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代表客家文化元素之一客家文化诗歌有哪些(“梅诗三家”各领风骚)

文采飞扬酿佳作一纸风行写传奇文化之乡梅州的诗歌在清朝时期尤为兴盛,宋湘、李黼平、黄香铁为代表的优秀诗人,康有为在《人境庐诗草序》中说:都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客家地区钟情于诗歌的历史文化景观,宋湘、李黼平、黄香铁等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就的诗人,各领风骚梅州的诗歌创作具有悠久的传统,而文人墨客更是喜欢用诗词歌赋来抒情言志“粤东客家地区诗坛热闹...

文采飞扬酿佳作 一纸风行写传奇

文化之乡梅州的诗歌在清朝时期尤为兴盛,孕育了以“梅诗三家”宋湘、李黼平、黄香铁为代表的优秀诗人,在岭南诗坛占据一席之地

从广东乃至全国来看,梅州的文学创作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重要一席的,非诗歌莫属。康有为在《人境庐诗草序》中说:“嘉应先哲,多工词章者。风流所被,故诗尤妙绝。”著名客家学者罗香林在其《客家研究导论》中也称,“岭东客家艺文,多以诗名”……

这些评述,都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客家地区钟情于诗歌的历史文化景观。尤其是在诗坛兴盛的清朝时期,出现了以“梅诗三家”宋湘、李黼平、黄香铁等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就的诗人。他们心怀天下,其诗作针砭时事、激浊扬清,成为一时佳话,在岭南诗坛影响颇深。

胡曦曾赞道:“吾梅诗三家,《著花庵》(李黼平著)纯以学胜,《读白华草堂》(黄香铁著)纯以才胜,先生(指宋湘)则才兼以学,元气淋漓,正随园所谓人居屋中,我来天外者”。

热闹的清朝诗坛 “梅诗三家”各领风骚

梅州的诗歌创作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当地,即兴对唱的客家山歌滋养了诗歌创作,而文人墨客更是喜欢用诗词歌赋来抒情言志。明清以来,不少学者都会留下一部诗集。如《梅水诗传》的诗歌选集,收录作品的诗人就达400多人。

“从目前留下的作品来看,大多都以明清时期的居多。一是明清之前的作品由于时间较久远,不少是靠历代口头传述的片言只语;二是从社会稳定因素来看,在此之前,沉重的生存压力使得绝大部分客家人无暇肆情于文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认为。

粤东客家地区诗坛热闹的景象,更多被提及则是在清朝时期。在这段时间,出现了以“梅诗三家”宋湘、李黼平、黄香铁等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就的诗人,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各有自己的艺术个性追求。

崇文重教的梅州,从地方官绅到社会、各姓宗族,都以兴学和考取功名为风尚。“以前,家里有男孩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到宗族办的学堂里读书。”肖文评说。

正是因为如此,童年时的宋湘、黄香铁、李黼平才能发挥其聪明才智,博览群书,充分展现文学才能。宋湘儿时才华横溢,还流传有这样一段趣闻。九岁时,他见屋中诸叔伯常酒会题诗或撰文,便模仿起来,学作诗文,即席交卷。诸叔伯见他文思敏捷,下笔便有奇气,赞叹不已,认为日后必有长进,便常邀他吟诗作对和练字。

后来,宋湘经历“八应童子试”“青衫十五年”“北漂”六年,终于于嘉庆四年(1799年)获中进士,才华声誉,冠冕全省,并获得嘉庆皇帝授称“广东第一才子”。

与宋湘同一时期的另一位著名客家诗人李黼平,在其14岁便精通乐谱及声韵之学。19岁时,他因擅长诗赋被学使赏识,取为附学生员,于嘉庆三年(1798年)在广东乡试中举。9年后,李黼平在会试中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相对于宋湘、李黼平而言,黄香铁倾心诗歌要多于宦途。30岁那年,黄香铁便以一首《落叶》律诗四首轰动京师,大家都称他为“黄落叶”。因为沉溺于吟咏,黄香铁还差点荒废科举学业。之后在朋友颜鲁舆的劝说下,他才不得不“得诗百篇后,今岁不复作”。

嘉庆二十四年,33岁的黄香铁考中举人,但之后官职却越做越小,从八品的潮阳儒学教谕,再到九品的翰林院待诏。据《清稗类钞》载,有人赠晚年的黄香铁一戏谑联,总结其一生:五品六品七品,官愈做而愈小;一集二集三集,诗日积而日多。

迥异的诗词风格“大华三峰”诗如其人

“梅诗三家”之称从何而来?

“这个说法最早应是出自晚清兴宁诗人胡曦的总结。”嘉应学院文学院副教授郭真义说,胡曦在其所撰《梅水汇灵集》中,把宋湘及其同代诗人黄香铁、李黼平并称“梅诗三家”。这一归纳也得到了众人认同,于是被广为流传。在他的总结中,还将宋湘、李黼平、黄香铁比作是“大华三峰”,宋湘犹如“莲峰中耸”,李黼平、黄香铁则是“二峰其旁峙也”。

“梅诗三家”虽生活在同一时期,但他们的诗词风格不尽相同;从史料来看,三人的生活轨迹不同,生活中的交集并不多。“宋湘比李黼平年长14岁,李黼平又比黄香铁年长7岁。”郭真义说。

三位诗人中,宋湘性格较为豪爽,开朗不羁,因此他的诗词主张“我诗我自作,自读还赏之;赏其写我心,非我毛与皮”。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宋湘的诗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从科场失意所作的《不易居斋集》,功名如愿写成的《丰湖漫草》与《丰湖续草》,到供职翰林院的酬应之作《燕台剩沈》,以及出守云南直至去世汇成的《南行草》、《滇蹄集》(三卷)、《楚艘吟》等……纯任自然、抒写自我便是宋湘诗歌从始至终的追求。

“假如说随心所欲是宋湘诗歌的特色,那么李黼平的诗作则显得精心雕琢,光色精奇。”郭真义评价。李黼平所作的诗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抒发个人际遇的感怀;二是描写壮游各地的山水胜概;三是吊古伤今的咏史之作。这些作品真实记录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

与李黼平同处“莲峰”两侧的黄香铁,比宋湘、李黼平年纪都要小,但他对二人的才华非常敬仰和崇拜。后人评价黄香铁的诗作,“兼有宋湘的自然与李黼平的精工”,精美在外,质朴在内。”如黄香铁所作的《落叶》,一反自古落叶诗赋托物抒情、词境凉悲的传统,更显得安恬喜悦。

同时,黄香铁的诗作也非常关注民生疾苦。他在河北省正定府获鹿县担任知县幕僚,耳闻目睹州县积弊,便作了《幕中吟》来讥讽。其中“贪官伸手为,好官转眼换。至清水无鱼,斯言岂河汉?”描述了清廉胥吏被蠹奸同侪排斥,遭受“为金所啖”的无赖举控;《派差役》则生动揭示了差役征徭时胡作非为、鱼肉百姓,是因为管事官员不体察民情,对相关工作只是朱笔一过。

同样的心怀天下倾力为民一生清廉

一座青瓦白墙的客家民居建筑显得十分普通,但走近门前,“太史第”金匾赫然入目,两边的对联“赋梅世第、编竹元家”凸显着屋主的不同凡响,屋内光彩夺目的“解元”“进士”两块红底金字牌匾彰显了才子倜傥的风采。这便是宋湘故居“太史第”,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

如今,偌大的一座故居里面空空如也,找不出一件像样的文物。“宋湘一生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体恤民间疾苦。”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博士周云水曾前往宋湘故居,只为一窥孕育这位清廉才子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宋湘58岁时,在云南为官,中间曾代理广南、大理、顺宁、永昌等府及迤西、迤南道尹。在任期间,宋湘为官清正廉洁,常勉励当地举办公益事业,为民众谋福利,自己却家徒四壁,存银无几,其诗文墨称自己“要与民间验辛苦”,鼓励人民勤于耕牧,在封建官僚中所鲜见。

在云南做官的13年里,他经常奔走于深山穷谷之间,见闻益广,阅历更深,而为民造福之志的愿望也愈加强烈。此时,他的诗作也更贴近社会现实,题材多以社会矛盾、民生疾苦为主。如《之广南道中述怀四首》之三是写教民纺织的;《卸迤西道事别苍山洱海》是写捐俸赈饥的;《开塘词》《四塘诗》是写开水塘的。到今天,云南一带仍流传着有关宋湘治水、种树、植棉、开矿、办学的各种传说。

在他所任职的地方,当地百姓极为感念宋湘的恩德,为其塑像建祠,立碑奉祀。在《云南大理图书馆记》中有这样的评价:“明清两代人至云南的外省人当中,宋湘是最受人们尊敬和称赞的一位。”

与宋湘抱有同样想法的李黼平,在翰林院任职期间也非常关心社会时事。据说,李黼平针对当时江南漕运因河狭船多、辗转困难的情况,以及依据自己游历所见,上疏建议取道山东胶州、莱州,由海道运输粮食。因为建议未被采纳,他一度请假回广东,执教于广州粤华书院。

嘉庆十五年(1810年),李黼平又任江苏昭文县知县,期间因动用漕粮赈灾,后又无力填补亏空,被革职入狱六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出狱后,李黼平因为经济拮据没有办法回到家乡,只能滞留当地教馆任教。

“在梅州,很多人对宋湘、李黼平二人的诗作更熟悉,而对黄香铁的作品则比较陌生。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所撰写的《石窟一征》在当地要比他的诗歌更有名。”肖文评说。

因为过去修订的《镇平县志》内容较为简陋,黄香铁认为其不能完全展示自己的家乡蕉岭。于是,他以一人之力,实地考证、旁征博引、纠偏改谬,于咸丰三年(1853年)纂成地方志《石窟一征》。《石窟一征》是黄香铁晚年的倾力之作,这本志书编完不久,他便去世了,终年67岁。

“这本书可以说是将县志应包括的内容都写了进去,9万余字的内容,是蕉岭县历史的见证,也是客家人文的荟萃。”肖文评说。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黄思华

【作者】 黄思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日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