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屋凝聚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以及浓郁的客家风土人情。诉说着客家人思想精神的“魂”与“脉”,彰显着无穷无尽的魅力。历经百年的博白蔡氏围屋向你诉说它的故事。
始建于清代的博白县那林镇那林村蔡氏宗祠,如今仍像磁铁一般,将蔡氏一族数千人牢牢凝聚在老围屋身边。这或许就是客家精神团结所在,深藏在客家人心中永不磨灭。
客家人建围屋时,考虑到安全等因素,特别注重门楼的防卫功能,在整座围屋中,主门楼通常总是特别高大、坚固的主体。整座蔡氏围屋,如今已被新建的楼房团团包围。登上一座新建楼房的顶层,仍能看出老围屋当年的方形格局,东、南、北三座门楼卓然而立,每个门楼都高大气派,由青一色坚固的青砖砌成,并且都有防卫的炮眼,门楼通过围墙紧紧相连,牢牢的守护着这座“客家围城”。
据说,原来围屋四周有城墙相护,并开有东、西、南、北四座门楼,各门楼间有走道相通。如今,西门楼已经坍塌,围墙也被村人拆开来建楼建房了。
在蔡氏宗祠最内厅的供桌上,整齐地排列着蔡家几十位祖宗的牌位,其中包括官至刑部主政的正六品官臣。
博白县志曾有记载,清光绪戊戌年间蔡桐昌中进士后,官至刑部主政,正六品。传闻当时有名考官眼红蔡氏人才辈出,便将那一届所有姓蔡人的考卷偷偷用坛子封起来,借机打压蔡氏一脉,结果一场意外大火把所有考卷都烧了,剩下装在坛子的蔡氏考卷没烧毁,结果当地那一届的文人都是蔡氏人占红榜。
据《蔡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蔡氏在少林公带领下,由广东绍州府南雄州迁至广西博白。先是在绿珠堡居住,至第四世时,才迁至如今的那林堡大村屯。客居那林的蔡氏族人“守分耕农”,家财渐丰后,瞅准机遇开始做染布生意。蔡氏用天然染料染织的蓝布,在博白一带颇受欢迎,并逐渐由合浦进入广州市场。生意最盛时,蔡家甚至在广州开设了蔡氏会馆。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迫使清朝廷开放口岸后,色彩鲜艳的“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本地土布受到极大冲击。到民国初年,蔡氏手工染织的蓝布已经基本被洋布挤出了市场。无奈的蔡家人只得退守博白,在绿珠江一带经营渡口。传闻博白当年有名的绿珠渡、沙河渡,都是蔡家人捐款建造并经营管理。
繁盛时,蔡氏围屋中曾经居住着三四千人。如今的年轻人早已走出了围屋,走向了更加现代化的生活。生活在围屋里的人也渐渐老去,围屋渐渐成了客家人的乡愁。但楼房起得再高,生意做得再远,蔡家人还是难舍大村屯这座老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