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纳西族建筑风格与特色漫谈(漫谈古礼 | 火祭)

祭祀活动起源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后期,祭祀是由于灵魂观念而引发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在艰难生活中共患难的血缘亲情也使人们相信祖先的灵魂会保佑子孙后代,祭祀成为了人们通神的主要手段。早期的祭祀有祭天、地、社、祖、灶等多种,而且中国祭祀文化不断演变,从祀天、祭祖到祭山、川、草、木、动植物、甚至孤魂野鬼,来源于对古老土地与火的崇拜,有燃薪祭...

祭祀活动起源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后期,祭祀是由于灵魂观念而引发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在生活无保障的年代,人们认为人死之后有灵魂,并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总是怀着侥幸之心希望得到神的支持。在艰难生活中共患难的血缘亲情也使人们相信祖先的灵魂会保佑子孙后代,所以也被当作善灵加以尊崇,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祭祀成为了人们通神的主要手段。早期的祭祀有祭天、地、社、祖、灶等多种,而且中国祭祀文化不断演变,从祀天、祭祖到祭山、川、草、木、动植物、甚至孤魂野鬼,而其中流传最广、最被重视的莫过于祭祖。

作为祭祀文化中的一种,火祭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来源于对古老土地与火的崇拜,是随着原始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它与祭祀有着一脉相承之处。人们不但祭祀火神,还祭祀火本身。有趣的是,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却不约而同以狂欢完成对火的祭祀。其中,有燃薪祭祀、社火祭祀、火把祭祀以及纯粹的火祭等,形式虽多样,但所传递的信念是温暖、光明,以及战无不胜的勇气。本期的漫谈古礼,将顺从祭祀仪式为主线,从火祭谈起,聊聊祭祀与火之间的关系。

燃薪祭祀

古人在很早之前就有了焚香祭祀的行为,只不过烧的不是香,而是柴。《尚书》中记载舜帝登临泰山,烧柴祭天,《礼记》、《周礼》中也有“燃薪”的记载,使烟气通达至天,请神灵降临。这便是后世普遍认为“烧香”的起源。

烧香起源于佛教。有记载,汉代时期烧香就已经成为常事,并融入生活之中。《三国志》的《江表传》中就提及“烧香读道书”,可见汉末道家已经用香;另外,《汉武故事》中也有记载“浑邪王杀休屠王,因族众归降,得其部落祭天金人,祭祀不用牲畜,仅烧香施利祝拜。”由此可推测,烧香始于佛家。

据《仪礼·觐礼》记载,先秦的时候,古人会在祭天的时候,燃烧柴火:“祭天,燔柴”,关于这一习俗,唐代的经学家孔颖达解释说,这是为了通过柴火燃烧产生的烟气来和上天沟通:“燔柴于泰坛者,谓积薪于坛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气达于天也。”由此可见,“燃薪”烧香也是祭祀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呈现方式,它不仅代表着古人对神灵的敬仰之心,更包含着寄托神灵保佑平安、顺康的夙愿。

社火祭祀

古时的人们认为“社”为土地之神,特别是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据梁中元 《陇东采风·社火 》记载,陇东民间社火和全国各地社火一样,从内容和形式上有着共同特点,产生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候人们为了祈福消灾、驱恶避邪“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祈于天地,以其吉也 ”(《风俗通义》)。《礼记·祭法 》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管子·乘马 》曰:“方六里,为社 ”。古书 《周礼·地官·鼓人 》也有记载:“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 ”。而火的出现,结束了人们荒蛮生活,于是对火奉若神明,每遇灾害、瘟疫就施烟火加以崇拜。可见,社火是民间祈福温饱的一种集体膜拜行为,是一种实现与苍天对话、与土地沟通的 “和谐 ”意境。

社火的表演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社火表演是一种哑巴戏,其形式多样,有由一位大人背着一至三个儿童表演的 “背社火 ”,有骑着马、牛、骡子表演的 “马社火 ”,还有“地社火、高跷社火、车社火、抬社火、山社火、高芯社火、血社火、狮子舞、唱社火、丑社火 ”等。耍社火时,靠的是演员的表演动作,并配以旌旗、仪仗、锣、鼓、铙、郄等,规模浩大、热烈壮观。社火表演内容丰富而广泛,由于社火进行中不说不唱,可以不受时空、内容的限制,从上古的三皇五帝神话传说到历史故事、轶闻野史、传奇英雄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演,但表演者配合默契。每次耍社火的开始和结束,人们都要在村子附近的庙宇举行祭神集会。

从古到今,社火都有祭祀、祝福之意;火更有着红火、热闹、和谐之意。社火已经成为中国民间一种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今天,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崇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火的变相。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都有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陕西等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山西等地模拟禽兽类和模拟鬼神类的民间社火,以深厚的文化意蕴,表现着远古时期人类与自然界凶禽猛兽的斗争,反映了人类对邪魔鬼怪的迷信与敬畏。

拜火祭祀

在祭祀礼仪中,除了燃薪、灶火之外,还有拜火。这种火祭备受蒙古人的推崇。蒙古人崇拜火,视火为生命与兴旺的象征。敬火为神,在草原上,火神是诸神中最受尊敬的神。过去蒙古人吃饭前首先要用奶酒敬火;现在则要在每年腊月二十三举行祭火活动。牧民们认为火是上天的使者, 火神所说的话关系着来年的丰收、运气、财富等。

蒙古人的祭火用品十分讲究,祭品包括羊胸骨架、牛胫骨、羊排骨等。除了祭品,还在“献品盘”的容器里盛满铜钱、纸制金元宝、五色布条、奶食品等献品。另外还有一个用于招运仪式的叫做“招运桶”的容器,里面按先后上下顺序装入从羊胸脯、牛羊胫骨、排骨等祭品上刮下的熟肉和其他肉灌肠、蜂巢胃等必备的肉食品。另外,“祭火膳”也是关键的,它是祭火节期间的主食,也是祭祀品之一。祭火膳是用煮熟的羊胸骨架、牛羊胫骨、羊排骨等祭品的肉汤煮成的稠粥,原料包括大米或者黄米以及红枣、葡萄干等。

蒙古人祭火仪式包括祭火和招运两个部分。祭火仪式,首先要点亮佛龛前面的奶油佛灯,以及位于火撑子四方的装有“火之膳”以及奶油的四口小碗中的灯芯。接着往火撑子里加柴禾,等到火旺之时,家族里的长者开始咏诵《火佛颂经》,这是祭火仪式的前奏曲。《火佛颂经》咏诵结束之后,祭火仪式正式开始。主人取出盖住祭用胸骨顶部的网状羊油,挂到火撑子的四根撑手上,然后用祭祀专用的九眼勺舀起“献品盘”中的献品,向火佛敬献。此时,火撑子中的火焰染红整个蒙古包,长者开始咏诵歌颂灶神的《火佛祝词》,祭火仪式进入高潮。主人端起祭品盘中的祭品,高举头顶,旋转三次,送入火撑子,献上火佛。当主人从旁边的“献品盘”中抓起献品再次献上时,其余家庭成员都要抓起献品,共同献上火佛。

仪式的第二段是招运仪式,其意义是祈祷来年家庭幸福安康、畜群繁盛。招运仪式结束之后,进入家庭宴会,大家分享装入“招运桶”之内的食物——“火佛之福”,开始吃“祭火膳”。蒙古人在祭火仪式之后的三天之内,每天早上都要向灶神献上献品,口念招运咒,磕头求运。

火把祭祀

彝族的火把节发祥于四川西南,在一个叫普格县的地方,时间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那正是一年里最炎热的时候,也是夜晚星月最明亮的时候。火把节其实是从晚上开始的,虽然在白天里,人们已经换好节日的盛装,已经尝过盛宴的美味、饮过甘甜的酒水,但是火把节的狂欢,还是要从夜幕低垂时候开始。

狂欢会持续三天三夜,而第一天的任务,是祭火。此时太阳已经落下去了,临近村寨的人们在族中老人早已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击石取火的方式点燃圣火,然后毕摩——彝族的祭司——开始拉长了腔调,诵经祈福。到最后一个音符落定,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会从他手里接过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在田边地角,以效仿阿提拉巴以火驱虫的传说。

第二天,传火。吃过晚饭,由某一家开始点燃火把,然后手持火把,唱着火把歌往外走。歌声随着火把蔓延,响彻山谷,而火把烧成火龙,最后归结于祭台下,集中到一起,燃成熊熊的火堆。所有人就围着火,举行各式各。

除彝族过火把节外,还有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同样有火把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过法。比如居住在云南的白族和纳西族,在火把节之夜,他们会举行耍火活动。所谓耍火,是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都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 当夜空里出现第一颗星星,他们就各舞一把点燃的火把,环绕红花火树唱诵。云南白族的火把节,一则纪念“火烧松明楼”,二则纪念忠烈聪明的的慈善夫人。另外,在四川与云南的交界处,居住着古老的普米族,普米族的火把节,是为了祭颂火神昂姑咪。

以上,关于火的祭祀文化,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不断地上演和落幕。人们祭祀的、崇拜的、仰望的、渴望得到的,无非是火的力量、光明、温暖、热情与勇气。当圣火燃起,所有寒冷、黑暗与邪恶,都被驱除一尽。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