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称呼自己的母亲的?叫妈妈,还是妈?或者是嗲嗲的叫“妈咪”?还是像三哥一样,时不时没正形儿地叫一声“娘亲”或者“老妈”呢?
你可能想不到,古代人对自己母亲的称呼有很多,光口头上的称呼就有近30种,书面的称呼就更多,不少你可能都想不到。
1·母、母氏、萱堂、妣
“母”这个字,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当时的母系社会中,母指的正是孕育生养的母亲。但是母亲和阿母这种称呼,直到汉代才开始流行。
先秦,以及更早一些时候,人们称母亲为“母氏”。比如《诗经·小雅》中就有“有子七人,母氏辛苦”这样的句子。
但这种称呼却并不是唯一的,在《诗经·卫风》篇中,还有把母亲叫萱堂的记载:“焉得萱草,言树之背”。这里的背,指的是北堂,也就是母亲住的地方;萱草就是忘忧草。
古代的孝子在远行前,会在母亲的住处种下萱草,以减轻老人的思念和牵挂,忘掉忧愁。
后世不少诗词中,也出现过把母亲称作萱堂的记载。比如宋代叶梦得就写过“白发萱草上,孩儿更共怀”的诗句;元代也有“斑衣摇曳悦萱堂”的句子,都是在说自己的母亲。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称呼现在还在用,那就是“妣(bi第三声)”。《尔雅》中有“父为考,母为妣”的注释。不过“妣”这种称呼多用于已过世的母亲,现在墓碑上除了“先母”外,很多都用“妣”称呼过世的母亲。
2·家家、姐姐、孃孃、慈亲
不知道你记不记得,在古装热剧《清平乐》中赵徽柔称呼自己的嫡母“孃孃(同娘)”,称自己的生母为姐姐。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真的是这样。《木兰诗》中就有一句“朝辞爷孃去,暮宿黄河边”的句子。
在《说文解字》中“姐”的注解就有一条为:姐,蜀谓母曰姐。意思是当时四川一代的人称自己母亲为姐;南宋《四朝闻见录》中记载宋高宗对自己的妃子说:俟姐姐归,当举行。意思是等我母亲回来就举行仪式。
在南北朝时期,对母亲的称呼多有家家、阿家等。《北齐书》中就有“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这种详细的注释。《北史》中也有称呼自己母亲为家家、阿家的记载。
还有种称呼,现代人也会叫,但意义却大不同,那就是“亲”。现代人会称客户、伴侣等为“亲”,但在古代,是只有父母才能称作“亲”的。
汉代的《礼记正义》中解释:亲,父母也。
那时候,人们把父亲称为严亲,把母亲称为“慈亲”。比如唐代聂夷中的《游子行》中,就有“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的句子;清代魏源也写过“汝侍慈亲侧,吾待严亲行。”的句子,在当时不少书信、文章中,也有不少把母亲称为慈亲的记录。
3·妈、妈妈、姆、娘亲
清代由于外族进入的缘故,对母亲的称呼也比较多,比如我们常在影视作品中听到的“额娘”“母上”“娘亲”“娘”等等,当时都是存在的。同时并存的,还有“大妈”“小娘”“姨娘”“阿姨”等。
在一些一夫多妻家庭里,对嫡母和庶母的称呼也都有所不同。
妈妈这个词大概一直都有,只是并不普及。在宋时小说中,就曾有“政为妈妈万寿献杯之故”这样的句子。
大概到了三国时期以后,妈,妈妈这样的称呼才开始流行。
《广雅》中“妈”的释义为:妈,母也。宋元以后,妈妈这种称呼才慢慢成为对母亲的口语化称呼,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爹爹妈妈以清酌”这样的句子。
不过,当时“妈妈”还可以用来称呼别人,像已婚妇女、或者上点年纪的女士,都是可以称作“妈妈”的。直到明清以后,妈、妈妈、娘、姆、娘亲才逐渐成为对母亲比较普遍的称呼。
慢慢地,其他各种称呼也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结语:
除了上面这些,古代人关于母亲的称呼还有很多,比如媪、媓、奶、婆、妳、姆,郎奶、阿媪、娘妳等等。
这些称呼有很多已经不再有人提起,当然也就少有人知道,还有一些至今依旧在少数地区保留着。
最后,祝我们最慈爱的妈妈、母亲,节日快乐,永远健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