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评价体系,其特点是用一两个字来高度概括君主或重要人物的一生。举例来说,汉朝初年的汉文帝、汉武帝,其谥号“文”、“武”就分别代表着他们在位期间的主要贡献体现在文治和武功方面。
皇帝的谥号通常是一个字,而臣子的谥号则既有单字,也有双字,其中双字还更为常见。北宋名臣司马光曾表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在其影响下,“文正”被视为文官的最高荣誉,相应的,武将最高荣誉则被许多人认为是“忠武”。那么,历史上都有哪些人获得过“忠武”的谥号,其中谁最名副其实,没有争议呢?
其实,我国古代最早得到“忠武”谥号的甚至是个“外国人”,那便是西域莎车国的国王延。延小时候作为人质在长安长大,后来回国即位,坚持学习汉朝制度,拒绝投靠匈奴,还曾告诫诸子道:“当世奉汉家,不可负也。”为了表彰延对中原王朝的忠诚,他去世后王莽为其赐谥“忠武王”。
汉末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曹魏大将军司马师都被赐谥“忠武”。论忠,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奉献了毕生心血;论武,他平定南蛮、北上伐魏,尽管因为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没能实现克复中原的目标,但仍得到了高度认可,被列入“武庙十哲”。
相比之下,司马师与父亲司马懿一同谋夺了曹魏大权,其侄司马炎更是推翻曹魏,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他赐谥“忠武”实在非常讽刺。西晋灭亡后,拥立晋元帝建立东晋,后来又辅佐晋明帝和晋成帝的温峤、被擒后宁死不降,一生忠于前秦的徐嵩都在死后获得了“忠武”的谥号,他们尽管知名度不高,但配得上这一谥号。
进入南北朝时期,获得“忠武”谥号的有南齐大臣柳世隆、南梁宗室大臣萧嶦、北齐开国将领段韶、北魏宗室大臣元深、东魏名将高敖曹、著名的“兰陵王”高长恭、北魏名将破六韩常、西魏大臣王劢,以及从南齐叛投北魏的名将裴叔业。客观来说,其中知名度和功绩最高的高长恭还算是名副其实,其余人谥号的含金量就比较难以评价了。
乱世结束后,唐朝获得“忠武”谥号者含金量就高很多了。首先,开国名将尉迟恭战功赫赫,又帮助唐太宗玄武门夺权,可谓毫无争议。其次,平定安史之乱,被唐代宗誉为“社稷之元勋”的郭子仪,同样实至名归。此外,率领二百骑兵突入敌阵,力挫吐蕃十万大军锐气的浑瑊、平定藩镇之乱,镇守西北边境的李晟、镇守西南二十一年,被时人传说是诸葛亮转世的韦皋也都获谥“忠武”,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五代时期,奠定了南唐基业的徐温被追尊为“忠武皇帝”、辅佐后唐明宗李嗣源在洛阳称帝的霍彦威、后蜀重要将领赵崇韬都获谥“忠武”,但相比于前面提到的武将都可谓不值一提。进入宋朝,数次击败辽军的李继隆、参与了灭南汉、南唐、北汉之战的郭守文,以及南宋初年抗金名将韩世忠、岳飞都获得过“忠武”谥号,不过岳飞更为人所知的谥号还是宋孝宗时期朝廷赐予的“武穆”。
元朝时,最具含金量的“忠武”获得者无疑是开国名臣伯颜,他辅佐元世祖忽必烈完成统一,德才都十分出众。除他之外,平定西夏的按陈、曾担任征金大元帅的木华黎、重臣塔本、张柔、张弘范父子、出将入相五十年的史天泽、投降足够及时的金国贵族粘合重山也都获谥“忠武”,可以看出,元朝时获得此谥者皆为开国功臣。
明朝共有六位获谥“忠武”者,其中开国名将常遇春战功赫赫、勇猛无双,得到此谥合情合理。在他之后,靖难之役中为救朱棣而战死的张玉、靖难有功,此后又随朱棣数次北伐的薛禄、数次击退瓦剌军,提督神机营的郭登、为抵抗李自成战死宁武关的周遇吉、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带着全家人自焚而死的张庆臻都获得了“忠武”谥号。
清朝共有八人获谥“忠武”,其中首位乃是乾隆年间考中武举人,后来镇压白莲教、天理教起义,四处平叛的杨遇春。值得一提的还有最后一位,即拥立溥仪复辟的军阀张勋。至于杨遇春、张勋之间的向荣、马玉昆、塔齐布、邓绍良、李续宾、张国梁,则都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立下战功者,没什么值得说的。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忠武”最初是被赐给莎车国王,后来诸葛亮获得此谥号,才让它真正具备了特殊意义。此后得到此谥号者中,温峤、高长恭、尉迟恭、郭子仪、李继隆、韩世忠、岳飞、伯颜、常遇春等人都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但也有许多不太配得上者,他们或是因为特殊身份和时代背景,或是参与了特殊事件,总之含金量有待商榷。