"不是简单的歌舞,是傈傈族人长期以来,与动物为伴有融入了傈傈族形容起源的历史传承。
"阿尺木刮"虽然看上去简单,可事实上种类多样,变化丰富。傈傈族更是将顽强不屈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品质融入到了歌舞中。
"阿尺木刮"既是歌舞,也是傈傈族人精神的表现。
在时代发展之下,"阿尺木刮"成了一种体育运动。在旅游经济的推动下,"阿尺木刮"成为了一种表演节目。
在保护古老文化传统的运动之下,"阿尺木刮"登上了各种舞台,将傈傈族歌舞推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但对傈傈族人来说,"阿尺木刮"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分场地,不限人数,随时随地的起舞。这是一种乐观生活的态度。
而在节日庆典中,"阿尺木刮"又成了傈傈族人跨越山水千里远行,古老文化的一部分。是古老的呼唤和精神的传承。
可其实说一千道一万,"阿尺木刮"对傈傈族人来说只是最简单的歌舞,没有太多附加思想。也不需要多想,这是他们生活与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他们最简单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