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唯一畲族自治县——
浙江景宁,畲汉共咏“三月三”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约17.22万,其中畲族人口约1.99万,占比约11.5%。据史料记载,畲民迁入景宁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从景宁县城向南十余公里处,澄照乡漈头村村口,坐落着一座二进三开间两厢式古建筑。这是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雷潘行宫,又称雷潘两姓议事厅。
历史上,后山村畲族雷氏与漈头村汉族潘氏共同修建了这座行宫。两姓村民曾经在这里敬神表演,商议大事。“钧天广乐”“扬风扢雅”——雷潘行宫重檐处,灰壁上的这两句题字取“欣赏天籁之音”“颂扬高雅乡风”之意,记录着畲汉人民的一段共同记忆。
岁月流转,古老的戏台成为历史的舞台。如今,“两姓议事”的老故事正在景宁续写出畲汉团结的新篇章。
老雷叔的记账本
在景宁澄照乡三石村,说起老雷叔,无人不知。
老雷叔叫雷岳舜,是三石村的一名会计。这些年,他的工作只有一件事——记账。他的账本可不简单,包括村里各个时期的土地房产、林业、财务、工程等情况,事无巨细,还都是手写。
“村里的事(我)都知道哩!”谈起自己的工作,这位年过七旬的畲族老人腼腆地笑了,语气中带着自豪。
1961年,雷岳舜从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毕业。他从三石村的生产队记账员做起,与各类账本打起了交道。1974年,雷岳舜被推荐担任三石村会计兼档案管理员。就在这一年,三石村在全县率先实行了阳光村务制度。
说起这些年村里的家长里短,老雷叔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三石村1/3的人口是畲族人。作为县内移民主要安置地,村里从1966年开始先后接收了新安江水库、滩坑水库及乡内下山脱贫移民六百余人。
“新搬来的移民大多是汉族人,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其实,不管是哪个民族,来了三石村就是一家人喽!”雷岳舜说,“一些移民刚来村里时,日子很苦,只能上山挖番薯充饥。村里帮助他们拆掉旧房,建起新村,还按照政策发放移民补助。”
三石村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街坊邻居难免会红个脸,闹个别扭。一遇到磕绊,无论是汉族还是畲族群众,都爱喊老雷叔评评理。他笔头快,脑袋灵,办事公正,是村民们交口称赞的“明白人”。
之前,有两户人家因山地纠纷闹得不可开交,雷岳舜翻出了1992年村里集体山林分户的档案,从两家缴纳的分山费上区分了各自的山地范围,令双方都心悦诚服。
近年来,三石村不断做大集体经济蛋糕,人人都能分到红利,雷岳舜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我接任村会计时,账上只有206元,现在已经有217万元了。”雷岳舜说,“不分哪个民族,也不问什么时候来的,只要是三石村人,都拿一样的福利补贴!”
村里的“钱袋子”怎么用,每年年初,雷岳舜都会写一份《集体经济受益分配方案》,年终再做好决算,每季度将财务报表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三石村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吴景晓是2007年搬来的移民。他向记者介绍,三石村村民监督委员会中包括汉族、畲族和移民代表,负责监督村干部的日常工作和村里的财务状况。
“村委换届选举,必定有少数民族和移民当选村干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我们村更团结了!”在三石村生活十几年后,吴景晓已经完全扎下了根。
40多年来,老雷叔记了十多个厚厚的账本。一笔笔“明白账”经民主决议、村务公开后实行年度归档,成了三石村的宝贝。
“大家都守规矩,村里就和谐喽!”老雷叔很欣慰。
从1974年至今,三石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位村干部因财务问题受到村民指责。全村的畲汉群众、移民和原住民相处和睦,成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如今,三石村综合档案室已引进电脑管理系统,插上技术翅膀的“云档案”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2019年,老雷叔退休了,可他依旧闲不下来。除了指导档案室的年轻人开展工作外,他还写起了三石村的“村史”,目前已经完成两万多字。
“几十年来,村民矛盾是如何化解的,各族群众相处得怎么样,村集体经济是怎么发展的,都得记进去。这是一本三石村的故事会。”老雷叔说。
葡萄结出致富果
在东坑镇桃源村水果沟葡萄种植基地,种植户雷李青正在林间忙碌。剪枝、浇水、埋土,葡萄树的养护一步都马虎不得。
“秋分前后是葡萄最甜的时候。那段时间,一批又一批游客来体验采摘乐趣,葡萄园热闹着呢!”这位皮肤黝黑的畲族汉子笑着说。
八九年前,水果沟还是一条无人问津的荒山沟,河边是一片长满杂草的滩涂地。“如果没有学芬书记带头,谁敢在这里种葡萄?”雷李青说。
书记吴学芬,是桃源村的汉族人。从1975年至今,吴学芬先后担任过村出纳、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从“小吴”到“老吴”,吴学芬在村里可谓“门清脸熟”。
在村民们看来,老吴是个“能折腾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吴学芬在外打拼,四处承包工程,成了改革开放后村里第一个万元户。2011年,吴学芬当选桃源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不到一年,他就自掏腰包,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处考察。
老吴想干啥?
“桃源村是一个传统畲族村。过去,村民们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种稻谷和毛竹,经济效益不高。不少人离乡外出务工,村子一直发展不起来。”雷李青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吴学芬忙前忙后,寻找适合桃源村发展的产业。经过一番考察,他把目光瞄向了葡萄种植。
“南方适合种葡萄吗?”“每亩葡萄林的钢构棚就要2万多元,万一赔钱了怎么办?”“种葡萄得要技术,一时半会儿学得会吗?”听了吴学芬的建议,不少村民心里直犯嘀咕。
吴学芬急了。他带头投钱,亲自种下几亩葡萄林,还主动借钱给经济困难的村民试种。“赚了钱再还我,亏了算我的。”吴学芬挨个做工作,给大家吃下“定心丸”。
雷李青决定相信老书记,赌上一把。
在吴学芬的支持下,雷李青第一次走进省农科院,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如何选品,如何管理,如何防治病虫害等。他努力记下这些略显深奥的新知识,细细消化吸收。培训结束后,雷李青一头扎进葡萄林,反复钻研揣摩。
第二年,全村人都盯着的“试验田”,葡萄树挂了果。第三年,葡萄园获得了批量收成,吸引不少人前来采摘购买。看着一串串葡萄卖出了好价钱,村民们一下子有了信心。
“还是书记有眼光!”雷李青暗暗赞叹。他家一下子热闹起来,一批又一批前来请教种植技术的村民踏破了门槛。
“学芬书记给大家找了致富好路子。甭管畲族还是汉族,只要开口问了,咱都不能吝啬!”雷李青说。
在外跑运输多年,雷李青第一次在家门口歇不住脚。他忙着扩大自家葡萄园种植面积,还成立了畲族葡萄种植合作社。“畲汉合作社经常在一起交流技术,大家互相学习,进步快得很!”
葡萄园喜获丰收,吴学芬却退了出来,让其他村民继续经营。2015年,他又组织党员干部带头种植猕猴桃、梨子、红心李等多种水果。如今,桃源村水果基地面积达到300亩。荒山沟成了水果沟,水果沟成了村民们的“聚宝盆”。
目前,雷李青的葡萄园面积扩大到30亩,包括7个优良品种,年收入达到二三十万元。葡萄吐芽的季节里,畲汉种植户们常常聚在他的葡萄小屋里,讨论林间管理的细节。
“大家都得种出好葡萄,桃源村的品牌才立得住!”雷李青说。
畲歌越唱越响亮
在景宁鹤溪街道双后岗村,有一座牌匾为“天籁居”的民宅。这里的主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民歌的传承人蓝陈启。
蓝陈启是景宁县的名人,是大名鼎鼎的“畲族歌王”。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唱了一辈子畲歌。她多次代表景宁赴北京等地展示畲族文化,还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
最近几年,老太太赶起了时髦,在自家院子挂牌成立了“蓝大妈工作室”,从各地赶来学唱畲歌的人络绎不绝。
“我的徒弟太多啦!”记者在天籁居见到了蓝陈启。老太太健谈得很,她讲畲语,她的孙媳妇当翻译。
“没想到,现在这么多孩子爱唱畲歌,我最小的徒弟只有三四岁。”蓝陈启兴奋地说,“还有许多从外地专程来学习的年轻人。他们不是畲族人,也不会讲畲语,但唱畲歌的兴致高得很!”
从省里到省外,从国内到国外,蓝大妈工作室的学生越来越多,嘹亮的畲歌回荡在双后岗村的青山绿水之间。“现在的好日子,三天三夜也唱不完哟!”蓝陈启感慨地说。
如今,蓝陈启又有了新工作。她经常穿上畲族传统服饰,到附近的学校和青少年宫教孩子们唱山歌。
“我一到学校,孩子们都喊着‘奶奶来了’,跑到我身边。”说起在学校的情景,蓝陈启笑得合不拢嘴。
在景宁民族青少年宫大厅内,记者看到了蓝陈启拍摄的禁毒宣传片。画面中,她和一位少年穿着畲族服饰,将禁毒标语编成畲歌唱出来。
青少年宫主任梅慧鸿告诉记者:“我们邀请蓝陈启等非遗传承人为孩子们授课,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各民族学生对畲族传统文化的认可和理解。例如,通过举办‘畲汉手拉手,快乐共成长’活动,畲族孩子有机会到上海等地交流学习。学校每年还举办畲歌比赛,吸引不少汉族学生参与。”
梅慧鸿一直记得这样的画面:一次活动中,一位汉族学生用畲语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引发观众阵阵掌声。“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他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部分。”梅慧鸿说。
采访期间,蓝陈启还兴致勃勃地和记者聊起了参与“三月三”表演的经历。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景宁都会举行盛大歌会,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如今,“三月三”已经成为畲汉同胞共同的节日。“我们曾经在‘三月三’一起演出过!”蓝陈启认出了同行的汉族街道干部,兴奋地拉着她的手说。
畲汉群众携手,畲歌在景宁越唱越响亮。
记者:李嘉宝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