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藏族的祖先是谁你了解吗(藏族人追宗思祖的朝圣地)

而藏南地区也曾是中国历史上由云南、四川等地通往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更有着中国西部各民族血脉相连、文化交融的亲情见证。更应该将藏南就是藏民族起源地这一历史事实,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市、林芝市,包括了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朗县、米林两县少许国土。藏南是世界上...

提示:通过地图,人们应该不难看到,人类最初登上青藏高原,也只有在藏南地区才可以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而藏南地区也曾是中国历史上由云南、四川等地通往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更有着中国西部各民族血脉相连、文化交融的亲情见证。而我们在今天,更应该将藏南就是藏民族起源地这一历史事实,宣传与发掘得更为光大。

地理的界定是这样的: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市、林芝市,包括了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朗县、米林两县少许国土。

气候条件是这样的:藏南地区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可种植许多亚热带作物,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称。同时,藏南是世界上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的地方,也是管窥全球气候变化的要地。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中国三大林区之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是说,藏南是个亦农亦牧,甚至还是可以有渔业的好地方。很显然地,它相对于青藏高原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事实也是青藏高原其他地方自然环境严酷、恶劣,不太适宜于人类生存。正因为如此,藏南也便成了藏民族的起源地。

山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北接西藏首府拉萨,西与日喀则毗邻,东与林芝相连,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地处东经90°14"至94°22"、北纬27°08"至29°47"之间。

林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市相连,西连那曲市嘉黎县、东接昌都市,南部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与缅甸接壤,被称为西藏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世界第三深度的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

山南与林芝都是都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南也叫雅砻,雅是向上的,也就是河流的意思;砻就是鲁,就是两山之间的地带,也就是河谷。有山有河有地还有适于人类生存的自然气候环境,这恰恰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必需。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部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们像许多经历石器时代的先民一样,他们先经过群居采集、狩猎生活阶段,逐步学会了饲养和农耕。在藏族人的民族起源传说中,神猴同罗刹女结合而诞生出藏民之地,而这个“藏民之地”就在山南。

泽当,隶属于山南市乃东区,地处乃东区中部,境内的贡布日山,海拔4130米。《西藏王统记》记述:贡布日山有三峰,分别是第一峰央嘎乌孜,第二峰森林乌孜,第三峰竹康孜,三座山峰有洞穴相连。神猴最初就是在贡布日的山洞中修行,后与罗刹女结了夫妇,生出了很多小猴,这些小猴们以谷为食后,毛短尾缩,渐渐学会了语言,成为人。这与达尔文的进化论非常相似,也与很多民族传说中的起源大致相同,都是人们对于古老祖先的朴素的记忆。山南市因为神猴同罗刹女结合神话的存在,成为了藏族人心中的民族起源地,而贡布日山则成为了他们追宗思祖的朝圣地。

考古科学证实,大约在四、五万年以前,山南一带就有藏族先民繁衍生息。先民们在鸟兽群集、果木丛生的雅砻河谷过着以树叶为衣、野果为食的群居生活。经过漫长岁月,逐渐学会了制作弓箭、石器等工具,学会了饲养牦牛等动物和种植青稞等作物。如今泽当附近萨热村的一块土地“索当”,就是传说中西藏的第一块农田。

约在公元前2世纪初叶,居住在山南一带的人们逐渐形成部落,早期“悉补野”部落的首领第一代赞普聂赤统一牦牛部落,建立联盟政权,并确立了子孙世袭赞普制度。公元6世纪,悉补野部的首领与邻部羊同、澎波、苏毗、工布等10余族部结成联盟并被尊为盟主,号称“赞普”(王),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丹珠昂奔《吐蕃王朝兴盛时期的藏族伦理思想》,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羊同就是象雄,又译作“祥雄”,是西藏早期历史上的古国,疆域中心地区位于今阿里地区。澎波是澎波河流经的区域,拉萨河上游,这一地区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拉萨市林周县的主要产粮区。林周,藏语意为“天然形成的地方”,林周县地处西藏中部,被称作拉萨的“后花园”。苏毗是藏族历史上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在今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南木林县一带。《新唐书》说苏毗是“西羌种”。可知苏毗原属羌系民族。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认为,苏毗是一个藏种的国家,苏毗系羌系民族的名称,而“孙波”则是吐蕃的名称,此论已为学界公认。工布就是林芝,包括今林芝、工布江达及米林等县。

《隋书》记载,苏毗“人有万家”,在隋朝时已是有户逾万的大国,兼之地域广阔,更是雄长一方。国内实行大女王与小女王的共同执政,唐玄奘所记载的苏毗女儿国说的就是此国。今天有学者考证,苏毗与澎波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生活在林周县松巴山一带的人们自称“松巴人”,“松巴”与“苏毗”的读音接近。同时,松巴山山腰和坡脚,还有一片墓地,被当地人称为“松巴墓地”,气势颇似山南市琼结县的藏王墓。

藏王墓是唐朝(7世纪—9世纪)吐蕃第二十九代赞普至四十代(末代)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占地面积385平方千米。包括松赞干布墓、赤德松赞之陵,松赞干布墓封土顶部建有一座小型寺院,里面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的像。藏王墓作为西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吐蕃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有较高的研究和探讨价值。史实也是,“藏王”们从山南市走出,至7世纪中叶,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吐蕃政权,并逐步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山南市琼结向拉萨地区转移。

尼洋河是工布地区的“母亲河”,又称“娘曲”,藏语意为“神女的眼泪”。发源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梁拉,由西向东流,在林芝县的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林芝由藏文“尼池”(nying khri)或“娘池”(nyang khri)一词音译而来,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解放后,测绘队的同志根据当地的物产特点,把“尼池”写作“林芝”。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尼洋河边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骨和墓葬群,表明早在4000-5000年之前,林芝地区已有人类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出土文物中的网坠、箭头说明这里的人们不仅在古代的尼洋河、雅鲁藏布江水滨从事农业,也兼从事渔业。这当然也是对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一个农业部落的又一说明。

吐蕃王朝将全境划为六茹,即:卫茹、约茹、叶茹、拉茹、苏毗茹、象雄茹,茹是一个行政单位,有十个千户,相当于万户。松赞干布在位期间,锐意修好唐朝,吸取唐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政治文化成果,奠定了吐蕃与唐朝200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谊”,使吐蕃势力鼎盛一时。但王朝的“根”依然在约茹管辖的今山南市。

通过地图,人们应该不难看到,人类最初登上青藏高原,也只有在藏南地区才可以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而藏南地区也曾是中国历史上由云南、四川等地通往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更有着中国西部各民族血脉相连、文化交融的亲情见证。而我们在今天,更应该将藏南就是藏民族起源地这一历史事实,宣传与发掘得更为光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